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很爽?勸你千萬別隨隨便便這樣做了-生科醫學,耳朵,耳屎...

2021-01-07 快科技

掏耳朵可以說是最大眾化的「休閒娛樂項目」了。棉籤、挖耳勺,甚至是中性筆芯,想起來什麼用什麼;掏的時候麻酥酥的,非常舒服;掏完之後多少有點耳屎,看著十分有成就感。

然而,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動作常常導致意外。


相關報導

那麼,耳朵應該什麼時候掏呢,關於耳屎的說法裡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吃耳屎會變成啞巴。」

錯誤。

這種說法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其主要目的恐怕是嚇唬一下小孩、免得他們亂掏耳朵。

不過,我們可以就此了解一下耳屎的成分。

外耳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耳朵眼兒」,由骨骼和皮膚組成。皮膚上分布著兩種腺體,皮脂腺和頂泌汗腺。皮脂腺是我們的老朋友了,這裡不再多說;頂泌汗腺也叫大汗腺,體積比普通的汗腺(小汗腺)大、分布則不像它們那麼廣,主要存在於外耳道、腋窩、乳暈、肛周等部位。

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大汗腺分泌的汗液、外耳道裡死去的細胞,再加上外界進入的灰塵,就構成了耳屎,即醫生們說的耵聹[dīng níng]。這樣的成分雖然有點噁心,但不至於引起中毒——把耳屎吃進肚子裡,不用擔心變啞巴呦。

「耳屎油說明不健康。」

錯誤。

耳屎有兩種:一種是乾性的,碎屑狀、脆脆的,顏色多為棕灰色;另一種是油性的,非常粘稠,剛出現的時候通常為淺金色,過不了多久,在氧氣和細菌的作用下會變成黑色。

是什麼決定耳屎的形態呢?

答案其實很容易想到——組成耳屎的四種成分中,皮脂、灰塵、死去的細胞沒什麼特別的,你、我、他都差不多,唯獨大汗腺與基因有關。歐美人的大汗腺分泌較為旺盛,耳屎多為油性;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大汗腺分泌不那麼旺盛,耳屎多為乾性。

換句話說,耳屎的形態是命裡帶來的,跟健康與否沒什麼關係。

「耳屎沒什麼用。」

有大用。

第一,耳屎可以潤滑、保溼。

外耳道裡的皮膚跟其他地方的皮膚一樣,缺少足夠的水分容易乾裂;一旦皮膚乾裂,就給了細菌入侵的機會。而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大汗腺分泌的汗液,恰恰是有效的保溼劑。

第二,耳屎具有清潔作用。

每時每刻都有細胞死亡,外耳道裡也不例外;另一方面,外耳道直接與外界相連,難免沾染一些灰塵。如果不想辦法把它們處理掉,它們會不斷堆積、直到把耳朵眼堵死。

幸好我們的身體沒有那麼笨。科學家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用顏料在耳朵眼裡做一個記號,觀察記號的位置。結果發現,記號會不斷往外移動。換句話說,外耳道內的上皮細胞像傳送帶一樣,緩慢卻堅定地將耳屎送出耳朵。此外,咀嚼等動作引起的震動,可以加速耳屎的移動。

第三,耳屎可以殺菌。

聽起來很讓人驚訝,是吧?科學家們對這個問題也有些爭議,不過,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耳屎可以對付細菌、真菌。比如,有研究顯示,耳屎可以顯著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增殖,而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外耳道炎最常見的黑手。

「戴耳機會導致耳屎變多。」

部分正確。

年齡、精神壓力、機械因素都可導致耳屎增多。機械因素分為兩種可能:入耳式耳機或助聽器會阻擋耳屎的移動,導致耳屎在耳道內堆積;老用棉籤掏耳朵、用很大的音量聽歌曲,可能會刺激到外耳道,導致耳屎分泌增多。

