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自信怎麼辦?父母應該注意的「三要三不要」

2021-01-11 柏柏育兒漫畫

女兒班級裡有個小姑娘豆豆,成績各方面都還不錯,就是特別膽小,上課回答問題時,她甚至不敢抬頭看老師的眼睛,平時也不怎麼小朋友一起玩,別人說什麼她就跟著做什麼,沒什麼主見。老師和父母找她談心,孩子回答說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怕同學笑話她。

豆豆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自信心造成的,雖然孩子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性格也有很大影響,父母的哪些做法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呢?

1、不要吼叫孩子

很多媽媽在生了孩子後嗓門也不知不覺的變大了,吼叫變成了跟孩子溝通時最常用的方式。我們經常聽到有的家長這樣吼孩子:「都跟你說多少遍了,你還這樣做!」「讓你快點……怎麼還在這墨跡!」,吼完之後是有效果的,孩子的確是照做了,不過這樣的方式只會讓孩子變得畏首畏尾,不敢嘗試,越來越膽小。

2、不要當眾羞辱孩子

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或是考試沒考好,有的家長不管當著多少人的面就開始教訓孩子「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殊不知這樣一句話對孩子的自尊心是莫大的打擊,這樣只會讓孩子不斷否定自己,並且越來越自卑。

3、不要太過權威

有的媽媽性格比較好強,在家裡的地位也比較高,什麼事都是拿主意的那個,對於孩子的一些想法或看法不太看好時直接回絕「我說不行就不行」,時間長了,孩子變得不敢自己做決定,慢慢沒了主見,長此以往孩子覺得自己是個什麼事都做不好的人,從而更加自卑。

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扮演著特別重要的角色,我們有時候是母親,有時候像老師,有時候像姐妹,有時候像朋友,在這些關係的轉換過程中,我們還必須得做到銜接得體,因為有時候後可能因為自己的一句隨口的表達,都能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心理創傷,讓孩子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越來越沒自信,越來越自卑。我們總想給與孩子最多的愛,給孩子更好,更有利於他們成長的教育,那有利於提升孩子自信心的方法有哪些呢?

1、要多和孩子溝通

每天放學後或睡覺前,和孩子一起聊聊今天發生在自己身上有趣的或不愉快的事,讓孩子聊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遇到不開心的事,和孩子一起想想解決辦法,久而久之,孩子有什麼事都會和你分享,找你傾訴。這樣做你不但能收穫一個和你無話不談的孩子,而且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也大有益處!

2、要多鼓勵孩子

對於孩子沒接觸或沒做過的事,我們要多鼓勵或協助他/她,有時候爸爸媽媽的一句加油打氣,或一個大拇指比什麼靈丹妙藥都管用。

3、要多誇獎孩子

有些事不管大與小,只要孩子去做了,或是單獨完成了,我們都應該告訴誇獎他,誇獎他努力的過程,誇獎他解決問題的勇氣,這樣孩子也會越來越想表現自己,越來越敢於面對更新鮮的事物,自信心也會大幅度提升!

擁有自信是心理健康的標誌,也是孩子前進的原動力,我相信只要父母們做到上面這幾點,都會擁有一個自信陽光的孩子。

END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分享給更多朋友!

