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些國寶級文物,都是博物館鎮館之寶,快來看看你認識幾個?

2021-01-10 冀說新語

國寶即國家的寶物,不管是物品還是非物品,都可以被列為國寶。世界各國都有各自的國寶,這些國寶受到所在國家的特別保護,他們大都作為無價之寶,成為國家的驕傲和象徵。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綿綿不絕,光耀於世,浩瀚的文化古籍和巧奪天工的文物珍品構成了中國歷史長河中一段段華彩樂章。

郵票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傳承古老文明,傳播歷史文化,通過圖案的設計,記錄下來很多種國寶級文物,下面跟隨方圓一起來探尋郵票中的國寶級文物。

1、司母戊鼎

特63 殷代銅器(8-8司母戊鼎)

商后母戊鼎,又稱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1939年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王陵區,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后母戊鼎是「世界出土青銅器之冠」,高達133釐米,口長79.2釐米,重達875公斤,鼎呈長方形,腹、立耳、柱足、器的腹邊裝飾有饕餮紋,耳廓飾虎咬人頭紋,外觀莊重,腹內壁鑄有「司母戊」三字銘文。

商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中國青銅器文化中的瑰寶,享有「鎮國之寶」之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2、秦始皇陵銅車馬

T151M秦始皇陵銅車馬(小型張)

郵票中展現的是1980年在陝西省臨潼縣出土的秦始皇陵銅車馬全貌。畫面上,高車在前,安車在後,形成秦朝皇室車輿制度的縮影;背景採用秦始皇陵兵馬俑陳列圖,周圍又襯以灰棕暖色,既表現出自然樸拙、雍容典雅的藝術氛圍,又再現了當年秦始皇出行車隊「大駕滷薄」八十一乘車的浩蕩威風。

秦始皇陵銅車馬是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銅車馬模型,共兩乘,一前一後排列。一號銅馬車是立車、單轅雙輪,車廂為橫長方形,車門在車廂的後面,車上有圓形的銅傘,傘下站著御官,雙手馭車,前駕四匹馬。

二號銅馬車為安車,也是單轅雙輪。車廂為前後兩室,二者之間有窗,上車的門在後面,上有橢圓形車蓋。車體上繪有彩色紋樣。兩輛車均為青銅鑄造,因年代久遠,出土時已支離破碎,經8年潛心修復,現已復原為真人真馬的二分之一。

秦始皇陵銅車馬是中國考古史上發現最早、體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車馬,是目前考古中見到的最大組合型青銅器,對研究中國秦代冶煉與青銅製造技術、車輛結構等具有極重要的價值。

秦始皇陵銅車馬是當之無愧的「青銅之冠」,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現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名副其實的「國之瑰寶」。2002年,秦銅車馬被列為第一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3、晉侯鳥尊

2017-17「鳳」文物-(6-2西周·晉侯鳥尊)

「鳳凰鳴矣,於彼高崗;岐山之下聖人出,岐山之上鳳凰鳴,和鳴千古啟神州,喚起春風遍域中。」鳳鳴岐山,周人視鳳為祥瑞之兆。這件晉侯鳥尊則為西周鳳鳥主題的創世之作,它是西周青銅器文化中的傑作,是山西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晉侯鳥尊,出土於晉侯墓地,是第一代晉侯燮父的隨葬品。鳥尊高39釐米,長30.5釐米,寬17.5釐米。整個鳥尊以鳳鳥回眸為主體造型,頭微昂,高冠直立。禽體豐滿,兩翼上卷。在鳳鳥的背上,一隻小鳥靜靜相依,並且成為鳥尊器蓋上的捉手。鳳尾下設一象首,象鼻內卷上揚,與雙腿形成穩定的三點支撐,全身布滿紋飾。大鳥回眸,小鳥偎依,巨象縮首,構思奇特,想像卓絕,華美的造型藝術和精巧的實用功能,完美組合於此尊,使之成為中國青銅藝術中罕見的珍品。「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鳥尊的蓋內和腹底鑄有銘文「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可證明為宗廟禮器。

