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人民種大麻 | 深氪

2021-01-15 36氪

無論是區塊鏈還是工業大麻,投機的共同之處在於,要求短時間套利離場。


文 | 王海璐

編輯 | 楊軒

圖片來源 | pexel



倒賣

 

小麥色皮膚、身材清瘦的廣州女孩Apple喜歡稱自己為「女毒梟」。36氪第一次聯繫她的時候,她說她正在柬埔寨,推動「工業大麻合法化」。

 

她發來一張照片,那是一個私人飯局。她穿著寶藍色西裝,旁邊坐著白頭髮、白鬍子的薛蠻子。今年3月,薛蠻子接受採訪稱,他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買了上萬畝土地,做地產和建材生意。

 

「薛蠻子沒有在做大麻。」Apple說。她很重視與這位幣圈名人的交情,因此反反覆覆強調,「他很怕被報導,薛蠻子在柬埔寨種大麻。」

 

但Apple同時表示,她在東南亞的的確確有一幫「幣圈」(數字貨幣)和「盤圈」(資金盤)的朋友,正在策劃工業大麻與區塊鏈、數字貨幣結合的項目。他們對賺錢的機會敏感,習慣於在灰色的商業世界打擦邊球,而工業大麻是一個很好的主題,既有實體資產,又有運作的空間。市場不需要教育,自帶刺激的屬性,讓人浮想聯翩。

 

很難判斷,Apple跟哪個圈子更加緊密。根據她的描述,她是客家人,韶關長大,父母都「從政」。大學畢業之後,她因為家裡親戚的關係,在俄羅斯做過4年跨境電商。2012年,她把公司做到兩三千萬流水,賣給了當地一個猶太人的基金,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回國做投資。

 

最早她投過幾個微商護膚品牌,很多都被「洗牌洗沒了」。後來,她又加入了朋友創立的一家基金兼FA擔任合伙人。她認為自己非金融出身,導致做生意的邏輯和很多金融背景的投資人不一樣。她對國際化信息更加敏感,不受理論和模式的束縛,有自己的一套投資邏輯。

 

Apple最早關注到大麻是2018年初。她當時有個朋友,在美國黑市做娛樂大麻,溫室裡小規模種植了幾百平方,也不用怎麼加工,乾花葉捲菸直接吸,一磅可以賣1000美金。

 


2018年10月,加拿大宣布娛樂大麻全境合法。納斯達克上市的大麻公司Tilray 2個月股價瘋長12倍。年底,川普籤署新《農業法案》,將工業大麻從管制物質中剔除。近兩年,中國黑龍江、吉林兩省也相繼放開了工業大麻的種植和加工。

 

接二連三的利好消息刺激下,工業大麻從北美一路火到了中國。今年初,Apple成立了一支「CBDG大麻產業基金」,計劃募資3000萬美金,投資工業大麻產業鏈。

 

"CBD"(大麻二酚)是一種存在於大麻中的藥用成分,在消炎、陣痛、抗焦慮、改善記憶等方面有很高的價值。而毒品大麻和工業大麻的區別在於,致幻成分THC(大麻四酚)的含量:工業大麻中THC含量低於0.3%,種植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取CBD。

 

目前在雲南,工業大麻的種植和提取還是個牌照生意。合法的種植公司有30多家,提取公司只有6家,另外還有100多家拿到了提取的「前置審批」,還沒申請下正式的牌照。工業大麻火了之後,這些牌照的價格水漲船高。(在中國另一個開放種植工業大麻的省份黑龍江,種植工業大麻則沒有牌照一說,僅需要工商註冊和派出所備案)

 

Apple在雲南調查了十幾家公司。種植公司會跟她講,他們有很多訂單,種出來都不夠賣。提取公司則稱,已經籌備建廠,很快會拿到正式的資質。她覺得雲南的「水很深,都在吹。整個市場亂鬨鬨的。」

 

Apple最終在今年4月全資收購了一家種植公司。1個月之後,她就以600萬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一家主業做園林和智能製造的上市公司。

 

