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寶寶後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家寶寶健健康康的不要生病。當一個兩個多月的寶寶發燒了要怎麼處理呢?永遠忘不了我家寶寶兩個多月發燒時寶媽的驚慌。我家二寶去年夏天在兩個半月的時候出現了發燒的情況。當時寶寶剛睡醒,寶寶奶奶抱起來說寶寶好像在發燒。寶媽趕緊去拿溫度計量體溫39℃,差點沒嚇死。馬上帶寶寶去縣醫院,掛急診,醫生說開藥回家吃,但是寶寶吃藥後一整個晚上一直在反覆發燒,第二天馬上送醫院住院輸液。期間寶寶還是在38.5℃左右徘徊。第三天上午輸完液寶媽個寶寶奶奶問醫生怎麼辦?醫生說轉院去華西。著急忙慌趕到華西已是下午1點多。看到排隊的人數,寶媽有一種涼涼的感覺,人太多了
在等待期間寶寶再次發燒到38℃以上,醫生開了退燒藥吃了後繼續等待。直到晚上8點多才看到醫生,然後抽血檢查,結束後沒有床位了。只能待在留觀區輸液,同在留觀區的病友告知要住院需要提前7到15天預約。寶寶心都涼了,留觀區只能住3天呀。最後還是不甘心跑到自助排號機前排了一個號。
沒想到第二天上午10點左右就接到電話告知老院區有一個床位問要不要過去,寶媽開始還以為是騙子,問了一下直接掛了,掛完了一問周圍的人,告知是真的,寶媽馬上回撥說要住,但是必須在12點之前辦理住院手續,12點之前趕不到可以在新院區辦住院過去就行(辦理住院之後現金和刷卡)辦完後病友都在問是不是找關係了,怎麼還有床位?我覺得可能是我家寶寶太小了吧!等寶媽和奶奶帶寶寶火速趕到華西老院區是告知要下午兩點才能安排病床。無賴寶媽只能在醫院大廳裡點外賣慢慢等下午兩點的到來。
等一切安排好後寶寶又是一同檢查,抽血,接尿,大便,吸痰。其實這些在縣醫院都做過的,但華西都重做的。寶寶最後住了7天完全好了才回家的。
這是我家寶寶第一次生病寶媽所經歷的,其中各種擔心害怕,不過結局還好。
感覺永遠也忘不了這段經歷,當然在醫院也學到了很多照顧寶寶的知識,尤其是對寶寶發燒的處理。
比如在寶寶發燒時,家長經常會發現孩子出現手熱腳涼的症狀,部分寶寶還會出現手涼腳涼的現象。對於這樣的情況,寶媽可以在家可以這樣做:用溫水給寶寶泡一泡手腳,同時,也可以給孩子搓一搓腳,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腳涼的現象。
另外家裡有寶寶的都應該備一些冰冰貼放在冰箱裡保鮮,寶寶有發燒的情況可以貼一張。還可以給寶寶泡個熱水澡也是降溫的辦法。同時最重要的是給寶寶多喝水,寶寶尿尿多了帶走得熱量也多。
當然寶寶發燒的溫度過好,寶媽自己又著急的還是儘快送醫院比較好。就怕耽擱了病情耽誤了寶寶。
平時帶寶寶的時候還是要小心些,注意隨時觀測寶寶的體溫,天熱要減衣,天熱要加衣,以寶寶舒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