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速引擎夢想能否照進現實?做夢都想要的超光速飛船

2021-01-08 博科園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

曲速引擎能夠幫助人類實現星際旅行的夢想,但一直以來,這種推進裝置只停留在科幻作品。據信,美國宇航局正悄悄測試這種革命性的太空旅行方式,從地球前往月球只需要短短4個小時,甚至有可能進行超光速旅行。不過,絕大多數科學家認為超光速太空旅行不可能成為現實,至少短期內無法實現。

採用曲速引擎的星際飛船在很多科幻影片中,超光速飛船都是標配。只需按一下按鈕,踩一下踏板,這種飛船便會把我們送往宇宙中的另一個地點。不過,沒有人能夠解釋超光速推進系統的工作原理。最近幾年,一些科學家將目光投向所謂的「阿庫別瑞曲速引擎」,認為這種超光速引擎可能具有可行性。

2019年在印第安納波利斯舉行的2019年美國航空航天學會推進與能源論壇上,曲速引擎成為一個熱門討論話題。阿拉巴馬大學亨茨維爾分校推進研究中心的工程師約瑟夫·安格努表示曲速推進系統背後的理論相對比較簡單。曲速引擎的概念由墨西哥理論物理學家米給爾阿庫別瑞1994年提出。

美國科學家據說正在研製一款《星際迷航》型曲速引擎,用於未來的太空旅行。曲速引擎有望讓超光速星際旅行成為一種可能阿庫別瑞引擎會產生曲速泡,通過拉伸曲速泡內的時空結構實現超光速飛行。曲速泡能夠壓縮飛船前方的時空,同時讓後方的時空發生膨脹。準確地說,超越光速的並非飛船,而是飛船周圍的時空以超光速移動。

過去,科學界普遍認為阿庫別瑞引擎完全是理論上的或者說只是一種猜測。最近幾年,這一設想重新煥發生機。這主要歸功於美國宇航局鷹工廠實驗室的哈羅德·懷特。他是先進推進研究小組的負責人。在2011年舉行的百年星艦研討會上,懷特分享了有關阿庫別瑞引擎的最新計算結果。他表示阿庫別瑞的理論具有合理性,但需要一些嚴謹的測試和進一步發展。在此之後,他和同事便一直在鷹工廠實驗室開展相關研究。

超光速飛船藝術概念圖,採用阿庫別瑞曲速引擎求學期間,安格努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鑽研阿庫別瑞的理論和曲速力學。在導師詹森·卡希伯裡的指導下,安格努開始深入研究曲速引擎。卡希伯裡是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副教授,同時還是阿拉巴馬大學亨茨維爾分校推進研究中心的研究員。

安格努指出曲速力學研究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是,科學界至今沒有非常嚴肅對待這一設想。他說:「以我的經驗,只要一提到曲速引擎,通常都會遭到奚落,因為在很多人眼裡,它完全是理論上的,只存在於科幻作品中。最初,我將曲速引擎與超光速歸為一類,因為它們都違背了『光速是終極速度』的假設。直到深入鑽研這一理論,我才意識到它並不存在這個問題。」

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曲速引擎研究仍處於「嬰兒時期」。但在最近,科學家取得了很多進展。2016年,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發現了自然產生的引力波。這一發現不僅證實了愛因斯坦一個世紀前的預測,同時也證明自然界存在打造曲速引擎的基礎。安格努指出這可能是最重大的一項成果,但絕非唯一一項。

他說:過去5到10年,在預測曲速引擎的潛在影響和探尋這種引擎的可行性方面,科學家取得了很多引人注目的進展。這些進展鞏固了基本假設和概念,同時也讓在實驗室測試這一理論更具有可行性。

黑洞合併藝術概念圖。兩個黑洞合併會產生引力波安格努稱:在我看來,LIGO發現引力波是科學界的一次巨大飛躍。這一發現證明時空會在存在巨大引力場的情況下發生扭曲。引力波以一種可測方式在宇宙中傳播。在此之前,我們只能推測可能的情況,這要感謝愛因斯坦。現在,我們找到了確切答案。

