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鮑魚、知了猴、蜂蛹到底還能不能吃?還有法律空間沒?

2021-01-08 央視網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日前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據介紹,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動物防疫法也已經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同時將積極推進生物安全法草案審議和修改完善工作。

  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逐步完善,一些人有疑問:海參、鮑魚、知了猴、蜂蛹等算不算野生動物,還能不能繼續吃了呢?記者日前專訪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為大家進行了相關解讀。

  海參鮑魚還能吃嗎?

  「這個《決定》主要是針對禁食的,包括規定了與禁食相配套的禁獵、禁運、禁售等問題。至於馴養繁殖的問題,《決定》沒有進行直接規定,也沒要求全面取締,只是規定了禁食的問題。」楊朝霞介紹說,《決定》將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穩定的部分人工繁育動物,脫離野生動物的範疇,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作為家畜家禽管理,適用畜牧法的規定。「其中,經過相應的審批許可,如馴養繁殖許可證、經營利用許可證等,並檢驗檢疫合格的(衛生安全)人工繁育動物,無疑是可以食用的。」

  楊朝霞指出,水生生物並沒有在此次禁食名單上。「因此,水產品是可以食用的。至於鳥類和蛇等陸生野生動物,到底可不可以食用,《決定》是將其列入了禁食範圍的。不過,具體要看接下來國家和地方是否出禁食名錄,以及禁食名錄有沒有將其納入了。」不過,是否需要把所有的陸生野生動物,特別是將無脊椎陸生野生動物(如蝗蟲)也全部禁食,值得進一步研究和論證,要避免過於極端片面的傾向,在確保公共衛生安全的前提下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兩種立法思路取哪種?

  關於「可食動物」的白名單,楊朝霞表示,針對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的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的,具體可分為兩種立法思路。

  第一種立法思路是在《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和《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等名錄和名單的基礎上,將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經國家衛生健康、中醫中藥等主管部門許可的人工繁育動物,納入「可食動物」的白名單,並以檢疫制度作為安全保障。

  第二種立法思路是將部分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的人工繁育動物,納入家畜家禽的範疇,不再屬於野生動物,從而適用畜牧法的規定(符合衛生安全條件的可以食用)。不過,受「畜禽」範疇的限制,人工繁育的爬行動物(如蛇類、鱷魚)、昆蟲動物(如蝗蟲、知了)和其他節肢動物(如蠍子、蜈蚣)等動物,是無法納入進來的。

  「這也是我們研究探討將野外來源的野生動物和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實現進一步差別化管理的一種備選思路。」楊朝霞指出,第二種立法思路的不同之處主要有三:一是將人工繁育的監管部門改了,由林口改到了農口;二是「可食動物」的範圍會大大減少;三是有利於破解以前林草部門既要發展人工繁育產業又要搞好野生動物保護的結構性矛盾,減少「以養殖為名,行野生之實」的「漂白」違法行為的發生概率。

  「《決定》用的是第二種立法思路。」楊朝霞說,「僅僅留了一個小小的口子,將人工繁育技術成熟且衛生安全的人工繁育動物脫離了野生動物的範疇,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作為家畜家禽管理,適用畜牧法的規定(可以食用)。如此一來,當然也不算禁食的『一刀切』。」

  目前,《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與《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只有一部分重合,如梅花鹿、馬鹿、雉雞、貉、銀狐、水貂、非洲鴕鳥、澳洲鴕鳥(鴯鶓)等。

  「不過,《畜禽遺傳資源目錄》是可以發展的。」楊朝霞說。

  事實上,《決定》規定:「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應當依據本決定和有關法律,制定、調整相關名錄和配套規定。」

