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林業局蛇類資源最新調查結果:分布有近40種蛇

2021-01-09 浙江環保新聞網

  浙江在線09月03日訊 據市林業局蛇類資源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寧波分布有近40種蛇,其中大多數種類是無毒蛇,常見的毒蛇是竹葉青和短尾蝮。

  市中醫院的門診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6月以來被蛇咬傷的市民達245人,差不多每天有二三人被蛇咬傷。

  值得提醒的是,辨別是否為毒蛇,不能籠統地用「頭部是否三角形」、「顏色是否鮮豔」來判斷。最靠譜的辦法是看蛇的行為,如果蛇遇人不躲,則很有可能是毒蛇。

  溪石上邂逅劇毒蛇———五步蛇

  日前,記者隨野生動物攝影愛好者李超等來到位於鄞州區塘溪鎮上周村的一處生態環境較好的溪流,經過白天的考察,李超認為這裡是蛇的生活區。由於高溫使溪水變淺,溪流底部的巨大巖石裸露出來,傍晚蛇很可能到巖石上納涼消暑。

  晚上7點以後,天色漸漸暗下來了。青蛙的叫聲此起彼伏,「有青蛙必有蛇,蛇是青蛙的天敵。」說話間,眼前一根橫臥在溪中的毛竹,擋住了去路,一隻華南湍蛙跳到毛竹上歇息。

  正當李超拍完蛙站起來,突然一條蛇進入視線。只見它盤成一團,蛇頭朝天,正在吐著信子。這條蛇的頭呈三角形,長長的鼻尖往上翹,背部有灰黃色的方勝紋。「五步蛇!快拍!」「拍蛇這麼多年,第一次拍到五步蛇。」他們興奮地告訴記者。

  常見毒蛇是竹葉青和短尾蝮

  記者請教了多名常年奔走在野外的野生動物愛好者,了解到寧波常見的毒蛇是福建竹葉青和短尾蝮,而五步蛇、蝮蛇、眼鏡蛇等毒蛇一般很難被發現。

  竹葉青渾身碧綠,身體兩側各有一條白線,頭呈三角形,與身體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它那紅色的眼睛,它的瞳孔呈垂直的線狀,頸部稍細,尾部驟然變細,呈焦紅色的,因此又被稱為焦尾巴。竹葉青白天喜歡棲息於山林的巖石上,也喜歡纏繞在樹枝或竹枝上,常在早晨和晚間活動覓食。短尾蝮更加常見,夏秋季節,常在稻田、耕地、溝渠、山林等處捕食鼠、蜥蜴、蛙等,白天晚上都能看到。

  寧波分布著近40種蛇

  根據市林業局蛇類資源調查報告和野生動物攝影愛好者的實地拍攝記錄統計,寧波總共分布著近40種蛇,其中以無毒蛇居多。

  寧波常見的無毒蛇有:黑脊蛇、鈍頭蛇、鈍尾兩頭蛇、赤鏈蛇、黃鏈蛇、雙斑錦蛇、王錦蛇、玉斑錦蛇、紫灰錦蛇、紅點錦蛇、赤峰錦蛇、黑眉錦蛇、頸稜蛇、烏華遊蛇、漁遊蛇、草遊蛇、虎斑遊蛇、中國小頭蛇、臺灣小頭蛇、翠青蛇、山溪後稜蛇、花尾斜鱗蛇、灰鼠蛇、滑鼠蛇、黑頭劍蛇、烏梢蛇、黑背白環蛇等。

  寧波分布的毒蛇主要有:竹葉青、短尾蝮、銀環蛇、五步蛇、舟山眼鏡蛇、麗紋蛇等。

  被蛇咬後,第一時間查看牙痕

  每年的7至9月份,是蛇活動的高峰期,每年的這個時候,被蛇咬傷的人數也是最多的。截至昨日,6月以來到市中醫院醫治蛇傷的市民達245人,差不多每天有二三人被蛇咬傷。

  如今,進行戶外活動的市民眾多,做好防範毒蛇的工作十分重要,大家最好穿上高幫鞋和長衣長褲,隨帶登山杖,在雜草較多的地方可以先拿棍子探探路,蛇受驚嚇會逃掉。

  一旦被蛇咬傷,需要立即查看傷口。如果傷口上有2個較大和較深的牙痕,一般可斷定為毒蛇。需要立即找一根布條或長鞋帶在傷口上端5-10釐米(靠近心臟的一端)紮緊來延遲毒素擴散,為防止肢體壞死,每隔10分鐘左右,放鬆2-3分鐘,然後用冷水反覆衝洗傷口表面的蛇毒,並迅速送醫。若傷口無牙痕,並在20分鐘內沒有局部疼痛、腫脹、麻木和無力等症狀,則多為無毒蛇咬傷。