安格努指出曲速推進系統依賴時空的膨脹和收縮。引力波的發現表明自然界存在這些效應。既然已經知道這些效應真實存在,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對其進行研究並在實驗室再現這些效應。毫無疑問,這種研究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資源,但同時也能取得巨大收益。

《星際迷航》中的曲速泡當然,曲速引擎研究面臨諸多挑戰,在實驗性研究具有可行性前還需獲得更多支持和取得大量進展,例如理論框架和技術方面的進展。安格努表示如果我們將曲速引擎研究視為容易解決的問題,而不是一個巨大挑戰,就一定能取得進展。

他說:如果想打造曲速引擎,就需要找到一種途徑,可以隨心所欲地膨脹和壓縮時空。此外,時空的膨脹和壓縮要控制在一個很小的範圍,例如環繞一個小型物體或者一艘飛船。我們知道極高能量密度的電磁場或者質量能夠導致時空扭曲。根據我們當前的分析,這需要耗費驚人的能量。

阿庫別瑞引擎產生的曲速場。場內的飛船利用負能量收縮前方的空間,同時讓後面的空間膨脹,以實現超光速安格努表示:科技界應盡最大可能,改善相關設備和流程,讓高能量密度更具有可行性。我認為一旦可以在實驗室複製這些效應,便可以極大地加深我們對引力工作機制的認知,為某些尚未被發現的理論或者漏洞打開一扇門。我個人認為能量是最大障礙。克服這個障礙涉及到很多技術方面的問題,例如需要打造更大的電磁場和靈敏度更高的設備。

打造曲速泡所需的正能量和負能量數量仍是阿庫別瑞曲速引擎夢的最大挑戰。科學家認為保持產生曲速泡所需負能量密度的唯一途徑就是藉助奇異物質。據科學家估計,所需的總能量與木星的質量相當。聽起來很驚人,但與早期估計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過去,科學家一度認為所需能量相當於整個宇宙的質量。

《星際迷航》中的「進取」號飛船,速度可超越光速然而,與木星質量相當的奇異物質總量仍讓人望而卻步。換句話說,科學家仍需取得重大進展,大幅減少所需能量,才能讓打造曲速泡更具有可行性。安格努表示當前唯一的可行道路就是進一步發展量子物理學、量子力學和超材料。在技術方面,我們還需要研製更先進的超導體、幹涉儀和磁發電機。當然,研製曲速引擎還面臨資金問題。對於任何前景不確定的設想,資金始終是一個巨大挑戰。

但安格努表示所有這些都不是無法戰勝的挑戰。鑑於當前取得的一系列進步,我們有理由對未來充滿希望。他說:這是一項值得我們探尋的理論。與過去相比,尋找該理論成立證據的難度要小得多。人類一直夢想著飛出太陽系,甚至飛出銀河系,曲速引擎能夠幫助人類實現這些巨大飛躍,因此我們有必要投入資源展開相關研究。

曲速飛船藝術概念圖與航空電子設備、核研究、太空探索、電動汽車和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助推器一樣,阿庫別瑞曲速引擎註定是一個偉大,但充滿挑戰的設想。如果說歷史能給我們帶來啟示的話,那這個啟示就是一旦穿過「不能返回臨界點」,一切便突然豁然開朗,所有的設想似乎都具有可能性。

隨著科學家發現越來越多的系外行星,一定有很多人夢想著探索太陽系附近的恆星系統,尋找具有潛在宜居性的「第二地球」。如果能夠研製出曲速引擎,便能讓這些夢想照進現實。

文:馬特·威廉斯|譯:牛樹軍轉自:漫步宇宙/qqtaikong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哦

