據新華社電3D列印技術風頭正勁,目前在建築、設計、製造、醫療等領域已佔有一定份額。美國賴斯大學的機械工程科研人員馬修·威特格林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3D列印技術在軍用、民用甚至太空探索領域都將大有可為,然而其帶來的新問題也亟待解決。
3D列印技術是一種快速成型技術,它需藉助數位化三維模型,運用金屬或塑料粉末等可黏合材料,按精確空間位置並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製造物品。
威特格林專門負責賴斯大學機械工程系的快速成型計劃。他給記者介紹和演示了大小不同的兩種3D印表機。他說,人們掌握3D快速成型技術實際上才大約20年時間,最近幾年3D列印才逐漸展現潛力,而在未來10年,其發展將非常迅速,它將給製造業帶來革新,也將幫助人們把奇思妙想變為現實。
據他介紹,如果某樣東西所需部件少於1000件,那3D列印無疑是一種絕好的選擇。因此,3D列印將會減少供應鏈中的大量環節,有利於某些工廠的生產。
對於普通人而言,將來某一天3D印表機也許會成為居家必備。威特格林說,「未來您將會走進商店,買一臺3D印表機,稍後就能在自己的家裡列印出自己所需要的家庭裝修部件,或者列印可口美食。」
但3D列印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美國Puzzlebox腦機接口研發公司的硬體架構專家曾撰文指出,目前還無法僅通過3D列印製作複雜的關鍵零部件,比如電機。某些宣稱3D列印而成的汽車,其實只有外殼是「列印」出來的。
此外,即便有了三維模型,在逐層列印時仍需依據預設結構,調整被列印物的朝向和列印參數,這道工序需要豐富的3D列印經驗才能完成,非普通愛好者所能勝任。在每次列印完成後還需做後期處理:比如用水溶解或人工剝離支撐材料;衝洗零件表面多餘的光敏樹脂;通過烤制去除混入材料的連接劑。任何一道工序如果操作不當,就可能前功盡棄。
另外,已有美國高校學生運用3D列印技術製成武器關鍵部件,並與常規部件組裝成實用槍械。美國政府已在今年5月叫停「網曬」3D列印槍設計圖。
當然,如果用發展眼光看,3D列印終將滿足種種個性化需求,使得硬體創新更加容易。「這一技術將使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並將改變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馬修·威特格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