相關焦點

  • 分布海拔最高的蛇類之一 四川白玉縣首次發現溫泉蛇
    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8月11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甘孜州白玉縣獲悉,日前,四川大學自然博物館專家組在白玉縣拉龍措國家溼地公園開展生態調查途中,發現了四川溫泉蛇,這是當地首次發現該物種。據了解,四川溫泉蛇,2008年從溫泉蛇分出,是一種小型的性情非常溫和且無毒的蛇類,目前被發現於海拔3700米至4150米溫泉附近的高山草甸或灌叢,是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蛇類之一。作為中國的特有蛇類,四川溫泉蛇分布於青藏高原東部的川西高原,而它的姊妹物種西藏溫泉蛇則分布於西藏中部高原,兩物種以橫斷山為界。
  • 分布海拔最高的蛇類之一 四川白玉縣首次發現溫泉蛇
    據了解,四川溫泉蛇,2008年從溫泉蛇分出,是一種小型的性情非常溫和且無毒的蛇類,目前被發現於海拔3700米至4150米溫泉附近的高山草甸或灌叢,是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蛇類之一。作為中國的特有蛇類,四川溫泉蛇分布於青藏高原東部的川西高原,而它的姊妹物種西藏溫泉蛇則分布於西藏中部高原,兩物種以橫斷山為界。
  • 人工養殖蛇類能食用嗎?蛇類疾病調查結果不容樂觀
    來源:一財網調查結果表明,臨床發現蛇的許多疾病是人獸共患病(如蛇曼氏裂頭蚴病),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安全問題。 禁野之後,人工飼養的蛇類還能食用嗎?蛇類養殖者憂慮叢生,並且認為純養殖的蛇類沒有問題。但記者調查發現有關蛇類疾病問題不容忽視。
  • 動物世界中的10種陸生劇毒蛇類
    分布於東南亞和南亞,多見於森林邊緣近水處,隱匿於石縫或洞穴中,白天活動。它的主要食物就是與之相近的同類──其他蛇類,所以在眼鏡王蛇的領地,很難見到其他種類的蛇。眼鏡王蛇的體內有抗毒的血清,所以當其他毒蛇對眼鏡王蛇施咬時,眼鏡王蛇通常會安然無恙。
  • 萬物復甦蛇出沒踏青須謹慎 泉州分布有蛇類42種
    原標題:萬物復甦蛇出沒踏青須謹慎 泉州分布有蛇類42種   這條蟒蛇長達3.5米   現場 大蟒蛇現身村屋旁   「哇,好大的蛇啊!」隨後,南安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和金淘派出所組織人員前往現場,並聯繫蓋溪村捕蛇高手江先生,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捕捉蟒蛇。   經鑑定,這條蟒蛇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相關人員對蟒蛇進行稱重與量體長,其長3.5米,重達39斤,全身深褐色,體表布滿雲豹狀的大片花斑。對大蟒蛇檢查後,民警將它帶到沒有人跡的高山上放生。   南安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王局長表示,村民如果發現蟒蛇,應注意安全。
  • 蛇最長可活40年左右?中國的十大毒蛇有哪些?
    -40年左右甚至更久,但是並沒有大家說的千年蛇,萬年蛇的情況,如果真的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那就不符合正常的自然規律了。所以說,蛇最多壽命可能就幾十年,但是大多數的蛇記錄最高也就是40年左右,比40年更高的暫時也沒看到什麼記錄數據,至少在我國沒有看到過這樣的報告。同時這裡需要注意下,不同的蛇壽命是不一樣的,第一句我們也強調了。
  • 科學家首次揭示世界上海拔分布最高的蛇類基因組
    中青在線成都8月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鑫昕)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獲悉,北京時間2018年 8月1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PNAS(《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等研究團隊關於溫泉蛇研究的最新成國「Comparative
  • 加強賽加羚羊穿山甲稀有蛇類資源保護和規範其產品入藥管理通知
    據全國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穿山甲資源急劇下降到瀕危狀況;蛇類資源總量不足20世紀80年代的1/10,並由此在局部地區引發生態問題。此外,賽加羚羊角庫存量嚴重不足,使我國傳統中醫藥正面臨著資源危機,並且走私賽加羚羊角入境的案件時有發生,引起國際社會強烈關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還通過了有關賽加羚羊保護決議,要求加強管理、嚴格執法。
  • 【物種科普】鏈蛇屬最新分類圖鑑,及我國分布狀況
    物種分類地位隨著研究方法改變而改變,根據Cameron (2013),郭鵬(2013)的最新研究結果,並依據命名先後,將Dinodon屬 整個類群都被列入了Lycodon屬。Lycodon 共51種,我國分布的有17種:(標註說明:【 *** 】為模式產地)01.白枕鏈蛇 Lycodon capucinus (Boie, 1827)
