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註:
去年,小米可謂風光無限:消費者排隊購買其產品,投資者狂熱追捧,這家北京創業公司以450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上一輪融資。
而如今,飛速發展的小米開始遇到阻礙。知情人士稱,作為創始人雷軍的最新業務,過去幾年中國最令人激動不已的創業公司故事之一,小米很有可能無法完成今年制定的8000萬智能機銷量目標。考慮到小米手機銷量的下滑,供應商也下調了他們對小米的內部供貨目標。
小米發展道路上出現的蹣跚顯示出,在大步流星地在中國智能機市場超越蘋果、三星電子後,小米試圖維持其增長勢頭正面臨挑戰。投資者看重小米,是因為其以創業公司的身份攪亂了市場格局,並且採用了獨特的在線銷售模式,但是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以及銷售模式被對手的複製,讓小米的先發優勢消失殆盡,高估值遭到質疑。
「所有這些增長預期都未實現,小米現在無法支撐其450億美元估值,」投資公司伯恩斯坦駐香港分析師阿爾伯託·莫爾(Alberto Moel)表示,「有論點稱,小米的業務有點像蘋果,增長很快,但現在他們的增長已沒那麼快,而且表現也沒有蘋果那麼好。」
出貨量下降
小米沒有向供應商提供確切的出貨量目標,而是根據公司網站上實時接到的訂單向供應商下單。不過,供應商需要準備組件和產能來滿足小米的需求。知情人士稱,供應商現在已削減了產能,並將資源向別處轉移。
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小米在中國的智能機出貨量同比下滑8%,史上首次出現下滑。另外一家調研公司IHS認為,小米第三季中國智能機出貨量同比下滑3.9%,勉強維持住了對於華為的領先優勢。
這一局面與去年小米作出的大膽增長預期大相逕庭。為了證明小米是全球最具價值的科技創業公司之一,雷軍在去年3月預測,小米今年的智能機銷量將達到1億部。然而,今年前9個月,小米只出貨了大約5300萬部智能機。
在上述樂觀預期的支撐下,小米去年12月融資11億美元,投資者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科技投資基金All-Stars Investment和DST。小米當時還被拿來與阿里巴巴集團比較,後者在去年完成了史上最大一樁首次公開招股(IPO)交易。
大肆宣傳和希望成估值推動力
小米去年的營收為120億美元,450億美元估值對應的市銷率為3.75倍,超過了蘋果的2.9倍。
中國首創(China First Capital)董事長兼CEO傅成表示,小米的估值似乎並不是基於任何已知或已被接受的估值方法,「大肆宣傳(Hype)和希望似乎是小米估值的兩大主要推動力,」傅成稱。
今年3月,在完成上一輪融資以及中國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15年來的最慢增速後,雷軍將今年的智能機銷量目標下調至「8000萬部至1億部」。
就在小米智能機銷量出現首次同比下滑的第三季度,該公司發布了低價手機紅米Note 2,平均售價只有人民幣801元(約合125美元)。本周二,小米又發布了配備指紋傳感器的金屬版紅米Note 3、小米平板2以及小米空氣淨化器2代。
市場潛力大
在中國雙11購物節和最新版紅米Note的推動下,小米第四季度的智能機銷量可能再次實現增長。小米通常會在第三季度發布新一代小米手機,但是在去年推出小米4後,該公司今年還未推出小米5。
「我並不擔心估值,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米能夠開拓更大市場,」小米投資人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表示,「未來12個月,小米在智能家居和服務領域的布局將變得更加清晰。」
小米副總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不願對公司出貨量目標或估值置評。
小米竭力避免自己被打上智能機製造商的標籤,而是強調他們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提供一系列設備和在線服務。小米及其子公司銷售電視機、空氣淨化器、移動電源、運動相機、健身手環,甚至是平衡車,非硬體服務包括了遊戲、支付、手機服務和雲存儲等。
粉絲忠誠度低
童世豪認為,小米本周發布的空氣淨化器2代等其它產品,幫助小米擴大了產品銷售面,讓消費者回到小米生態系統中,也就是通過移動應用將智能家居連接到網際網路。
不過,輔助業務在小米整體業務中的佔比依然相對較低。巴拉在7月份接受採訪時稱,小米今年營收預計為160億美元,服務業務只佔據其中的10億美元。市場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以外市場的智能機銷量只佔據小米手機總銷量的7%。
小米目前遇到的困境,部分也是因為華為、聯想集團以及金立等競爭對手快速複製了小米的商業模式,後者通過網站低價銷售超薄手機,使得消費者能夠輕易更換一部時尚新手機。
「小米頗受歡迎,因為他們是首個標榜自家手機是限量版機型的品牌,」現年25歲的北京房地產職員陳思(Chen Si,音譯)表示,她在2013年購買了一部小米3手機,認為該手機的設計很酷,「我不敢說對小米品牌忠誠,我只是認為手機應該能夠讓人買得起,易於使用。否則,我就會更換其他品牌。」
一年後,她將手機換成了iPhon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