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隔十年,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
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央廣網發 張福慶 攝)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央廣網發 郭竣工 攝)央廣網珠海5月22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 陳什旺 郭竣工 張福慶)近日,珠海市觀鳥協會調查人員先後在珠海市橫琴島和金灣區三灶發現了珍稀水鳥黃嘴白鷺,這是距2010年4月首次記錄後
-
相隔十年 珍稀水鳥黃嘴白鷺再現珠海
■珠海市觀鳥協會調查人員拍攝的黃嘴白鷺照片。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 2020-09-19 20:12: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海峰
-
時隔十年 廣東珠海再發現珍稀水鳥黃嘴白鷺
黃嘴白鷺在廣東珠海灘涂上棲息 張福慶 攝中新網廣州5月22日電 (程景偉 林蔭 陳什旺)據廣東省林業局22日消息,廣東珠海市觀鳥協會調查人員近日先後在珠海市橫琴島和金灣區三灶鎮發現珍稀水鳥黃嘴白鷺,這是時隔十年後珠海再次發現黃嘴白鷺。
-
廣東湛江首次記錄到珍稀水鳥黃嘴白鷺
中新網廣州5月13日電 (程景偉 林蔭)據廣東省林業局13日消息,廣東湛江市愛鳥協會工作人員和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團隊近日在湛江某海島上開展鳥類調查時,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據介紹,這是湛江首次記錄到該種珍稀水鳥。黃嘴白鷺亮相廣東湛江海島。
-
海南日報數字報-鳥明星黃嘴白鷺意外現身
黃嘴白鷺闖入鳥友「唐唐媽」(網名)的相機鏡頭時,也沒有任何預兆,以至於大家差點錯過了它所帶來的驚喜。 4月23日,海口東寨港溼地的灘涂上,海南觀鳥會的會員「唐唐媽」偶然間拍攝到了一隻水鳥,後經確認是黃嘴白鷺,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此次發現,也是海南近十年來對黃嘴白鷺的第二筆確切的記錄。 這對「唐唐媽」和許多鳥友而言,是驚喜,也是幸運。
-
相隔十年,黃嘴白鷺重返金灣!全球僅3400隻
相隔十年,黃嘴白鷺重返金灣!黃嘴白鷺是鷺科白鷺屬的水鳥,是鷺鳥科保護級別最高的「白色鷺鳥」,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易危物種,全球數量估計少於3400隻,中國約有1000隻。
-
新野警民聯手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 記者 張定有 魏廣寶 萌友 王晶 楊峰/文圖 近日,新野縣公安局王集派出所民警聯合轄區群眾救助一隻黃嘴白鷺 在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到來後,現場認定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其腿部有骨折跡象。楊犇將黃嘴白鷺交由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受傷黃嘴白鷺也得到進一步妥善救治,待這隻黃嘴白鷺的傷養好後會放歸大自然。 據了解,近年來新野縣的生態環境保護效果持續顯現,此次黃嘴白鷺的救助,正是野生動物救助逐漸增多的一個縮影,廣大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日益增強,構建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
-
湛江首次影像記錄到黃嘴白鷺
近日,湛江市愛鳥協會工作人員和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團隊在湛江某海島上開展鳥類調查時,記錄到珍稀水鳥黃嘴白鷺,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是湛江首次錄得其確切影像資料,實錘證明了湛江有黃嘴白鷺的分布。通過照片可以看到,和其他種類「白色鷺鳥」相比,黃嘴白鷺主要的辨識特徵是:繁殖期嘴橘黃,眼先藍色,腳黑趾黃,而非繁殖期嘴黑褐,下嘴基黃褐,腳脛黃綠帶黑色。「此前已發現帶衛星跟蹤器的黃嘴白鷺反饋的路徑經過湛江,但湛江本地一直沒有確切的目擊記錄,這次目擊和影像資料的收集對於湛江鳥類保護工作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記錄。」
-
西安:閻良警民接力救助腿骨折落難的瀕危鳥類「黃嘴白鷺」
值班民警張勇剛、王延安立即趕到現場,經現場查看,發現群眾所報稱的受傷水鳥,是一隻因受傷落單的黃嘴白鷺,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閻良境內出現系過境夏候鳥,目前因一腿部受傷不能飛行,如果不及時進行救治將會死掉。民警立即聯繫閻良區農林局相關部門進行求助。當天下午3時許,受傷的白鷺被民警安全移交給閻良區農林局主管人員,由農林局派專車將受傷的白鷺送到周至縣樓觀臺陝西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進行治療!
