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水資源危機,地處下遊的伊拉克僅能獲得幼發拉底河10%水量

2021-01-08 大明號地圖

幼發拉底河是一條流經西亞的國際河流,在其澆灌下,當地誕生過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進入二十世紀以後,由於一系列大型水資源開發項目的問世,各國對幼發拉底河的爭奪愈發白熱化,其中位居下遊的伊拉克明顯處於弱勢地位。下面本文以幼發拉底河水文特徵為開端,講述一下伊拉克的水資源危機。

1)土耳其佔據著上遊之利

幼發拉底河發源於土耳其的東南部山區,先後流經了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三個國家,在伊拉克南部的古爾奈鎮與底格裡斯河匯合後成為阿拉伯河,最終注入波斯灣;

2)各國對流量的貢獻差距懸殊

幼發拉底河的年均徑流總量大約為370億立方米,其中地處上遊的土耳其貢獻了86%,敘利亞貢獻了12%,而伊拉克的份額僅有2%。這主要是因為幼發拉底河上遊為高原和山地,年均降水量可達一千毫米左右,而中下遊則大部分是荒漠和沼澤,年均降水量不足兩百毫米。

而正是因為降水稀少以及蒸發量大於降水量,使得伊拉克對境外水的依賴度高達53%。所以為滿足農田灌溉和生活用水的需要,伊拉克早在1914年的時候就建成了欣迪耶大壩(位居巴格達以南55公裡的穆賽伊卜地區)。然而隨著土耳其在水力資源開發方面的後來居上,幼發拉底河逐漸成為了一條攪動地區風雲的河流。因為土耳其對幼發拉底河的開發雖然起步較晚,但其無論在大壩數量、水庫庫容以及裝機容量等方面都是伊拉克、敘利亞兩國的數倍。

而伊拉克等國對幼發拉底河的爭端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河流的定位不同

伊拉克、敘利亞均認為幼發拉底河屬於國際河流,所以應該按照國際法原則合理、公正、平等地對水資源進行分配。但土耳其卻說其對境內河流的水資源擁有絕對主權,雖然近年來,公平合理以及不造成重大損害的跨界河流開發原則逐漸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但土耳其仍堅持對幼發拉底河的開發首先要滿足土耳其人民的需要。所以在此種思想支配下,一個龐大的水資源開發項目問世了,它就是東南安納託利亞工程。東南安納託利亞工程啟動於1977年,其意圖在兩河流域修建一系列的水力發電站和農田灌溉設施,以改變土耳其東南部的落後狀況,其中大部分工程位於幼發拉底河流域,包括14座大壩和11個水電站。

阿塔圖爾克大壩是東南安納託利亞工程之中最大的項目,該大壩高184米,長1820米,可蓄水487億立方米。阿塔圖爾克大壩的建成為土耳其提供了充沛的電力和源源不斷的農田灌溉用水,但其在造福土耳其民眾的同時,卻給幼發拉底河下遊的伊拉克帶來了無盡煩惱。

2)水資源分配方案的難產和難以執行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敘利亞的奧託拉大壩、土耳其的凱班大壩先後建成並開始蓄水,此舉直接導致流入伊拉克的水量急劇減少,進而造成伊拉克境內依靠幼發拉底河灌溉的面積從13.6萬公頃突然就銳減到不足1萬公頃。所以從人民大眾的福祉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出發,伊拉克強烈要求制定一個幼發拉底河的分配計劃。

1989年,伊拉克、敘利亞達成了一份協議,雙方約定從土耳其流出的幼發拉底河水量,42%歸敘利亞,58%歸伊拉克。而敘利亞、土耳其在1987年也達成過一份水資源分配方案,即土耳其許諾其下洩給敘利亞的幼發拉底河水量將不會低於每秒500立方米(全年平均值)。根據這兩份雙邊協議,伊拉克原本可以獲得穩定的河水供應,但現實卻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1990年,在土耳其的阿塔圖爾克水壩蓄水期間,幼發拉底河斷流9天;2001年,土耳其又宣布將原先商定的平均最小下洩流量減少2/3,至每秒170立方米左右。而這一連串的變故,直接加劇了伊拉克與幼發拉底河上遊國家的緊張關係。

幼發拉底河在敘、土邊界處的平均流量是每秒1000立方米左右(正常年份),如果按照土耳其制定的每秒500立方米出境流量計算,則伊拉克可分得約30%的幼發拉底河水量。而土耳其若將出境流量減至每秒170立方米,那麼伊拉克僅能獲得幼發拉底河水量的10%。

如今對跨界河流進行水資源分配不僅要考慮到各國用水的現狀,還要考慮到未來發展用水、生態環境保護等諸多方面,所以要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分配原則和方法必將是一個漫長和複雜的過程。

