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相信,我被一隻烏鴉刷屏了?|遠讀重洋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遠讀重洋

最近,來自拉脫維亞的一段視頻在網上火了。視頻的主角有兩位:一隻是刺蝟,還有一隻是烏鴉。

原來,那隻小刺蝟想要過馬路。正當它在馬路上慢慢地爬的時候,奇怪的一幕發生了:

一旁的烏鴉仿佛嫌它太慢,直接飛下來,用嘴一個勁兒地叨刺蝟的屁股,「督促」慢悠悠的刺蝟迅速穿過馬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視頻來源:燃新聞

視頻的拍攝者還拍到,等到刺蝟成功過馬路之後,那隻烏鴉就「瀟灑地離開」了。這樣看,它們似乎並不是「熟人」。

或許烏鴉知道,刺蝟如果爬得太慢,就容易被馬路上的車輛壓死。烏鴉出嘴相助,只是純粹地「熱心公益」而已。

看到這樣的一隻鳥,你是不是覺得它已經成精了?

其實,對鳥類來說,剛才發生的事其實根本不算什麼。鳥類「成精」的案例多了去了,個個都能驚掉我們的下巴。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叫做《鳥類的天賦》(英文原名叫「The Genius of Birds」)。

因為書的內容很有意思,而且讓人耳目一新,所以這本書在國外和國內都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這本書講的就是:鳥類具有高超的智慧,它們不僅是使用工具的大師,而且它們跟矽谷科技精英一樣,腦子裡滿滿地全是創造力。

那麼,聰明的鳥類到底有哪些「天賦」呢?你往下看就知道了。

· 01 ·

天下烏鴉一般聰明

回憶一下,你小時候大概讀過一個名叫《烏鴉喝水》的寓言故事,它講的是:

有一隻烏鴉口渴了,盤旋著找水喝。發現不遠處有一個水瓶,便高興地飛了過去。

可是,水瓶裡水太少了,瓶口又小,瓶頸又長,烏鴉的嘴無論如何也夠不著水。這可怎麼辦呢?

烏鴉一氣之下叼來一塊石子,朝著水瓶砸下去。它本想把水瓶砸壞之後飲水,沒想到石子沉入瓶底,裡面的水好像比原來高了一些。

於是烏鴉叼來許多石子,把它們一塊一塊地投到水瓶裡。隨著石子的增多,水瓶裡的水也一點一點向上升。就這樣,烏鴉喝到了水。

可別光把這個故事當寓言聽,因為「烏鴉喝水」的事完全是真的!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的科學家曾經用一種特殊的烏鴉做過一個實驗,那種烏鴉叫做「新喀裡多尼亞烏鴉」。

新喀裡多尼亞是個地名,它是南太平洋上的一座小島。新喀裡多尼亞烏鴉長得絲毫沒有特點,黑不溜秋一坨,可是它們真算得上「滿腦子騷操作」。

科學家把一塊食物放在一個類似水杯的容器裡,容器的旁邊放了些大大小小的物體。但是,烏鴉的嘴太短了,夠不到食物,它會怎麼辦呢?

就跟寓言故事裡描述的一模一樣,新喀裡多尼亞烏鴉竟然叼起了一塊重物,拋進水裡;然後又叼起另一塊……水面不斷上升,直到烏鴉拿到了食物。

而且,科學家驚訝地發現:這些烏鴉會優先挑選沉重的、個頭大的物體拋進水裡;如果這個物體會浮在水面,烏鴉則絕不會選擇它。

實驗似乎說明,新喀裡多尼亞烏鴉明白「體積」「浮力」這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情況,因為就算是人類,也要到5歲左右才能理解這些東西。

更不可思議的還在後頭。

為了讓那塊食物能在水面漂浮,實驗中的科學家把食物綁在了一個小小的軟木塞子上。

可以預料的是,烏鴉們拿到食物之後,就會連著軟木塞子一起叼跑。所以科學家每次都要把那個塞子重新撿回來。

神奇的是:其中有一隻烏鴉在吃完食物之後,竟然會把軟木塞子還給科學家!意思好像在說:咱們再玩一把唄?

這下就連見多識廣的鳥類學家也高呼:成精了!成精了!

