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林黛玉為什麼罵劉姥姥是「母蝗蟲」?

2020-12-03 少讀紅樓

最近,非洲蝗災肆虐。康有為曾在《大同書》甲部第二章形容蝗蟲們來襲時候的態勢:「漫漫蔽天而來,樹木深葉,萬頃千稼,連州並邑者,其所謂蝗災耶」。

蝗蟲自古至今,從中到外,屢屢成患。僅中國歷史上的蝗災,鄧拓在他的《中國救荒史》上統計,秦漢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而且「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

「旱極而蝗」,蝗災一般都會發生在大旱之後。由於蝗蟲破壞力極強,只要它們飛過的地方,從農作物到蔬菜,甚至蘆葦、稗草等一些蒿類植物便被吃光。《後漢書.桓帝紀》:「蝗災為害,水變仍至,五穀不登,人無宿儲」, 一如被流寇盜匪洗劫。

蝗蟲的繁殖力又極為旺盛,所到之處,便能就地產卵,古人崇尚旺盛的生殖能力,詩經裡便以《螽斯》篇來祈求能如蝗蟲一樣多子多孫。

對於蝗蟲的災害,古人也是用盡了辦法。「宋紹興中,議舉醣祭。蝗蟲為災,則祀之。」於是「蝗神」應運而生,而對於「蝗神」,也是說法不一。

《陝西通志》說「唐相裴度捕蝗有功,祀為蝗神」;《明一統志》說「滅蝗以姚崇最著;《皇朝文獻通考》:「畿輔地方每有蝗蝻之害,土人虔禱於劉猛將軍之廟,則蝗不為災」。但是立「蝗神」的目的,總體來說,無非是為了禳災祈福,希望藉助這些神人幫助消滅蝗災。

對於蝗蟲,古人的態度是鄙夷痛恨的。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三寫:「不肖子有三變:第一變為蝗蟲,謂鬻莊而食也;第二變為蠹魚,謂鬻書而食也;第三變為大蟲,謂賣奴婢而食也。」比喻了不肖子孫的三種情形,第一種就是像蝗蟲一樣,變賣了田莊嚯嚯而空。

元辛文房 《唐才子傳·汪遵》:「非三變之敗,無一展之期。」 「三變」,恰也說明了是敗家的根由。這篇記載的主人汪遵是唐朝的詩人,是一位由讀書參加科考而改變命運的才子,他恰好有一首詩《淮陰》:

「秦季賢愚渾不分,只應漂母識王孫。歸榮便累千金贈,為報當時一飯恩。」巧的是,《紅樓夢》書中,薛小妹新編懷古詩裡的《淮陰懷古》「壯士須防惡犬欺,三齊位定蓋棺時。寄言世俗休輕鄙,一飯之恩死也知。」竟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事此篇不表,此篇只說蝗蟲)

《紅樓夢》前八十回書中寫了劉姥姥兩次進大觀園,第六回裡劉姥姥一進大觀園,所為何事?借錢!而且借錢這事,全是由劉姥姥謀劃出來的,書中寫「劉姥姥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謀到了,看菩薩的保佑,有些機會,也未可知』」 。

主意既定,劉姥姥第二天就帶著孫子板兒去了榮國府。而且這一去她先找到了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很順利地見到了王熙鳳,拿到了二十兩銀子並一吊錢。這裡脂批云:「劉婆亦善於權變應酬矣」。

此言是一針見血,劉姥姥雖是鄉野粗人,卻很會「來事」,二進榮國府,劉姥姥伏低做小把賈家上下女眷們逗得俯仰大樂更是證明了這一點,因為此,她拿到了比第一次更多得多的錢與物。

劉姥姥第二次進大觀園,第三十九回裡寫「忽見上回來打抽豐的那劉姥姥和板兒又來了」。

明代郎瑛《七修類稿·辯證上·懛子秋風》:「俗以幹人云打秋風,予累思不得其義,偶於友人處見米芾札有此二字,『風』乃『豐熟』之『豐』,然後知二字有理,而來歷亦遠」;明人陸嘯雲《世事通考》釋:這「打秋風」,實為「打秋豐」,意謂「因人豐富而抽索之」,故而也叫「打抽豐「。所以打抽豐又叫打秋風或者打秋豐。