她也想從申請提取牌照的公司中物色一家,但這裡面有個悖論:他們大部分還沒有建廠,指望著融資到位再開始投入。但建廠之後,能否順利拿到正式的牌照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她不願意與他們共擔風險。「你拿我的錢做工廠,拿什麼跟我對賭?」

 

Apple盡調過的提取公司中,有人給了36氪另一種說法。該公司創始人表示,他們沒談成的原因是Apple提出要控股。他認為這無非是為了更方便把公司轉手賣出去。她並不打算長期持有股權,做的就是短期賺中間差價的「掮客」生意。

 

除此之外,Apple提出的交易方式,是以一部分在他看來「極低」的現金,加上持有CBDG的Token(數字通證)的形式——相當於兩家公司換股。

 

你要過來跟我玩,必須拿現金。你拿幣跟我玩是怎麼回事?就像上市公司,拿股票換股份,他的股票有跌有漲,我無法預計他的主營業績。」上述公司創始人對36氪說。

 

在CBDG的官網上,36氪找到了其管理團隊運營基金的方式,包括要求項目方做出業績承諾;每一輪融資進行股份回購或允許老股東套現;以及,「通過PR+市值管理手段拉升Token」,這條後來被從官網刪除了。

 

Apple告訴36氪,他們曾經考慮通過LP募資和發Token「兩條腿走路」,因為一級市場募資太慢了。後來因為一些政策上的原因,這個計劃暫時擱淺了。

 

當36氪詢問項目的具體情況,提出跟當地種植公司以及項目方聊聊,她都婉拒了。說股市太火,監管打壓,大家都不太想露臉。

 

除此之外,另一層原因,她也十分坦白,「說的也不一定就是真實的。不想這個水太清晰,那就沒法摸魚了。」

 


無需1分錢的投資

 

Apple打算在香港舉辦一場峰會,把工業大麻產業的醫藥公司、研究機構、保健品、護膚品廠商、投資機構,以及「近10位涉足工業大麻行業的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請到現場,幫他們對接上下遊資源。

 

今年3月成立的「天益新麻」負責人談毅也受邀在列。但談毅表示他可能不會參與,他是被邀請過去付費演講的,一個演講資格賣幾十萬。他最開始跟Apple認識,是因為她有一支基金,他們想融錢。但他後來發現,她是想從他們身上賺錢。

 

談毅在天益新麻的身份很難說明。他原本是區塊鏈公司BAIC的創始人,今年3月,找到麻紡織行業上市公司天益嘉華,說服了對方做工業大麻,成立了子公司天益新麻(簡稱「新麻」)。他提出一個區塊鏈+工業大麻產業結合的方案,自己也深度參與到項目中,曾經考慮做「新麻」的總經理、董事長。但36氪最後一次向他確認,他說他只是個融資顧問的角色。

 

談毅做過個人站長、創立過一家安卓app下載網站機鋒網賣給一家上市公司,創立過了一個AI+智能家居的項目,拿到了真格基金的1000萬天使投資。再後來,區塊鏈火了,他調轉方向創立了區塊鏈項目「BAIC數據公鏈」。

 

這些報導裡其中最有趣的一段是:他在加州Los Altos Hills山頂有一棟三層豪宅,毗鄰史丹福大學和Tesla矽谷總部,有影音廳、酒窖、車庫以及兩個超大觀景臺。2017年下半年,他把這棟豪宅賣了700比特幣。

 

有關豪宅和比特幣的故事,談毅表示不方便細談。只是說,這與前一個項目的宣傳有關,他不做幣的生意。

 

至於區塊鏈,他認為必須要與傳統產業結合,否則就沒有價值。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去找天益嘉華。他給對方提出了一個方案:用區塊鏈技術給工業大麻溯源,通過發token的形式給項目募資。

 

談毅說,他把工業大麻的市場價值、應用前景,跟天益嘉華70歲的董事長張玉瑩演講了一番,然後跟對方一拍即合。

 

但在張玉瑩的回憶中,談毅是從資本市場說起來的。「我可以幫助你策劃一個工業大麻項目,不需要動用你1分錢,就可以把資金給你融過來。」

 

張玉瑩與大麻打了23年交道,但其實與毒品和醫藥業全無關係,他做的是大麻的另一個品類——羅布麻。把生長於南疆塔裡木河流域的野生羅布麻提取纖維,做成棉麻混紡的衣物。

 