不僅如此,新喀裡多尼亞烏鴉還會用嘴製作各種帶彎鉤的小棍子,用來把藏在樹洞裡的蟲子鉤出來。科學家認為,它們使用工具的智慧,完全可以媲美黑猩猩這樣的高等靈長類動物。

新喀裡多尼亞烏鴉並不是唯一擅長使用工具的烏鴉,其他種類的烏鴉也毫不示弱,只不過它們使用工具的目的比較「險惡」。

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斯蒂爾沃特鎮,一名科學家試圖爬到一隻短嘴鴉的巢邊做研究,就在他往上爬的時候,不知誰接連朝他頭頂扔了三顆松球。

科學家抬頭一看,發現那隻短嘴鴉正在上方不懷好意地盯著他。

比短嘴鴉更「過分」的是渡鴉。在美國俄勒岡州,有一位科學家曾經在爬山的時候,親眼看到「一顆高爾夫球大小的石頭,直接掠過我的臉頰」。他當時以為是有人不小心把石頭踢下來的。

不料,上面連續飛下來6塊石頭,其中一塊還砸在了科學家的腿上。那位科學家一抬頭,看到了一隻巨大的渡鴉,而且嘴裡正叼著另一塊大石頭。

美國鳥類學家羅素·貝爾達還曾經親眼目睹,一隻暗冠藍鴉叼著一根尖銳的樹枝當「劍」,朝一隻短嘴鴉刺過去;後來短嘴鴉奪下了那把「劍」,又叼著它反過來攻擊藍鴉。

△ 暗冠藍鴉(左)和短嘴鴉(右)

· 02 ·

愛玩的鳥兒,

竟然成了「搶劫犯」?

一種動物聰明不聰明,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那就是能不能從事複雜的娛樂活動。簡單地說,就是它們會不會「玩」。

那麼,鳥兒會玩麼?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的內森·埃默裡和尼古拉·克萊頓兩位專家認為,鳥類不僅會玩,而且很愛玩。

他們觀察了一些鳥類之後發現,「鳥類就像我們一樣,可能單純為了玩而玩」。也就是說,玩耍可能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只是好玩而已。

比如,鸚鵡科的鳥類往往都很愛玩。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生活在紐西蘭的啄羊鸚鵡。它們是鳥類中出了名的調皮搗蛋鬼。

科學家曾經觀察兩隻啄羊鸚鵡的行為:

首先,一隻鸚鵡挺胸抬頭地慢慢走到一個同伴身邊,表示邀請對方一起玩耍;

然後,兩隻鸚鵡互相啄來啄去,又一起在地上滾來滾去,樣子就像兩隻小貓;

最後,兩隻鸚鵡發出又長又尖的聲音,就像小孩子玩耍時的尖叫,表示非常開心。

但是,當啄羊鸚鵡把這種玩鬧精神用在人類身上的時候,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尷尬事。

紐西蘭《周日先驅報》的一篇報導說,一位名叫彼得·利奇的英國遊客到紐西蘭山區觀光。他在山裡見到了一隻「綠色的怪鳥」,於是他好奇地把車窗搖下來,開始對著那隻鳥拍照。

不料,那隻「綠色怪鳥」突然朝車子飛過來,一頭鑽進車窗,叼起他放在儀錶板附近的一個小布包,又從車窗迅速飛走了。

悲慘的是,那個小布包裡裝著他的積蓄,一共有1100美元。彼得·利奇沮喪地說,「它把我所有的錢都搶走了,那些鳥可能正在用我的錢鋪鳥窩」。

本案的「案犯」正是一隻啄羊鸚鵡。實際上,當地人早就知道,汽車上的雨刮器、後視鏡、帳篷、背包、放在門外的地毯……啄羊鸚鵡會玩壞所有這些東西,沒有什麼能逃脫它們的「魔爪」。

除了啄羊鸚鵡之外,其他的鸚鵡身上也有有趣的玩耍行為。比如,來自印尼的戈氏鳳頭鸚鵡,就是一種會玩積木玩具的小鳥。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曾經給戈氏鳳頭鸚鵡提供了一組幼兒玩具,包括各種小方塊、小球、小圓環和小棒子。科學家發現,戈氏鳳頭鸚鵡拿到玩具之後,不僅玩得不亦樂乎,還積極地「發明」各種玩法。

