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本次人口普查包括在大陸居住的臺灣居民

2020-12-04 中華網新聞

(記者姜慧梓)國臺辦11月1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規定,這次人口普查的對象包括在大陸居住的臺灣居民。

據了解,此次人口普查還將抽取10%的住戶填寫普查長表,調查更詳細的信息。

對此,朱鳳蓮表示,根據要求,普查長表只針對大陸居民進行抽取填報,臺灣居民不需要填寫普查長表。

此外,所有人口普查對象提供的信息,都將依法予以保密。

人口普查不收取任何費用,也不涉及任何收入調查。

朱鳳蓮希望,在大陸居住的廣大臺灣同胞積極支持配合人口普查工作。

各地臺辦根據工作安排,將協助當地人口普查機構為臺胞們提供相關諮詢服務。

相關焦點

  •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北京訊(記者楊娜)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日前民進黨發言人發表有關,「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的言論,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作出了反駁。
  • 人口普查|這些問題你得知道
    「『七人普』需要登記的內容包含許多方面,主要涉及到姓名、居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業務指導組組長周楚馨介紹。普查對象是普查標準時間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
  • 國臺辦2020年11月11日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國臺辦新聞發布會輯錄(2020-11-11)  11月11日上午10時,國臺辦在新聞發布廳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作為一個有14億人口、有4億中等收入人群、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大陸開放的大門會越來越大,合作的機遇會越來越多。兩岸經貿紅利切實造福廣大臺灣同胞,臺灣的發展前途在大陸、臺灣同胞利益福祉繫於兩岸關係,會一再被事實證明。民進黨當局為了一黨之私,罔顧廣大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逆潮流而動、悖民意而行,不會得逞。
  • 【2020年臺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國臺辦...
    文 / Becky2021-01-13 11:36:02來源:FX168 【2020年臺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國臺辦13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大陸持續發展進步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
  • 【人口普查小知識】我國共進行過幾次全國人口普查,都有什麼特點?
    ,2020年開展的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1953年,為了配合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選舉和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我國組織開展了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普查內容包括本戶地址、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與戶主關係共6 個調查項目。這次普查具備了現代科學人口普查的基本特徵。普查所獲得的資料,就其完整性和準確性來說,是中國人口統計工作的一個新起點。
  • 人口普查又來了,我國共進行過多少次?查些什麼?有什麼用?
    2020年11月1日零時起,中國將進行第7次人口普查。那人口普查都會普查些什麼呢?需要多長時間?有多大的意義呢?首先我國人口普查是由國務院發布命令,提前做好調查方案,然後經過統一組織進行的人口調查。所以這個行為是屬於一次國家級的人口資料的調查。
  • 臺灣民眾在大陸領居住證將繳全球個人所得稅?國臺辦回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齊瀟涵】國務院辦公廳8月19日印發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並於9月1日正式實施。日前有臺灣業者稱,臺灣居民若在大陸申領居住證,以後可能要在大陸繳納全球個人所得稅。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表示,我注意到了相關情況。8月31日下午,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已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經由國家相關主管部門求證,《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有關規定與相關稅收規定沒有對應關係。臺灣同胞不會僅因申領居住證而改變其在大陸的納稅身份和納稅義務,也不會僅因領取了居住證而在大陸負有全球所得納稅義務。
  • 全省統計工作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動員培訓會召開 人口普查入戶...
    1月21日,全省統計工作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動員培訓會在廣州召開。  省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處負責人表示,本次全國人口普查對象不僅登記本戶的現住人口,還將同時登記不在本戶居住的本戶戶籍人口,對流動人口在戶籍地和居住地都要登記,並通過登記項目判斷只在一個地方統計為常住人口。
  • 那些年,陪我們走過的人口普查
    如今即將到來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以嶄新的面貌訴說著歷史的變遷。從1953年到2020年,中國經歷了滄桑巨變,也經歷了6次人口普查,帶你回溯那些年,陪我們走過的人口普查。1953年7月1日0時開展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普查內容包括本戶地址、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與戶主關係等6項。具備了現代科學人口普查的基本特徵。
  • 民生家園社區持續開展人口普查宣傳工作
    為了更好地服務政府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在制定普查短表的基礎上,制定普查長表。因普查長表內容繁多,僅在全部住戶中抽取10%填報,作抽樣調查。11月16日起,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長表填報開始了,為了得到轄區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民生家園社區再次在轄區內開展了人口普查宣傳工作。
  • 臺灣「成績單」公布,國臺辦提了個醒
    這就導致了2020年世界經濟出現了明顯的衰退,而近日,臺灣在過去一年的經濟「成績單」出爐,卻是實現了經濟的增長,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國臺辦給提了個醒。 個月經濟表現,臺灣當局預測2020年全年,臺灣經濟增長率將會達到2.54%,這個增長率在2020年來說,是相當的高了,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人口超過2000萬的「經濟體」中增長率最高的了。
  • 美國的人口普查:種族、移民與驢象之爭
    17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部《人口普查法》,並開展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美國成為繼瑞典之後的世界上第二個開展全國性人口普查的國家。當時的美國憲法定義了三種居民:自由人、黑奴和印第安人,普查只包括了前兩種居民,而印第安人既不被徵稅也不當兵,所以沒有被納入普查。
  • 國臺辦回應惠臺31條、臺灣「九合一」選舉等熱點
    中新網11月14日電 國臺辦14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就惠臺31條措施落實、臺灣向美採購軍艦入列、臺灣「九合一」選舉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馬曉光表示,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兩岸同胞要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確道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 最高法院似乎對川普的人口普查計劃持懷疑態度
    文件-一個信封裡有一封2020年人口普查信,寄給一位居住在密西根州底特律的美國居民,2020年4月5日。華盛頓--周一,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們聽起來對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總統能否將非法居住在美國的人絕對排除在用來在眾議院各州間分配席位的人口統計之外持懷疑態度。
  • 人口普查@你,每一個你都很重要
    普查對象是普查標準時點在我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我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需要普查登記的主要內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巴川街道正街社區是人口最複雜、工作量最大的普查區之一,戶籍人口有9300多人,但常住人口卻有1萬多人。
  • 國臺辦: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與大陸經濟增長率先由負轉正密不可分
    1月13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在發布會上介紹有關情況。當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劉歡、石龍洪、陳舒)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3日應詢指出,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額及佔臺灣總出口額比例均創歷年新高,和大陸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的主要經濟體密不可分。
  • 這份全國人口普查「明白紙」請收好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將以2020年11月1日零時為普查標準時點。普查對象為,普查標準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普查內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 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 老物件講述人口普查那些事
    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對人口普查資料的搜集、數據匯總、資料評價、分析研究、編輯出版等全部過程,它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搜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是提供全國基本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貴州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匯總資料周繼厚在大量收藏這是珍貴實物的同時,也對實物背後的時代背景、歷史事實、實物故事等進行研究。
  • 北京人口普查員 挨家挨戶「一個都不能少」
    朱豔萍是廣安門外街道(以下簡稱「廣外街道」)統計調查隊的一名隊員,早在今年6月底,她就開始為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忙活,帶著紙筆走街串巷地對轄區內建築進行摸底、繪圖。「以房查人」是世界通用的人口普查方法,要想查清人口,首先要對所有可能有人居住的樓宇及建築物進行摸查。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今年繪圖全部電子化,交給專門的數據組去處理。」
  • 2020年臺對大陸出口創新高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中新網1月13日電 國臺辦13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大陸持續發展進步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是廣大臺胞的重大利好。民進黨發言人日前稱,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