最近幾年,紡織行業提高了環保標準,羅布麻上遊採購和加工成本越來越高,下遊的市場卻越來越難做了。為了節省成本,他把全國21個分公司全撤了,轉做電商。結果發現,公司流水的40%要拿來買流量。除此之外,近兩年金融市場整頓,中小企業的融資通道基本一掃而光。

 

張玉瑩知道,如果是紡織行業,可能永遠也無法引起資本的注意。因此,當談毅找過來,給公司提出一個新的業務方向以及新的融資時,他是非常興奮的。如果講故事能融來錢,那他就配合一起講,只要能把承諾都兌現。

 

因為植株中含有毒品成分,工業大麻的種植、提取和流通都受到嚴格監管。漢麻集團董事長譚昕曾經跟媒體表示,他們雲南的提取工廠有幾百個攝像頭,與禁毒局實時聯網,整個分離THC的工藝隔絕人工參與。臺帳要跟禁毒局備案,員工每周還要做一次尿檢。

 

按照談毅的說法,區塊鏈技術能為工業大麻溯源。張玉瑩不懂區塊鏈,但溯源他知道:有機蔬菜比一般菜貴好幾倍,光貼標籤沒有說服力,區塊鏈技術能夠提供保障。他覺得,兩個產業可能確實有可以結合的地方。

 

在談毅的策劃下,天益新麻的實體和融資兩條戰線同時拉開。他們找到長沙麻類作物研究所,「買斷」了一款高CBD含量的工業大麻種子,取名「新麻1號」。與此同時,跟黑龍江鶴崗政府達成了合作,落地種植和提取基地。

 

鶴崗曾經以煤礦為支柱產業,近幾年向環保生物科技城市轉型,在黑龍江人談毅的遊說下,當地政府「特別看好工業大麻」,張玉瑩說。政府在省道旁邊,給了他們一塊地建工廠。周圍3萬畝黑土地,都是他們的種植基地。

 

今年4月,張玉瑩飛到鶴崗與當地政府籤約。那是他第一次看到一望無際的黑土地。他想像著,以後夏天過來工廠,周圍幾萬畝全是2米多高、綠油油的工業大麻,「一眼望不到頭的綠海,這是什麼感覺。」

 


概念股的變身

 

不過今年是看不到「綠海」了。新麻和長沙麻研所合作的種子,因為還需要1年大田實驗,錯過了今年的播種季。最終談毅種了500畝黑龍江當地的「龍麻3號」。

 

原本他想種CBD含量更高的「龍麻5號」,但今年的種子都被哈藥集團收走了。他聽說李笑來任聯席CEO的雄岸科技,也想種龍麻5號,「到處找,高價買。」

 

雄岸科技去年還是一隻區塊鏈概念股,由雄岸基金購入港股上市公司「借殼上市」並更名後得來。在今年3月,雄岸發公告稱將在黑龍江種植2萬畝工業大麻。李笑來的合伙人、雄安基金創始合伙人姚勇傑稱,黑龍江今年的確一籽難求,他們最後種了2000畝,「政府幫我們協調的。」

 

姚勇傑從檔案袋裡掏出一摞厚厚的複印文件,那是他與黑龍江政府、合作社籤訂的各種各樣的協議。或許是經常需要向人解釋,雄岸的工業大麻的項目不是空氣,他的朋友圈裡,有很多他到雲南、黑龍江田間地頭,與當地政府官員、農民一起考察的照片,配文大體都相似:「天南地北,忙著當農民。」「真抓實幹,結果不會騙人。」「行勝於言。概念退潮,實錘引領。」

 

根據天眼查,跟姚勇傑有關的公司有142家,其中他擔任法人的有43家,擁有實際控制權的90家。他的布局好像一張網。「我是螞蟻雄兵,拆的很細。扛風險能力強。」姚勇傑說。

 

姚勇傑是浙江人,家裡親戚很多經商,從小對做生意耳濡目染。90年代初,還是建築專業學生的他畫效果圖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100萬。此後涉獵過文化傳播、房地產,後來做個人投資,2014年成立早期基金暾瀾投資。