相關焦點

  • 曲速引擎夢想能否照進現實?
    曲速引擎能夠幫助人類實現星際旅行的夢想,但一直以來,這種推進裝置只停留在科幻作品。據信,美國宇航局正悄悄測試這種革命性的太空旅行方式,從地球前往月球只需要短短4個小時,甚至有可能進行超光速旅行。不過,絕大多數科學家認為超光速太空旅行不可能成為現實,至少短期內無法實現。
  • 打破空間探索邊界:曲速引擎或將實現超光速
    當我們觀看《星球大戰》、《星際迷航》和《星際迷航》時,會看到宇宙飛船以接近光速或超光速的速度穿越太空,有時甚至可以穿越時間,這是怎麼做到的?在這些電影中,宇宙飛船使用了曲速引擎,這是一種推進系統,使飛船的速度超越光速。這樣的推進系統常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但它們會在現實中實現嗎?本文就將回答這個問題。
  • 曲速引擎是科幻?還是現實?
    曲速引擎(英文:Warp drive),也譯為曲率引擎。是一種超光速(faster-than-light, FTL)推進系統,和跳躍引擎、超光速引擎、星際傳送器等設備都是科幻作品中相似但理論不同的常見技術。曲速引擎以在影片《星際旅行》系列電影中最為常見。
  • 什麼是曲速引擎?
    曲速引擎就是利用時空彎曲來壓縮前面的空間再膨脹後面的空間,使飛船被曲率泡包裡進行移動。想要真正了解這個概念就必須提到愛因斯坦的『四維空間』模型,這個四維空間模型就是我們所處在的三維空間其實也會向四維空間彎曲,也就是說,時空的組成是動態的,可以拉伸,甚至收縮。
  • 「曲率引擎」是什麼?人類可以藉助實現超光速飛行嗎?
    最近,有一位粉絲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曲速引擎是什麼?能否實現呢?」,筆者在查詢了相關資料後發現這個問題十分有趣,決定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因此,人類想要更加全面的探索宇宙,就必須實現「超光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科學家都執著於超光速的原因,如果不能實現超光速,人類的活動範圍會被困在一個小小的區域內。怎麼「超光速」?那麼如何才能實現超光速?
  • 反物質推進器和曲速引擎可以實現嗎?
    而且這個方式只需要反物質燃料,不需要推進劑,可以極大地減少飛船的負載。什麼是曲速引擎?是一種超光速推進系統,和跳躍引擎、超光速引擎、星際傳送器等設備都是科幻作品中相似但理論不同的常見技術。曲速引擎的理論在設定上並不允許在兩點間進行瞬時旅行。
  • 愛因斯坦說光速最快,若有人在光速飛船中跑步,他是否超越了光速
    雖然,人類距離光速飛行還有很長遠的一段路要走,但科學家發現,除了光速本身以外,還有一種名為時空曲率引擎的物質將在未來取代光速。曲率引擎又名為曲速引擎,它是一種超光速的推進系統,和人們在科幻片中常見的跳躍引擎、超光速引擎以及星際傳送器等設備有著相似的地方,但卻是完全不一樣的理論。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竟然秘密進行曲率飛船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這種曲率飛船的原理與墨西哥物理學家阿庫別瑞於1994年提出的「阿庫別瑞引擎」原理一致。阿庫別瑞研究了研究了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方程,提出了一個阿庫別瑞度規(Alcubierre metric),這個度規符合愛因斯坦方程。它用一種波動方式展延空間,導致航行器前方的空間收縮而後方的空間擴張,前後所連成的軸向即為航行器的航行方向。
  • 《蝸牛與黃鸝鳥》:音樂讓夢想照進現實
    尤其是對於心存音樂志向的人來說,通往夢想的道路,從來都是布滿了荊棘坎坷的,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郎朗。他的成功所付出的汗水與血淚有幾分,首先就要問問他爸爸的皮帶!不信你看每年那麼多的音樂選秀節目,可是大浪淘沙,真正能被記住並且達到一定造詣的歌手,又有幾個?超級女聲15年,只出了李宇春張靚穎周筆暢,其他屆的超女再也沒人達到這三個人的高度。
  • 堅定信心,讓夢想照進現實(人民觀點)