這裡不得不說的是作者曹雪芹,雖然他的筆下把劉姥姥這個人物描寫得很生動很會討巧,並深得賈母、哥兒姐兒、賈府實際管家人王熙鳳的歡心,但從他並不客氣地直接用了「打抽豐」這個詞,可見他對這個人物心下是不喜歡的。

這一回還有一段文字,「鴛鴦笑道:『天天咱們說外頭老爺們吃酒吃飯都有一個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兒。咱們今兒也得了一個女篾片了。』李紈是個厚道人,聽了不解。鳳姐兒卻知是說的是劉姥姥了」。

「篾片」是幫閒湊趣的清客的代名詞,用來比喻那些「依附豪門,打秋風,充串客,以閒情逸趣取悅財勢,為主人東家臉上貼金」的讀書人。

劉姥姥不過一個大字不識的村野老婦,卻被冠以「篾片相公」之稱,是可見如戚本中所說「絳樹兩聲,一聲在鼻,一聲在喉」,作者別具深意,明面上寫著一個為了生計不得不低著身段來討好的老婦人,雖然這個老婦人看上去很厚道,但從曹公的用詞上我們還是能感受到他對劉姥姥這個人物是不屑的。

從鳳姐到鴛鴦,主子到丫頭,大家都在拿她極盡調戲逗樂之能事,而劉姥姥明知道大家拿她開心,不但不覺得委屈,反而極力逢迎。如果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一定會感嘆底層人民討生活之不易,為了那麼點錢也是把老臉拼盡了,可在古人的教育裡是「不食嗟來之食」,氣節才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曹公不惜筆墨大力讚美晴雯的誄帖裡,我們讀出來,對於從不阿諛諂媚的晴雯,曹公是有多麼的喜愛。

這一回裡寫劉姥姥來了,南院馬棚裡就「走了水」——失火,玩牙牌令,她的令詞——「大火燒了毛毛蟲。」可見劉姥姥並不是個吉利人物,緊接著,賈母就病了,巧姐兒也著了風寒。

第四十一回,題目直接就叫「怡紅院劫遇母蝗蟲」。劉姥姥來大觀園,不是給大家帶樂趣來的,她的到來竟被寫成一場「劫」。

「省親別墅」這四個字被劉姥姥借著酒意認作「玉皇寶殿」,她本不識字,如何又能認得是「玉皇寶殿」這四字?不過是極盡諂媚而已。然後借著酒意,她上了寶玉的床——如果這裡是「玉皇寶殿」,那這床豈不是龍床?驚得襲人「慌忙趕上來將他沒死活的推醒」, 她又問:「這是那個小姐的繡房,這樣精緻?我就象到了天宮裡的一樣。」

她吃了茶的杯子,妙玉叫放在外頭,寶玉讓她乾脆就給了劉姥姥好了,她說「幸而那杯子是我沒吃過的,若我使過,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給他。」妙玉嫌惡她,黛玉笑她:「當日聖樂一奏,百獸率舞,如今才一牛耳。」

「百獸率舞」出自《尚書·舜典》:「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舜說自己只要一敲擊石頭,百獸就會跟著節奏起舞。因為劉姥姥自比為「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所以黛玉會說如「今才一牛耳」,如今這個老牛還沒等百獸起舞自己就先跳起來了,這裡黛玉是拐了彎的罵劉姥姥這樣的人物。

其實劉姥姥一家有一點薄田,女婿除了種地還有別的營生,不過是過得緊巴一點,並不是過不下去,但他們卻走了攀附這條路線。

第四十二回,章回的標題「瀟湘子雅謬補餘香」,林黛玉直接罵劉姥姥為「母蝗蟲」,其實這個連我們現代人都有點看不下去了,孤高自詡目無下塵的林黛玉,何必去刻薄一個跟她並無甚關係的村婦。

