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真空採血管的採血順序

2021-01-19 UJS醫學檢驗畢業生

相關閱讀:

採血順序版本太多,百家爭鳴不如獨樹一幟

7 家爭言:真空採血管的抽血順序到底哪個先哪個後?

掌握五顏六色採血管用途和注意事項 採血不慌




【文件一】《WHO採血指南:血液標本採集的最佳操作》的有關內容


以下內容來自本材料:

PS:為什麼小編給出的文件名是《WHO採血指南:血液標本採集的最佳操作》?因為本文件所講的內容遠不止靜脈採血。可參考:

【節選】WHO採血指南:血液標本採集的最佳操作

這不是國內製定的標準,而是WHO選擇、推薦的標準。WHO的標準應當是全球皆可用的,所以也和大家分享:

《WHO採血指南:血液標本採集的最佳操作》推薦的採血順序,概括如下:

血培養 → 無添加劑管 → 凝血管(淺藍色頭蓋)→ 促凝管(紅色頭蓋)→ 血清分離管(紅-灰/金色頭蓋)→ 肝素鈉(深綠色頭蓋)→ 血漿分離管(淺綠色頭蓋)→ EDTA管(紫色頭蓋)→ 血液試管(淺黃色頭蓋)→ 草酸鹽/氟化物管(淺灰色頭蓋)



【文件二】《中國臨床實驗室血液標本分析前標準共識》的有關內容


以下內容來自本材料:

國家衛生行業標準《臨床化學檢驗血液標本的收集與處理(WS/T 225-2002 )》距今已經快20年,比較陳舊了。而該「共識」出版至今也就6年。

表3-1

續表

「共識」推薦的採血順序,概括如下:

血培養管 → 無添加劑管 → 凝血管 → 血沉管 → 促凝管 → 血清分離管 → 肝素管 → 血漿肝素管 → EDTA管 → 草酸鉀/氟化物管或氟化鈉/EDTA管(血糖管)

值得一提的是,本材料推薦的是直針穿刺採血:



【文件三】CLSI GP41-A7《診斷性靜脈血液標本採集》的有關內容


CLSI GP41-A7《診斷性靜脈血液標本採集》於2017年4月發布:

國內的《臨床檢驗雜誌》2019年3月刊有專題筆談,對該版本和老的CLSI H3-A6版本進行了詳細的比較;

下圖中比較了兩個版本對靜脈採血順序的論述:

也就是說,CLSI GP41-A7《診斷性靜脈血液標本採集》推薦的採血順序是:

血培養管/瓶 → 枸檬酸鈉抗凝管(如藍色蓋子、黑色蓋子)→ 包括具有促凝劑和分離膠的血清管(如紅色和金色的蓋子)→ 有或沒有分離膠的肝素抗凝管(如深綠色、淺綠色的蓋子)→ 有或沒有分離膠的EDTA抗凝管(如淡紫色、珍珠色和粉紅色的蓋子)→ 含氟化鈉/草酸鉀糖酵解抑制劑管(如灰色蓋子)

該文件推薦的也是直針穿刺採血。對於負壓真空採血來說,需要注意促凝管和凝血管的一些問題。

相關閱讀:



【文件四】靜脈血液標本採集指南(WS/T 661-2020)


來源:

http://www.nhc.gov.cn/wjw/s9492/202004/31b4fa14ee174bb1999142525ceba608.shtml

該文件的詳細內容可查閱:

【衛生行業標準】靜脈血液標本採集指南(WS/T 661-2020)

點擊「閱讀原文」可訪問其出處


以下是該標準提供的「不同採血管的採集順序」:

5.9.6 可以認為是我國推薦的採血順序,概括如下:

血培養瓶 → 檸檬酸鈉抗凝採血管 → 血清採血管(包括含有促凝劑和/或分離膠)→ 肝素抗凝採血管(含有或不含分離膠)→ EDTA 抗凝採血管(含有或不含分離膠)→ 葡萄糖酵解抑制採血管。

需要注意的是,用於分子檢測的採血管宜置於肝素抗凝採血管前採集;用於微量元素檢測的採血管宜充分考慮前置採血管中添加劑是否含有所檢測的微量元素,必要時單獨採集;不宜使用注射器採集。

