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巡遊,走進神秘的北非埃及

2021-01-21 私享世界

許多年前看三毛的文集《撒哈拉的故事》,總被她筆下奇妙的沙漠景觀和民俗風情吸引。那裡雖然貧窮守舊,但人們卻仍然保持著一顆淳樸善良之心,時時感動著三毛。

總幻想有一天也能去到非洲大陸,踏上三毛曾經走過的路,感受它的廣袤無垠,探尋它的變幻莫測,深入到它的市集小鎮,像這位靈魂旅行作家一樣去流浪。

而埃及,這個位於非洲大陸最北端的神秘國度,沙哈拉沙漠就佔據了95%的土地面積,歷史和神話在這裡滋生,現世和傳奇在這裡融合。

穿梭在古埃及眾神廟與金字塔之間,仿佛穿越了千年。終究理解了三毛所說的「遠方是你這一生現在最渴望的東西」,也滿足了年少時想要看看外面世界的願望。

金字塔,穿越千年的時光隧道

在古代埃及人心目中,尼羅河就像他們的母親一樣神聖,所有的生命和終止都是以這條河為分界線。當飛機掠過開羅的上空,可以清晰的看見金字塔和城市、村莊分布在尼羅河的兩岸,恪守著各自的那片土地。

埃及所有的金字塔中,最出名的當屬胡夫金字塔,它表情肅穆的凝望著遠方。儘管經過歲月的摧殘有了斑駁的痕跡,但依然氣勢雄偉,向人們展示著墓主昔日的威風和古埃及人的智慧。

胡夫金字塔來源於旁邊的埃及第一座金字塔——左塞金字塔,隨著風蝕的作用呈現出階梯狀。

雕刻的石頭圍牆和柱子看起來像是由蘆葦和莎草紙束做成,似乎當時的建造者還不太習慣使用石材。混搭風的設計讓它更顯獨特。立於金字塔前,其不經意流露出的威嚴和古老,讓人秒回到過去。

在金字塔周圍遍地黃沙的平野上,無論是騎駱駝還是緩慢行走,都能感受到炙熱的陽光。也正是由於特殊的氣候,才能讓這些奇蹟保存至今,延續法老時代的輝煌。

如果說蜿蜒的尼羅河守護著法老的輝煌,那麼古老的太陽船則承載著河流的跨越。在金字塔旁的深坑中發現的船隻,如今被安置在太陽博物館裡。

木船兩頭尖尖翹起,獨特的形狀在傳說中是獲得新生的利器,巨大的船槳整齊的排列著,耳邊仿佛響起了拍擊水流的聲音。

想要下榻距離金字塔較近的居所,Marriott Mena House恐怕是最佳的選擇。酒店周圍綠樹環抱,足不出戶便可以俯瞰吉薩大金字塔。

無論是早晨或者傍晚,都能一邊享用美食,一邊透過晨光和暮色欣賞千年建築。看著巨大的金字塔在水池形成美麗的倒影,任時光靜靜流淌,用心感受著素色如錦。

尼羅河,蘊藏著多少獨世風情

清澈和寧靜是尼羅河留給世人的印象,特別是遠離開羅市區的盧克索到亞斯文,充沛的水量在陽光下顯得十分湛藍,波光粼粼。

而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更為這條河增添了些許神秘色彩,青碧的河谷到底蘊藏著多少獨世的風情?潺潺流淌的水裡又有哪些傳奇?不禁讓人心生嚮往。

乘坐輕巧的三桅帆船當屬如今泛舟其上最流行的方式,不過因為帆船設施簡陋,只需短暫體驗就好。若想要長途觀賞風景,還是選擇提供住宿的遊船。

阿加莎·克裡斯蒂筆下,大偵探波羅期待的度假地——盧克索,便停靠著Sanctuary Retreats太陽船3號遊輪。充滿阿拉伯風格的船艙,不僅包含餐廳、酒吧等各類就餐和娛樂場所,甲板更是欣賞尼羅河風光的絕妙之地。