曹公用了三章的篇幅寫劉姥姥二進大觀園,這個可真是不同尋常了,書中一般是一個章節就會敘述完一個事件,而標題上曹公用的「雅謬補餘香」這樣美好的字眼,相對於寫劉姥姥的「劫遇母蝗蟲」,這是怎樣的喜與惡,真是一目了然。

通過林黛玉的嘴,我們得知了劉姥姥的到來是「攜蝗大嚼」——這整個不就是一副蝗災來襲圖嗎?為什麼是林黛玉來說?因為林黛玉真實,真實得從不掩飾自己,她的喜惡,何嘗不是代表了作者本身的喜惡。

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本來是一段兩個精緻人兒的歲月靜好,可是當寶玉說:「沒有枕頭,咱們在一個枕頭上。」林黛玉卻突然粗口兩字:「放屁!」每次看到這裡都不覺莞爾,惟其真實,後面的「葬花」便知絕不是為了矯情的行為藝術,那絕對是林黛玉最真實的內心的行為投射。所以她的一言一行,都是代表著最真實意圖的表達。

林黛玉的譏誚,從小說的表面上看不出太大的緣由,於是我們只歸它為林黛玉的小性與刻薄,但是我們知道林黛玉就是作者的代言人。作者說不寫「傷時罵世」之語,所以「假語村言,將真事隱去」,劉姥姥的到來,明著看是一個最底層人物,不在乎尊嚴,刻意巴結討好富貴人家討生活,反著看便是一群像蝗蟲一樣的人,將這個詩禮簪纓之族怎樣的掏空。當然大廈的傾倒必定也有著其他複雜的緣由,但蝗蟲們絕對是推手之一。

