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這種片子,早先我是真看不下去,太扯了因為,不過這一年下來,先是漁村那些破事兒,聽著鋼鐵洪流進行曲看過閱兵,再經歷新冠,此時腦子裡的想法已經有了變化,反而真的就能平起平坐的把這當成中國的施瓦辛格、布魯斯威利斯來看,這麼看來還是不錯的,包括在工廠裡動員大家要走一起走那段兒,看著好些中國工人在當地娶了非洲妻子,不願分離那段,還小感動了一把~」
上面這段,摘自我上個月的一條微博,相信不光是我,近來不少人的心態應該都發生了類似變化,究其根源,我覺得是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這些事情感受到:作為一個中國人,底氣壯了,氣一壯心態才真的平了,平了就不至於對這個國家的一切做過猶不及的吹捧,抑或是絕對悲觀的自棄,數千年來刻在骨子裡的大國子民的從容勁兒回來了——當然我說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沒說所有人,這塊兒就別槓了,你槓就是你贏。
具體到產品這塊兒,也是一樣的道理:前些年國外品牌的品牌勢能,普遍會比如今威力更強勁,畢竟製造業、自主品牌這些事情,咱們起步的確更晚了一截。我記得那幾年頗有不少人跑去註冊假洋鬼子品牌來賣耳機,一說是洋品牌那溢價起來可就胸有成竹了。反觀國產品牌則要麼吹起來過猶不及,要麼略為氣餒的只去做產品,對於品牌建設會比較虛,乃至放棄這種想法安心當作坊。這件事,如今也發生了改變。
君不見,如今在高端音頻播放器(俗稱國磚)這塊兒,國外只剩下兩塊招牌,一個AK系一個索尼黨,其餘六七位一水子國產品牌,各有特色各有堅持,定價起來腰杆一個比一個硬,有些牌子出啥啥缺貨,消費者也買帳得不行,這跟上面的事情,都是有聯繫的。一方面消費者他也心態平了,平了就不管你哪國的,我就認你東西好,東西合我胃口;一方面品牌他也想明白了,研發該投入要敢投入,做好了就有人買,品牌調性已經完全做到了心中有數,大家都有了更長遠的志向,才促成了今天的局面。
所以像威澤這種:一個新的耳機品牌(其實不算新,只是最近才真的藝成下山,不過對消費者們來說這大約是個生臉兒,所以就算他新品牌吧),說實話,沒標榜自己有啥別人絕對沒掌握的黑科技,也沒多自誇,就這麼大大咧咧的跑出來的,這要擱前兩年,估計沒這個熱度,所以這個出山時機,也算恰逢其時。
客觀來看待這款威澤HE01,首先從包裝來說,很多人的反映是「這像是千元價位的包裝和內容」,的確,盒子本身其實蠻低調的,看著不奢華也不掉價,但的確這個包裝是千元級耳塞慣用的大小和規整度。內裡工工整整毫不雜亂的陳設著耳塞本體、硬質收納盒,線材,附件和兩組矽膠套(這個矽膠套頗有玄機,下文會詳細說,這裡伏一筆)。這些東西抻開一拍之後的確覺得,499元這個定價,顯得頗有誠意。
然後,本體也很經得起推敲,做得很好看也很細膩,看得出是下了相當功夫做打磨的——說到這裡又要說大眾心態潛移默化的變化了,因為在前幾年,一個人如果說自己有個耳機品牌,但是沒廠子,這大概率是會招來白眼的,這人要是臉上掛不住反駁一句「森海也沒自己的廠啊」,那這白眼立馬就該變成言語嘲諷了,諸如「你也配跟森海比」之類的話估計立馬就糊到了臉上。
可咱平心而論,做廠跟做品牌,還真就是兩碼事,類似於開得好飯館是一碼事,種菜是小能手那是另一碼事,有人又會種菜又精通開飯館麼?一定有的。然而不可能所有人都這麼全能,做品牌要的是什麼?私以為第一等要的是有世人不具備的前瞻性、想法和堅忍(賈伯斯為代表,不過絕大多數人做不到這一級),第二等要有把握潮流大勢的強大判斷力和不懈的堅持、以及強大執行力;第三等則是老老實實做事,品牌怎麼樣那是將來的事兒,先把眼前這個產品打磨到最符合自己心意。