  如何調整《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楊朝霞認為,關於人工繁育動物中「可食動物」白名單的範圍,下一步的關鍵是,如何儘快調整《畜禽遺傳資源目錄》。「要調整好《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就需要林業部門和農業部門緊密協作,儘快將人工繁育技術成熟且衛生安全的人工繁育動物納入該名錄。」不過,一旦將某種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按家畜家禽管理,農業部門就需配套相應的檢疫技術規程、專業人才、設施設備和經費,以保證這種人工飼養動物在繁育、飼養、運輸、出售、消費等過程中不會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威脅。為此,建議國家儘快出臺一個修訂《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時間表,防止有關部門推諉塞責,遲遲不更新名錄,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此外,除了可直接食用外,野生動物(尤其是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還有很多其他用途,譬如可進行種群發展(恢復和發展野外種群)、中醫藥材、科學研究、展示展演(科普教育等)等其他方面的合理利用。楊朝霞介紹說,對此,《決定》專門規定,因科研、藥用、展示等特殊情況,需要對野生動物進行非食用性利用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簡言之,即使是用於科研、藥用、展示等特殊情況的野生動物,也只能進行非食用性利用,不可直接食用。」

相關焦點

  • 「知了猴」將大量出沒,「禁野令」之下還能吃知了猴嗎?
    導讀:又到了抓「知了猴」的季節,「禁野令」來了,知了猴還能吃嗎?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如今地攤也放開了,很多人到了晚上都出來擺地攤了。在夜宵攤上,入侵物種小龍蝦就是最火爆的,很多人都會特意點上一份,邊喝啤酒邊吃小龍蝦,真是一種享受。
  • 又到蟬鳴摸「猴」時 「知了猴」還能吃嗎
    「知了猴」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同翅目、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金蟬的若蟲。金蟬具有漸變態的生物學特徵,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 3 各階段,若蟲又有多種俗稱,如 :節老龜、羅鍋、知了龜、知了猴、爬叉等。也就是說,人們摸到的「知了猴」其實就是金蟬正在經歷的一生當中的第二個生存期~若蟲階段。「知了猴」大多呈黃褐色,具翅芽,能爬行,有兩隻鋸齒般的開掘式前臂。
  • 又到蟬鳴摸「猴」時 「知了猴」還能吃否
    「知了猴」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同翅目、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金蟬的若蟲。金蟬具有漸變態的生物學特徵,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 3 各階段,若蟲又有多種俗稱,如 :節老龜、羅鍋、知了龜、知了猴、爬叉等。也就是說,人們摸到的「知了猴」其實就是金蟬正在經歷的一生當中的第二個生存期~若蟲階段。「知了猴」大多呈黃褐色,具翅芽,能爬行,有兩隻鋸齒般的開掘式前臂。人們之所以喜歡捉「知了猴」,除了好玩、增加樂趣、回憶童年、鍛鍊身體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它好吃。
  • 衛輝人還能吃「知了猴」嗎?