相關焦點

  • IS組織與伊拉克爭奪水資源 切斷幼發拉底河水源
    原標題:水資源爭奪:ISIS組織與伊拉克的新一輪戰爭中國網9月16日訊據卡達媒體9月14日報導,「伊斯蘭國」組織(IS)當下捲入了一場新的戰爭中,那就是與伊拉克之間的「水資源戰爭」。據悉,IS近期在敘利亞的拉卡省切斷了幼發拉底河的水源,阻止河水流向伊拉克地區。據一位在幼發拉底河大壩工作的工程師介紹,由於持續斷電,工作人員無法正常工作,大壩湖泊處的儲水高度已達到了304米,而大壩所在的地區已被IS所控制,他們只會在周五晚上提供部分電力。
  • 擁有著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伊拉克,為何會鬧「水荒」
    古老的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河水在平坦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流過,因為兩河流域在夏季經常洪水泛濫,和非洲的尼羅河一樣,泛濫的河水把養料充足的河泥衝上岸,使得周圍的土地非常適合耕種。在古代孕育了西亞有資料記載的最早的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在上世紀60年代末,兩河流域出現了一個現代國家-伊拉克。
  • 幼發拉底河乾涸:伊拉克不可承受之苦
    伊拉克的兩個鄰國——土耳其和敘利亞——的水務政策,長達兩年的旱災以及多年來伊拉克及其農民對水的濫用,這些都幼發拉底河正日漸乾涸的情況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幼發拉底河對孕育文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啟示錄》(Book of Revelation)將它的乾枯視為末日來臨的預兆。與幾年前相比,這條河流都明顯變窄了。一些官員們擔心,河水很快就會只剩下現在的一半了。
  • 土耳其截流兩條名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
    其實中東還有一個重要的水資源發源地,這個地方就是土耳其,中東水量最多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皆是發源於土耳其,土耳其黑海沿岸的裡澤省至薩姆松一帶降雨量可達2600-3000毫米,降雨量比中國南方的海南省還要多,這也看到為什麼這兩河為什麼有這樣多的水量的原因。
  • 說說這個敘利亞的幼發拉底河問題
    敘利亞首都是世界著名古城,被譽為「天國裡的城市」,敘利亞擁有較好的旅遊發展基礎和潛力,政府對旅遊業發展也十分重視,旅遊業獲得迅速的發展。回答下列問題。(22分)(這個糟糕的配圖很不清晰)(1)敘利亞境內的幼發拉底河的水文特徵是?(2)敘利亞的糧食除自給外,還可以出口,請評價其生長條件。(3)敘利亞作為一個古老的國家,旅遊資源豐富。
  • 氣候異常引發旱災 伊拉克蛇群襲擊人畜(組圖)
    人一旦被它咬傷很少能活下來,特別是在偏遠無人的沙漠地帶。鋸鱗奎蛇很好辨認,短小頭部呈現三角錐狀或箭頭狀。  國際在線專稿:據《獨立報》6月15日報導,由於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水位下降到空前水平,導致夾在兩條大河之間的伊拉克大部分農村地區陷入酷熱和乾旱之中,很多河邊的野生動物被迫轉移。大群毒蛇開始攻擊伊拉克南部的人和家畜,目前已經造成6人死亡,13人中毒。  蛇群襲擊人畜  當地醫生說:「人們受到驚嚇,很多人開始逃離家園。
  • 土耳其第三次出兵,要解放幼發拉底河,大河下遊現大片死魚
    區域內最強大的土耳其當然不會滿足於這一切,雖然在2017年的「幼發拉底盾牌」和2018年的「橄欖枝行動」中,土耳其沉重的打擊了敘利亞庫德武裝YPG,大大壓縮了其生存空間,但敘利亞庫武的大本營卻依然在敘利亞東北部地區不斷的壯大。12月12日,土耳其總統發表演說,稱「準備第三次出兵敘利亞,對幼發拉底河以東地區採取軍事行動,將這一地區從恐怖主義手中解救朱來」。
  • 乾涸的大河:土耳其與敘利亞的水資源之爭
    然而,敘利亞與土耳其賴以為生的地表徑流——幼發拉底河是條跨國河流,不單單屬於任何一國,而是由多國共享。位於幼發拉底河上遊的土耳其與位於其下遊的敘利亞就該河水資源開發問題數十年間齟齬不斷,爭端連連,兩國雙邊關係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全長3000千米的幼發拉底河雖因其下遊伊拉克與敘利亞流域的文明而聞名於世,但兩國為其「貢獻」的水源卻微乎其微。
  • 乾涸的大河:土耳其與敘利亞的幼發拉底河水資源之爭