    ——編 者        今天的中國,有著緊緊把握歷史機遇期的自信,有著取得更大發展成就的豪邁  神州大地上處處跳動著發展的音符、處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從擺脫貧困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一代又一代人為了夢想執著奮進,今天的我們,有無比充足的信心、底氣和能力去實現這一目標。  最真誠的信念在歲月洗禮中歷久彌堅,最偉大的事業經過時間沉澱方能感受其澎湃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實現了7億多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翻開這樣一份成績單,沒有人不為之震撼和動容。
  • 好聽到耳朵懷孕的視覺大片讓夢想照進現實
    現實照進電影,最近有部同樣勵志的「造夢」傳奇影片一經上映就引發了不小的轟動。《馬戲之王》(The Greatest Showman),它在北美上映時,第一周周末票房才八百萬美金,而該片成本就高達八千萬美金!
  • 夢想照進現實:科幻電影裡的「機械外骨骼」圖鑑
    只是在科技尚未到達那個高度之前,人類只能幻想,好在電影能逐步完善咱們的夢想。被很多人當成是童年陰影的電影《異形2》,是卡梅隆於1986年拍攝上映的作品,電影裡除了有讓人恐懼的異形之外,那座起到關鍵作用的「人體工程起重機」也讓人印象深刻。
  • 夢想照進現實 吉利ICON 幾乎完美還原概念車 「硬漢」肌肉SUV
    hello,大家好,我是小缸,最近一段時間有款SUV特別火,其實在很久之前,我就注意到了,不過當時它是概念車的身份,而最近再見到它的時候,有種夢想照進現實的感覺。我們都知道概念車就像方便麵下面的「僅供參考」字樣,實車常常會有比較大的差別,而這款車居然把概念車幾乎一模一樣地復刻出來了,說了這麼久,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它是誰啊。
  • 中國車企關於科幻的夢想,終將隨著icon被照進現實裡
    文|曹江北科幻文學的創意,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現實生活中科學技術的進步。從這個意義上說,科技創新,是點燃中國科幻的「火石」。正如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所言:「技術進步和經濟崛起讓中國社會每天都在發生新的變化,已成為全世界最具『未來感』的國家,這是科幻產業發展的肥沃土壤,展望未來,中國科幻也將迎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 兩艘飛船相反的方向以光速飛行,那相對速度是否超光速了呢?
    相對運動下的光速運動謎團是最能迷惑人的,很多朋友認為超光速很簡單,根據相對運動,兩輛相向而行的汽車上射出的手電光線就已經超光速啦!當然這從相對運動的角度上來理解是滿分,但這對象是光,光速不會因參考系改變而改變!因此這題被判為零分!
  • 《蝸牛與黃鸝鳥》:夢想與現實徘徊的青春,現實與夢想交匯的未來
    青春是夢想的交響曲,青春是現實的奏鳴曲,青春是人生指揮棒最初揚起的進行曲。青春既是蝸牛,又可以是黃鸝鳥,堅毅的、飛翔的、踏實的、奮進的,學而時習之。李臻言與方小萵的相逢,對於他是意外的,對於她也是意外的,兩個意外撞在一起,卻是最為美好的時光。方小萵的主動,逐步打破、化解和刺激了李臻言封閉的自我,從而使得他與童年、與往事、與父親、與恐懼的和解。
  • 俄羅斯網友:做夢都想見「滾滾」
    大熊貓將運到莫斯科的消息一出,俄羅斯網友都「炸開鍋了」。雖然光運費就要花千萬盧布,但是網友們紛紛表示:花得太值了!大熊貓是寶貴的中國保護動物,為了2隻「滾滾」安全抵達,飛行時間不能超過20小時,還要帶上三名隨行人員。為了讓「滾滾」在俄羅斯過得舒適,莫斯科國家動物園將派員工前往中國,仔細學習如何「熊抱」大熊貓以及大熊貓的飼養技術。
  • 費德勒小黑拍之夢照進現實
    原標題:費德勒小黑拍之夢照進現實 0、先說一個真事 先來說一個有關老司機的真事,很正經的,不是段子。 今天,一個有經驗的老司機,早上6點鐘就起床,然後早早被堵在高速上。
  • 天津,將夢想一步步照進了現實!
    天津市紅橋區委宣傳部供圖「我打出生就在與天津西站一河之隔的『漁村』,一個12平方米的小屋子,上下5代人都是那麼住過來的。夏天就靠一臺電扇,冬天得自己點爐子,最怕下雨、下雪,屋裡屋外都嘀嗒水。」回憶起之前在棚戶區的生活,紅橋區居民祁超十分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