戈氏鳳頭鸚鵡會把好幾個小物件「組合」起來。比如,看到一個圓環狀的玩意兒,又看到一個小棒子,它們就興致勃勃地用一隻腳,拿起那個圓環,認真地套在小棒子上。

更複雜的情況是,它們會把三個不同的玩具組合在一起,樣子像極了我們在幼兒園見到的玩積木的小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它們在玩耍的時候,似乎都樂意分享,沒有任何一隻鳥會霸佔三塊以上的玩具。

在日本,有人還觀察到當地的烏鴉飛到兒童遊樂場玩滑梯——它們明明會飛,卻要站在滑梯上「出溜」下來,然後飛上去再滑下來,這樣反覆多次,樂此不疲。

誰知道玩耍的時候,這些鳥兒心裡都在想什麼呢?

· 03 ·

「創意大師」麻雀

如果我問你:什麼動物最有創造力?你大概不會想到它——麻雀。

提到麻雀,你的印象大概就是人行道上蹦來蹦去的小毛球,可愛倒是可愛,但並不像很聰明的樣子。如果你這麼想,那可就錯了。

麻雀不僅很聰明,而且它們的創新能力,完全可以媲美矽谷的那些科技大佬。

如果說賈伯斯用蘋果電腦和iphone創造了一個新時代,扎克伯格用Facebook連接了全球網民,那麼麻雀用自己的創造力做了什麼呢?它們入侵了整個世界。

實際上,麻雀已經「入侵」了除南極洲之外的所有大陸,成為全世界分布最廣的野鳥,總數大約有5.4億隻。

美國的麻雀就是個生動的例子。在1850年之前,北美洲並沒有麻雀。直到1851年,一些美國人因為要控制農田蟲害,從英國「進口」了16隻麻雀。

這下可壞了,麻雀在新大陸上「病毒式擴張」,很快就變成了「害鳥」。到1889年,美國人甚至專門組織「麻雀俱樂部」,唯一的目的就是儘可能多地殺死麻雀,阻止它們吃掉農田裡的莊稼和蔬菜。

即便如此,麻雀很快就遍布美國和加拿大,連人類難以生存的一些地區也有它們的身影。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麻雀能迅速適應全新的環境,屢屢做到成功入侵,而其他鳥類物種就做不到呢?

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西班牙生態學家丹尼爾·索爾。最後他給出的答案是:因為麻雀充滿創造力,非常擅長創新,能夠靈活處理問題。

此前,科學家在解釋一種鳥為什麼能成功適應新環境的時候,重點一般都放在它們的遷徙模式、築巢習慣、繁殖能力上。索爾決定另闢蹊徑,看看它們的「腦子」跟生存有沒有關係。

索爾發現,那些能在異地成功擴張的鳥類,無一例外都具有創新性,能根據眼前的新情況,靈活地加以應對。

比如麻雀,就是個絕佳的例子。科學家發現,麻雀有時候會把人們抽菸剩下的菸頭叼回巢裡。

為什麼呢?因為香菸裡含有尼古丁和其他有毒物質,把菸頭放鳥巢裡,可以起到驅蟲的作用,保護幼鳥的健康。

這是誰教它們的?誰也沒教,是它們自己學會的。

在紐西蘭,科學家還驚訝地看到:有些麻雀竟然學會了打開餐廳的自動門!

自動門我們都知道,感應到有人靠近的時候就會自動打開,否則就是關閉的。麻雀們十分渴望飛進餐廳偷吃的,但是它們怎麼解決自動門這個棘手的難題呢?

它們竟然想出了不止一個「餿點子」對付這扇門。

第一個方法是:飛到自動門感應器的前方,儘量盤旋在那個地方,以此「誤導」感應器把門打開。

第二個方法更省勁:飛到門框的最上方,倒掛著伸出半個身體,把身體在感應器上方晃來晃去,直到感應器被「誤導」而把門打開。

科學家蹲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盯著那群麻雀,他們發現:在45分鐘的時間裡,麻雀一共把門打開了16次。紐西蘭其他地方有報導稱,就算是雙重自動門,也擋不住狡詐的麻雀。

更不可思議的是,那扇門並不是「古已有之」,而是2個月前才安裝好的!從沒見過自動門的麻雀們,竟然這麼快就掌握其中的竅門了!這不是「創新能力」,還是什麼呢?