另外,

如使用注射器採血,血液從注射器轉注至真空採血管中的順序與真空採血系統的採集順序相同。

特殊情況只能從靜脈留置管中採血時,對於凝血功能檢測宜棄去最初的5ml或6倍管腔體積的血液,對於其他檢測宜棄去最初的2倍管腔體積的血液。



小結


如果仔細比較,會發現以上四份材料的推薦相差並不大。


小編個人理解,

制定採血順序,主要考慮的是採血用途和添加劑之間的相互影響。從某種角度上說,是為了「以防萬一」(萬一幹擾了檢測結果,肯定是不好的,應該避免)。其實,小編和同事都遇到過因為管子負壓有問題違反採血順序的,但也沒看出來有什麼影響(但這肯定不值得提倡)。

1、血培養放首位,小編不認為需要太多解釋,每多插拔一次,就多一次被細菌汙染的機會。

2、採用直針穿刺,若沒有血培養,凝血放首位。其一,血管被刺破後,時間拖得越久越容易激活凝血系統。其二,不宜將後面的提前,因為隨便哪一種都可能干擾凝血檢測。如果是蝴蝶針,應考慮在之前增加丟棄管(無添加劑,可以做生化免疫),因為蝴蝶針軟管會消耗真空採血管的負壓導致採血量不準。但就小編觀察,這個情況沒那麼嚴重,門診採血同事用蝴蝶針抽來的凝血管,基本上都能達到刻度線。

3、按照現在CLSI GP41的建議,結合中國國情,可以把血沉跟在凝血後面,因為添加劑一樣。

4、不宜將肝素放在促凝管前面,有文獻報導肝素影響一些抗原抗體反應,不適合做免疫。如果把肝素放在血清管前面,那就可能影響後續採血管做免疫的結果(換句話說,後面也許沒有任何一管血能避免肝素幹擾,即沒有一管血適合做免疫的項目)

5、不能把edta放在肝素/促凝管/凝血管前面,因為無論是凝血生化它都有不良影響。比如使部分酶類活性降低,螯合鈣離子使鈣降低,帶有其他離子比如鉀會影響電解質結果。

6、氟化物也會對很多項目產生不良影響,因此也放在後面。

歡迎諸位讀者對小編的以上理解提出意見/建議。


最後,小編認為,採血順序不應該生搬硬套,應該在保證各採血管中添加劑不會互相影響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科室的需要進行設置。