 

姚勇傑喜歡談論暾瀾追過的那些風口。區塊鏈最火的時候,他的公司「跟廟一樣」,一天接待20撥人。姚勇傑聯手李笑來成立的雄岸基金,就是暾瀾投資旗下十支基金之一。

 

姚勇傑對36氪表示,請李笑來主要是因為對方的名人效應,以及他在區塊鏈領域多有布局。未來3到5年,什麼行業會火,他說他看的特別準。但他同時也調侃自己,看的不是很遠。

 

雄岸高調宣傳的「百億基金」,今年被餘杭區財政局澄清:基金規模僅為10億元,餘杭區政府和未來科技城管委會曾「有意向合作」,後「因金融形勢發生變化」,終止了與雄岸合作。

 

如果看雄岸科技的股價,過去的1年最突出的表現分別是因為加上了區塊鏈和大麻。去年5月,姚勇傑以0.87港元買殼,隨後股價一度跳到2.5元上下。不過後來股價一路下跌、交易量走低,李笑來年底出任聯席CEO的消息也未帶來太多波瀾。

 

第二次大漲是在宣布做大麻之後,股價迅速翻了一倍。

      

(雄岸科技股價與交易量變動圖。)

 

大股東從去年底開始減持,隨著大麻概念升溫,累計套現2.6億港幣。

 

今年3月,姚勇傑以0.67港元賠本賣出了0.87港元購入價的股票。他告訴36氪,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激勵團隊,受讓方是基金新的執行總裁。

 

一位投資行業人士,對36氪講了另一種資本市場的玩法:大股東低位減持,相當於付給人拉盤的酬勞。高買低賣沒關係,股價漲上來,大家一起賺錢。幣圈割韭菜的套路,在股市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

 

按照遊資的思路,他甚至提醒說,「如果你相信新入場的莊的實力,可以買一點,與『莊』共舞。」

 

姚勇傑並不迴避,他曾經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賺過很多錢。但他同時表示,自己賺的大部分錢都投到項目中去了。他說他沒有當首富的野心,賺的錢也足夠花了,做投資主要是因為喜歡跟創業者在一起。他最大的成就感就來源於:他看好一個行業,一個行業成為風口。

 

去年,李笑來在被曝光的那段錄音中,曾談及投資與投機的關係,「不要盲目相信「價值投資」。如果你隨波逐流地認為價值投資是對的,那你註定是個平庸的人。」

 

同樣的問題,姚勇傑的答覆是,投資和投機沒有那麼清晰的界限。「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不對的,我要先有錢。有了錢,你要蛋我給你蛋,你要雞我給你雞。」

 


Token發幣

 

按照約定,新麻成立以來,談毅沒讓張玉瑩投入1分錢。前期給麻研所提供研發經費、種植提取基地的費用,前前後後總共投入了幾百萬,都是談毅自己的錢。張玉瑩認為,談毅敢投入,是因為他認定項目一定能讓他賺回來。

 

但發token融資的計劃,並沒有想像中順利。今年3月,新麻在幣貝交易所發行了20%優先股Token,募集總共2000萬美元。這個項目,只短暫地開放了幾個小時,因為新麻的律師提出了一些對於潛在政策風險的擔憂而中止了。

 

今年4月,談毅舉辦了一場「區塊鏈賦能工業大麻峰會」。國內一家證券公司的分析師受邀演講,但在大會前幾天臨時取消了發言。

 

「我當時覺得是一個探討會,區塊鏈如果賦能工業大麻,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後來發現,它們是用來融資的。我不希望給他背書。」他告訴36氪。

 

一位投資行業人士同時也提出,他認為新麻這樣的項目完全可以從一級市場拿錢,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發token。他猜測可能是運作項目的人,只有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利益最大化。「如果走股權融資,幣圈的人怎麼賺錢? 」

 

談毅後來又設計過幾套方案,過程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放棄了。他最後在律師的建議下,走了最合規的一套流程:以上市公司下屬在維京群島的子公司的名義,向美國SEC申請發行STO通證。其中2000萬美元向美國的合格投資者發行,2000萬美元向美國以外地區符合認購條件的投資人發行。