鳥類學家發現,大部分動物對於新鮮事物的態度,不是害怕就是無視,而麻雀似乎對新東西很感興趣。

如果你在它們經常活動的環境裡,添置了一些新的物件,它們會非常感興趣地湊過來,探索這些東西是什麼,能用來幹什麼。

更可怕的是,麻雀是群居動物。

試想一下,如果每隻麻雀都是個「創新小能手」,都有各種奇思妙想,那麼一大群這樣的傢伙在一起,簡直就是一個科技公司的「智囊團」了——它們不成功才怪呢!

所以總的來說,麻雀的成功有三個原因:

第一,它們本身就很聰明,腦子裡並不是漿糊;

第二,它們很擅長創新,總是敢於嘗試新辦法;

第三,它們群居,三個臭皮匠能頂一個諸葛亮。

這三點加到一起,似乎跟另外一種成功入侵地球絕大多數環境的動物很像,那就是我們——人類。

所以,有空的時候,跟麻雀握個手吧。

愛因斯坦曾經在一篇文章裡寫到:「身為人類,我們的聰明才智僅僅足以讓我們看清,在面對宇宙萬物的存在時,我們的知識與智能是多麼不足。」

對於那些可愛的、聰明的鳥兒,現在我們了解的還只是一點點。隨著研究的深入,將來它們一定能再度讓我們大吃一驚。

相關焦點

  • 重慶發現恐龍足跡算什麼,你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吃恐龍」嗎?|遠讀重洋
    來源:遠讀重洋這兩天,「重慶發現恐龍活動證據」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事情的起因是:有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發現了一堆「雞爪印」一樣的腳印。想要弄明白這到底怎麼回事,有一本書可以幫你——它的名字叫做《古鳥:恐龍時代的中國古鳥類》。有趣的是,這本書也選擇了一隻大「雞爪子」來當作它的封面。雖然書的名字是「古鳥」,但是關於遠古時候鳥類的故事,是必須要從恐龍講起的。
  • 英國女護士自述20年人生:偉大與我無緣,瑣碎才是本色|遠讀重洋
    來源:遠讀重洋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愈演愈烈。特別是義大利,因疫情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了5000人,死亡率全球第一。根據義大利衛生部公布的最近數據,截止當地時間3月22日18時,義大利累計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總人數已經達到了59138例,比3月21日18時新增5560例。在疫情最嚴重的貝加莫省,已有20%的醫生被感染。
  • 【屬靈恩典】上帝給我一隻烏鴉
    【屬靈恩典】上帝給我一隻烏鴉   聖經有個很有趣的故事,記載在列王記上16~18章。由於猶大的亞哈王行耶和華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於是先知以利亞批評國王,甚至起誓以色列不降露,不下雨…..。
  • 「故事匯」白烏鴉與黑烏鴉:我比你慘,所以我晉級
    白烏鴉與黑烏鴉平時喜歡唱歌,即便天賦的噪音條件不好,但兩隻烏鴉還是喜歡唱歌,也想有機會能成為歌手。偶然得知有一個大眾選秀節目不限物種,任何才藝都可以,白烏鴉與黑烏鴉立即報名參選。評委聽了之後也紛紛點頭表示讚許,稱讚黑烏鴉的啼唱聲已經是感情與技巧並重,實力已經足夠晉級到下一輪。評委的點評讓黑烏鴉更是信心大增。輪到白烏鴉上臺表演了。白烏鴉一上臺先做一段自我介紹:「我是一隻白色羽毛的烏鴉,由於天生的白羽毛,在烏鴉群體中一直倍受異樣的眼光注視,從小到大一直都沒有朋友。即便是其他的生物,看我的眼光也同樣帶著怪異的神色。
  • 智慧故事:行人與烏鴉,動物的警告預兆你能get嗎?