西周晉侯鳥尊是第一代晉侯燮父祭祀祖先用的祭祀器物,見證了第一代晉侯開國之初的功業,確定了西周時期晉國的國都和世系,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晉侯鳥尊不僅是西周青銅文物中的傑作,更是見證大國滄桑的國之瑰寶,堪稱晉國之瑞。2013年,晉侯鳥尊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4、蓮鶴方壺

2003-26東周青銅器(8-7蓮鶴方壺)

春秋蓮鶴方壺,春秋中期青銅製盛酒或盛水器, 1923年出土於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現存一對,一件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青銅館,稱為「立鶴方壺」;另外一件收藏於河南博物院,稱為「蓮鶴方壺」,為之「鎮館之寶」。

蓮鶴方壺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為器蓋,是蓮鶴方壺的中心主題。上有冠蓋,被鑄造成盛開的蓮花瓣形狀,一圈肥碩的雙層花瓣向四周張開,花瓣上布滿鏤空的小孔。蓮瓣的中央有一個可以活動的小蓋,上面有一隻仙鶴站在花瓣中央,仙鶴似乎在昂首振翅,正在翹首望著遠方,造型靈動。

中部為器身。壺身為扁方體,壺的腹部裝飾著蟠龍紋,龍角豎立。 壺體四面還各裝飾有一隻神獸,獸角彎曲,肩生雙翼,長尾上卷。

下部分為圈足和器座。圈足下有兩條卷尾獸,身作鱗紋,頭轉向外側,有枝形角。承託壺身的卷尾獸和壺體上裝飾的龍、獸向上攀援的動勢,互相呼應。

蓮鶴方壺的鑄造採用了圓雕、淺浮雕、細刻、焊接等多種技法,工藝精湛,反映了春秋時期的整體風貌,並衝破饕餮紋、雲霄紋的藩籬,鑄造生動活潑,一掃商周以來青銅重器的沉悶風格,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創造精神。蓮鶴方壺作為河南博物院的首批藏品,鎮館之寶,是當之無愧的的國之重寶。2002年,國家發布的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蓮鶴方壺名列其中。

5、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

T66景德鎮瓷器(6-2元·青花追韓信圖瓶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由景德鎮窯燒制,高44.1釐米,底部直徑為13釐米,腹徑28.4釐米,口徑僅為5.5釐米。胎質潔白細密,青花呈色穩定,白釉純淨,透明度極高,青花系用進口蘇泥勃青料。無蓋,小口,口沿平厚,頸短而細,平肩,肩以下收斂,脛部瘦長,近底部外撇,平底。

造型端莊挺秀,腹部繪製「蕭何月下追韓信」歷史故事,韓信已到江邊,漁舟也已近岸,蕭何則在不遠處揚鞭催馬,蕭何、韓信和艄公的形象繪製的富有個性,情景扣人心弦。主紋上下分別用一周纏枝花紋和卷草紋區隔,頸下和脛部分別用仰蓮雜寶和仰蓮瓣紋裝飾。主紋突出鮮明,輔紋變化有層次。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是元代的瓷器,1950年出土於南京市江寧區將軍山沐英墓,現收藏於南京市博物館。該瓶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見珍品,為國寶級文物,是南京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中國瓷器三絕之一,號稱「天下第一瓷」。2013年,國家文物局將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6、青銅大立人像

2012-22三星堆青銅器(小型張:大立人像)

青銅大立人像,人像高180釐米,重約180公斤,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的青銅器,現存於三星堆博物館。

四川三星堆青銅器人像,一直都是神秘色彩濃重,威嚴的青銅器人像,象徵著三星堆存在著為數眾多的祖先英雄崇拜和圖騰自然物崇拜,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史前古蜀人的古老謎團。