 

張玉瑩說,他並不排斥區塊鏈和數字通證,但同時也不希望鋌而走險,「要遵守國家政策。」

 

他並不避諱談及,新麻的項目有「炒作」的成分。他一早就知道,談毅是個「玩資本」的人。但他守著一條底線:工業大麻的實體確實在推進,種子和基地確有其事。「產業你要不做下來,那不就成割韭菜了。」

 

但整個融資的過程,張玉瑩對談毅的看法,多多少少也有了一些變化。最早談毅曾經跟他提出,希望參與到項目中來,要40%的股權。張玉瑩對36氪說,他倒是不吝惜這些股權。甚至感到欣慰,覺得談毅找到他最初是為了資本運作,但是「做著做著,放不下了。」

 

然而,不久之後,談毅再次跟張玉瑩提出,他不要這40%的股份了,希望用母公司天益嘉華的認股權證代替,將來可以在二級市場兌換為上市公司的股票。談毅已經在找市值管理的團隊,那同時也是他自己套現的通道。

 

這期間,談毅還曾經有意無意地跟他提起,「我們大麻做的差不多,是不是可以一把手賣掉,賣2、3個億?」

 

張玉瑩當時一愣,「這個問題先不考慮吧,做起來再說。」這是他第一次覺得,應該對眼前這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多一些了解」。

 


快股價,慢生意

 

找上漢麻集團董事長譚昕的投機者「很多」:以前做電子的、沒有一點產業相關性的、炒概念的……譚昕分辨投機者的標準,是看對方是不是只想短期炒一個事件。

 

雖然泡沫不少,但好處也十分明顯。「2019年前,在中國這種項目沒人給投資。」譚昕說,今年資本密集上門,「這感覺真的挺好。」

 

2015年成立的漢麻集團,是中國最早布局工業大麻的龍頭企業。在雲南有育種、種植、提取全牌照,同時還在生物製藥和消費品市場有布局。

 

譚昕的父親是外交官,他早年當過兵,在外交部做過物資採購配送。1996年,他到美國讀了個MBA,回國後加入了一家部隊企業。十幾年前,這家公司為保障部隊的需求在雲南種植了6萬畝工業大麻,提取纖維,那是雲南省大規模種植工業大麻的起點。

 

春天播種,秋天收割,身為董事的譚昕也要挽著褲腿下田,跟農民交流農務。纖維提取主要用杆莖,花葉砍下來就隨手扔在田間。譚昕記得,那時候在西雙版納,很多老外過來旅遊,會坐在田地裡把花葉捲起來當「煙」抽。譚昕因此成為了更早了解到工業大麻更高的藥用價值的人,6年前,他成立漢麻集團。

 

做大麻的「肯定不是正經公司」,德展健康的董事長張勇,幾年前曾經輾轉聽說漢麻融資的消息,但沒有理會。今年初,張勇主動找到譚昕,說他很後悔當初沒有投,漢麻如今的估值已經從16億漲到幾十億。

 

工業大麻火起來之後,登門拜訪的上市公司,譚昕見了十幾家。他後來和其中的六家成立了合資公司——德展健康做醫藥,華仁藥業做溫室種植,順灝做電子菸,爾康製藥做育種等。

 

有人評價譚昕「一女多嫁」,他不同意。譚昕覺得,如果一家公司把一條產業鏈的事情都幹了,只能說明最早這個產業太原始了,花錢都買不到標的。一條健康的產業鏈,他認為就應該有不同的公司參與進來。

 

漢麻由於不是上市公司,在這波資本熱潮中並沒有市值表現。但與漢麻集團合作的公司,後來都成了A股漲勢瘋狂的工業大麻概念股。

 

一位二級市場的投資人士告訴36氪,他去年11月買入工業大麻的股票,今年2月加到滿倉,五一前全部拋售,賺了大概1倍。他後悔沒有打板,A股工業大麻最火的時候,平均每天6-8個漲停板。

 

他認為工業大麻今年大漲,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契合了今年A股的「主題投資」,就像氫能源和5G一樣。只不過大麻概念二級市場一番爆炒,已經把股價的上漲空間提前透支了。

