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佔鵲巢說的是誰,杜鵑鳥有哪些惡習

2020-12-05 駭氏傳奇

唐朝的李商隱曾經在《李義山雜纂》中提出了這樣一種觀點,那就是「煞風景」。他告訴我們:「煞風景,謂花間喝道,看花淚下,苔上鋪席,斫卻垂楊,花下曬褌,遊春重載,石筍系馬,月下把火,妓筵說俗事,果園種菜,背山起樓,花架下養雞。」可是,我有時候覺得,科學是一種煞風景的東西,而且,相比義山先生提出的那些,科學有時候煞風景更甚。

因為,科學告訴我,杜鵑鳥並不是一種善良的鳥兒。也許,故事始終是故事,傳說始終是傳說,回到現實中來的時候,不禁讓我大跌眼鏡。

現代生物學告訴我們,杜鵑鳥是一種鳥類中的寄生蟲。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孵卵寄生性。除了個別種類的杜鵑鳥比較善良,不喜寄生以外,其他絕大多數的杜鵑家族成員都對寄生樂此不疲。

它們將卵產於其他種類的鳥的巢中,讓其他的鳥類孵化和育雛。而且,它們還狡猾狡猾地,專門挑選那些和自己的卵相似的鳥類的巢穴來下卵,目的就是減少寄主將它們的鳥蛋拋棄的可能性。它們甚至會因為擔心聰明的寄主看出了鳥蛋的數量不同,從而把寄主的鳥蛋叼出來運走。真可謂是費盡心思,無所不用其極。

逐漸長大的小杜鵑鳥幼雛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它們羽翼尚未長齊的時候,就會將寄主的卵和幼雛推出巢外。

這樣蠻橫無理的父母和它們的寶寶們,被某些人冠上了「惡鳥」的稱謂。所謂的「鳩佔鵲巢」,裡面的「鳩」,說的就有杜鵑。

說實話,我寧願相信,這一切都是謠言;我寧願相信,只有那些關於杜鵑鳥的美好的傳說才是真實可信的。然而,我知道,那一切都是真的。

早在古希臘的時候,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亞裡斯多德先生,就在他的《動物志》中就毫不掩飾地寫道:「杜鵑在群鳥中是以卑怯著名的,小鳥們聚集起來啄它時,它就逃之夭夭」。

我曾看有人解釋說:杜鵑為什麼要逃?自然是明白自己做了虧心事。

它們佔領別人的巢穴,讓別人撫養自己的寶寶,殺死別人的寶寶,它們還狐假虎威地模仿鷹隼的姿態嚇唬其他小鳥……這樣的惡鳥,簡直就是鳥中的敗類。

其實,杜鵑鳥的這種習性,我們聰明的老祖先也早就發現了。但是,可能是因為杜鵑鳥在中國的傳說中有著「望帝春心託杜鵑」的典故,所以,中國文人們對於杜鵑鳥,顯然是客氣多了。杜甫詩中有云:「生子百鳥巢,百鳥不敢嗔。仍為餵其子,禮若奉至尊」。但是,我並不喜歡杜甫的這首詩,因為,杜宇是一個多麼聖明的君主啊,絕對不是那種暴虐、殘忍的君王,所以,絕對不會允許做出佔巢生子這樣的事情。

於是,我不禁感嘆,我到底應該選擇喜歡那個神話中的杜鵑鳥,還是選擇討厭那個現實生活中的杜鵑鳥。

於是,我又來到了小區裡,那一叢殘存的杜鵑花旁。它凋零得更厲害了,只剩下幾朵搖搖欲墜的花兒。我低下頭,輕輕問它:「對於你的朋友,我究竟應該是喜歡,還是討厭呢?」

微風拂過,杜鵑花微微顫抖,不,它也許是在說話。

我側耳傾聽,仿佛聽見它在說:「人們往往喜歡給我們賦予各種不同的意向,可是,我們就是我們,我們與你們想像中的樣子,可能完全不一樣。」

是啊,我傾聽到了。

杜鵑花和杜鵑鳥,它們本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可是,好事的人類,卻非要給它們扯上關係,並給它們賦予這樣那樣美好的傳說,然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它不會因為人們的美好願望而發生變化。

最後一朵杜鵑花終於離開了花枝,它歸於塵土,我知道,它只是暫時睡去了,來年春天,它還會綻放出它的美麗。

我獨自一人,站在遍地殘花中間,仿佛聽到了,子規的叫聲,它並沒有唱著「布穀,布穀」,也沒有唱著「不如歸去,不如歸去」,一切,都是人類的主觀臆想。它只是在用自己的語言,唱著只有自己才能聽懂的歌謠。

