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Costco低價原因是什麼? Costco的火爆能維持多久? Costco低價原因是什麼?Costco為什麼那麼低價?很多小夥伴們都還不知道,下面就和52z飛翔下載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Costco低價原因是什麼 全球知名的會員制倉儲連鎖超市Costco大陸首店昨天正式在滬開業,由於一
原標題:Costco低價原因是什麼? Costco的「火爆」能維持多久?
Costco低價原因是什麼?Costco為什麼那麼低價?很多小夥伴們都還不知道,下面就和52z飛翔下載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Costco低價原因是什麼
全球知名的會員制倉儲連鎖超市Costco大陸首店昨天正式在滬開業,由於一直主打「價低質量高」的招牌,讓很多精打細算的上海市民聞風而動。從微信朋友圈的刷屏就可見,Costco大陸首店到處都是人頭攢動。
相比在國外的門店,擁有1200個車位的停車場竟然要排隊等候3小時;因為信號原因,結帳時掃碼支付頻頻「卡殼」,走道上XXL號的手推車擠成一堆。記者在現場見縫插針地和Costco閔行店負責人聊了幾句,對於開業當天的「盛況」,該負責人連稱「超出預期」。
據此前Costco透露,開業一周前,閔行店的會員數已達數萬,而較為理想的目標會員數在10萬左右,後續也有望在上海其他區域增設門店。
進停車場也要排隊?
在昨天Costco刷爆朋友圈的文章中,評論裡出現頻率 的就是:路那麼遠,一定要第一天去人擠人嗎?
路是真的遠,記者一早從北靜安出發,乘地鐵到徐涇東站,再打車約15分鐘才到,總耗時近2個小時。而根據現場採訪,雖然來自閔行、青浦、徐匯的消費者居多,但從浦東、楊浦等專門趕來的也有不少。
交通不算很方便,出售的很多又都是大件商品,自駕前來的消費者數量自然不少。因此,停車場也早早豎起了「停車位已滿,排隊約3小時」的告示牌,朱建路聯友路周邊的路段在地圖上「紅得發黑」,有車主稱短短700米開了半個多小時。
為什麼Costco大陸首店對外宣稱有史以來最大、擁有1200個車位的停車場竟然還有此遭遇?結合當天的交通路況、賣場動向,只能歸結為兩個字:人多。
事實上,除了私家車,公交出行的消費者也有不少,距離賣場最近的公交站點午後可謂人滿為患,挺空的公交車駛來,立馬就塞滿了。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
有人調侃,就是一家大賣場開業,為什麼會來那麼多人?
由於開業首日尚是工作日,來到賣場「買買買」的有很大一部分還是中老年消費者。不同於此前部分大賣場、網紅店、商業項目開業,大家直接衝進來埋頭「瘋搶」,這次消費者可謂做了不少功課,有備而來。
會員卡是肯定已經辦好了的,有兒女幫忙提前辦理的,也有自己本來就有的,家住莘莊的一個大叔因為常去探望國外的孩子,之前就辦了加拿大Costco的會員卡,昨天專門坐公交車過來現場湊湊熱鬧,順便「買買買」。
記者注意到,很多消費者在拍照時用的不是手機自帶的相機App,而是微信自帶的拍攝功能,邊拍邊發,遠程「後臺」覺得好、覺得划算,那就果斷入手。
有的是單槍匹馬,有的則是老兩口一起「上陣」,5.73升的洗衣液一買就是兩桶,一盒28個的可頌一買就是兩三盒,這麼大的採購量,用得掉嗎?「洗衣液又不會過期,家裡留一桶,給孩子送去一桶,麵包大家當早飯吃,很快就沒了,反正人多嘛。」
還有的則呼朋喚友,「組隊」而來。家住南方商城的一個老先生就是和鄰居們一起來的,3戶人家有2家辦了卡,1家就「蹭卡」來逛,牛肉塊一買就是10盒,回去了再慢慢分,路上還能互相分擔一下重量。
一個來自臺灣的女士家裡距離賣場只有5分鐘的車程,已經在上海生活了十幾年的她帶著阿姨專門來採購,生鮮、蔬果、零食、日用品,把購物車塞得滿滿當當。因為現場實在太擠,她不得不採用讓阿姨在空地看著推車、自己「衝鋒陷陣」的方法全力採購。
在昨天的網絡消息中,仍有不少用「上海大媽」等字眼來形容消費者,但事實上,記者在現場看到了很多有準備、有思路的「買手」,他們年紀不小,但購買力極強,37.9元一隻的烤雞能搶自然是要搶的,但也不是只挑便宜的,東西好才最重要。最後東買西買裝了一車,他們也就輕描淡寫的一句:我們這一車沒什麼大件,不貴的,就1000多元。
「火爆」能維持多久?
正如此前Costco亞洲區總裁張嗣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的,「會員制也是一道門檻」,299元的會員卡的確已經為Costco篩選了一部分消費者,他們有一定的消費能力,也對購物品質有相應的要求,而Costco也主要針對這一消費群體進行採購布局,挑選價格合適、品質過硬的產品。
整體來看,消費者對於Costco售賣商品的價格還是有相當滿意度的,雖然可能比普通菜場、網購貴一些,但可以看到實物,而且東西「賣相」不錯,產品的品質也有保障。但由於開業首日人滿為患,好好消費了一次的顧客結帳時排隊大約要1.5小時,因為信號原因,線上支付「卡殼」的頻率極高,耽誤了不少時間後,消費者們還是只能通過現金支付。
雖然看在會員卡的份上,很多消費者向記者表示之後還是會來「掃貨」,但畢竟多多少少吃了點「苦頭」,大家還是由衷地說,「要等到以後人少點再來」。
也有個別曾在美國、加拿大、韓國等國家的Costco門店「買買買」的消費者在接受採訪時,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小建議」,例如在價格方面,大家希望能繼續向歐美國家「靠攏」,實惠實惠再實惠一些,又比如作為上海人眼中的「進口超市」,還是希望能見到更多品類、更高比例的進口產品。
有業內人士指出,開業首日,Costco讓中國消費者看到了這個品牌的誠意和努力,而上海消費者也充分展示了自身的消費環境和購買能力。作為一家會員費收入幾乎等同於企業總利潤的會員制倉儲連鎖超市,「續費率」必定是Costco良好發展的重中之重,而如何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在激烈的市場「價格戰」佔據優勢,仍是該品牌需要深入研究、探討的主題。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