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瘋傳街頭有人用迷藥搶劫 專家稱不可能

2021-01-09 大豫網

專家闢謠:聞一下就暈倒完全不可能

□記者 杜一格

本報訊 「現在我看到路邊有賣蒜或乾貨的,都趕緊躲得遠遠的。」昨天,鄭州市民韓女士稱,最近接連收到的一條關於「迷搶」的簡訊讓她走在路上都有些膽顫。經過調查,記者發現此信息純屬謠言,提醒市民不要輕信。

加載中...

網上瘋傳:街頭有人用迷藥搶劫

信息內容稱,「緊急通知: 若是有人在路上向你推銷海味乾貨大蒜等產品,又建議你聞一下味的話一定要注意了,『那不是蒜!那是乙醚蒜!』一種迷藥類的東西,當你聞到它就會昏,然後就會被拿走身上所有值錢物,現在成都、蘭州、雲南等地已經出現,大家小心!」記者注意到,除手機簡訊外,QQ群和微博上這幾天也在瘋傳此事,一些地方還專門加注了「公安局緊急提醒」字樣。

對於這種傳言,警方表示並不知情,也沒有收到相關案件的報警。鄭州市公安局一位警官表示,市民對於通過簡訊、QQ等形式發布的提醒消息,需要正確做出判斷和對待,不要輕易相信並散布類似沒有得到證實的提醒信息。此外,記者查閱成都、蘭州等相關新聞,並沒有發現有類似案件發生。

專家闢謠:聞一下就暈倒不可能

昨天傍晚,記者就此事諮詢了鄭大一附院麻醉科主任張衛,她聽完笑稱,聞一下就被麻倒完全不可能。她介紹道,乙醚是一種無色、易燃的液體,極易揮發,帶有強烈刺激性氣味,人聞到後會本能地屏住呼吸,避免進一步吸入,「人走在馬路上聞到沾有乙醚的物品,吸入的量不會多,所以不可能會暈倒。即使真聞了沾有乙醚的東西,也不會出現立即失去意識的狀況」。

「氣體麻醉是需要在人很配合的情況下通過特殊醫療裝置才能完成的。目前還沒有聞一下就能導致昏迷的氣體,否則早就用於解救人質等重大突發事件上了。」張衛進一步解釋道,所謂「聞一下東西就昏倒」的迷搶事件並不存在,都是受害者被犯罪分子用語言所誘惑,最終導致財產損失。

相關閱讀

乙醚是一種無色、易燃的液體。乙醚是帶有刺激性的液體,所以人聞到乙醚後都會下意識屏住呼吸,人聞到沾有乙醚的物品,吸入的乙醚量不會多,絕大多數人都能適應這個量,所以不可能會暈倒,也就是說,即使是聞了沾有乙醚的大蒜,也不會造成市民立即失去防衛能力和意識。

由於乙醚的沸點只有34.5攝氏度,極易揮發,但因為氣味帶有刺激性,所以人聞到乙醚後一般都會下意識屏住呼吸,或者避開口鼻近距離接觸,以避免進一步吸入。

所以說人體會有本能的反應不去聞它,按常理過分吸入導致暈迷的可能性並不大,即便是聞了沾有乙醚的大蒜、海鮮等乾貨,不會造成市民立即失去防衛能力和意識。並非大家所想像的那麼可怕,少量的吸入並不會讓人暈倒。即便真遇上了,應該保持警惕意識,馬上報警。