-
新疆邊境民警救助瀕危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黃嘴白鷺
民警對黃嘴白鷺受傷部位進行消毒。王開鵬 攝民警對黃嘴白鷺受傷部位進行消毒。 王開鵬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9月20日電(王開鵬 陳春平)黃嘴白鷺身體纖瘦而修長,體羽白色,虹膜淡黃色,腿和眼先皮膚呈黃綠色,看上去十分美麗。
-
新疆邊境民警救助瀕危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黃嘴白鷺
民警對黃嘴白鷺受傷部位進行消毒。 王開鵬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9月20日電(王開鵬 陳春平)黃嘴白鷺身體纖瘦而修長,體羽白色,虹膜淡黃色,腿和眼先皮膚呈黃綠色,看上去十分美麗。9月20日,新疆伊犁邊境管理支隊霍爾果斯邊境管理大隊八十間房子邊境派出所民警成功救助一隻瀕危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當日下午17時許,該所民警在走訪中,村民糟謀告訴民警在自家地頭發現了一隻「白鶴」,身體纖瘦修長,白色羽毛,看起來十分漂亮。身體看起來很虛弱,像受傷生病了一樣。受傷虛弱的黃嘴白鷺。
-
湛江首次影像記錄到黃嘴白鷺 是保護級別最高的白色鷺鳥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受訪者供圖南都訊 記者陳燕 通訊員林蔭 近日,湛江市愛鳥協會工作人員和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團隊在湛江某海島上開展鳥類調查時,記錄到珍稀水鳥黃嘴白鷺,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是湛江首次錄得其確切影像資料,證明了湛江有黃嘴白鷺的分布。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 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9月19日下午,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護獻言獻策
-
新疆兵團二師森林警察成功救助一隻黃嘴白鷺
民警通過對照新疆鳥類圖譜,並聯繫二師野生動物救助站和兵團29團獸醫站人員後,確認這隻「大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 隨後,民警將這隻黃嘴白鷺送往救助中心,準備進行觀察、餵養一段時間後,待其具備野外生存能力時予以放生大自然。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9月19日下午,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護獻言獻策
-
慶陽市熱心市民救助一隻野生黃嘴白鷺
10月15日,有熱心市民反應,10月14日晚上,他在自家承包的魚塘邊救助了一隻野生白鷺,已經通過當地派出所通知了森林公安局。記者趕到現場,看到這隻白鷺蹲在一個鐵柵欄圍成的圈中,一身純白色的羽毛,黃色細長的尖嘴,精神狀態有些低迷,救助白鷺的群眾告訴記者,從昨天救回來後這隻白鷺就一直不肯進食。
-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黃嘴白鷺受傷 民警精心呵護
經諮詢專業技術人員,這隻大鳥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黃嘴白鷺,翅膀受了外傷,精神不佳,疑似傷病,隨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為了不貽誤時機,做到妥善救護,沿江派出所民警顧不上吃午飯,立即與沿江獸醫站取得聯繫,將這隻黃嘴白鷺送到獸醫站對其身體進一步檢查。經醫生檢查,黃嘴白鷺無骨折和內傷,由於翅膀受到刮傷無法飛翔。
-
廣東將對黃嘴白鷺珍稀水鳥開展監測
通訊員 林蔭 圖/珠海市觀鳥協會志願者 張福慶 9月19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
市民目擊:驚現瀕危野生動物黃嘴白鷺棲集萬綠湖
黃嘴白鷺也叫白老、唐白鷺等,是一種中型涉禽。它披著一身乳白色的羽毛,一塵不染,顯得高傲而文雅。 黃嘴白鷺的祖先出現於700萬年前的中新世,現生的種群沒有亞種分化,在國外見於俄羅斯、日本、朝鮮、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在我國分布於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山東、河南、廣東、香港、海南等地,其中在遼寧、吉林為夏候鳥,在西沙群島為冬候鳥,其他各地大多為旅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