我想,我依然愛杜鵑花,也愛杜鵑鳥,不管是現實中的,還是傳說中的。

相關焦點

  • 杜鵑鳥的媽媽是燕子?真實版的「鳩佔鵲巢」上演了
    大家都聽說過成語「鳩佔鵲巢」,近日,北戴河區牛頭崖鎮大泥河村村民李益國家的燕子窩裡竟然孵出一隻杜鵑,上演了真實版「鳩佔鵲巢」。今年開春,有兩隻燕子飛到李益國家屋簷下,在簷下的木樑上築了窩,安家落戶孕育寶寶。大概一個來月前,李益國發現,燕子窩下方的窗臺上有兩個摔碎的燕子蛋,「好好的蛋咋從窩裡掉出來了?」
  • 鳥類攝影|杜鵑不築巢、不孵卵,靠「鳩佔鵲巢」延續後代
    不管你認識不認識這種鳥,但一定能分出這明顯不是同一種鳥,那為什麼卻有餵食的情況呢?原來,杜鵑自己不築巢,到了繁育期間,杜鵑就把卵產在別的鳥巢裡,讓別的鳥給孵化。杜鵑鳥也特別的聰明,怕被別的鳥識破,它會把別的鳥蛋弄出巢外,保持鳥蛋數量不會一下子增長許多。
  • 小小燕子窩孵出大怪鳥 原是杜鵑產蛋鳩佔鵲巢
    回想起半月前曾有一隻大鳥空降燕窩,這個「巨嬰」很可能是那隻鳥在燕窩裡產卵,後來被燕子孵化出來的,還擠掉了窩裡的小燕子,獨享燕子父母餵食。據專家介紹,這隻大鳥名叫杜鵑,最臭名昭著的行為就是「巢寄生」。
  • 小小燕子窩孵出大怪鳥原是杜鵑產蛋鳩佔鵲巢(圖)
    回想起半月前曾有一隻大鳥空降燕窩,這個「巨嬰」很可能是那隻鳥在燕窩裡產卵,後來被燕子孵化出來的,還擠掉了窩裡的小燕子,獨享燕子父母餵食。據專家介紹,這隻大鳥名叫杜鵑,最臭名昭著的行為就是「巢寄生」。見外面有動靜,怪鳥忙揚起頭,張開鵝黃色的嘴,發出一聲聲稚嫩的鳴叫聲。怪鳥叫了幾聲見沒有反應,又努力地撲扇翅膀,像是要飛出巢穴,但嘗試了幾次都沒有挪窩。  李先生家的燕窩已經有四五年了,每年清明節以後,燕窩主人就會飛回來,後來燕子由兩隻變成四隻,燕窩也從一個變成兩個,此前從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
  • 《詩經》中的鳩佔鵲巢
    -2-那麼姑娘出嫁和鳩佔鵲巢有何關係呢?難道是諷刺新娘子不勞而獲嗎?關於這首詩向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一種是說,新郎是喜鵲,築好巢,靜待新娘這隻布穀鳥來住,因此並無貶義,反而是對婚禮的歌頌和祝福。看起來第二種解釋更符合「鳩佔鵲巢」的故事。不然新娘為何被形容是鳩,直接形容是雌鵲不就行了,雄鵲築巢,雌鵲來居,夫唱婦隨,攜手白頭,豈不浪漫的多。《詩經》裡還有一首詩《國風·邶風·谷風》,就是原配對丈夫和新人鳩佔鵲巢的控訴。那首詩更為直接,最後一句「宴爾新昏,以我御窮。有洸有潰,既詒我肄。
  • 杜鵑鳥生子百鳥巢
    杜鵑鳥的叫聲像是「布穀布穀」,所以也稱杜鵑為布穀鳥, 杜鵑科鳥分布於全球的溫帶和熱帶地區,在東半球熱帶種類尤多。杜鵑鳥棲息於植被稠密的地方,膽怯,常聞其聲而不見其形。普通杜鵑身長約16釐米,羽毛大部分或部分呈明亮的鮮綠色。
  • 燕子窩裡竟然孵出一隻杜鵑,真實版的「鳩佔鵲巢」為大家上演真實一幕
    大家都聽說過成語「鳩佔鵲巢」,近日,北戴河區牛頭崖鎮大泥河村村民李益國家的燕子窩裡竟然孵出一隻杜鵑,上演了真實版「鳩佔鵲巢」。今年開春,有兩隻燕子飛到李益國家屋簷下,在簷下的木樑上築了窩,安家落戶孕育寶寶。
  • 野生動物中,除了杜鵑,還有哪些是「借鳥繁殖」的?
    這裡的鳩是指的杜鵑,它將自己的蛋產到其它鳥類窩裡,讓其它鳥幫它們把自己的後代養大。我們對於杜鵑的這種行為也是很難理解,但是大自然中的野生動物當中除了杜鵑,還是有其它動物具有這樣的行為。比如家燕,家燕大家可能很熟悉,經常在居民的房子裡或者房簷下打窩。其實它們也會有在其它家燕中產卵的情況。其實家燕和杜鵑的情況還是有區別的。
  • 杜鵑鳥並不是一種善良的鳥兒?
    他通知我們:「煞風景,謂花間喝道,看花淚下,苔上鋪席,斫卻垂楊,花下曬褌,遊春重載,石筍系馬,月下把火,妓筵說俗事,果園種菜,背山起樓,花架下養雞。」但是,我有時分以為,迷信是一種煞風景的工具,並且,比擬義山師長教師提出的那些,迷信有時分煞風景更甚。由於,迷信通知我,杜鵑鳥並非一種仁慈的鳥兒。
  • 杜鵑鳥讓其他鳥類幫忙養孩子?並非每隻雛鳥都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可是你們知道嗎,這四個字中的"鳩"可不是說的斑鳩,反倒是指杜鵑鳥。 因為杜鵑鳥有著將自己的後代生在其它鳥築的巢穴中,然後讓這些鳥類為它撫養後代長大的事情發生,所以便有了"鳩佔鵲巢"這個詞。