 

中國從年初開始陸續有60家上市公司公告布局工業大麻。包括哈藥、康恩貝、龍津藥業等藥企,順灝股份等菸草企業。譚昕認為,他們大部分不會在產業中堅持下來,很多說要做工業大麻,「決策真快,不得不懷疑其企圖。」

 

乾堃資本合伙人施德善做過一個調研,A股工業大麻最火的時候,整個產業增加了1000億市值,他認為最後投到產業中的可能不超過10億。很多上市公司靠買一個牌照拉來好幾個漲停板,後面不一定再費周折建工廠。

 

更何況,他們很多主業與種植、提取沒有任何關係。種植一來要靠天吃飯,農業波動性大;建工廠可能也缺乏經驗,一旦選型錯了,整個生產線可能都要整改,花費的資金和時間就更難以估量。

 

譚昕認為,很多上市公司湧進來布局種植都非常盲目。比如土地沒有經過歐盟遊擊認證,將來提取CBD出口歐美市場會遇到很多問題;雲南今年備案了總共19萬畝工業大麻,種植規模一個比一個大,種出來賣給誰呢?

 

委託種植的公司跑路,農民辛苦一年沒有收入的現象並不罕見。而工業大麻的花葉如果積壓在農民手裡,地方警力監管難度是非常大的。一旦有人鋌而走險打致幻成分THC的主意,對整個產業將會是致命性的打擊。

 

施德善在雲南調研了1個多月,在美國投資了一家種植公司,在北加州種植了150英畝工業大麻,稱種子的CBD含量高達18%。工業大麻的種子目前是禁止跨國流通的,這意味著,短期之內在種植領域,中國很難有成本優勢。美國人工成本高,但種子的CBD含量也高,那才是成本中最敏感的部分。他還把投資重點轉向產業鏈下遊,認為資本蜂擁湧向種植和提取,上遊產能過剩是早晚的事。

 

今年3月以來,國家禁毒委加強了對工業大麻的管控,證監會也開始對上市公司問詢。監管趨緊,加上版塊輪動,工業大麻已經不復年初每天10個公司漲停板的盛況,開始降溫了。

 

施德善認為,起起落落很正常,因為股市需要不斷有利好消息刺激才會一直漲,而工業大麻落地、變現都需要時間。但大麻合法是個全球化的趨勢,在加拿大、美國之後,歐美主流國家未來可能都會跟隨——工業大麻存在連續炒作的預期,而且是明確預期。


雲南每年清明前後進入雨季,一場大雨下透,工業大麻就可以開始播種。但今年,這場雨一直拖到了5月底。

 

因為擔心影響出苗率,很多農民不敢播種。提前種下去的,也有一些在5月的日頭下旱死了。一家種植公司的創始人對36氪表示,他們今年一畝地需要補200株苗,其他沒有經驗的可能要補更多。

 

大麻一年的播種季只有一次。錯過了今年這回,就要等到明年。

 