    導讀螞蟻搬家預示要下雨;燕子低飛要變天;狗狗狂叫預示危險;烏鴉也有預兆,你知道嗎?寓言故事:行人與烏鴉幾個人外出辦事,正趕著路,偶遇一隻獨眼烏鴉迎面飛來。他們抬起頭看了看烏鴉,其中一人說這是一種兇兆,勸大家趕快回去。
  • 我與一隻小烏鴉的約定──它守信了!(而且飛了五百哩路去找我媽!)
    於是我弟弟把手機拿到小烏鴉的耳邊,我在電話裡立刻幫它叄皈依,念佛號和往生咒加上簡單開示等,希望能送它一程。值得注意的是,我弟弟在之前的一個多小時還看到這小烏鴉活蹦亂跳的在路邊張望,那時它還沒被車撞,它怎麼知道自己的命在一個多小時之後會結束!  無常啊!隨時會到來的!
  • 「我其實是吉祥鳥!」烏鴉有話說!你信嗎?
    烏鴉到底是一種什麼鳥呢?在中國,烏鴉俗稱老鴰,在很多電視劇裡或者電影裡,某個不好的鏡頭出現時,往往會伴有幾聲老鴰的叫聲。這樣的畫外音往往將現場的氣氛襯託得十分悽涼。和喜鵲相反,烏鴉往往作為一種兇鳥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但烏鴉表示不服氣,它有話說:「我其實是吉祥鳥!我才是真正的報喜鳥!」
  • 日本為什麼烏鴉多?
    在我國,烏鴉被視為不祥之鳥,有類似「喜雀報喜,烏鴉報喪」的傳說,所以中國人討厭烏鴉,必除之而後快,因而在中國很少能見到烏鴉。但在日本就不一樣了,旅行期間,我經常能看到烏鴉在天空中盤旋,或一隻兩隻,或三五成群,甚至烏黑一片。鄉村小鎮就不說了,就在繁華的東京城,四處可見烏鴉傲立在牆頭,在屋簷,在樹端,或在你的頭頂盤亙……說日本的烏鴉泛濫成災一點也不為過。
  • 四年級作文:烏鴉與狐狸續寫
    自從上次烏鴉媽媽被狐狸騙了之後,烏鴉媽媽對烏鴉寶寶說:「寶貝呀,以後你們長大了也要像媽媽一樣去找吃的,如果你們遇上了那可惡的狐狸,不論狐狸說什麼,可千萬不要開口說話,因為狐狸的花言巧語都是騙你的……」俗話說的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烏鴉有肉吃。
  • 寶寶愛閱讀一隻孤單的烏鴉繪本
    1 《一隻孤單的烏鴉》繪本書名:《一隻孤單的烏鴉》 作者:文 埃迪特·施愛伯-威克 圖 卡羅拉·荷蘭特 譯:三禾 標籤:親子 推薦人群:2-6歲 導讀:《一隻孤獨的烏鴉》(精裝)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春天,烏鴉們有的在做升高直飛訓練,有的練習8字花樣飛行,還有的正朝著太陽自由自在地滑翔,可是,一隻彩色烏鴉卻悶悶不樂,他不知自己到底該幹什麼……註:以下為試讀內容
  • 婚禮現場飛進一隻烏鴉,眾人喊打死新娘放掉,一月後喜事變喪事
    時間過得很快,4年時間一晃而過,兩人大學畢業,領了畢業證之後,一塊拿著各自的戶口本都領了結婚證,後來就準備舉行婚禮和婚禮,可是在婚禮當天,有一件特別奇怪的事兒竟然發生了,在這兩個人舉行盛大的婚禮時,突然婚禮現場飛進了一隻特別大的黑烏鴉。
  • 讀《烏鴉》:烏鴉一旦有了意志,飛翔也會輕鬆起來
    作者 | 智者明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動態邁入2021年的門檻的時候,我在一間年久失修的舊房子中,找到一本古書。這本書的封面是白色的,仿佛是一大片純淨的天空,在右上角處展翅飛著一隻烏鴉。這隻烏鴉緊縮雙爪,伸展開寬大的翅膀,頭朝前方,勇敢地向書中心飛來。
  • 為什麼烏鴉是不祥之兆?
    記得小時候讀過一篇課文叫烏鴉喝水,那個時候我以為只不過是個故事,烏鴉不可能那麼聰明,事實是我錯了。烏鴉在鳥類的智商非常高,記得看過一個紀錄片,就是講烏鴉的,它是如何去利用工具來取得自己的美食的,看完以後,我對這個烏鴉非常驚奇,覺得它非常聰明…