找個白色帳篷於底下舒適的躺著,或者隨意的倚在藤椅上,船內的碧水與船外的蔚藍相映成趣,既清涼又放鬆。

無論來過尼羅河多少次,它的傍晚是永遠欣賞不夠的。成片的晚霞染紅了天際,孤帆掛在中間,如詩如畫,頗有中國古詩之意境。

眾神廟,承載著最原始的禱告

以神為本的古埃及人,在尼羅河兩岸遺留下了不同時期的大小神廟,它們承載著人們最原始的禱告,也將古老的文明和藝術延續至今。

坐著遊輪,一路向北,能邂逅素有「宮殿之城」的盧克索,至今仍保存著不少完整的神廟。若有機會呆上幾天,定能逐一在這些滄海遺珠中感受到歷史的美。

初見卡納克神廟,你會被其宏大的規模所震撼,完全忘記了它是一座神廟。厚門、巨柱、高塔令人敬畏,而浮雕、圖案、象形文字又叫人驚嘆。

其間最具魅力的多柱廳由百根石柱組成,氣勢磅礴,直入雲霄,整個陣營比一座聖彼得大教堂還大得多。柱身殘留的豔麗色彩,依然能看出幾千年前古埃及的強盛。

站在大廳中央,四面是森林般的石柱,處處遮擋著視線,偶有陽光照射進來,頓感自己的渺小,一種神秘又幽深的感覺在周圍蔓延開來。

而位於尼羅河拐彎處的康翁波神廟,曾是鱷魚神的祭祀中心,也是唯一一座供奉鱷魚和鷹神兩個神的神廟。

在眾神廟中它不是最早最大的,卻算得上最美的神廟之一,特別是夜晚來臨之際,能產生與白天截然不同的味道。

神廟兩部分幾乎完全對稱,每一幅浮雕都記錄著一個精彩的故事,即便是現在看來,細緻的程度和巧奪天工的手法,也足以堪稱神作。

在遊輪航行的終點,是坐落在亞斯文碼頭的菲萊神廟,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四面環水,只有乘坐船隻才能到達。

其實這裡並不是菲萊神廟的原址,當年因為菲萊島南面築起的高壩,舊神廟幾乎全部淹沒,為了保護文化遺產不受損壞,才被遷移到現在的島上。

在神廟門口的石壁上還清晰可見分割與運輸的痕跡,也正是由於這個美麗的「錯誤」,反而讓菲萊神廟顯得與眾不同,如法老寶座上的明珠,屹立在小島之上,吸引著遊人前來一探究竟。

開羅博物館,自帶王者氣勢

《一千零一夜》故事是這麼來形容開羅的:「從未見過它的人,就等於沒有見過世界。」

而開羅的過去,幾乎都被融入到了開羅博物館,在這裡,你可以盡情地徜徉於歷史的長河中,感知著世界之旅最厚重的部分。

有著百年歷史的博物館,本身就是一件文物珍品,它從內到外都散發著滄桑感。也許在某個不起眼的角落,就能無意中找到令人驚嘆的發現。

圖坦卡蒙黃金面具和棺柩是其中的鎮館之寶,以前在歷史書上已經看到過很多次,但真正近距離接觸,仍然被其驚豔到。

棺柩如同俄羅斯套娃般層層疊放,最內層採用黃金打造,散發出自然的光澤。

黃金面具惟妙惟肖的還原了圖坦卡門生前容貌,鑲嵌的各種寶石盡顯華麗,前額塑有的彩色神鷹和眼鏡蛇尤為突出。

保存完好的紙莎草畫如棺柩一樣長存,傳達的意義甚至比金字塔還絢爛。它重現了古埃及法老時期宗教信仰、狩獵等各種生活,在燈光的映襯下,栩栩如生,仿佛另一世界。

如果你願意,額外花費一百埃磅便可以進入王室木乃伊廳,幾位埃及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法老,環抱著雙手,安詳地躺在棺中供世人瞻仰猶在的英容。

穿梭於館中的各大展區,常常會有時空的錯亂感,在淡淡的灰層背後,藉由一座座展品夢回古埃及各大朝代,觸及魅力國度的千年文明。

哈利利集市,秒融入當地人生活

如果說博物館記載著開羅的過去,那麼喧鬧的哈利利集市露天市場則彰顯著開羅的現在,讓你重回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中。