【編造謠言者將依法予以懲處】

網際網路信息辦查處謠言 多名編造者被治安拘留

網傳大盤雞裡有人投愛滋病毒 衛生部稱系謠言

英語四六級考遭遇「假洩題」 教育部出面闢謠

傳清華女生身陷傳銷窩點 校方闢謠稱查無此人

[闢謠] 少林寺:釋永信包養女大學生屬造謠

>>>歡迎參與大豫社區#乙醚搶劫#話題討論

>>>歡迎參與騰訊微博#乙醚搶劫#話題討論

相關焦點

  • 「神奇」迷藥聞一下就倒?海口警方:初步判定屬謠言
    種種謠言中,不乏有關迷藥的內容:「聞一下就倒」或者被人「拍了下肩膀」「摸了摸額頭」就失去意識,之後慘遭騙財騙色等等。迷藥真有這麼「神奇」麼?  網上流傳的兩則謠言  迷藥偷小孩?  迷藥搶劫?  失去意識?  精神恍惚?  被下藥說出銀行卡密碼?
  • 催情催眠迷藥竟公開叫賣
    本報記者 崔巖 攝本報記者 崔巖 實習生 張姍姍5月4日,本報報導了濟南一男子邀約女網友外出後將其迷暈並實施搶劫。其實,迷暈他人實施犯罪的案例已經多次見諸報端。迷藥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這些迷藥從何而來?市場監管是否存在空白?催情藥公開銷售4日,記者走訪了濟南幾家成人用品店發現,均有迷藥銷售。
  • 催情催眠迷藥公開叫賣 網絡銷售成監管盲點(圖)
    ▲保健品批發市場內,催情迷藥琳琅滿目。記者王媛攝  5月4日,本報報導了濟南一男子邀約女網友外出後將其迷暈並實施搶劫。其實,迷暈他人實施犯罪的案例已經多次見諸報端。迷藥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這些迷藥從何而來?市場監管是否存在空白?
  • 各種「神器軟體」網上瘋傳 業內稱暗藏病毒
    近期,各類打著「神器」名號的軟體,在網上瘋傳;業內人士提醒,不少「神器」已被查出帶病毒,用戶下載時需謹慎N海都網(微博)記者 整理海都網訊 「朋友圈炫富神器」、「WiFi蹭網神器」、「春運搶票神器」、「網購秒殺神器」……近期,各類打著「神器」名號的軟體,在網上瘋傳
  • 專家稱控制意志記憶迷藥不存在 主要成分鎮靜劑
    據周小姐後來回憶,「不知道怎麼回事,就上了他的車。」上車後,開車男子在一陣寒暄之後,開始以各種理由向其索要手機和銀行卡密碼。「稀裡糊塗的全部告訴了他。」在得到周小姐的手機和銀行卡密碼後,該男子讓周小姐下了車,事發後三個小時,周小姐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是被人騙了,隨即報警。辦案民警表示,根據周小姐當時的口述,她說開車男子車裡香水味極濃,懷疑「可能放了藥」。
  • 「三亞鯊魚吃人」視頻網上​瘋傳,真相併非如此
    今天,一條三亞出現鯊魚的消息在網上瘋傳。根據網友們轉發的兩段視頻顯示,一條「鯊魚」在淺水區撲騰,周圍海域被染成一片紅色,岸邊站滿圍觀遊客。網傳視頻網傳消息中還有一張微信聊天截圖,網友稱鯊魚遊到三亞海邊的淺水區,還吃了人。
  • 網傳神奇「蚊聲」可測試衰老 專家稱其沒有意義
    一個所謂的聽力測試視頻微博瘋傳2萬餘次  專家解釋:「蚊聲」測聽力並不科學,說白了就是一種高頻聲波  在著名日本推理動漫《名偵探柯南》第587集《怪盜基德VS四神偵探團》中,怪盜基德利用「蚊聲」
  • 朋友圈瘋傳!茶水能殺滅新冠病毒?專家本人發聲了
    各種版本的小視頻在網絡上瘋傳,內容全都是他在說:「茶水能殺滅新冠病毒」可原視頻裡,喬醫生明明質疑了該研究,並呼籲「切勿盲從」!闢謠變「被傳謠」,不僅喬醫生本人哭笑不得,很多網友也坐不住了…多版本小視頻瘋傳專家說「茶水能殺滅新冠病毒」?
  • 網傳可樂榴槤同食毒超眼鏡蛇 專家稱純屬謠言