雕像系採用分段澆鑄法嵌鑄而成,身體中空,分人像和底座兩部分。人像頭戴高冠,身穿窄袖與半臂式共三層衣,衣上紋飾繁複精麗,以龍紋為主,輔配鳥紋、蟲紋和目紋等,身佩方格紋帶飾,製作之精美細膩,迄今為止,在夏商周考古史上絕無僅有。其雙手手型環握中空,兩臂略呈環抱狀構勢於胸前。腳戴足鐲,赤足站立於方形怪獸座上。其整體形象典重莊嚴,似乎表現的是一個具有通天異稟、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

青銅大立人像的雙手極為誇張,呈抱握狀。他代表的是國王兼巫師一類的人物,在下民眼中,他同時也是「神」,是集神、巫、王於一身的最具權威性的領袖人物,是神權與王權最高權力的象徵。它是中國,也是世界迄今為止發現的同時代文物群中最早、最高、最大、最奇特、最神秘、最為宏偉壯觀的青銅立人雕像,被譽為「銅像之王」。

7、楚墓帛畫

T33中國繪畫·長沙楚墓帛畫

帛畫是指中國傳統絹本畫以前的以白色絲帛為材料的繪畫。它不同於絹畫或其他織物畫,採用百分之百頭道桑蠶絲,不漿、不礬、不託,運用工筆重彩的技法繪製而成。帛畫的色彩用的是硃砂、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豐富而鮮豔,如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也有用用墨兼用白粉繪製的,如人物龍鳳帛畫。帛畫約興起於戰國時期,至西漢發展至高峰。

帛畫的形成與發展,是楚文化的產物,長沙作為湘楚之地,是目前發現帛畫最多的地方。該套郵票圖案採用了在湖南省長沙戰國楚墓中出土的兩幅帛畫,畫面從不同角度生動地描繪了各自墓主人靈魂登天升仙的感望,反映了當時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從繪畫技法看,兩幅帛畫都採用墨線描繪,落筆一絲不苟,構圖以人物為中心,畫幅雖小,但具有尺幅千裡縮龍成寸之勢,表明遠在戰國時期,中國繪畫藝術已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1)龍鳳引魂升仙帛畫

此圖表現的是龍鳳引導墓主人的靈魂升天的情景。畫中右下方是一位盛裝打扮的女巫,頭挽垂髻,闊袖長裙,雙手合十,虔心祈禱。頭頂上有一隻騰空飛舞的風鳥,尾羽向上捲起。左側是一條體態扭曲的龍,正向上升騰。巫女莊重沉穩,祈願神化的龍與鳳引導死者的靈魂登天升仙。

(2)人物奴龍帛畫

此圖描繪墓主人乘龍升天的情景。畫中描繪一男子側身直立,腰佩長劍,手執韁繩,駕馭著一條巨龍。龍頭高昂,龍尾翹起,身平伏,略呈舟形。在龍尾上部站著一隻鷺,圓目長喙,頂有翰毛,仰首向天,神態十分瀟灑。畫的上方為輿蓋,三條飄帶隨風拂動;左下角為一鯉魚。畫幅中輿蓋飄帶、人物衣著和龍頸所系的韁繩,都是由左向右拂動,表現了風向的一致,顯現了墓主人乘龍升天的雄姿。

兩幅帛畫現都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帛畫,號稱湖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兩幅帛畫的出土,為今人了解和研究傳統繪畫在先秦時期的發展面貌,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歷史資料。2002年,入選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8、清明上河圖

2004-26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屬於國寶級文物,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存於世的精品之作,當國之瑰寶。2012年,列入國家第二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描繪出北宋京城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體現了北宋京城開封的繁華熱鬧景象,也反映出北宋時期我國的經濟的繁榮,國家的富強。