「別去當瘋子。」施德善說,雖然工業大麻的故事並未就此結束,但對盲目投資的人來說,「潮水一浪接一浪的,上去又下來,每一波總得有屍體。」


相關焦點

  • 幣圈專業術語大全,幣圈新人必備
    幣圈怎麼賺錢啊?幣圈怎麼搬磚啊?幣圈破發是什麼意思?對於新入幣圈的小夥伴經常會問一些這樣的問題?對於進入幣圈這些必備基礎知識,是新人進入幣圈的前提,下面就給大家帶來了幣圈專業術語大全,希望對新進幣圈的小夥伴有所幫助。
  • 專割韭菜的幣圈「大神」,好日子到頭了
    多個被封幣圈微信大號曾獲千萬級融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打開此前關注的深鏈財經、火幣資訊微信公眾號,頁面顯示「由用戶投訴並經平臺審核,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帳號已被停止使用;而大炮評級、幣世界快訊服務、金色財經網等記者未曾關注的微信公眾號已經在微信中搜索不到。
  • 幣圈一天、人間一年,比特幣幣圈牛人陳泰元
    面對過去一年來,數字貨幣市場暴跌的熊市大環境,作為集合幣圈和鏈圈的實體企業人,陳泰元反而認為,現在是所有區塊鏈新創專心做好產品與服務的機會。他認為區塊鏈的落地應用將是下一波技術的推動力量。下面從他的認識,我們管中窺豹,看清2019年未來區塊鏈或者比特幣的發展趨勢,因為這樣集幣圈和鏈圈又是程序猿身份,且實體企業的人士可以說是區塊鏈發展的完美型人,他能集合到所有的信息,站在企業、市場、科技的最前沿,他的看法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先見。他對區塊鏈創業的看法是?
  • 幣圈私募什麼意思?幣圈k線怎麼看?
    幣圈私募什麼意思?幣圈k線怎麼看?幣圈天道區塊鏈 今天幣圈私募什麼意思?幣圈私募是一種投資加密貨幣項目的方式,也是加密貨幣項目創始人為平臺運作募集資金的最好方式。幣圈k線怎麼看?
  • 瘋狂的幣圈
    前來朝聖的不少人,也在日後成為了幣圈內堅定的創業者。李林在2013年9月創辦了火幣網,徐明星則在10月創辦了OKCoin。何一成了幣安的聯合創始人,杜均則成為了金色財經創始人——借著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東風,這些創業項目很快就火熱一時,成為知名的幣圈交易所。「除了交易所系,礦機系的大佬們也逐漸嶄露頭角。
  • 幣圈基本常識——純乾貨
    幣圈是什麼意思?所謂的幣圈,即數字貨幣玩家天然形成的圈子。幣圈不大,但是人數也不算少,而且在人群中基本上於小眾異類,但林林總總算是一個圈子,賺錢的人不多,形形色色的賺錢方式也都被迅速地拷貝過來,ico、炒幣、挖礦等。法幣是什麼?
  • 幣圈炒幣學會這三大指標是你盈利的基礎
    不是井裡沒有水,而是挖的不夠深,不是成功來的慢,而是放棄速度快。得到一件東西需要智慧,放棄一樣東西則需要勇氣。手指髒了,大可不必把手指砍掉;帽子小了,大可不必把頭削掉。證明雞蛋是否變味,大可不必把它全吃掉,吃個雞蛋味道不錯,大可不必非要認識下蛋的雞媽媽!投資何嘗不是如此。新手炒幣需要了解什麼?投資現貨合約怎麼分析?
  • 小安論幣:怎樣在幣圈炒幣中不被割韭菜?
    幣圈韭菜的十大特徵1、聽小道消息炒幣買賣幣的依據,基本就是某大神說、我圈內朋友透露、某個微信群說......學習技術分析太難了,弄不好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聽消息多簡單呀,只需要你告訴我一個代幣的字母,馬上就梭哈,完全不用動腦子。2、頻繁交易、追漲殺跌「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價值投資對大部分人來講,只能是說說而已。
  • 從動物身上看幣圈獵食手段有哪些受益?
    1,目標的鎖定,大家都知道獵豹在動物中跑的是最快的,在追捕獵物的時候可以達到每小時110公裡,它雖然是肉食目貓科動物,但並不是追捕所有的獵物,而是會根據自己的情況捕食,那麼,在幣圈當中炒幣的人群首先要做好選幣的準備,未來哪些幣。這樣更好的介入。
  • 幣圈空投騙局:OMG免費空投
