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位清華美院校友的「視界」盛宴(一)

2021-01-09 北晚新視覺網

這是北京一座著名的大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這是一群從清華美院中走出的校友——共232人參展;

這是一次來自世界各地的「聚會」——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港澳臺乃至美、英、法、德、日、澳大利亞、奧地利、新加坡……

這是一次主題多元、風格各異的作品展——匯聚了近千件作品。

這就是「五月光華——2017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校友作品展」。

這是場「特別」的展覽:它是建院來校友自發籌資組織的年齡跨度最大(超過九十歲),年級跨度最大(上世紀五十年代建院至在讀研究生),參展校友人數最多,作品數量最多,專業種類較全(涉及十餘個專業)的一次作品展。它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單位主辦,吳傳麟藝術工作委員會承辦,全面展示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校友在藝術創作、設計領域取得的成就,可謂代表學院整體創作水平和多元的創作理念。展覽到底什麼樣?我們分期選出了其中部分校友作品,帶大家一起看「展」。

 

1915年出生於北京,2011年去世,1933年加入「湖社」,1959~1964年曾任北京藝術師範學院及北京藝術學院講師,1964~1984年先後擔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講師、副教授和教授。曾擔任第七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2001年北京美術家協會成立「白雪石研究會」。

灕江一幽千峰秀(紙本設色)

1916年出生於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1995年去世。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中國陶藝學會理事長、中國壁畫協會副主任、中國工筆重彩畫會顧問、中國工業設計學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委員會委員等。我國現代工筆重彩畫、現代壁畫、現代陶藝的開拓者之一。

向日葵(紙本設色)

號它山,遼寧黑山人。1917年出生,2010年去世。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原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全國壁畫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黃賓虹研究會會長等職務。

桂林寫生(紙本設色)

1919年出生,2010年去世,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1942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1947年就讀於巴黎國立高級美術學院學習西洋美術史,1950年秋回國,先後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建築系、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江南人家(紙本設色)

又名老憲洪,廣東順德人。1920年出生,2015年去世。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書畫國際大學董事局名譽主席、學術委員會主席等。

送糧路上之傣族舞(紙本設色)

1929年出生,195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本科,195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研究生,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教育研究會理事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藝術指導,國家教委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委員,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春雪(紙本設色)

1931年出生於上海,1950年就讀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工商美術專業,1952年併入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實用美術系學習,1953年併入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染織專業學習,1955年畢業留校並攻讀研究生。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會平面設計委員會主任,2008 年奧運會會徽設計評委會主席。

標識設計

滿族。浙江杭州人。1931年生於法國裡昂,自幼隨父常書鴻在敦煌臨摹壁畫。1948年赴美國留學,1950年回國後任教於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現為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教科文衛專門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第五屆執行委員。曾任國務院學術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仙人掌(水粉)

又名黃炎,號赤道之子。1932年出生於馬來西亞麻坡,1961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歷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書籍藝術系、裝潢系副主任,基礎部主任,教授;雲南大學國際現代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湖南株洲現代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等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小溪(焦墨紙本)

1933年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1949年至1952年就讀於杭州國立藝專,195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1956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即在該院任教。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公共藝術院院長,中國國家畫院院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藍山(紙本設色)

1935年生於文安,1955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1956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建立轉入染織美術系。1960年畢業留校任教,歷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染織美術系副主任、教務處長、基礎部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北京現代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北京市裝飾協會專業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流行色協會會員。享受國家文化藝術特殊津貼。

青青灕江竹(紙本設色)

號半江,1936年出生於山東樂陵,1964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先後擔任《設計》雜誌主編、《裝飾》雜誌副主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特聘教授等,長期從事金石書畫的教學、研究與創作。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畫院特聘畫家等。

朱熹《春日》一首(紙本)

1936年出生於山東,1955年—1960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任清華大學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央文史館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被授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春鹿圖(紙本設色)

1937年出生於遼寧省遼陽市,1991年去世。1962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繪畫系壁畫專業,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特藝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善與惡(漆畫)

1937年出生,河北館陶人。1961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壁畫專業,1964年結業留校任教,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漆畫研究會會長。被稱為「中國漆畫之父」。

愛尼姑娘捻線舞(漆畫)