相關焦點

  • 孩子害怕貓狗等小動物,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父母要幫助他重新建立
    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對自己不擅長的東西,不是那麼自信的;在未知的環境當中,也不會有安全感的。個人的觀點是:想要重新建立自信和安全感,其實很簡單的!建立自信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多做自己喜歡的和自己擅長的事情,並且給孩子多做鼓勵,這樣做的時間久了,孩子的自信心也就慢慢回來了!
  • 孩子缺乏自信的3種表現,只要有一個,父母就要注意了!
    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在心理學上,自信是孩子對自身能力與價值的客觀認識,是一種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更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信的孩子,往往能夠走出更遠的路、見到更多的風景。 自信本質上是一種內心的力量感,如果孩子缺乏這種力量感,就會產生各種不自信的行為表現。
  • 孩子自卑缺乏自信怎麼辦?3步避免負面情緒,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心智尚不健全的孩子?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避免自卑、嫉妒這樣的負面情緒呢?孩子自卑缺乏自信怎麼辦?3步避免負面情緒,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一、人的心胸天生就很小,不要讓一個不起眼的消極觀念充滿整個心胸。我們要試著將它按學習、唱歌、跳舞、成長等內容分成一個個精緻的儲物格,每一個格子都有我們的歡樂、努力、汗水、幸福。
  • 孩子遇事退縮、缺乏自信心?父母做好3方面,讓孩子自信成長
    ◆ 孩子上臺發言時,只是站在臺上,低著頭,不敢看同學,說話的聲音也很小。 如果孩子生活中遇事退縮,出現以上情況,很可能是缺乏自信。 很多家父母忽略了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其實自信是孩子能力成長的支柱,也是打開孩子潛能的鑰匙。
  • 孩子缺乏自信心怎麼辦,家長不僅要及時幹預,還要注意方法?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差異,有的孩子就會逐漸表現得害羞、缺乏自信。其中,家長的某些錯誤做法是導致孩子缺乏自信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家長經常以完美主義的態度過高地要求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具有做事認真、成績較好的特點,他們是父母與老師的驕傲。
  • 孩子表現的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問題在這裡
    或者是父母在平時生活中沒有過多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幹涉。那麼在孩子生活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表現的不自信,缺乏安全感。有的孩子從小過於寵溺,家長們不捨得孩子幹這個幹那個。對孩子有了太多的幹涉,這樣會養成孩子懶惰的心理。慢慢來形成了,只要沒有什麼就得,家長要只要什麼做不好,就讓家長來做的心理。
  • 孩子自信才有未來!出現這8點要特別注意,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自信心不單單是我們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我覺得,作為家長也要對自信心要正確地了解和對自我意識的一些調整。目前孩子遇到最大的問題。往往就是缺乏自信心。同樣,家長們一定要對這一塊特別重視一下。有一個這樣的一個故事,叫《父子趕集》。說的是倆父子拉著毛驢去趕集。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父母應該怎麼辦?4招幫助孩子排解焦慮
    我對小彤說,這種做法並不正確,孩子可能會慢慢適應,但是會影響親子關係,甚至會導致孩子出現性格缺陷。二、大多數父母會選擇「逃避」和「欺騙」相信很多父母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一方面很心疼孩子,另一方面又必須得出門,一時間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
  • 三歲孩子準備了一把尺子說:父母做錯事了也要打屁屁。該怎麼辦?
    三歲孩子準備了一把尺子說:父母做錯事了也要打屁屁。該怎麼辦?我分三點來回答這個問題。1:首先說呢,小孩兒都有這種極強的模仿力,可能父母呢,經常因為小孩兒做錯了什麼事情呢,就用尺子打孩子。而在小孩兒的世界裡呢,更多展現的是公平。為什麼父母能打他,而他不能打父母呢?
  • 14歲孩子叛逆不上學,父母應該怎麼辦?
    最近有一位家長向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諮詢說:「自己的孩子14歲了,非常叛逆,什麼事情都和我對著幹,現在孩子不想上學了,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麼辦呢?」14歲的孩子其實已經進入到了青春期,我們有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叛逆,不好管。