    作為幣圈最常用的拉新方式,空投糖果一直是許多羊毛黨的最愛。很多空投都真假難辨,也是騙子們最常用的套路之一,最近小編在很多幣圈的電報群裡發現一個新的空投騙局:OMG嫩模幣空投。PS:「糖果」簡單來說就是項目方為了吸引用戶給的一些獎勵代幣,通過獎勵代幣的方式為項目做推廣宣傳。
  • 「幣圈」炒幣者親述洗腦術:零投資如何月賺百萬 | 獵雲網
    獵雲網註:「不要錯過,速度上車,註冊即送10枚幣,礦機還能再產幣,先到先得,長期穩定項目。」幣圈交流群中,隨處可見此種推廣交易平臺的廣告。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作者:宋戈、潘婷。
  • 幣圈最草根網紅——狗幣本狗
    沒錯,就是狗狗~中文暱稱也就是狗狗幣了。狗幣可以說是幣圈一個頂奇葩的存在了,本期科普就為你介紹幣圈裡最可愛的幣種——狗幣!狗幣在整個幣圈一直以來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有人說它無技術亮點、無強勢背書、無應用落地,在幣圈戲稱為「三無產品」;它誕生於一句玩笑,因表情包迅速走紅,又憑藉小費、慈善、打賞與草根文化等存留至今。
  • 羅永浩謝絕幣圈邀請 羅永浩是怎麼說的?
    11月5日凌晨,對於昨天有兩位邀請其加入各種公司的幣圈人士,羅永浩表示:「感謝幣圈的朋友們看得起我,但發幣我自己也會,只是沒打算做,不管怎麼樣,謝謝你們的好意。」
  • 幣圈風暴:狗狗幣的上漲太突然,你必須知道這個道理!
    當打開推特時騎兵驚呆了,狗狗幣#dogecoin竟然排在熱門第二,僅次於美國的新冠病毒。狗狗幣火也就這兩天的事情。在幣圈媒體上,上一條狗狗幣的新聞可以追溯到去年10月上線幣安,近乎無聲無息了一年。那狗狗幣是有什麼神仙魅力讓老外再次瘋狂呢?
  • 幣圈「奇葩」狗狗幣:因一句玩笑誕生,創始人退出後價格反而翻番
    文 | 棘輪在幣圈,誕生於2013年的狗狗幣(Dogecoin),或許是「社區治理」的最佳案例。它誕生於一句玩笑,因表情包迅速走紅,又憑藉小費、慈善、打賞與草根文化等關鍵詞存留至今。狗狗幣的創始人,在四年前就宣布退出幣圈。
  • 大麻葉面膜爆賣的背後,這家企業總工幹起了直播
    近些年以來,國外的大麻化妝品高潮囊括全球,反觀國際的化妝品行業,面臨大麻化妝品高潮顯得有點雷聲大雨點小,鮮有人真正勇於測驗考試,其緣由首要有以下幾種:一、今朝國際通俗花費者仍存在談「麻」色變的景象;二、國際工業大麻化妝品研發人才網job.vhao.net
  • 聚幣Jubi順勢強勢崛起,狂送10000U糖果再掀幣圈新浪潮
    聚幣Jubi於新加披時間2020年6月10日20:00上線了聚幣Jubi平臺通證JT(Jubi Token)並開通JT/USDT交易市場。JT為Jubi Token的簡稱,暱稱「雞腿」,總發行量10億枚,是聚幣Jubi平臺基於區塊鏈技術發行的去中心化數字資產,JT不僅將在聚幣Jubi生態體系下擁有多種流通場景,也將會是聚幣Jubi未來拓展全球業務的重要媒介。
  • 解讀幣圈壽司-SushiSwap
    這兩天幣圈情況可以用精彩和瘋狂四個字來形容,朋友圈也都被SUSHI,YFI,SUN,珍珠,紅薯,什麼各種水果的挖礦質押刷爆了。其中最勁爆的當屬三大交易所爭相上的幣SUSHI,三天十倍的漲幅引爆幣圈。究竟火到什麼程度呢?
  • 被稱為「幣圈一姐」的何一,為什麼成了黑中釘
    在幣圈這個虛擬貨幣的圈子裡,這種現象也是不可避免,甚至更為瘋狂。而這種事情,在幣安何一這位幣圈的「奇女子」的身上,時不時上演。稍微了解幣圈的人都知道何一,作為幣安的聯合創始人兼CMO,在此之前,她曾是OKcoin聯合創始人,也許正因為有了這段經歷,註定了她會承受更多的流言蜚語。
  • 國外郵購大麻葉和大麻油 兩男子獲刑
    大麻葉、大麻脂、大麻油或者大麻煙別碰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規範毒品名稱表述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對於含四氫大麻酚、大麻二酚、大麻酚等天然大麻素類成分的毒品都是我國《刑法》打擊的毒品範圍。 昨天,市一中法院發布了兩例國外購大麻葉和大麻油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