    簡單的說,就是除了家畜家禽類外,所有陸生野生動物都不能食用了!小編一下想到了知了猴,學名金蟬,相信很多人都吃過。野生動物禁食令下,還能吃嗎?∇到底哪些陸生野生動物不能再吃了?除此之外,都不能吃了。記者從國家有關部門了解到,不能吃而目前又正在進行商業性經營利用的馴養繁殖野生動物大致有54種(最終以有關部門公布的名錄為準)。其中有13種早在2003年就明確規定「僅供觀賞」。
  • 又到吃知了猴的季節,知了猴對身體有沒有危害?看完心裡就明白了
    但是,2020年「禁野令」來啦,還能出來抓知了猴嗎?知了猴還能不能吃呢?其實知了猴又叫蚱蟬、黑蟬、知了龜、爬蚱等,也就是夏天常常吱吱叫吵鬧聲討厭的醫治的稚蟲,學全名是金蟬。每一年來到6月份的中旬,這類蟲類就從地底剛開始鑽出來了,隨後這個時候許多 北方地區的村裡人,便會去小河邊、種植園裡等地區,四處抓知了猴。針對許多 的北方人而言,知了猴無法下嘴,不要說吃完,有的人就連抓都害怕抓。
  • 「知了猴」還能吃嗎?明確了!但是……
    自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出臺後,網上就對「野生動物」出現了各種解讀,不少人懷疑,是不是連「知了猴」都不能吃了?
  • 以後還能吃知了猴、蠍子、野兔嗎?最新禁食名單發布!
    小琅一下想到了知了猴, 「知了猴」在臨沂叫做姐溜龜、姐溜猴, 其實就是蟬的幼蟲, 學名金蟬,相信很多人都吃過。 小時候,夏天最快樂的事, 就是和小夥伴一起去捉金蟬。
  • 泡麵最壕的吃法:鮑魚海參算啥?圖4才是天價,只有土豪吃得起!
    萬萬沒想到,方便麵還能有這麼壕的吃法,簡直是一個比一個壕啊!鮑魚、海參只是當個陪襯?第四個才稱得上是天價,估計只有土豪才吃得起吧!圖一、鮑魚方便麵:土豪:只是把一包方便麵泡著吃,好像是不是太單一了?正好放點鮑魚進去做個配菜,看起來順眼多了……圖二、海鮮雜燴方便麵:泡麵鍋裡堆了滿滿當當的海鮮,還能找到方便麵的影子嗎?那麼大個頭的蝦,真是太搶鏡了啊!所以,這個方便麵才是配菜吧?土豪們,想吃海鮮就好好吃,還我方便麵的主角地位啊!圖三、大閘蟹方便麵:方便麵和大閘蟹一起下鍋,還放了幾顆白菜葉……與前面兩個相比,這個好像普通人也吃得起啊?
  • 又到了摸金蟬的季節,知了猴雖好,但不能貪吃,附金蟬美味吃法
    又到了摸金蟬的季節,知了猴雖好,但不能貪吃,附金蟬美味吃法新鮮的「知了猴」「高價」亮相市場,儘管價格不菲,卻仍然十分搶手,500個金蟬不到中午就銷售一空。商販李女士告訴記者,今年的「知了猴」剛上市,在城裡單個售價在0.8元左右,已經超過了部分海鮮的價格。
  • 遼寧大連:海參鮑魚還敢不敢吃了近海排汙問題解決如何?
    遼寧大連:海參鮑魚還敢不敢吃了近海排汙問題解決如何?2015-10-28 08:4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大連晚報        瀏覽量: 2742 次 我要評論   海參鮑魚還敢不敢吃了  近海排汙問題解決如何  文/本報記者王春燕  圖/本報記者高強「大連的九品鮑魚,都賣到香港市場了。」「去年,大連出口海產品超過20億斤,佔全省出口海產品市場份額的75%。」很難想像,一部頒布實施於1994年的《大連市特種海產品資源保護管理條例》,20年後會給大連的漁業帶來如此繁榮的發展。
  • 懷遠人,以後還能吃知了猴、蠍子嗎?最新禁食名單來了!
    (2020年2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為了全面禁止和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行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維護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有效防範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出如下決定:一、凡《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獵捕
  • 我是頭條界抓知了猴的
    「知了猴」就是蟬的幼蟲。我們都知道「知了」是蟬的別稱,又因為它們要從土裡鑽出來爬到樹杆上渡劫羽化,爬樹的過程就像猴子一樣,所以就叫「知了猴」了。說實話,我還是到了北方工作生活才知道知了猴是能吃的美味。夏天一到傍晚十分,就能看到人們打著手電筒在大樹下再找尋著知了猴。