  • 首次發現蛇琥珀 對研究晚中生代蛇類的演化與全球分布有著重要價值
    本報北京7月19日凌晨電(記者張蕾)來自中國、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團隊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類標本,並揭示出一個全新的物種。這一發現對研究晚中生代蛇類的演化與全球分布有著重要價值,相關論文於北京時間7月19日凌晨發表在《科學進展》(《科學》旗下子刊)上。
  • 「蛇中大熊貓」莽山烙鐵頭蛇現身韶關(圖)
    繼2007年在韶關發現廣東第一條雄性「蛇中熊貓」——莽山烙鐵頭蛇後,韶關市林業部門日前又再次發現一條雌性的莽山烙鐵頭蛇。這兩次重大發現打破了此前許多學者認為此種中國獨有蛇類只在湖南莽山出沒的慣有認識,增加了廣東省分布該種珍稀蛇類的新記錄。目前,專家們正在對這一對珍稀的「小青龍」進行人工馴養實驗,下一步將對它們進行廣東第一次莽山烙鐵頭蛇的人工繁殖研究。
  • 科學家首在琥珀化石中發現近1億年前蛇類,命名「緬甸曉蛇」
    科學家首在琥珀化石中發現近1億年前蛇類,命名「緬甸曉蛇」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18-07-19 07:38 來源:澎湃新聞
  • 雲南瀾滄江邊40公斤蛇被放生……當事人已被立案調查!
    記者4月7日從雲南景洪市人民政府新聞辦獲悉,備受社會關注的景洪瀾滄江邊「放生」蛇事件,經過公安、森林公安以及漁政部門連續兩天仔細調查取證和專家鑑定,初步確認嶽某運輸幼蛇的行為涉嫌非法運輸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已被景洪市森林公安局立為林業行政案件進行調查。
  • 泉州蛇咬傷人數猛增 海都教你今夏如何防蛇(圖)
    泉州市中醫院上個月住院20多例,這個月已增長到40多例。  目前的12名住院患者中,還有一位是懷胎5個月的準媽媽。她是前兩天晚上,在晉江一村道上被竹葉青咬傷的,經過治療,目前孩子沒事,右腳消腫了些,也能藉助椅子勉強行動了。  泉州市中醫院是泉州唯一有蛇傷專科的醫院。該科黃主任介紹,泉州各地的蛇傷患者基本都會送到中醫院,平均每年住院患者有400多名。
  • 到底哪種動物是所有蛇類的壓倒性克制天敵?蛇的壽命有幾年?
    的確,自然界中的確有一些動物能稱得上是蛇類動物的天敵,除了平頭哥,還有北美洲浣熊、小型哺乳動物狐獴、兩三米長的巨蜥和對蛇毒無感的蛇獴。但是,這些動物的分布範圍加起來都沒有蛇類廣泛,所以,並不是有蛇的地方就有其他物種的天敵存在。實際上,蛇類動物真正的天敵往往是同類,可能是同蛇種中體型更大的同類,更有可能是不同蛇種的其他蛇類動物。
  • 古老的蛇類
    包括一個現在生活在英格蘭南部的古老蛇類在內的四個新種,將蛇類的已知近親比之前認為的時間向前推了幾乎7000萬年。[2]一個來自美國、兩個來自英格蘭、還有一個來自葡萄牙的蛇類新物種,是在對一些幾十年前收集但隨後被扔到博物館抽屜裡的化石碎片的最新分析中被辨認出來的。這些化石要追溯到1.67億年前~1.43億年前。此前,已知最古老的蛇類化石大約有1億年的歷史。
  • 中國蛇類分類學的新起點
    「曲高和寡」向來是制約事物發展的一個因素,像我國這樣一個生物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十分複雜的人口大國,從事動物學分類、區系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的專家,如果有無數的科學愛好者來支持,肯定會有更大、更多的新發現。
  • 職業捕蛇人兩月偷獵近千斤蛇類 大多是王錦蛇還有五步蛇等毒蛇
    職業捕蛇人兩月偷獵近千斤蛇類 大多是王錦蛇還有五步蛇等毒蛇 2016年06月26日 10:21:00來源:溫州晚報記者 葉雄偉 通訊員 林作祥 陳如麒   近日,泰順縣公安局筱村派出所民警聯合森林警察大隊破獲一起特大非法捕獵案
  • 我科學家揭示海拔分布最高的蛇類基因組
    原標題:我科學家揭示海拔分布最高的蛇類基因組 本報北京8月1日電 (記者吳月輝)日前,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等研究團隊以分布於青藏高原的溫泉蛇為研究對象,解析了蛇類這種變溫動物適應高海拔極端環境的遺傳機制,將為人類高原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 紫帽山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結果出爐 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紫帽山位於晉江紫帽鎮境內,記者從晉江市農業局獲悉,近日,紫帽山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結果出爐。根據調查統計,紫帽山景區有陸生脊椎動物資源179種。其中哺乳綱7目11科16種,佔泉州市總種數(32)的50%;鳥綱12目35科109種,佔泉州市總種數(260)的42%;爬行綱3目8科34種,佔泉州市(61)的56%;兩棲綱1目5科11種,佔泉州市總種數(32)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