    然而,敘利亞與土耳其賴以為生的地表徑流——幼發拉底河是條跨國河流,不單單屬於任何一國,而是由多國共享。位於幼發拉底河上遊的土耳其與位於其下遊的敘利亞就該河水資源開發問題數十年間齟齬不斷,爭端連連,兩國雙邊關係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全長3000千米的幼發拉底河雖因其下遊伊拉克與敘利亞流域的文明而聞名於世,但兩國為其「貢獻」的水源卻微乎其微。
  • 從伊甸園流出來的,幼發拉底河正在乾枯,聖經有記載!
    幼發拉底河真的幹了,近年來新聞相繼報導幼發拉底河乾涸的文章,同時刊登了多幅圖片。幼發拉底河枯乾帶來的警示▼視頻與幾年前相比,該河流明顯變窄了。人們擔心很快就會只剩下一半了,據說僅10年就乾枯了四分之三。
  • 敘利亞水資源爆發戰爭,土耳其攔截了幼發拉底河,下遊60萬人遭災
    敘利亞擁有幼發拉底河敘利亞方面報導說,土耳其政權及其僱傭軍的侵略行動使哈薩克和特拉姆市和鄰近定居點的60萬人遭受苦難,土耳其軍隊再次下令封鎖使用飲用水入口。顯然土耳其妄想利用水庫困水後,迫使敘利亞境內出現嚴重的水資源危機。
  • 極端分子逼近幼發拉底河大壩 意在水淹巴格達
    人民網巴格達6月22日電 伊拉克境內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當天繼續在遜尼派穆斯林聚集區擴大地盤,其中最主要的戰果是控制了拉瓦與安納哈兩地與進入敘利亞的多座邊境城市。 「伊斯蘭國」最新佔據的幼發拉底河沿岸地區距大型水電工程哈迪斯大壩不遠,如果武裝分子繼續前往,控制或者摧毀了這座水電站的大壩,位於下遊的巴格達及其他地區將面臨斷電和洪水威脅。 為保護大壩安全,伊拉克政府調集2000多名軍人前往當地增援。外界還擔心,當武裝分子進入敘利亞的口岸城市後,會把其部署在敘利亞境內的重武器運入伊拉克使用。這樣當地局勢將更難收拾。
  • 納西裡耶――橫渡幼發拉底河的渡口
    建立於1870年,座落在幼發拉底河畔的納西裡耶自古就是橫渡大河,直搗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戰略重鎮。1915年夏天,入侵伊拉克的英國殖民軍就是在奪取了阿馬拉和納西裡耶之後,才得以順利攻克巴格達,實現佔領伊拉克的殖民意圖。  納西裡耶還是伊拉克中南部腹地重要的經濟和石油生產中心。
  • 敘政府軍越過幼發拉底河作戰收復失地
    敘利亞官方媒體29日報導,敘政府軍收復了代爾祖爾省幼發拉底河以東的多座村鎮。幼發拉底河以東是敘利亞庫德武裝控制的地盤,敘政府軍以前一直避免與庫德武裝兵戎相見,極少越過幼發拉底河作戰。  敘利亞官方通訊社阿拉伯敘利亞通訊社報導,敘政府軍從「敘利亞民主軍」手中奪回4座鄰近代爾祖爾省首府的村鎮。
  • 美國海軍陸戰隊越過幼發拉底河向巴格達挺進
    東方網3月25日消息:路透社3月25日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一龐大護衛隊在與伊拉克進行激烈的交火之後,今天在納西裡耶越過幼發拉底河和薩達姆運河,繼續向巴格達推進。路透社隨軍記者西恩稱,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這支護衛隊在美國裝甲部隊組成的保護通道中間快速穿過納西裡耶街道,首先越過幼發拉底河,然後越過薩達姆運河。
  • 伊拉克與周邊國家關係之四:伊拉克與敘利亞
    伊拉克與敘利亞 NEWS.SOHU.COM  2003年04月05日10:18  新華網敘政府呼籲美英立即停止戰爭,從伊拉克無條件撤出軍隊,重新回到聯合國框架內解決伊拉克問題。  敘利亞是伊拉克的西鄰,兩國的執政黨同屬泛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敘伊關係一直友好。為促進兩國經濟發展,1968年雙方互設了貿易中心。但1968年以後,由於雙方在黨的領導權、幼發拉底河水分配以及伊拉克石油在敘過境稅等問題上存在分歧,關係開始惡化。
  • 土耳其十萬聯軍剛開打,俄軍就在幼發拉底河架橋
    土耳其現在要不惜一切代價完成第三段邊境安全區計劃,第一次是阿勒頗北部的幼發拉底河行動,第二階段是阿夫林行動。第三階段的「和平噴泉」行動,將實現在「西起幼發拉底河,東至伊拉克邊境」的土敘邊境地區敘利亞一側打通縱深30公裡的軍事安全區。
  • 土耳其不敢進攻幼發拉底河東岸?美軍後撤5公裡 或出賣庫德人
    2019年8月4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布將派軍隊進入幼發拉底河移動的庫德武裝(YPG)控制區開展軍事行動。對此,坊間有觀點認為土耳其未必敢出兵,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