「不掏耳朵,耳屎會把耳朵堵住。」

錯誤。

正如前面說過的,人體有一套往外推送耳屎的機制,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耳屎堆積;另一方面,我們平常掏耳朵的方式是錯誤的。拿棉籤來說,木棒太硬,不小心可能會造成損傷,裹棉花的一端又太粗,有可能把外面的耳屎推到耳朵深處。耳屎在耳朵深處堆積,有可能堵住耳朵眼,引起外耳道耵聹栓塞。

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去醫院!醫生那裡不僅有更好的檢查設備,能夠判斷耳屎的情況,而且有一整套對付耳屎的工具。

比如說,可以先往耳朵裡滴一點液體、讓耳屎溶解、變軟,然後用專用的工具將耳屎取出來。價格非常親民,而且絕對不會傷害到耳朵。


外耳道耵聹栓塞

總之,耳屎看起來很小,如果處理不好卻有可能引起大問題。等有空了,咱們可以聊一聊眼屎、鼻屎……

- THE END -

#耳朵#耳屎#採耳棒

原文連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萬南

相關焦點

  • 知否| 掏耳朵爽歪歪?你可千萬別這樣做了
    成都的「掏耳朵」大有來頭,早在2016年成都就成立了首個「掏耳朵協會」,這個協會還得到了官方的認可。此外,掏耳朵也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掏耳朵的各位師傅經過了專業訓練,很多掏耳朵師傅從十幾歲開始就從事這一行,他們手頭有一套專門的工具,並且價值不菲,包括耳扒、鵝毛棒、鑷子、音叉、馬尾、雲刀、耳起、棉花棒等。這些工具也都是師傅自己親手做的。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說到生活上那些爽翻天的小癖好,小編第一反應就是想到掏耳朵。 尤其是耳機戴久了感覺耳朵發癢,或者洗澡後耳朵進水的時候,把棉籤伸進耳道輕輕旋轉,那感覺真的太爽啦!
  • 媽媽給娃掏耳朵「失聰」,千萬不要這樣給孩子掏耳朵了!
    在微博上,刷到一條耳鼻喉科醫生的就診記錄,著實嚇了一跳:一位媽媽發現孩子耳道被耳屎堵住,於是拿起掏耳勺幫助孩子清理。結果耳屎越掏越深,耳朵越掏越疼,甚至連孩子的聽力也開始受影響,越掏聽力越差。耳道連著鼓膜,莫不是鼓膜穿孔,影響了聽力?
  • 千萬別再用棉籤掏耳朵!
    上世紀20年代,棉籤的問世,其一大用處就是用來清潔嬰兒的耳朵。如今,棉籤幾乎成了掏耳朵神器!相信很多人都和今日哥一樣,耳朵癢了、洗完澡了,拿跟棉籤掏一掏!棉籤會把耳屎推向耳朵深處,推到你再也掏不到的地方。
  • 一時掏耳屎一時爽,一直掏耳朵一直癢……
    "媽媽,太陽出來了硬是熱huo,我趴到你腿上都想睡著了.""正好,來我看哈你耳朵喃……哎呀,么兒你的耳朵頭有好大一坨耳屎喲,快點去把抽屜頭的挖耳瓢拿過來"以上對話熟不熟悉?親不親切?不用懷疑這就是大家的常規操作話說,在成都,太陽出來了跑到壩壩頭去喝杯茶、採個耳(掏耳屎)那簡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 孩子耳朵有耳屎看著不舒服?千萬別隨便「上手」
    雖然沒有行動,很多家長在心裡不免產生這樣那樣的疑問:為什麼孩子的耳朵不能掏?孩子的耳屎應該如何處理?孩子耳朵如何護理?今天我們和辛淵醫生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給孩子挖耳屎的那些事兒。 辛淵主治醫師 醫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耳鼻咽喉科主治醫師。擅長:兒童聽力障礙診治在看問題之前,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耳屎」是什麼。「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聹,是一種由外耳道中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的物質。