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裡,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船等交通工具,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清明上河圖》並非只是簡單的描繪百姓風俗和日常生活,在商業繁榮的表面之下暗藏玄機,明線下交織著一條令人心悸的暗線,同時又是一幅帶有憂患意識的「盛世危圖」。通過表現驚馬闖郊市為伏筆,鋪墊出全卷矛盾的視覺中心,船與橋的險情和橋上文武官員爭道交織成的矛盾高潮,還有前後出現的軍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渙散、國門洞開、商貿侵街、商賈囤糧、酒患成災等場景。張擇端以畫曲諫,提出對城防、安全、交通等諸多社會問題的憂慮。

河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何物?九大鎮國之寶之一,考證牧野之戰是什麼文物?還有更多國寶級文物,且聽下回繼續分解。

--END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這五大中國文物絕世罕見,可惜都成了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所以讓人遺憾的是,很多堪稱絕世罕見的中國文物,要到國外才能一睹真容,其中有五件中國文物還成為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不知何時,它們才能回歸祖國。一:蘭亭雅集玉山子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是美國中西北部最大的博物館,始建於1883年,並於1977年成立亞洲分館,收藏了亞洲各個國家數萬件文物。其中有14個常設展廳專門用來展示中國文物,可見重視程度。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中新網武漢12月13日電 (梁婷 孫夏)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為何被中國拒絕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為何被中國拒絕英國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庚子之變的發起國,在掠奪和收藏清宮文物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因為動手早、下手狠,所得豐富且精品多。英國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甚至私人收藏家都藏有清宮文物。其中以大英博物館最突出。
  • 來看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你有沒有被震撼到?
    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如果說文物是歷史文明與人類智慧的見證,那博物館就是儲藏歷史記憶的基因寶庫。  你最喜歡去的博物館是哪一家?你最喜歡的文物是哪一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來漲知識
    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新晉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在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原有「鎮館之寶」基礎上,新增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珍品。新晉十大「鎮館之寶」為:1.曾侯乙編鐘
  • 快去打卡 探訪青島各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博物館原來這麼好看,你去過幾個?」「節目裡的這些國寶你都親眼見過嗎?」……青島這些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中,有很多傑出的寶物:如青島市博物館的北魏石佛像、明萬曆《道藏》、宋代鈞窯鼓式洗,即墨市博物館的宋版《妙法蓮華經》、漢「諸國侯印」,萊西市博物館的西漢木偶人等,都是珍品。讓我們走進這些青島本地的博物館,看看這些鎮館之寶。青島市博物館北魏「丈八佛」:險被日本人偷走
  • 中國各地博物館鎮館之寶!讓你一次看個夠!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數不勝數。那麼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都是什麼,你了解嗎?大開眼界的國寶揭秘,趕緊收藏!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被譽為「中華第一神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 如數家珍,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都知道嗎~
    國寶級文物。 作為十三朝古都的大西安,博物館和文物包羅萬象,其中蘊含的厚重歷史文明更需要認真鑽研,細細品味。可想把所有文物都看遍,難度可能有點太大。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西安其他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為喜歡逛博物館的朋友劃重點哦~ 西安博物院鎮館之寶 唐代三彩騰空馬 於西安西郊出土,馬全身赭黃色,間白斑紋。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作為「湖北客廳」展現大國文明風範的湖北省博物館,是2018年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的首站。在參觀精品文物展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荊楚文化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湖北省博物館被譽為荊楚文化的淵藪殿堂,館藏文物達24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出爐,你中意哪件?