在這座典型的阿拉伯集市中,有序分布著各類特色商鋪,小販們悠閒地守著攤位,人群熙熙攘攘。相比其它的景點,這裡似乎更加整潔。

順著香味能尋覓到隱藏在其中的北非風情餐廳,而很多特色店也極受當地人推崇。

有趣的是,裡面很多埃及紀念品都是made in China,而小商小販們也會說幾句中文。身處異鄉,竟有一絲親切。

除了在哈利利集市,想要最快地感受到埃及文化,親自到當地人的家裡做客是不二的選擇。

埃及人熱情好客,喜愛用自製的甜點和雞鴨肉、蔬菜等來款待遠方來賓。但在埃及正式用餐時是不宜交談的,只需用心體會食物的美好即可。

有著宗教信仰的他們,晨暮禱告數次,日落之後一定要與家人晚餐,親身的融入,才能共享這難得的歡聚時光。

在世界上,從未有哪個國家如埃及,擁有著千年的歷史和複雜的文化,涵蓋又融合著神話與現實。

美麗的開羅只是打開埃及的一扇窗,這個千年古國還有更多的詩與遠方等著你來挖掘。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尼羅河的贈禮,帶你揭開古埃及的神秘面紗
    你可曾在愛琴海上飄蕩,晚風迎著斜陽,心靈迎著神話看那眾神演繹著一出出愛恨情仇,就如希臘的歷史一般絢爛而神秘。如今,我們遠離那個紛亂多彩的歷史,生活在一個全新的世界裡,在這裡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了解歷史,不僅是我們的歷史,更是世界各國的歷史。
  • 尼羅河化身「哈皮神」,推動了埃及古老科學和神秘藝術的不斷發展
    世界四大古文明無一不與河流有關,古埃及文明就誕生於尼羅河流域,尼羅河對古埃及文明影響很大,因為它不僅提供了古埃及的人們的生活資源,還給他們的文化和藝術帶來了生存的空間。尼羅河化身「哈皮神」成為古埃及人心中的信仰因為尼羅河是埃及文明的源頭,埃及人對它非常崇拜和嚮往。在埃及就有一個神叫做哈皮,就是人格化的尼羅河神。
  • 非洲 埃及 開羅 尼羅河丈量儀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它兩岸豐厚的沃土讓埃及一代又一代的子民得以耕作得以豐衣足食。不過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對河岸人民的生活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為了使災情減至最低,並預測洪水泛濫的面積和來年的收成,古埃及人在尼羅河岸邊安置了巨大的、可以測量河水漲退的測量儀。
  • 地圖看世界;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
    啊,尼羅河,我讚美你, 你從大地湧流出來, 養活著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減少, 人們就停止了呼吸。——古埃及人。埃及是尼羅河送給世界的禮物!埃及96%國土面積為沙漠,西邊是撒哈拉沙漠,東邊是阿拉伯沙漠,只有一條尼羅河從南到北穿過。
  • 都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其實古埃及成也尼羅河,敗也尼羅河
    如果要用一句話描繪埃及,最經典的莫過於「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據說它出自古希臘旅行家赫克特斯(Hecataeus)之口,並通過希羅多德的「剽竊」而廣為人知。這句話說得十分中肯,毫無溢美之詞。尼羅河就是如此重要,她不僅僅是古埃及文明的母親河,也是古埃及文明的全部,甚至可以說沒有尼羅河就沒有古埃及。
  • 從埃及亞斯文大壩到埃塞復興大壩:半個世紀的尼羅河水之爭
