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真菌病診療能力及抗真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水平,貫徹落實《關於建立全國真菌病監測網的通知》,國家衛健委於2019年啟動組建工作,在全國範圍內遴選符合條件的監測單位。2020年8月15日,自治區衛健委組織召開監測網單位成員會議,舉行監測單位授牌儀式。柳州市人民醫院因突出的真菌檢測及協助臨床診斷能力,成為全國真菌病監測網監測成員。
據介紹,真菌感染性疾病是一類致死率高,治療費用昂貴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難診斷、難治療和高發病率的特點。「超級真菌」,則因其耐藥性強,感染後死亡率高,且在環境中生存能力強而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2019年4月,一種名為耳念珠菌的「超級真菌」在美國多地暴發,發病600多例,近50%的感染者在90天內死亡,隨後,有媒體報導我國共確診18例「超級真菌」的感染病例。
同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全國真菌病監測網的通知》,正式建立了全國真菌病監測網(China Fungal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簡稱CFDSS),並正式委託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為監測網國家中心,負責監測網的總體規劃設計和日常運行管理工作。該項工作旨在以監測推進提高醫療機構真菌病的診療能力及抗真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水平,由符合一定條件的三級醫療機構組成。監測網採用分級運行管理機制,包括國家中心、省級中心和監測單位。其中國家中心設立監測網專家委員會,負責審議年度監測技術方案,並提供監測運行指導;省級中心由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從監測單位中遴選,負責轄區內監測網的組織管理和日常工作。
監測網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對我國真菌病的病原譜、耐藥性,以及特殊、限制級抗真菌藥物臨床應用情況,開展定期監測;針對高危病原真菌及真菌病區域性暴發,開展實時主動監測,進行預警與防控;組織開展真菌致病性與致病機制、耐藥性與耐藥機制,以及傳播與流行病學研究;組織開展我國臨床真菌感染與耐藥的經濟負擔研究,並提出遏制病原耐藥及傳播的意見建議;組織制訂真菌病診療與防控技術規範,做好臨床真菌實驗室質量控制,推進實驗室同質化發展等工作。
柳州市人民醫院真菌病監測網工作由檢驗科微生物室負責。柳州市人民醫院檢驗科微生物室具備獨立的真菌實驗室、完善的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熟練應用WHONET軟體的專職真菌檢驗技術人員;具備開展真菌形態學檢測、分離培養、菌種鑑定、藥物敏感性試驗、血清學檢測和臨床菌種保存能力。在真菌檢出方面,除念珠菌這類常見真菌,馬爾尼菲藍狀菌年檢出百餘例,並有腦脊液此類特殊標本培養出馬爾尼菲藍狀菌的少見病例;隱球菌通過鏡檢、培養、血清學試驗三種方法,提高檢出率確保臨床治療方向;絲狀真菌包括各類麴黴菌,均通過鏡檢形態分析,細化種屬;另有鐮刀菌,小型湖綠藻等少見真菌,微生物室在真菌檢出方面具有巨大優勢。
在人員配置上,有正、副高職稱、碩士研究生檢驗人員等高技術人才,並有相關科研立項,論文發表,檢驗人員真菌專業技術實力穩固。柳醫成為全國真菌病監測網監測成員,也代表著檢驗科微生物室的真菌專業技術水平得到認可,將會很大程度地提高柳州市人民醫院真菌病的監測及診治水平。(覃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