以後,在公眾號內回復「採血順序」,即可查看本文

相關焦點

  • 廣東省食藥監局抽檢:1批一次性使用真空採血管樣品不合格
    7一次性使用真空採血管東莞江西精緻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人民醫院抗凝管(EDTA.K2) 13×75  2ml20160306 8一次性使用真空採血管> 11一次性使用真空採血管佛山廣州陽普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分離膠-促凝管 4ml ф13×75mm(塑料)160217 12一次性使用真空採血管
  • 剛剛,靜脈採血最新國家標準發布!
    血液標本採集 一、不同採血管的採集順序 血培養瓶; 檸檬酸鈉抗凝採血管; 血清採血管,包括含有促凝劑和/或分離膠; 含有或不含分離膠的肝素抗凝採血管;
  • 靜脈採血,操作要領!
    所需器材包括:•實驗室試管應乾燥、直立放置在架子上;血液的採集使用:- 帶橡膠帽的無菌玻璃或塑料管(試管的選擇取決於實驗室本身的規定)- 真空負壓帶吸力的試管- 帶螺口蓋的玻璃管•如果要採集大量的血液,需要一個無菌玻璃杯或無菌採血包(可摺疊)•大小合適的無菌手套
  • 靜脈採血實踐指南,護士姐妹們馬上看,太實用了!
    WHO對採血的最佳操作指南中提及了應根據循證原則對安全採血全球標準進行管理,其次,醫護人員應受到保護,應在安全的環境中工作,並通過知識武裝自己從而減少對自己、患者以及對社會的危害。一、實施靜脈採血的最佳操作。
  • 脈採血時,到底先拔前針還是後針?
    臨床案例前幾天的一次行政查房過程中,發現血液科護士小李為患者採血完畢,順手麻利的從蝶翼型採血針的後針上取下採血管,而後又麻利地拔下了採血針的穿刺端,動作麻利嫻熟,一氣呵成。可是卻引來可患者及家屬的不滿,家屬說:「本來就貧血,這採血軟管內還浪費了我們的血。」
  • 四川省人民醫院智能採血系統上線:平均等採血時間縮短到30分鐘
    去醫院看病抽血做檢查,護士需要把列印出來的檢測信息和患者信息二維碼進行人工核對,再貼在抽血的試管上,然後才能進行抽血工作,對於日均門診患者過萬的四川省人民醫院來說,採血工作量巨大,患者排隊等候的時間很長,「人多的時候,排隊採血的隊伍從三樓檢驗科要排到七八樓。」
  • 「無痛末梢採血」讓寶寶採血不再哭鬧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幾近無痛,精採童萌」無痛末梢採血宣傳活動現場提供有溫度的醫療服務事實上,用大象形態的霧化面罩來緩解患兒對霧化器的恐懼,用互交式趣味口罩解決血液病患兒不愛戴口罩的問題等等,都是醫院致力於提升醫療體驗質量的創新性思維實踐成果,在就診過程中兼顧患兒、家屬與醫務人員的心理需求,讓超負荷的醫療變得更具溫度。
  • 省醫院全自動智能採血系統上線 等待時間大大縮短
    在蔣黎的指導下市民正在採血取號機上取號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9日訊(記者 梁鵬 攝影報導)最近,不少前往省人民醫院看病的市民都會發現,採血再也不需要像以前一樣拿著申請單和採血管排隊了蔣黎說,同時,由於門診採血中心還承擔著其他科室的採血工作,很多患者在這裡採血後還需要拿著採血管到相應的科室進行檢驗,「很多患者因為道路不熟,需要花很長時間尋找,給就醫帶來不少麻煩。」  此外,蔣黎告訴記者,以前工作人員需人工核對申請單和收據、刷卡列印條形碼及貼管等系列操作,工作壓力大、效率低,影響服務質量的同時可能導致不良事件發生率增加。
  • 採血針彈簧生產設計
    採血針在日常醫護使用量巨大,目前大多依靠進口,也有部分是國內生產的。好的採血針的評定是幾乎可以感覺不到刺痛感好採血針主要取決於下面三個方面:採血針彈簧廠家的生產工藝,採血針彈簧的彈力是否達到要求;採血針彈簧的精度高不高,會不會出現尺寸有偏差導致採血針無法正常工作;採血針彈簧的材料是否符合醫用要求;採血針彈簧處於長期壓縮的情況下,是否會出現彈簧變形~導致針尖不能正常刺入;採血針的模具設計是否合理,存不存在部件之前貼合過送或過緊的情況;採血針的針頭好不好。
  • 北京兒童醫院採血窗口試運行「叫號」系統
    去年12月以來,北京兒童醫院門診化驗室採末梢血的窗口,每個窗口每天白班的採血量最高時達到近400人,這樣「哄孩子」的場景持續上演。為了避免人流密集造成交叉感染,也避免家長耗時排隊等待,2018年1月4日起,北京兒童醫院採末梢血開始試運行叫號系統,家長可注意領號按順序等待採血。
  • 北京西單圖書大廈採血組等共計304個採血班組獲通報表揚
    北京西單圖書大廈採血組等共計304個採血班組獲通報表揚 關於通報表揚全國表現突出採血班組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8]1179號各省、自治區