  • 為什麼耳朵發癢沒完沒了,卻掏不出耳屎?是你的方法錯了,快改
    耳鼻喉科醫生用內鏡檢查她的耳朵,才發現常挖耳朵損傷了耳道,耳道裡邊充血腫脹,表面布滿密密麻麻的白色絮狀物體,原來小楊患上了黴菌性外耳道炎。生活中不乏像小楊一樣覺得挖耳朵「很舒服」,所以不加節制的人。但是常挖耳朵的後果真的這麼嚴重嗎?如果不能常挖耳朵的話,該用什麼方法清潔耳道呢?
  • 耳屎會自潔忍住不能掏 如何保護耳朵健康
    是不是覺得不能容忍耳朵裡的耳屎?抑或總是忍不住想要「掏一掏」耳朵才舒服?趕快收手吧,專家都站出來說話了:為了耳朵的健康,別再用各種玩意兒處理耳屎啦!時不時地,專家們總會根據最新研究或者新問題,更新某一醫學領域的指導意見,我們可以稱作「指南」。據美國《大眾科學》雜誌網站報導,日前,美國耳鼻喉科的專家們就發布了他們對耳屎的「新版見解」。
  • 嘉興寶寶掏完耳屎直喊耳朵疼 去醫院檢查驚呆了
    平時你有沒有掏耳朵的習慣呢?是不是掏乾淨後的感覺特爽,感覺整個世界的聲音都透徹起來了!很多人都喜歡這麼做,閒下來的時候就喜歡用棉棒、棉籤掏耳朵,甚至隨手用起火柴棍、髮夾、小鑰匙等銳器,卻殊不知這樣很容易掏傷自己。在嘉興海寧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醫生的門診室,每天至少五六名患者因為耳癢、耳痛、耳悶來就診,各個年齡層次的都有,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過度或不當掏耳屎導致。 6歲的男孩因為耳朵疼,媽媽帶他過來就診。
  • 掏過耳朵的人請注意!有人這樣掏耳朵差點喪命,你都試過!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日前,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誌刊登的一篇報導引發關注。一名37歲的女性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差點進了「鬼門關」。
  • 耳屎是個「寶」,別亂掏!姐姐幫3歲弟弟掏耳朵,竟然穿透鼓膜!
    經常有媽媽留言:有沒有給寶寶掏耳屎的神器?看到寶寶有耳屎渾身不自在。寶寶的耳屎會不會堵住耳朵,影響寶寶的聽力呢?聽說給寶寶掏耳屎用棉籤比較好,是這樣嗎?……生活中,不少父母認為耳屎很髒,對寶寶有害無益,所以常常動用諸如棉籤、挖耳勺等器具去掏寶寶的耳屎,而且有的家長似乎有強迫症,不掏乾淨不罷休。
  • 掏耳朵「掏」出了癌症?
    掏耳朵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進行的「活動」,不光是為了乾淨,還因為掏起來特別舒服、過癮。有的人耳朵癢了,常常挖耳勺、用發卡、火柴棍兒等掏耳朵,其實這樣做有很多害處。耳屎會不會長滿我的耳朵?能不能掏?每個人都會生耳屎,終其一生。如果耳屎堵住了耳道,就稱之耵聹栓塞。耳屎堵滿了耳道後可能的症狀包括:耳悶脹、耳痛、聽力下降。無論上面提到的乾性或者溼性耵聹,除非有症狀,否則無需處理。真正需要到醫院處理的情況可能就是耵聹栓塞了。那我能不能去醫院請醫生幫我掏掏耳朵?
  • 掏耳一時爽,一直掏耳一直爽?快住手,這些後果你想不到……
    掏耳朵可以歸納為最幸福的小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掏耳朵,總能帶來爆棚的滿足感,讓你大呼過癮!耳屎其實都是由耳道皮膚腺體自行分泌出來的物質,其中可能夾雜混合了灰塵、皮屑等物質。2耳屎其實很有用!千萬別小看你的耳屎!耳屎不是屎!耳屎一直默默的承受著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黏附外物的工作!雖然總是被無情的掏出去,但一直默默奉獻從無怨言。