    近日,一條「吃榴槤喝可口可樂,毒過眼鏡蛇」的消息在網絡上瘋傳,稱一位中國遊客在泰國旅遊時 ,吃了很多榴槤之後又喝了可樂,致咖啡因中毒血壓飆升,結果引發心臟病猝死。該消息引來大量的轉發與討論,不少網友對這一消息深信不疑。8月21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島城的營養及消化方面的醫生,確定該消息無任何依據,應是一條捏造的謠言。
  • 「裸男虐孔雀照」網上瘋傳 稱虐貓不流行(圖)
    可是,居然有人會對這麼美麗的動物下「毒手」。昨日,一組「虐孔雀照」——《虐貓女算啥?哥我虐待孔雀》在網上流傳,引起網友憤怒圍觀。事發河南焦作武陟縣動物園,一名裸露上身的青年對一隻孔雀進行虐待,還公然拍成照片取樂。
  • 網上瘋傳本尊仙氣照片
    最近網上瘋傳哨牙珍本人的照片,原來是個仙氣十足的大美人,只因一棚哨牙毀全相,但再望就發現原來事有蹺蹊!扮演哨牙珍的演員叫陳凱師,拍《功夫》前跟星爺有段淵源,早於2002年星爺為代言品牌的廣告招募女主角,其中一位參賽者正是陳凱師,當時周星馳問她何解認為自己是美女,陳說:因為有自信,所以會成功。
  • 人臉貓網上瘋傳,網友直呼,盯著會嚇毛,到底是萌還是恐怖
    不知道為什麼有人會養這樣的貓。緬因貓是北美洲自然產生的最早的長毛貓品種,原產於美國東岸緬因州附近。緬因貓在美國貓種中佔數最多,除了他們聰穎與活潑的特色大受歡迎外,他們巨大的體型也令人過目難忘。緬因貓起源於新英格蘭,是北美洲最古老的貓種,同時他們也是美國第一個本土展示貓。一般來自緬因州的品種都被視為最純正。
  • 微博瘋傳廣工男生虐鼠 記者查證系幾年前舊照
    此微博被網友瘋傳,記者調查發現內容不屬實前日,新浪微博突然瘋傳「廣工慘無人道濫用私刑虐鼠事件」,畫面中一隻老鼠四肢被綁在四個凳角上,上面有封《後悔書》。而記者實地調查發現,照片乃幾年前的舊照。有網友對學生的這種做法表示「解恨」,有網友表示:我曾經被老鼠騷擾到重度神經衰弱,用粘鼠板捉到老鼠也不敢下手,今天看到照片很解恨。也有人質疑學生這種做法「太殘忍」,有網友稱,絲毫沒覺得有什麼搞笑,任何生命都需要尊嚴。前日下午,記者根據微博所指的地址,來到廣東工業大學大學城校區東八棟的302宿舍。對於微博瘋傳的照片,幾名學生都表示已經看到,並且正在跟進發微博闢謠。
  • 網傳的「迷魂藥」 菏澤市場還真有!
    據店老闆介紹,他們店內主要銷售有兩種藥效的迷藥:一種是催情迷藥,男用、女用的都有,用了之後會感覺渾身發熱,情不自禁想脫衣服。另一種則是,人服用後什麼都不知道,類似蒙汗藥的效果,「對方幾乎沒有知覺,想幹啥都行」。  在店老闆推薦的一盒被稱可用5次、超級興奮的「蒼蠅粉」包裝盒上,牡丹晚報記者看到,包裝盒正面標註為 「西班牙進口」,反面卻寫著系西藏生產。
  • 街頭有人打廣告「給兒童叫魂」專家:實為心理安慰
    8日,大河論壇裡出現一幅圖,發帖網友「吳賢德」自稱是幾天前在鄭州市區街頭某十字路口拍的。   圖片上是一臺縫紉機,前面掛著白底黑字的廣告:縫褲邊、磨刀、換拉鏈、換刀把、修改衣服。除此之外,還有一項特殊業務——「給兒童叫魂」。
  • 網上熱傳「報警手勢」短視頻,警方:不靠譜或耽誤自救時機
    原標題:網上熱傳「報警手勢」短視頻,警方:不靠譜或耽誤自救時機  最近,一段短視頻在多個網絡平臺流傳。視頻中,一小女孩被挾持後,對著路人比劃出一個類似「OK」的手勢,人們發現之後及時報警救了小女孩。除了該視頻之外,還有廣泛的網友比出「OK」手勢,表示為「報警手勢,傳播正義」。
  • 法國5000人毫無防護街頭蹦迪 網友:瘋了嗎
    幾乎沒有人戴口罩(BFMTV)   音樂會現場人員密集,幾乎沒有人採取防護措施。一名醫學專家表示,「就算是只有年輕人參加,一旦其中有人攜帶新冠病毒,其他人感染後也可能傳染給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他們可能忘了(法國)已經死了三萬多人了,病毒還在傳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