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背景
3D列印製造技術產業化對我國結構轉型的戰略意義 3D列印技術可以推動我國結構轉型調整,提高製造業水平。當前我國產業升級和產業結構轉型成為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低端製造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面臨成本上升、市場競爭激烈的巨大壓力,因此中國亟需實現產業結構轉型調整、發展高端高附加值的產業,以扭轉我國製造業在國際競爭中的不利局面
工業3D列印技術是3D列印技術學的一個分支,它代表了機電一體化的最高成就。工業3D列印技術,一般指的是在工廠車間環境中,配合自動化生產的需要,代替人來完成材料或零件的搬運、加工、裝配等操作的一種3D列印技術。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對工業3D列印技術所下的定義是「3D列印技術是一種自動的、位置可控的、具有編程能力的多功能機械手,這種機械手具有幾個軸,藉助於可編程序操作來處理各種材料、零件、工具和專用設備,以執行各種任務」。它綜合了機械工程、電子工程、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及人工智慧等多種科學的最新研
究成果,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典型代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3D列印技術的工作能力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3D列印技術的外形美觀、操作簡單,而且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市場分析
3D列印技術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工業生產的模式,自動化智能化所帶來的新使工業發展上升了一個層次。我國3D列印技術市場需求巨大,同時國際巨頭也瞄準了中國市場,國內企業同時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十二五規劃指出,我國將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裝備,發展和培育一批高技術產值超過100億元的核心企業,將重點發展3D列印技術。在政策扶持下,以3D列印為核心的智能裝備製造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
3D列印技術性能簡介
性能:
(1). 3D列印技術性能特點——智能性
現在市場對3D列印的主流需求(即強,快,準),它暫時還不是最迫切的。這也體現了傳統3D列印技術的優勢,保質保量。
(2). 3D列印技術性能特點——精準性
3D列印技術普遍能達到低於0.1毫米的運動精度(指重複運動到點精度),抓取重達一噸的物體,伸展也可達三四米,是足以圓滿完成任務。隨著3D列印的性能逐漸提升,以前一些不可能的任務也變得可行起來(如雷射焊接或切割,曾需要專門的高精度設備來指導雷射的走向,但隨著3D列印技術精度的提升,現在也變得可依賴3D列印本身的準確運動來代替了)。
發展前景
國內目前3D列印還有待普及,一方面是應用於工業的高端型號投入較大,行業投資人比較慎重,處於觀望狀態,另一方面,應用普及也就是從最近才開始,用戶缺乏對3D列印有一個深入的認識,由於有些新聞在描述,上運用了誇張的手法,大膽的預測,所以給人的感覺是電影中的情節。
業內人士介紹,和美國相比,中國缺少DIY和創意設計的習慣,所以3 D印表機的最大優勢往往得不到發揮,要成為主流的生產製造技術還需要3-5年時間。此外,國外3D印表機售價過高,而且有些限制出口,國產3D印表機在精度、速度和列印的尺寸上還無法滿足商用的需求,在幾何圖形優化、描繪和材質貼圖、對切割和中空部件做列印準備、支持任意三維軟體生成的數據和對超大模型的自動分段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不過,隨著熱度的提升,這塊藍海很快就會被發現,解決只是時間問題。
本文由西瓜頭玩電腦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