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熱又是過敏性鼻炎,本病臨床常分為常年性變應性鼻炎和季節性變應性鼻炎,後者又稱為「花粉症」。雖然變應性鼻炎不是一種嚴重疾病,但可以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學習以及工作效率,並且造成經濟上的沉重負擔,可誘發支氣管哮喘、鼻竇炎、鼻息肉、中耳炎等,那麼枯草熱應該如何治療和用藥?
1、口服藥物:避開變應原即可減輕症狀。多數病人口服抗組胺藥可緩解。如因這類藥物有較強的鎮靜作用,可改用無鎮靜作用的抗組胺藥。局部治療也是一種方式。常將擬交感藥與抗組胺藥聯合使用。苯丙醇胺,苯腎上腺素或假麻黃鹼是有效抗組胺減少充血的製劑。口服擬交感藥可使血壓升高,故有高血壓傾向的病人若無定期監護,不得使用。
2、噴射藥物:若口服抗組胺藥效果不佳,可鼻內噴霧4%的色甘酸鈉(用指壓泵噴入)。劑量為一噴5、2mg,每日3~4次。色甘酸鈉預防症狀發生較之緩解急性症狀更為有效。但色甘酸鈉價昂且只能減輕鼻症狀,通常不作為治療枯草熱的首選藥物。
3、皮質治療:若抗組胺藥治療未能緩解症狀,鼻內噴霧糖皮質激素常可奏效。始用二噴,每天2~4次(表148-2)。當症狀出現緩解時,減少劑量至可耐受。當按所指的方法應用時這些藥物的副作用很少。嚴重頑固的症狀可能需進行全身短程皮質類固醇的治療(每日口服強的松30mg,逐漸減慢,一周後停藥或隔幾日用10mg)。若不能避免過敏原或病人難以耐受藥物;或整個季節需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建議用過敏原免疫治療。對於花粉變應性的病人,一旦花粉季節結束,應立即開始免疫治療,以待下一季節來臨。
4、辯證治療:標證者,發作時鼻塞嚴重,鼻內刺癢,陣發性噴嚏,鼻流清涕且量多,鼻腔內部檢查可見鼻甲水腫,鼻黏膜常呈蒼白、淡白、灰白或淡紫色。鼻道及鼻腔底有水樣或黏液樣分泌物。嚴重病例腫脹的鼻甲可完全堵塞鼻道。如合併感染,則黏膜充血。治宜疏風解表,用辛夷、蒼耳子、白芷、葛根、桂枝、蔓荊子、柴胡、白芍、路路通、蟬蛻、細辛、川芎、麻黃、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