    尼羅河為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流經東非至北非的數十個國家,是貫穿沿岸各國水力和電力的生命線。埃塞復興大壩從開建以來,飽受沿岸國家爭議。灌溉與用水及其依賴尼羅河的埃及與蘇丹擔心這座新建的大壩會截斷下遊水源。尼羅河流域 來源:標準地圖服務系統網站今年1月10日,埃及、衣索比亞與蘇丹就復興大壩問題的新一輪談判再次破裂。
  • 尼羅河畔的時空穿越——埃及遊記
    埃及——人類歷史的一個奇蹟之國。空間上,它坐擁尼羅河的浩渺煙波,挾地中海、紅海的旖旎風光;時間上,雄偉的金字塔矗立在廣袤的沙漠中,連接著六千年的時空。在這個神秘的國度裡,駕車隨處遊走,則能夠更加深入地體會到它優美的風姿和令人震撼的歷史遺蹟。千塔之城:開羅行程:開羅市內遊。參觀獅身人面像、金字塔、太陽船博物館和埃及國家博物館。
  • 美麗埃及 穿越時空的尼羅河之旅(組圖)
    阿布•辛貝:太陽神的祈禱  在公元前8世紀,努比亞國王沙巴卡開始向埃及宣戰。沒多久,黑法老沙巴卡徵服了整個埃及,疆土從喀土穆(Khartoum,今蘇丹共和國首都)一直向北延伸到亞歷山大港,並在孟菲斯(今埃及開羅附近)建立了一個新王朝。這個努比亞人的第25個王朝統治了埃及一個多世紀,並建造了一系列金字塔和神廟。  然而,阿布•辛貝神廟(Abu Sunbel Temple)的建造者不是黑法老,而是那位埃及歷史上最著名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 教你三分鐘看懂神秘的埃及,埃及豔后、金字塔的由來與木乃伊?
    埃及一直都是各種「世界未解之謎」、「宇宙未解之謎」的常客,巨大的金字塔,各種奇異的石像,神秘的古埃及文字,埃及仿佛就是神秘集合體。於是有很多人懷疑,是外星人建造了這個國家?四大文明古國中,論歷史的延續性,中華文明一馬當先,但論歷史的悠久和文明的繁榮,古埃及文明首屈一指。這個漫天黃沙的國度到底經歷了哪些興衰榮辱?
  • 尼羅河畔,穿越千年,只為探秘文明古國的埃及!
    尼羅河畔,高大雄偉的金字塔,魔影籠罩的古老神廟,英姿勃勃的少年法老,妖豔性感的女祭司,陰森恐怖的木乃伊,劇毒致命的眼鏡蛇,狼頭人身的阿努比斯神,穿越千年只為探究,這神秘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古埃及印象尼羅河所孕育出最早的文明可追溯至西元前三千一百年(3100BC )左右。
  • 埃及,亞斯文高壩裡有二萬隻尼羅河鱷魚
    不過亞斯文高壩的受益者是現代埃及人,而不是法老或者某統治者。據說高壩峻工後,亞斯文以北的尼羅河裡已經不再有鱷魚出沒,但高壩裡卻有超過二萬隻鱷魚,想徵服亞斯文高壩的傢伙,還是趁早打消這個主意。◆清晨的尼羅河 幾千年來,古埃及和努比亞以第一瀑布為界,埃及一側土地優良肥沃,努比亞一側崎嶇坎坷,土地多不宜耕種。人們通常將第一二瀑布間稱下努比亞,第二六瀑布間稱上努比亞,即庫施王國。
  • 尼羅河上的漁業新星:中國八成進口小龍蝦來自埃及
    原標題:尼羅河上的漁業新星本報駐埃及記者 劉 慧寂靜的河面上,埃及漁民阿卜達伊使出渾身力氣拉起蝦網,空中濺起豆大的水珠,映著朝陽閃爍。這些野生小龍蝦來自尼羅河。之前在埃及民眾眼中,小龍蝦並沒有什麼經濟價值,其大量繁殖還會帶來不少困擾。埃及漁業局副局長納比拉·內格迪說,尼羅河裡盛產羅非魚,這是當地漁民捕撈的主要魚種之一。小龍蝦以羅非魚魚苗為食,導致羅非魚產量大幅降低。除此之外,小龍蝦還時常破壞兩岸漁民的漁網。
  • 神秘的埃及蘊藏著什麼樣的秘密?經歷數次衰落,在非洲卻依然強勢
    埃及是從繁榮走向衰落的國家之一。曾經是輝煌的。在古埃及,這裡形成了31個王朝,但後來被徵服並衰落。儘管如此,它仍然是所有非洲國家中的第三大經濟體。可以說,它是非洲板塊中的強大國家。儘管沒有以前那麼繁榮,但是古代文明人民所繼承的精神已經傳承了很長時間。發展和不斷積累使該國成為非洲的領導者,旅遊業和工業的發展在該國處於同等地位。
