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我一直都在各大公司面試中度過,先是線上聊天,再進行線下面試。
在招聘軟體上雖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HR,莫名給我一種很不友善的感覺。
一般大型的公司的面試都會有三輪,第一個是HR跟你面試,其實也就是在線上招聘的人員;第二輪,會遇見部門的主管,第三輪,會遇見更大一輪的boss。至於能不能見到真正的老闆,就要看公司的規模了。
一般小的公司,直接就只有一輪的面試。
原來的時候,我勵志要去大一點的公司,好好的感受一下具有公司制度,下午茶的公司。
後來我才發現,我可能高估了我自己。
一般大一點的公司,的確會看教育背景、工作經歷以及具有的職業能力。
首先來談一下我這幾天在各個公司面試的感受吧!
我找工作是在招聘軟體上找的,有一些HR也會主動跟我打招呼,讓我投遞他們公司的簡歷。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個很矛盾的點。
一般對於這種公司,她都會很無腦地問我一些問題,比如:
1、你為什麼投遞我們公司?
心想:這難道不是你們邀請我投遞的嗎?感覺我的就職經歷和你們所需的崗位比較符合,怎麼感覺像是我主動迫切想要入住你們公司一樣。
客氣回答:根據個人的工作經驗,已經貴公司的職位招聘要求,符合我個人,並且有能力實現雙方的合作共贏。
2、簡單介紹一下,你的個人經歷吧!
心想:都寫在簡歷上了,難道不會長眼睛看嗎?好吧,那我就簡單介紹給你一下吧!
客氣回答:我是***,具有什麼方面的能力,原來從事過什麼方面的工作。做出了什麼樣的成績效果。
3、你的工作經歷中,每一份工作好像做的時間都不是很長久,為什麼離職呢?
心想:不是老闆工資給不夠,就是無理由壓榨,辛苦工作的同時,還沒有得到相應的報酬。
客氣回答:因為工作地方的調動,部門的調換,等多種原因,並且原來一直都是在規模比較小的公司工作,現在想要去更大的平臺,系統化的接觸。
4、......
面試出來的人,大概率都是虛偽的人,冠冕堂皇的或者客套話。
我真心懷疑HR是模式化生產出來的,每一次面試基本面試的問題都是相似的,甚至會覺得HR也不知道這個崗位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
只是在螺絲釘的崗位上,做著看似努力的工作。
其實我更加喜歡和部門主管、負責人面試,去聊一些內容。
能具體了解到工作的內容,我可以完成的事情,以及對於這個崗位細節的把控。
比如:團隊是怎麼樣的,每個人是崗位職責,公司業務的主要模塊,偏重什麼,哪些是外包。將來的發展。相應的能夠回饋給我什麼。
甚至有一次,晚上給我打了電話,想讓我投遞他們公司,我反問了那個公司的員工,這麼晚了?你為什麼還在加班?是有什麼工作指標要求嗎?
她說:不是的,我們公司五點半就下班了,是我自己自願在這邊加班的。然後她就開始介紹自己公司的業務......
還沒有介紹完,我就說了一聲拒絕。
她很疑惑地問了我一下:能告訴我為什麼嗎?
我說了一下:你們所在公司是電商新零售,我以前接觸的不多,現在沒有想往這方面發展,所以就直接拒絕了。
然後,就聽到她說:你也不是我們在找的人。
我說:好的,謝謝。
我能夠明白我直接拒絕她,她的心情,可是我也沒有必要牽強自己。大家都是為了工作,晚上加班的人,大概會更加有脾氣吧!
HR也是在完成工作指標,特別是流動性比較大的崗位,銷售類型的公司,每個月以招聘多少個員工為指標,有多少人來面試,投遞簡歷等。
我跟朋友在玩遊戲的時候,突然間聊到這個話題,他在吐槽,公司招聘的文案策划水平好低啊,啥也寫不出來。
我來了一句,HR的鍋,讓真正懂這個崗位的人,或者對這個崗位有需求的人去面試,就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事情了。
我順便吐槽一下,我在大公司HR那邊一般也通過不了,所以註定我必然是去一個小公司了。
最後,
在這幾天的周轉中,我也要入職一家公司了。
也是經歷了兩次面試才進入的,不過慶幸的是,沒有遇見比較耿直的HR,直接跟負責人面試的。所以還聊了一些崗位內容的事情,部門的發展。
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遠,不過,過兩天就要入職了。先體驗一下再說吧!看能不能適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