相關推薦:【232位清華美院校友的「視界」盛宴(二)】

→→→→→【232位清華美院校友的「視界」盛宴(三)】

→→→→→【232位清華美院校友的「視界」盛宴(四)】

→→→→→【232位清華美院校友的「視界」盛宴(五)】

→→→→→【232位清華美院校友的「視界」盛宴(六)】

→→→→→【232位清華美院校友的「視界」盛宴(七)】

 

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相關焦點

  • 吹笛、打鼓、撥箜篌 清華美院的中國風機器人樂隊超酷
    【TechWeb】5月1日,近期,由清華美院團隊打造的機器人樂隊「墨甲」三人組刷屏網絡。樂隊有三位各具特色的機器人樂手:竹笛機器人 「玉衡」、排鼓機器人「開陽」和箜篌機器人「瑤光」,他們能吹笛、打鼓、撥箜篌,非常酷。
  • 畫畫也可以圓你的清華夢!清華美院歷年校考考題及高分卷匯總
    截止至2018年3月,清華美院設有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陶瓷藝術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系、環境藝術設計系、工業設計系、信息藝術設計系、繪畫系、雕塑系、工藝美術系、藝術史論系、基礎教研室等11個教學單位;設有21個本科專業方向,具有「藝術學理論」、「美術學」、「設計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並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清華經管學院校友金融協會捐贈「春風基金」助力清華科研抗疫 |...
    清華經管學院校友金融協會捐贈「春風基金」助力清華科研抗疫 | 直擊雲院慶 2020-05-03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女生考入清華美院 繪「蹭飯圖」標明同學去向(圖)
    女生考入清華美院 繪「蹭飯圖」標明同學去向(圖) 2014-08-15 10:15:35來源:華聲在線作者:責任編輯:杜雯雯 @Hi都市報  這名網友名叫殷雪琪,是嶽陽市一中專業班的畢業生,今年高考考進了清華美院。  高考後,班裡同學的錄取通知書紛紛到手,她就畫出了這樣一張「蹭飯圖」。這張地圖上標明了班裡30多名同學的去向,每個省有哪些同學,在哪座城市,哪所大學,圖上都清清楚楚地標示出來。  「如果去外面玩,就可以按照地圖找同學蹭飯啦。」
  • 30年只畫小女孩,畫中的女孩宛如「仙女」,原來是清華美院藝術生
    說到孟祥雷可能有些網友並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他的名字也沒有齊白石那麼有名,但是孟祥雷在繪畫界的名氣那也是非常的大,他5歲就開始畫畫,用了30年的時間專畫小女孩,並且憑藉自己繪畫的才華成功考上了清華美院,既然能考上清華美院那說明孟祥雷的藝術才華非常的過人,一般人是不能考上這樣的名校,孟祥雷對於繪畫也是非常的痴迷,用30年的時間一心研究畫小女孩,這樣的堅持恆心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 說說清華附中龍虎班及優才小班的招生情況
    清華附中,北京市重點中學。清華附屬初級中學是民辦校,校園與清華附中校園在一起,位於美麗的清華園。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海澱區北部的學生為之神往。中考時,清華附屬初級中學和清華附中同年級的所有學生大排名,確定保送高中龍班以及保送升入高中的學生。清華附屬初級中學每年考入清華附中高中部的比例較高。  招生與錄取  結構:清華附中包括初級中學共有12個班,每班45人左右,與推優生混編,龍虎班是清華附中的招牌。09年招收3個龍班2個虎班,08年及以前是2個龍班2個虎班。龍虎班的學生都很優秀,龍班略勝虎班。
  • 過勇赴四川看望校友並出席在川選調生座談會
    過勇赴四川看望校友並出席在川選調生座談會清華新聞網4月13日電 4月8日至9日,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過勇帶隊赴四川看望校友並出席在川選調生和青年校友座談會。訪問期間,過勇走訪了四川省委組織部、成都市、綿陽市、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和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四川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建發,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綿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學民,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張光軍,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劍龍進行了會面,就進一步深化省校、市校、院校、企校合作相關事宜進行了交流,並與在川清華校友進行了座談。
