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面下著小雨,路上的行人寥寥無幾,我正望著窗外發呆愣神,不經意間瞟見掛著的小兔子燈,這是我過年前在學習扎花燈的小課堂上製作的,裡面放著LED小燈襯著小兔子晶瑩剔透,煞是好看。我的思緒一下子被拉回到很多年前,那裡充滿了我童年的歡聲笑語。
每當正月十五,媽媽一定會提前做晚飯,因為飯後是孩子們最期盼的娛樂活動-拉兔子燈。還沒等放下碗筷,小夥伴們三三兩兩結伴拖著大大小小的兔子燈就來找我玩了,我們一起拉著兔子燈在古鎮的青石板路上嬉戲追逐玩「兔兔賽跑」,以前的兔子燈裡面點的是紅蠟燭。
我老家有條古老的繁榮街,街上一條長長的青石板路便是我們的巡遊路線了。
我至今依舊清晰地記得,每次兔子燈一路顛簸在石板路上,總有小夥伴的兔子會翻跟頭,兔燈裡面點著的紅蠟燭這時候也會隨之傾倒,一把小火把兔子燈燒得只剩骨架。每每這時候就會有比我們大一些小青年們跟著我們後面起鬨「吃兔子肉咯……「,這時候我們只能無奈地瞪著眼睛,恨恨地拖著小兔子的骨架回家,骨架來年裱糊好就又是一隻活靈活現的小兔子了。小小兔燈留給我們多麼美好的兒時記憶啊!
如今,在南京生活已經十多年了,每年的正月十五我們都會去夫子廟賞燈,雖然現在再也看不到小朋友拖著小兔子滿街跑了,但是元宵節賞花燈成為了都市人每年必不可少的保留節目。暮靄降臨,南京城萬家燈火齊放,大家扶老攜幼,紛至沓來,一覽民間「燈文化」的多姿風採和玄妙真諦。在波光瀲灩的秦淮河旁,在燈火璀璨的夫子廟前,荷花燈、蓮花燈、菠蘿燈、花籃燈、獅子燈、兔子燈、宮燈各色各樣的花燈競相綻放,爭奇鬥豔。
現在的花燈從材料到工藝都十分考究,品類更是繁多,五彩絢麗,蔚為壯觀已逐步形成獨樹一幟的金陵燈彩文化,成為是中國傳統燈彩文化的重要流派,也是南京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民間手工藝術之一。2008 年更是入選了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今年的元宵節由於特殊情況顯得格外冷清,秦淮河畔也沒有了往年的喧囂熱鬧,但是我們相信儘管漫漫歲月不斷地對傳統文化予以衝刷、蕩滌,而南京金陵燈彩文化卻會一直在秦淮河畔延續著。有話云:秦淮燈彩甲天下,它是南京文化的精髓,將永遠在南京的秦淮河畔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