沒有貶低威澤老汪的意思啊,他能否做到第二等我現在肯定還看不出,但是就這款產品入手的觸感和顏值以及佩戴舒適度來說(都很精良,有品質感),我相信他在很努力的先做到第三等好老闆,這看起來毫不花哨,也吹不起多大的牛來,然而這份踏實勁兒,無論做什麼品牌做什麼產品,都是應當應分的,都是該有的。
外面講完了——我倒很喜歡有線耳塞這點,聊完為數不多的外表,就能直接上菜談聲音,沒有那麼多功能需要講清楚,簡單明了。
威澤HE01,首先它最吸引人的地方,特別直白,就是擁有越級的聲音性價比,這個塞子的樣機在展會上甫一亮相,老友基哥就拉了挺多人去威澤展臺聽,結果是所有人對其價格判斷基本都失誤,因為聽起來很明顯是個千元級的素質,且聲音沒有啥可挑毛病的地方。當然大部分人不會真猜1000塊的,畢竟基哥這麼神秘兮兮,這又的確是個沒啥群眾基礎的新品牌,那麼定價就必須誠意一些,於是猜799、699的人挺多,猜599的也有,卻沒人猜到真要定到499這麼低,這個賣點對於消費者來說,很單刀直入,很不廢話。
其次,它格外讓我嘉許的點是中頻的結象特別勁道,有一股子很特別的鑽人腦門子的能量感,這塊兒的能量賦予了它十足的辨識度和特點,聽起來頗有韻味頗為抓耳,不過你想感受到這一切,有個前提(這裡再伏一筆,表急,寫完下面這段兒立馬揭曉)
低頻方面威澤HE01是充滿能量感與彈性的,律動感和聚焦放在千元級都能挺直腰杆,口味總體偏重少許,細節分離度和速度感則沒有很強調;中頻我剛剛說了,其實嚴格來說有著較強的能量堆積,這種堆積作為器樂塞來說不能算很健康,然而以流行人聲塞的角度來衡量,它則給到了足夠有血肉感且有特色的表達,提供了一種過耳難忘的「黏」勁兒,人聲靠前程度也很適宜;高頻則有可察覺的亮度壓制,細節略「抹」了一點——其實這是個十分「Classic」的人聲塞調教方式,在E3C、E4C老舒爾身上你都能找到這種路數的聽感。
這個聽感是怎麼得來的呢?一方面我在展會那塊兒初聽就是這個感覺,可是拿到量產機之後卻找不到那股子中頻味道了,於是想了想,把「均衡套」換成「人聲套」,上述聽感立馬重新回來,才寫下了這些問題——你要是嫌繞,我就直接點說,威澤HE01包裝內配了「均衡套」和「人聲套」兩種矽膠套,這兩種套子的聽感差異很明顯,從結果來說簡直是兩條不同的塞子!
好了,伏筆揭曉,上面是「人聲套」的聽感,那麼換成「均衡套」呢?
均衡套的情況下,低頻的分離度和速度感明顯上來了,量感和律動感則相應下降,從「頗有嚼頭,略微重口」的低頻,變成了一個更為工整更為注重細節展開的低頻;中頻變得規規矩矩,人聲位置推後一些結象也沒那麼豐厚,黏勁兒被去掉;高頻的延展和細節雙雙提升;與此同時聲場也顯得更開闊了些,整體的分離度控制力沒啥變化——這塞子本身聲場和控制力就都是千元級,給得本就十分敞亮了。
也就是說,「均衡套」狀態下的威澤HE01更傾向是個全能選手或者說器樂塞,「人聲套」狀態下則憑空增加了一股子頗堪玩味的中頻韻味,化身漂亮流行塞。換套如換塞這種事按說見過也不少了,可這種原配塞子之間風格差異如此明顯的,還真的不多。而且倆聲音的完成度都蠻棒,等於是給消費者平添一種玩法,以及給這款產品多加了份買一贈一的額外吸引力。
文末,預先回答幾個大家估計會問的問題:
1、這塞子要煲麼?
我覺得還挺必要的,50小時吧,不過官方說二三十小時足矣。
2、難推麼?
你要是說iphone+蘋果官方垃圾小尾巴,那肯定還是對不起它,咋也給個兩三百的尾巴,或者千元級國磚起步吧,其實不難推,但是不這樣也對不起這塞子的素質。
3、聽什麼曲風合適?
「人聲套」的情況下是個很好的人聲塞,其實我個人也更喜歡用這個塞子,畢竟這個狀態下HE01會是條更有特點和辨識度的塞子;「均衡套」的狀態下做器樂塞也不錯,大編制以外都還能從容應付,動態太大還是不夠使喚啦。
總得來說,威澤這牌子,HE01這塞子,都沒有什麼可以煽情的點,好在它從做工、顏值再到聲音和定價,都能給人腳踏實地的誠意感。情懷和口號喊太多會膩,國人重在務實,務實做品牌做產品,方為立身世界之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