  • 活生生的鳩佔鵲巢故事
    杜鵑媽媽偶爾來探望寶寶,不過,不會給小傢伙餵食。如今,小傢伙茁壯成長,體型比養父母大得多。老餘說,聽養鳥懂行的人講,再過10多天,小傢伙羽翼豐滿就會自己飛翔了。鳩佔鵲巢這個成語,出自《詩經》,中小學課本裡就講過,有強佔他人住所、強奪他人成果之意。這個成語現實中是怎麼一回事,卻少有人目睹。
  • 鳩佔鵲巢識杜鵑--中國數字科技館
    春末夏初,當你在一些風景區遊覽時,常常可聽到「布穀、布穀」的鳥叫聲,這是眾多杜鵑鳥品種中大杜鵑的啼鳴聲。這聲音清脆悠揚,悅耳動聽,人們都習慣說這是「布穀鳥」在啼鳴。  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杜鵑鳥是古代蜀國國王望帝杜宇死後化身而成的。
  • 對於「鳩佔鵲巢」這個詞,你可能有些誤解
    自小我們就學過一個成語叫"鳩佔鵲巢",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強佔別人的住屋或佔據別人的位置。但要是要你根據字面意思來解釋的話,如果你說是斑鳩搶佔了喜鵲的巢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詞真正的"字面意思"。
  • 庸醫和杜鵑
    吳瑭在《溫病條辨自序》裡面說: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這句話被人們廣泛地用在現在的醫患糾紛中。患者總是認為自己碰到的是庸醫,水平不行,其實並非如此。這樣的生物,在大自然裡面也有,那就是杜鵑。成語「鳩佔鵲巢」裡的鳩,就是一種杜鵑鳥,它們最大的特性就是孵卵寄生。這世界上約三分之一的杜鵑以寄生的方式養育幼鳥。它們將卵產於其他種類的鳥的巢中,讓其他的鳥類孵化和育雛。而且,它們還會因為擔心寄主看出了鳥蛋的數量不同,會把寄主的一枚卵叼出來運走,或者全部推出巢外。
  • 鄭州一熱心市民救下受傷杜鵑 就是它鳩佔雀巢
    鄭報融媒記者 徐富盈 文/圖線索提供:李四信(稿費30元) 杜鵑,也叫布穀鳥,因它把卵下到麻雀鳥窩中寄生的習性而聞名,成語「鳩佔鵲巢」說的就是它們,杜鵑棲息於植被稠密的地方,生性膽怯,常聞其聲而不見其形。
  • 為何杜鵑鳥會出現巢寄生行為?說出原因後,大家就理解了
    2020年入夏,幾次去山東壽光拍攝大尾鶯餵養杜鵑鳥,拍攝的畫面非常漂亮動人。攝友們在享受拍攝盛宴的同時,也不由得讚嘆大自然的奇妙與多彩。拍攝:藍天飛翔大尾鶯餵養杜鵑鳥。拍攝:藍天飛翔但為什麼杜鵑鳥會出現巢寄生行為呢?
  • 為何杜鵑鳥會出現巢寄生行為?說出原因後,大家就理解了
    2020年,山東壽光田柳鎮,鳥導老劉發現了幾巢大尾鶯餵養杜鵑鳥。拍攝的畫面非常漂亮動人。吸引了不少國內天南地北的拍鳥愛好者紛至沓來,共享拍攝盛宴。大尾鶯餵養杜鵑鳥,我們在拍攝美照的同時,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奇妙與多彩。
  • 杜鵑鳥想偷偷借巢下蛋,沒想被知更鳥發現,遭到一頓「暴打」!
    據悉,攝影師艾倫·麥克法迪恩(Alan McFadyen)上個月初在蘇格蘭柯爾庫布裡郡(Kirkcudbright)拍到這組精彩的鳥類大戰,根據他所見,在戰場附近幾米是知更鳥的巢穴,它剛剛孵完蛋,看到杜鵑鳥的出現,本能的飛出來想阻止杜鵑的「鳩佔鵲巢」。
  • 杜鵑體內孵蛋只為幼鳥提早破殼
    杜鵑有一個臭名昭著的行為,就是把蛋下在別的鳥的巢裡,幼鳥孵出後還會擠掉巢中原有的鳥蛋。
  • 雌杜鵑鳥借窩繁殖,只因遇到妻妾成群又不顧家的「渣男」
    在自然生存法則中經過長期的進化,每種生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存方式和技巧。很多物種為了改變自己只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生存環境,從而順利地繁衍下去得到生命的延續。但是往往在這種競爭中,會犧牲掉很多的無辜者。在鳥類當中杜鵑鳥就是一個非常突出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