    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24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達16件(套)。
  • 湖北省博物館發布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對話專家解讀背後的故事
    央廣網武漢12月27日消息(記者彭照 黃炎秋 通訊員劉成璐)據中國之聲《朝花夕拾》報導,前不久,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除曾侯乙邊鍾、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的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六件文物入選。
  • 赤峰市博物館有個普通的石頭人,別看刻得挺粗糙,卻是鎮館之寶
    歷史長河中有太多珍貴的文物,每一處博物館也有屬於自己的典藏珍品。可在赤峰博物館中,一個看似普普通通、毫無美感的「石頭人」,居然是館中的「鎮館之寶」,這不禁讓人們思考,它之所以能成為寶貝,是因為它背後有深刻的寓意,還是它本身有厚重的歷史價值呢?
  • 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的8件鎮館之寶,件件價值連城,圖7曾被日軍炸毀
    幾經輾轉,新中國成立後,潘祖蔭的後人無償將大盂鼎捐獻給國家,現珍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虎紋石磬】 虎紋石磬於1950年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代時期的文物,是當時的一種石制打擊樂器,輕輕敲擊便能發出悠揚清越的音響。
  • 五大博物館鎮館之寶:湖南館是「野豬」,臺灣館的居然是紅燒肉!
    博物館鎮館之寶:上海館是從垃圾堆撿的,臺灣館的居然是紅燒肉! 圖一、這是《上虞帖》,又名《夜來腹痛帖》,為晉朝王羲之的書畫作品,大家都知道王羲之是著名的書法大家,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是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我國重要的國家級博物館,最值得的四大鎮館之寶!
    最值得看的是四大鎮館之寶:1978年出土於「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編鐘,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種樂曲,它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中國冷兵器時代的精品之作越王勾踐劍,至今鋒利無比,在它邊上展出的是「吳王夫差矛」,生前兩人是死對頭,死後兩人的兵器「在一起」;鄖縣人頭骨化石的地質年代距今約100萬年,早於北京猿人的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是元代青花瓷中極其罕見的精品。
  • 青島博物館鎮館之寶:丈八佛險被日本人偷走(圖)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數不勝數。每到一地遊覽時,或多或少都會去當地的博物館看看。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咱青島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中也有很多傑出的寶物:如青島市博物館的北魏石佛像、明萬曆《道藏》、宋代鈞窯鼓式洗,即墨市博物館的宋版《妙法蓮華經》、漢「諸國侯印」,萊西市博物館的西漢木偶人等,都是珍品。今天國際博物館日,讓我們走進這些青島本地的博物館,看看這些鎮館之寶。
  • 人文齊魯|博物館日,看你老家的鎮館之寶「上榜「沒
    齊魯大地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提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齊魯大地不止有省博的西周寶鼎、漢墓壁畫,濟博的彩繪陶負鼎鳩、青博的北魏「丈八佛」……  縣級或民間博物館同樣藏龍臥虎,它們的鎮館之寶一樣會讓人眼前一亮。  晚報人文周刊的「鎮館之寶」欄目曾集中介紹了諸多縣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既藉此展示一個地方的歷史積澱,也讓更多讀者享受精美的文化盛宴。
  • 大起底:青島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為何這麼牛(組圖)
    今天是世界博物館日!青島66家博物館免費開放你們準備好了嗎?小編今天為大家挑選了17家博物館文物、民俗、歷史、自然科技、文藝範的全都有一起來看看吧!青島市博物館有文物藏品160000件,書法、繪畫、陶瓷器、銅器、玉器、錢幣、璽印、甲骨等等應有盡有,館內還收藏有40000餘件青島歷史發展各階段留下來的文物資料。這裡有三大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
    相比歡樂谷的歡快與黃鶴樓的壯觀,湖北省博物館帶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來到這裡,可以了解到湖北省的古代歷史。湖北省博物館位於武漢市東湖風景區,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屬於國家旅遊局5A級遊覽景區。
  • 農民撿到一個「鐵片」, 上交國家,現在是博物館鎮館之寶
    1982年5月,河南登封一個上山採藥的農民屈西懷,再石頭縫裡意外發現一個「鐵片」上面還寫著看不懂的文字,看樣子應該是一件文物,但是農民沒有什麼文化,並不清楚這件東西的年代。消息傳了出來,有兩個山東來的商人想要購買這個「鐵片」,而且一出價就是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