  • 「尼羅河」創造的古埃及,從興起到6次被入侵,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其中最嚮往的就是擁有著金字塔的古埃及,它是一個神秘的領土,帶著不一樣的色彩。喬治·羅森林是亞非古代史的一個著名的史學研究專家,他從公元前3000多年到公元前三世紀上下數千年研究了古埃及。他說:"位列於四大文明古國的古埃及,文明不可謂昌盛,武功不可謂強大,人民不可謂勤奮……"可是之後為什麼這著名的一個文明,消失在黃沙之下,僅僅是因為他國的六次入侵嗎?
  • 方寸之間遊覽埃及,你了解的埃及不應該只有金字塔
    埃及是位於尼羅河流域的一個神秘的國家,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與兩河流域文明有一定程度的交流,不過在在希臘與羅馬人的統治下,古埃及文明在公元前逐漸沒落,後來被阿拉伯文化所取代。二戰後,埃及於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國,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
  • 埃及尼羅河西岸發現30具木乃伊,有大人和孩子,完好無損
    說起埃及木乃伊,你是不是想到電影《木乃伊》?雖然電影是虛構,但現實生活中木乃伊卻是真實存在的。當地時間2019年10月19日,埃及盧克索,考古學家在當地尼羅河西岸發現了30具保存完好的古代木棺,裡面裝有成人和兒童的木乃伊。圖為現場吸引了無數的圍觀者。
  • 神秘又古老的貓品種——埃及貓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埃及貓,埃及貓屬於中型短毛貓品種。胎生,體重是2.5-7千克,皮膚和毛色上都有像豹的斑紋,埃及貓形體適中,肌肉發達。埃及貓是點狀虎斑種的貓中唯一不以人工繁殖,這一點就證明埃及貓完成了大自然的優勝劣汰它們是自然形成點狀花紋的貓種,因此被譽為"小型豹",身上的點狀花紋、或大或小隨意分布,臉、四肢和尾巴有條紋圖案。額頭的眉宇之間有一個聖甲蟲圖案。這是多可愛的標誌啊!埃及是埃及貓最早出生地,在家貓的歷史中埃及貓可能是最早出現的。看來埃及貓的歷史很悠久啊!
  • 埃及為何要遷都沙漠,基建卻只信任中國,美日德只有羨慕的份
    埃及這個國家相比大家都聽說過,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交通要衝的北非國家,哪裡有神秘的金字塔,其境內的蘇伊士運河是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捷徑的必經之路。在這片土地上曾誕生過和我國一樣偉大的古埃及文明,但卻沒有延存下來。
  • 日漫《王家的紋章》:尼羅河女兒,幾十年青春仍未等來大結局!
    《尼羅河女兒》也讓我在懵懂的時期初步地了解到了埃及這座神秘的異域國家,雖然這些年來國內有不少宮廷穿越劇大火,但似乎我總覺得在多年前是它打開了我對於穿越的理解範圍。對於很多漫畫迷來說,細川智榮子的這部漫畫書名為《尼羅河女兒》已面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 考古學家解開英博物館古代鴕鳥蛋起源之謎,曾在尼羅河三角洲出現
    國際考古學家團隊近日的研究揭示,該批鴕鳥蛋相信是商人千辛萬苦從鴕鳥巢穴偷出加工,並在古時的埃及北部尼羅河三角洲一帶進行買賣。學者指,此次研究有助探索古代文明及經貿路線。蛋殼上雕有獅子等動物圖案。(網絡圖片)早在5000年前,歐洲、地中海及北非一帶流行買賣經裝飾的鴕鳥蛋,部分會鑲有象牙、寶石、貴重金屬或其他物料,多數在富貴人家的墓穴出土,相信是一種奢侈品,而在大英博物館的蛋,則以漆繪上動物、花朵、幾何圖案、士兵和戰車圖案。團隊分析該批蛋蛋殼的同位素,再與現代來自埃及、以色列、約旦及土耳其的鴕鳥蛋蛋殼同位素比較,追蹤到商人或曾在尼羅河三角洲一帶買賣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