  • 校友故事 | 給全球頂尖人工智慧初創企業插上騰飛翅膀的清華MBA...
    華薩曼(圖片左一)的工作職責是為百度風投尋找下一代人工智慧初創企業進行投資>01、通往清華之路大學畢業後,華薩曼從事工程行業工作,暫時擱置了他早期的創業雄心。「清華兼具東西文化特色,而且清華的教授們以及學校本身同中國商界、政界和學界有著深厚的聯繫。」
  • VR界寒光一凜 眾景視界欠薪200萬元
    近日,曾經A輪融資2000萬元的眾景視界爆發員工討薪事件。數十名眾景視界「前員工」追討拖欠了2個多月、總額接近200萬元的工資以及報銷款項。  一份維權員工自發統計的「部分員工欠薪明細」顯示,統計內49名欠薪員工,欠工資155.75萬元,拖欠報銷款38.88萬元。
  • 兩位清華校友閃耀NeurIPS2020,各9篇入選,華人之最
    原創 關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楊淨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NeurIPS 2020即將開幕。兩位訓練有素的年輕一代AI科學家,如何評價他們的有備而來?
  • 清華中國風機器人樂隊演出:濃鬱的唐風氣息
    近日,清華美院打造的世界首支中國風機器人樂隊
  • 哪怕在清華都有女拳師?
    一位清華大學2020級的男生在食堂打飯時,書包蹭到了2019級清華美院的學姐。隨後,學姐認為學弟性騷擾自己,學弟否認自己性騷擾,表示可以調取監控證明清白。學姐強行查看了他的學生卡。學姐先在朋友圈發文,將他的真實姓名和信息公布,隨後說:我先讓你在我朋友圈社會性死亡吧。
  • 校友故事 | 清華全球MBA畢業生從新聞記者到微軟和百度的職業變身
    在讀清華MBA期間,劉拉雅到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進行過一個學期的交換學習。在微軟位於紐約的辦公室接受首次面試時,她回顧了自己攻讀MBA的經歷。她向面試官說,在耶魯大學進行學期交換期間,她選了一門最具挑戰性的課程——金融衍生品。大多數選修該課程的學生在開課幾周內就選擇放棄,因為如果沒有任何金融背景很難完成這門課。
  • 中央美院藝考和英語設限說「再見」,取消單科設限成大勢
    「藝考」取消單科限制已成大勢所趨,無論考生還是畢業生都拍手稱快,然而面對藝術類高校的文化課錄取分數線逐年遞增的現狀,取消「小分」並不意味著降低對藝考生的文化課要求,這一小小的改變也不足以撼動目前選拔藝術人才的基本規則。或許恰如陳丹青針對2016年中國美院取消「小分」限制時所說:「我總是希望看到改變,雖然我已經不在教學第一線,但有改變就會帶來新的改變,改變帶來改變,希望能往相對良性的方向走。」
  • 清華110校慶專屬鞋?我也想擁有!
    他們參與的,正是清華校友三創大賽攜手百年民族品牌回力,在第五屆清華校友三創大賽創意設計組特別設立的「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紀念款回力鞋」專題賽,「腳踏實地」便是參賽作品之一。  這場比賽的緣起還要說回1934年的春天。
  • 我喜歡上了《雙生視界》的紙片人,咖啡館裡的十二位美少女
    11月19日由西山居研發,嗶哩嗶哩發行的《雙生視界》正式登陸iOS平臺,其實大家更願意稱之為《少女咖啡槍2》,因為《雙生視界》一眼就能看出是《少女咖啡槍》的續作。咖啡店其實就是一個另類的養成系統,安排十二位美少女穿著女僕裝工作,還能切換後院、臥室,每一個美少女都有專屬的羈絆劇情,遊戲玩累了就看看故事。
  • 敘事——中國重點美術院校油畫教學聯展在魯迅美院開幕
    魯迅美院部分作品  魯迅美術學院院長李象群談到魯迅美院油畫系建設時表示:「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是遼寧省藝術類省重點學科,是東北地區最重要的油畫人才培養基地。中央美院部分作品中國美院部分作品西安美院部分作品  關於此次活動,他講到:「《敘事》中國重點美術院校油畫教學聯展——暨2017年油畫系聯盟教學會議在魯迅美院舉辦,這必將有助於油畫教學水平的提升和當代油畫教育事業的發展。」
  • 八大美院哪個好?八大美院排名?……聽聽學長學姐的評價
    絕對值得一去,好羨慕那裡的學生啊我去的那天下著小雨,詩情畫意很棒呢,還看見裡面正在做採訪,也有好幾個學生樣子的人拿著相機猛拍,看來美院聲名遠播吸引了不少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唯一一所高等美術學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為八大美院之首,併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和首批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