  • 我國首個實驗室規範化靜脈採血培訓基地落戶中山醫院
    靜脈採血常被誤認為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項目規範化採血將有助於達成這一心願,今天在滬成立的我國首個「實驗室規範化靜脈採血示範培訓基地」,將為驗血者帶來更多福音。  中山醫院檢驗科主任潘柏申教授表示,很多病人都經歷過反覆採血,這除了和病人自身的血液質量有關係,和採血是否規範也有一定程度的聯繫。他強調,「規範化的採血操作是保證血液檢查準確的第一步。
  • 山東省立醫院實現採血過程智能化管理
    近日,山東省立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正式啟用日本TM公司的全自動採血管理系統ROBO8000。該系統是國際上最新進的採血管理系統之一。啟用該系統後,患者只需拿著檢驗申請單和就診卡到檢驗科登記處扣費並領取排隊號後,在抽血大廳等待叫號,並在相應採血窗口進行信息確認和採血。
  • 【糖美影音】用好採血筆減輕採血疼痛獲取準確手指血數值||「白衣之戀」2020-11-3
    採血筆是為了糖尿病患者居家自我血糖監測的準備的指尖採血工具,由於使用不當操作粗糙,導致採血痛感較重,很多糖友怕採血,一採血就會想到好痛,本消息為大家解決採血痛的這一大難題。本篇有文字和操作視頻兩部分組成,文字部分是對操作的補充。大家操作時打開視頻在操作的指引下採血,一定能夠找到平時採血痛以及因為採血不當導致手指血糖偏移大的原因。
  • 採血化驗為何只用靜脈血?「新鮮」的動脈血不是更好嗎
    而在體檢過程中,最不能避免的一項就是「抽血化驗」,抽血在臨床上的名稱為「採血」,通過血液化驗能分析血液中的異常情況,並根據數據來分析究竟身體出現了什麼疾病。為什麼要靜脈採血血管遍布了我們全身各處,其主要作用就是為了輸送和回收血液,讓機體各處都能得到充分的氧氣、養分供給。同時,血液還負責輸送各種代謝廢物,這些代謝廢物會隨著血液循環進入特定的器官,並排出體外。
  • 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採血筆說明書的通知
    食藥監辦[2008]16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局):為加強對採血筆的監督管理,保證採血筆使用安全,預防交叉感染,現就進一步規範採血筆說明書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採血筆(用於配合一次性採血針採集末梢血,包括作為血糖檢測系統、血糖監測系統、血糖檢測儀等血糖檢測器械組件的採血筆或採血器
  • 2020年嶽陽市採血技術規範化培訓會順利舉辦
    為切實做好嶽陽市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了解新篩查、新技術、新進展,規範新生兒採血技術,2020年9月11日,由嶽陽市衛健委主辦、嶽陽市婦幼保健院承辦的嶽陽市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新進展暨採血技術規範化培訓會在嶽陽市雲夢賓館順利舉辦。市直及各縣(市)、區相關醫療機構分管院長、保健部主任、新篩管理中心負責人及產科護士長、新篩採血員等180餘人參加培訓。
  • 哪個手指才是糖友測血糖採血的最佳選擇?
    消毒辦法 採血前一定要注意給手指消毒,最常見的就是用酒精消毒,但長期用酒精消毒會使手指皮膚脫水、乾燥、粗糙甚至出老繭,這樣對以後採血不利。
  • 醫療穿刺採血機器人研發助力醫院實現全自動化驗檢
    來自哈工智能中央研究院的磅策機器人,從減少感染科護士採血感染風險的願景出發,研發了一款在超聲引導下的醫療穿刺採血機器人,實現血液標本自動收集、標本自動分揀整理,助力醫院實現全自動化驗檢。謝雷表示:「我們想要研發採血機器人來減少護士感染風險,尤其是感染科和傳染病醫院的護士。我們曾經對醫護人員進行過調查,發現年度人均針刺傷0.75次,輻射下的醫生工作和患病率超60%。」 除了風險意外,護士採血工作量也非常大。磅策機器人CEO謝雷告訴動脈網:「在top100的三甲醫院,日均採血次數達到6000人次;單個醫護人員日均服務150人次,檢驗師在很多醫院都要充當採血護士。」
  • 同濟師生團隊研製靜脈採血機器人
    圖說:機器人渲染圖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同濟大學齊鵬老師領銜的師生科研團隊,在醫工交叉領域設計研發了全自動靜脈採血機器人,為疫情防控增添了一項全新的科技利器。傳統觀念認為,機器人進行血管穿刺危險大,容易損傷周圍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