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劇」四劍客,看到臉就想換臺,網友:已經形成條件反射
大家在看劇的時候,不同的人喜歡的類型不同,但是抗日劇基本是老少皆宜的電視劇,抗日劇可以提醒我們不忘歷史,可以讓我們重溫抗日英雄浴血奮戰的歲月,對我們來說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鞭策,讓我們在幸福生活的同時,可以時刻謹記我們的幸福來之不易,是靠戰士們不怕犧牲、英勇無畏的抗戰換來的。
可是隨著抗日劇的增多,抗日劇開始變了味,從一開始的嚴謹、貼合歷史,變成了隨意捏造、神化抗日英雄,我們看抗日劇已經完全體會不到抗日戰士的辛苦和不易了,慢慢的抗日劇變成了大家口中的抗日神劇。隨著抗日神劇的越來越多,大家也開始免疫了,對於那些誇張的劇情,經常演抗日神劇的演員觀眾開始默默地抵制,甚至有網友直呼看到他們就想換臺。
王挺本來經常出現在一些警匪片裡的,王挺看上去就是一臉正氣的那種,因此飾演警察非常貼合,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警匪片越來越少,而是把重心轉到了抗日劇中,問題是他什麼類型的抗日劇都接,有質量好的,也不乏有爛片。可能是臉太熟了吧,以至於觀眾看到他就想到抗日劇,有點免疫了。
于震其實出演過不少影視劇,不至於有抗日劇也有很多其他題材的影視劇,于震接的影視劇也不乏有一些好劇,奈何他在抗日劇中的形象太過深刻,以至於打開電視機,看到他就能想起他在抗日劇中的「英勇神武」的樣子。
要說張子健之所也被列入到抗日神劇四劍客中,我想看過他抗日劇的應該了解,能輕鬆的上房在房頂上如履平地也就算了,他打出來的子彈總是可以命中敵人,但是對敵人的子彈,他從來都不帶怕的,因為打不到他身上,這種強大的主角光環,讓他更像是一個擁有超能力的神人,而不是一個普通的抗日戰士。
王新軍也算是一個老戲骨了,他也出演過很多影視劇的,演技一直在線,奈何不選劇本,就算是接抗日劇也總歸有個度吧。在他的抗日劇裡什麼都有可能發生。鬼子的各種神奇的死法,遠遠超乎我們的認知。只能說是一個被神劇耽誤的實力派吧。
其實我們不反對拍抗日劇,就算拍得多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問題是接劇本的時候總該考慮下劇情吧,自己看著都尷尬的劇情,演出來給觀眾,觀眾怎麼可能信服呢?時間久了只會讓觀眾產生反感。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哦。
本文由娛樂奇聞趣談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原創不易,已經籤約,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