  • 為什麼掏耳朵那麼爽,你卻叫我住手!
    上一回我們說了摳肚臍的事 已經有同學不淡定了 說摳肚臍太爽,根本管不住手 呵呵! 古時候,有人用耳屎作為治療刺傷的藥膏 這畫風大概是這樣的
  • 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浙江5歲男寶耳朵裡耳屎堵成「水泥」狀
    但隨後的檢查嚇了醫生一跳,趙趙的耳道裡全是耳屎,一路從外耳、中耳、內耳堵到了耳膜,而且還堅硬無比,炎症再加上巨量的耳屎作祟,耳朵不疼才怪。趙趙的媽媽告訴醫生,兒子太調皮了,每次想給他掏耳朵,他都一溜煙跑開,家人都拿他沒辦法,所以出生五年以來,從來沒有掏過耳屎。看來只好請專業人士出馬了。但只要醫生一把工具伸進耳朵碰到耳屎,趙趙就疼得哇哇直叫,說什麼都不讓繼續掏。
  • 掏耳朵那些事兒,耳朵發粘!發臭!別忽視了這些健康問題
    很多人喜歡掏耳朵,覺得 在 溫 暖 的 太 陽 下 掏 耳朵,實在是件再舒服不過的事。掏耳朵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進行的「活動」,不光是為了乾淨,還因為掏起來特別舒服、過癮。雖然用棉籤掏耳朵會讓你感覺很爽,但是這種看似美好的事情其實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一、耳屎有什麼用?雖然耵聹有個很噁心的俗名,但是,「耳屎君」的本質是好的,其主要成分有油脂、蛋白質和黃色素,還有少量水份以及鉀、鈉等元素。耳屎剛問世的時候有一定的油脂和水分,滋潤皮膚,保持溼度,還有點弱弱的抗菌作用。
  • 為什麼耳朵發癢沒完沒了,卻掏不出耳屎?專家:別忽視一種原因
    耳朵癢是一種日常生活中極其常見的現象之一,對於有強迫症的人,最能緩解的辦法就是在沒有耳勺等工具時,會用手去掏,感覺特別舒服。但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千萬不要這麼做,尤其是你認為健康的工具,如手指甲、耳勺、棉棒、火柴棍等,如果力道控制不住,很容易因為堅硬的東西,刺激耳道黏膜出現損傷、耳部疾病等。可生活中也有一部分人表示:耳朵總是發癢,卻掏不出耳屎,這又是因為什麼呢?如果你出現了這種現象,很有可能是一種東西在作怪,大家不要忽視了。
  • 掏耳朵竟暗藏這些危險!千萬別隨便掏…
    快打住!耳屎,在醫學上叫做「耵聹」,耵聹有保護耳朵的作用。人的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具有耵聹腺,能分泌出的一種淡黃色且粘稠的分泌物,也就是耵聹,俗稱耳屎。當它接觸空氣以後就會變乾燥,形成一層薄片,附在人的外耳道中。有些耵聹比較粘稠,叫做油耳。它們可以擋水,還能擋住細菌的入侵。
  • 用棉籤掏耳朵的危害,很多人還「蒙在鼓裡」
    家人看到這樣心裡著急,便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經檢查後發現孩子聽力沒有受損,這是被耳屎堵滿了外耳道,才導致聽力下降了。02另外,還有一位來自浙江的5歲小朋友,被一塊巨大耳屎折磨得夠嗆。在幾周前的一個晚上,5歲的趙趙(化名)突然喊耳朵痛,一直狂抓耳朵。第二天,趙趙的父母立刻帶他去看醫生。
  • 小孩子的耳朵有耳屎怎麼辦?醫生:不是你想掏就能掏的
    經常能看到孩子側躺在床上,其父母為他掏耳朵。可以想像,耳朵裡面有耳屎,有時候確實會有刺癢的感覺。但是在耳鼻喉的門診室,經常有因為耳痛、耳悶來就診的患者,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掏耳朵不當導致的。對於兒童來說,掏耳朵的導致的後果,還會大於成年人。那麼各位家長注意了,關於耳屎的這幾點知識,你知道嗎?一、什麼是耳屎?耳屎聽起來難聽,其實醫學稱之為耵聹,是由耳道皮膚腺體分泌出來的物質,混合了灰塵和皮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