  • 見過烏鴉當寵物的嗎?寵物烏鴉如何飼養
    現在城裡並不常見烏鴉,由於環境遭到破壞,它們也不得已離開城市遷往環境更加舒適的鄉下。所以我們在城市裡面很難看到它們成群的身影,能看到的也只是一兩隻還遺留在城市中的烏鴉,大部分烏鴉都已經遷徙到農村生活。只有在農村才能看到成百上千隻烏鴉一起行動,黑壓壓的一片。烏鴉是現在雀形目存在中最大的一種,在野外常常捕食蝗蟲、小青蛙、幼鳥、果實、還有各種鳥類的蛋。
  • 小學作文—《小烏鴉復仇記》《我有一個想法》《小老鼠玩電腦》
    可小烏鴉心裡一直耿耿於懷,經過冥思苦想,制定了詳細的復仇計劃,並暗自發誓:狐狸,我一定要讓你得到應有的懲罰,絕不能再讓你騙人的計劃得逞!小烏鴉把復仇計劃告訴了它的好朋友們,孔雀、百靈鳥、白鴿、兔子、松鼠都紛紛表示願意幫助小烏鴉懲罰狡猾的狐狸。小烏鴉對白鴿說:「白鴿,你是送信天使,對森林的每一條路都非常熟悉,你去打探一下狐狸經常走的是哪一條路?」」沒問題,這是我最擅長的事。」
  • 【信仰生活】烏鴉象徵厄運嗎?你誤會了
    烏鴉,在一些地方象徵著太陽和智慧,而在另一些地方又象徵著黑暗和破壞。古時,在中國烏鴉被稱為「三隻金烏」象徵太陽和時光的飛快流逝。但現在更多時候,烏鴉則象徵厄運、災禍。看看這個烏鴉的小故事,你會發現,其實烏鴉只是一種普通的鳥類,烏鴉的兆喜和兆悲都是由人心決定的。  一個窮織工,從來不發牢騷,不論碰到什麼愁苦煩憂,他總是說:「嗨,天主會幫忙的!」
  • 驚蟄烏鴉叫,叫不醒裝睡的人
    早上很早,朋友圈被「驚蟄」兩字刷屏,一不小心,你以為整個朋友圈成了文化聖殿,每一個人都儼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如果你沒有關注「驚蟄」,你就有低人一等的感覺,感覺自己好沒文化,竟然不知道什麼是「驚蟄」。 其實,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驚蟄」呢? 網絡,讓人越來越喪失自我,讓隨波逐流變本加厲。這也沒啥好說三道四的,隨大流畢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基因裡鑄就的卑劣,沒有幾人能夠淨化。
  • 烏鴉喝水的典故告訴我們烏鴉很聰明?但其實烏鴉也做錯了!
    烏鴉喝水的典故告訴我們烏鴉很聰明?但其實烏鴉也做錯了!小孩階段,天真活波,遇事懵懂,一些道理對他們的啟蒙就有了重大的意義。一天天長大,來到了成人世界。時而我們發現,遊戲規則絕非孩童時那般單純,那又到底是怎樣的不同呢?烏鴉喝水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在小學,甚至在幼兒園都聽過。
  • 烏鴉喝水只是寓言嗎?不僅如此,烏鴉能和兒童一樣通過棉花糖實驗
    關於烏鴉,小編已經多次科普了,說得最多的是烏鴉的邪惡,烏鴉擅長記住仇人的臉,會一直尋找並復仇,若餘生無法完成,它也會將信息傳遞給其他烏鴉。邪惡,從另一角度來說,也意味著智慧,能記住人臉信息,可見它們有著超強的認知能力,再加上烏鴉能團體作戰,甚至有科學家認為,若沒有人類,烏鴉可能會替代人類統治地球。
  • 烏鴉:不祥還是兆祥人類去評,天下烏鴉一般黑的鍋不背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向「孩子王」靠攏過來。「我就說吧,烏鴉叫一定有禍事。」招呼大家逃跑的孩子說話了。「肯定是他跑得太慢,給烏鴉看見了。」大家開始議論起來。「天哪,他的耳朵好紅啊!好像流血了。」大夥這才注意到,「孩子王」的手掌緊緊捂著耳朵,手指按著腦袋,指縫間滲出殷紅的血色。「嘎~」烏鴉的叫聲再次傳來。「別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