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灘上的「菜籃子」
——永昌縣朱王堡鎮「農業產業強鎮」掃描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楊萬明
永昌縣朱王堡鎮地處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邊緣。近年來,這裡緊抓我省大力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的契機,藉助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農業產業強鎮」項目獎補資金的扶持,不僅將「高原夏菜」闖出了知名度,裝進了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而且使昔日貧瘠的沙化土地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綠洲源」。
近日,記者來到朱王堡鎮陳倉村時,即被綿延近千米的一座座大棚吸引,這裡就是甘肅華宇農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依託「農業產業強鎮」項目,於2019年建成的集蔬菜育苗、錯峰種植、水肥一體化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基地。
棚外寒風呼號,棚內春意融融。走進大棚,受僱於企業的當地農民正在忙著各自手中的活計。正在侍弄黃瓜幼苗的趙金玉告訴記者:「我和當家的把20畝地都流轉給了華宇公司,每年流轉費用2萬元。兩口子在這裡打工,每月收入近萬元,加上光伏發電項目每年10萬元的分紅,日子過得一點不比城裡人差!」
「農業產業強鎮」的初衷,不僅是要企業從中受益,還要讓企業在項目實施地起到示範引領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在華宇公司的帶動下,周邊農戶高原夏菜種植量已突破5000畝,發展訂單種植12000畝以上,產供銷環節提供長期性務工崗位84個,臨時性工作崗位千餘個,蔬菜種植戶戶均增收近5000元。
蔬菜產量上來了,包裝、倉儲、銷售、轉運等一系列問題隨之而來。朱王堡鎮結合產業鏈各企業實際情況,酌情分配項目獎補資金,僅用1年多時間就建成年產500萬隻泡沫包裝生產線6條、3000萬隻網套生產線1條。與此同時,佔地7620平方米的蔬菜恆溫庫、蔬菜產銷服務中心等設施,也應運而生,蔬菜產銷全產業鏈出具規模。
「農業產業強鎮」的作用不僅表現在農業上,更體現在項目實施鄉鎮的方方面面。如今的朱王堡鎮,農戶們以高原夏菜產業為依託,積極發展餐飲、住宿、商貿、旅遊等服務業,形成了「主業強、百業興」的發展格局。據統計,全鎮目前已形成一定規模的餐飲企業31家、住宿企業17家,這些企業在活躍當地經濟之餘,穩定提供就業崗位近千個。據估算,全鎮第三產業2020年產值可達6.5億元,同比增長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