  • 吃飯要喊三遍的孩子怎麼管?孩子不願意吃飯,父母應該這麼改善
    孩子不吃的時候,他甚至會端著碗追著孩子,直到餵飽為止。就算追著孩子,只要能讓他吃上一口,小張媽媽就心滿意足了。但鄰居家的母親說,孩子吃飯一直不是她擔心的問題。每到吃飯的時候,只要寶寶看到餐桌上有飯菜,寶寶就會洗乾淨手,安靜地坐在餐桌旁。即使寶寶在玩耍時沒有注意到,只要父母喊一聲"寶寶,吃飯了",寶寶就會趕緊洗手坐到餐桌前。
  • 懶父母只會說「你真棒」,正確讚賞要注意三方面,孩子上進太省心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是:正確讚賞的三個方面!Matt老師家庭教育集之——正確讚賞要注意三方面,孩子上進太省心。在家庭教育中提倡對孩子多表揚、多鼓勵,這個原因我想父母都能明白。但是,我們在很多家庭案例中發現有些家長並不擅長表揚,錯誤的表揚方式不僅不會起到鼓勵的效果,反而還會影響親子關係,孩子產生對父母的無視感。
  • 你缺乏自信,是童年沒有獨立的人格
    #自信與自負#我的原生家庭就像是是兩個極,小時候覺得挺好,被爸爸責罰了,去媽媽懷裡哭一哭,就沒事了,但是爸爸就是封建社會那樣的教育,他是爸爸,全家人都得聽他的,媽媽也要聽他的,媽媽的原生家庭,放在那時候是富有的,媽媽又是家裡最小的,我有三個姨媽,一個舅舅,所以媽媽從小在寵愛的壞境裡長大,所以跟爸爸結婚後
  • 《自信的陷阱》:「沒自信」有救嗎?三步有效行動,建立持久自信
    比如馬上要上臺發言了,儘管已經反覆練習了很久,但內心依然緊張到無以復加,不停地告訴自己「自信一些」「別想太多」,也被人安撫:「別緊張」「放開去說」,但各種擔憂照樣無法消除:「發揮不好怎麼辦?」「突然卡殼怎麼辦?」「會不會被人笑話」等等。 那麼,「沒自信」就沒救了嗎?怎麼才能變得更自信呢?很幸運,路斯·哈裡斯(Russ Harris)博士為我們解開了疑惑。
  • 得到父母讚美的孩子,自信心遠超同齡人,你會誇獎自己的孩子嗎?
    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得到的都是父母的批評與指責,而不是誇獎與讚美的話,那麼他的自信心與同齡人相比會落後一大截,這會導致孩子在今後的社會競爭中無法展現自己的優勢。整個人看起來畏畏縮縮、怯懦自卑,毫無自信可言。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性格特徵的塑造有影響,所以千萬不要小瞧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批評與讚美。
  • 這孩子經常念叨這三句話,可能有抑鬱傾向,父母別不當回事
    如果孩子經常將這三句話掛在嘴邊,父母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狀況,看他們是不是抑鬱了。第一句話是:我真的好想死!父母在聽到孩子經常說這句話時,不要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認為孩子只是在開玩笑。其實,孩子們如果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表明他們內心確實是這麼想的。他們可能遇到了挫折,導致他們覺得人生沒有意思,萌發出想要輕生的念頭來。
  • 畏首畏尾vs放得開,讓孩子變得自信的開關就是尊重
    孩子只有被足夠的尊重滋養,才能由內而外地散發出自信。班級競選班幹部時,一定有著這樣兩類孩子:1、積極參與,哪怕自身能力可能並不匹配競選的要求,但他們聲音洪亮,主動地展現自己的優勢,談吐大方得體,充滿自信。2、明明能力匹配,卻顧慮重重,或顧慮著別的同學對他的看法,或顧慮著萬一選不上怎麼辦……瞻前顧後,缺乏自信。
  • 三四歲的孩子黏媽媽怎麼辦?媽媽做好這三點,給孩子足夠安全感
    為了不讓媽媽消失,孩子會表現出「粘人」的特點,想盡一切辦法緊緊地跟著媽媽以此確認媽媽的存在。另外三個很明顯的「依戀」期,則均是受外界因素刺激導致的,分別是媽媽重新上班、給孩子斷奶和孩子進入幼兒園這三個時期。在這個三個時期裡,孩子不僅要面臨和媽媽在身體上的分離,還要面臨新的環境和新的人,因此而產生的分離焦慮是很明顯的。
  •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自信」的人?這3個好方法,家長需了解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要是有自信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好事,但是自信該如何去培養呢?孩子從小缺乏自信該怎麼辦?心理學家卡爾匹克哈特曾說過:缺乏自信的孩子不願嘗試新的或有挑戰性的事情,因為他們害怕失敗或讓別人失望。這可能會阻礙他們以後的生活,阻礙他們事業的成功。
  • 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家長用這3招,讓孩子變得強大
    在生活中,看到同齡的小夥伴,這類孩子也不會輕易地主動和他們一起玩耍,而是內心有著強烈的距離感,當父母離開自己身邊時,他們的安全感基本上也就沒有了。多數的家長認為,孩子膽小和不自信的表現,是由於性格的原因,便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天生如此,所以很容易就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想法和內心感受。其實,大多數孩子他們本身具備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對於身邊的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