  • 濱州人愛吃的知了猴被列入禁食名單!
    簡單的說,就是除了家畜家禽類外,所有陸生野生動物都不能食用了!小編一下想到了知了猴,「知了猴」在濱州叫做節流龜、消息牛,其實就是蟬的幼蟲,學名金蟬,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小時候,夏天最快樂的事,就是和小夥伴一起去捉金蟬。
  • 知了猴,要說拜拜了
    知了猴,也稱金蟬,小時候那可是好東西。 隨著離開農村到了城市,再也沒有抓知了猴的樂趣了,不過在城市的餐桌上倒是經常能見到,據說已經可以人工養殖了
  • 傳說中的「知了猴」是什麼?能吃嗎?好吃嗎?怎麼吃?
    想當初還在小兒識物的萌懂歲月裡,見多識廣的老爹經常在夏夜的傍晚帶著我到最近的公園,找那些參天大樹像掏地雷一般從土裡挖出一個個長相怪異的大蟲,並笑著說:「這是知了猴」!於是乎這神奇的知了猴算得上我識得的第一種昆蟲。
  • 農村野外常見的蜂蛹到底能不能吃?吃它有哪些好處?
    他們找馬蜂不僅拿來吃,還會拿去賣,對於農村人來說,能搞到一筆不錯的收入。馬蜂蛹就是馬蜂的蟲卵,是一種純天然的食物,既可以被當作美食也可以作為保健食物。馬蜂蛹含有十分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微量元素,吃馬蜂蛹可以滋陰助陽,是十分滋補的食物,對人體很有益處。馬蜂蛹可以補充精力,提高注意力,非常適合神疲乏力,容易疲勞的人吃。
  • 農村的「知了猴」能吃嗎?為什麼螞蟻不去吃它?原因很簡單
    農村的「知了猴」能吃嗎?為什麼螞蟻不去吃它?原因很簡單夏天到了,知了也出現了,知了不僅是標誌性的夏天昆蟲,它同樣也可以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佳餚,也有燒烤攤會將知了作為燒烤的原料。相信一些農村的小夥伴都有過小時候夏天去抓知了的經歷,農村也把它稱作「知了猴」,那這個東西真的是可以食用的嗎?其實是可以的。本身,知了猴是一種生長在地下洞裡的昆蟲,它會在地底下打洞,而且它的打洞能力可不容小覷。但是等它長大以後,它就會離開一直生活的洞穴,慢慢地爬上樹。它上樹是為了產卵,知了猴一次性可以產出不少的蟲卵。那麼,又有人疑惑了?
  • 知了猴其實已經列為禁食名單了。《因為新冠疫情》
    知了猴,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各個地區名字也有出路。知了猴名字最廣泛 幼禪的生活周期特別長,最短的也要在地下生活2到3年,一般為4到5年,最長的為17年。這段時間裡,它吸食數目根部的液體。等到時機成熟在某一天破土而出,憑著生存的本能找到一棵樹爬上去。 今年新冠疫情期間我國《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發布了最嚴禁食名單。
  • 鄉村知了猴的成長過程,為什麼沒有了商場?
    只不過阿誰時間,知了猴的價錢比力低,1隻也就幾毛錢,去捕獲1次能賣1佰多元就已很快樂了。知了猴在鄉村地區,便是1種1般的昆蟲,在樹上成長,炎天的時間,時常聽到樹上發出的「吱、吱」的啼聲,那便是知了猴。它長得不是很大,大概了就40~45毫米,體表是玄色的,有少許光澤,吃的時間,把外殼和頭部去掉,只留下尾部。
  • 吃海參的最佳時間!
    海參營養豐富,是久負盛名的名饌佳餚,與燕窩、鮑魚、魚翅齊名,是海味「八珍」之一。現在喜歡吃海參的人越來越多,都會想著海參到底早上吃還是晚上吃好,什麼時候吃比較好。今天就來給大家來介紹一下。1、什麼時候吃海參最好我們都知道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所以早上對我們一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營養專家建議我們一般在早晨空腹食用海參,是什麼原因?因為空腹時食用海參不但可以經胃的消化吸收而且還能直接被小腸吸收,所以空腹食用海參不但吸收快,並且營養基本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