作者:輕颺,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相關焦點

  • 林黛玉為什麼說劉姥姥是「母蝗蟲」?很多人都誤解她了!
    今天我們分析一個熱點話題: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林黛玉曾說劉姥姥是「母蝗蟲」,還為惜春作畫起了個名字叫「攜蝗大嚼圖」,兩句玩笑都直指劉姥姥,這麼說是否含有諷刺意味?一直以來,許多人都認為這是林黛玉最刻薄的一次,說她嘲諷劉姥姥不合適;甚至有人表示,這是黛玉最令人討厭的一次。
  • 紅樓夢:論「母蝗蟲」三字
    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話。他是那一門子的姥姥,直叫他是個『母蝗蟲』就是了。」說著大家都笑起來。寶釵笑道:「世上的話,到了鳳丫頭嘴裡也就盡了。幸而鳳丫頭不認得字,不大通,不過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顰兒這促狹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將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這『母蝗蟲』三字,把昨兒那些形景都現出來了。虧他想的倒也快。」
  • 黛玉嘴中的「母蝗蟲」,真不是看不起劉姥姥,而是感謝老人家
    大家記憶最深的,當然是黛玉說劉姥姥是「母蝗蟲」,一時間,大家對黛玉倒是平添了許多說法。認為黛玉這樣一個大家閨秀,這麼評價一個老人家,是不是太過刻薄了一點?在我看來,黛玉說劉姥姥是「母蝗蟲」,其本意並沒有多少詆毀、瞧不起的意思。相反,更多的是對劉姥姥世故人情的崇拜。
  • 林黛玉的自白:為什麼給劉姥姥起外號母蝗蟲?其實我是幽默的人
    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給大觀園眾人帶來不少歡樂,賈母著實開心了好幾天,走了以後,留下心願,想要拿著大觀園的畫給鄉親們看,賈母很高興,,給姑娘們分配任務,畫大觀園給劉姥姥帶回去。在畫大觀園時,大家商量著畫些什麼比較好時,我提議必須畫上草蟲,大家問,什麼草蟲,我說,別的蟲可以沒有,就是那隻母蝗蟲必須有!大家聽過後哈哈大笑。
  • 紅樓夢——不怕你噴劉姥姥本是西王母娘娘轉世
    紅樓夢一書當中,有幾個人物,雖然都是小角色,可是在紅樓夢一書當中,起著穿針引線的關鍵作用,例如秦可卿,元春,她們的登場和落幕,都是在宣告賈府的命運走向。劉姥姥這個角色的定位,就是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娘娘,在紅樓夢當中,起著一個重要作用,如果知道了劉姥姥這個真正的身份,劉姥姥為什麼要兩進大觀園,相信大部分讀者一拍聰明的額頭,立刻恍然大悟。
  • 紅樓夢林黛玉譏諷劉姥姥母蝗蟲,氣史湘雲口不擇言等級意識嚴重?
    小時候不喜歡林黛玉,覺得太小心眼,現在每一次讀紅樓夢,越發的喜歡她,父母是孩子的底氣,黛玉沒了父母寄人籬下,除了外祖母的寵愛,她真是只有一身傲氣了,看似滿身是刺兒,不過是裝裝樣子,保護自己罷了。很多人認為,黛玉的一大黑點就是譏諷劉姥姥為母蝗蟲,認為黛玉太刻薄,有嚴重的等級意識。
  • 林黛玉刻薄劉姥姥,打動薛寶釵,挖苦賈寶玉,探春都想擰她的嘴
    你說黛玉這話,可是人萬萬都難以想到的吧,可是林黛玉卻想到了也說了出來。話又反過來說,此話雖好笑,卻道出了林黛玉的幾多心酸,或是她的自言自語,也或許是她對寶玉的小聲抱怨,所以也就只有寶釵聽到了。(不過為什麼只有寶釵聽得到呢?寶釵還是挺關注林黛玉的。)寶釵因此也就發出會心的一笑,覺得林黛玉真好玩。這就是處於戀愛期女子的可愛了。
  • 紅樓夢:讓林黛玉最忌諱又最無奈的兩個字是什麼?
    林黛玉並沒有因為賈母的寵愛而恃寵而驕,相反在大局面上讓我們看到了一樣不一樣的大家閨秀的風範。在該有的規矩禮儀上,林黛玉是斷斷不想去錯上一步半步。可到了平常小事上,林黛玉的一大特性就每次都發揮的淋漓盡致,這個特性就是林黛玉的嘴太刁鑽,且心又非常細。
  • 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漂亮?看一看兩人笑的樣子就一清二楚了
    林黛玉和薛寶釵都是漂亮的女孩子。一個是豔冠群芳的冷美人,一個是賽過西施的病美人;一個豐滿一個嬌瘦,兩人之美各有千秋,不相上下。凡有人群皆有比較,在顏值這個問題上,無論怎麼出類拔萃,都還有一些本質上的差別。林黛玉和薛寶釵雖然才華相貌無法比較,但是兩人笑起來的模樣卻有天壤之別。
  • 林黛玉用三個字,表達了對沒底線窮人的不屑和唾棄
    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林黛玉給劉姥姥起外號「母蝗蟲」是非常貼切的!劉姥姥的魅力是某些特定時期所塑造的人性光輝。對於當年階級森嚴的時代,劉姥姥這樣的底層人生來就不可能和賈家那些貴夫人,公子小姐平等。在賈家人眼裡,劉姥姥與上門的要飯無異!賈家上下一開始就將劉姥姥當成笑話。
  • 《紅樓夢》小人物,劉姥姥三進大觀園之人物形象賞析
    導讀:《紅樓夢》在我國的文學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甚至連裡面的每一個小人物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通過小人物劉姥姥的視角,不僅鑑證了大家族繁華一世的榮耀,更見證了榮國府和封建王朝的興衰,本文主要針對只在榮國府出現了三次的劉姥姥人物形象進行賞析。
  • 劉姥姥,這個鄉下老嫗之於《紅樓夢》到底意味著什麼
    從整部作品人物出場的結構布局來看,劉姥姥有著提綱挈領的意義。表象來看,三進大觀園的目的各不相同——打秋風、報恩、收拾殘局。跳出作品來看,我們會得到一個不一樣的劉姥姥形象,而那才是作者的終極意圖。可以說,沒有劉姥姥(底層人民)的紅樓夢是不完整、沒有靈魂的「空中花園」。
  • 《紅樓夢》裡最溫暖的一句話,簡簡單單卻直擊人心!
    《紅樓夢》第一主人公無疑是賈寶玉,也有人認為賈寶玉就是作者曹雪芹的化身,《紅樓夢》一書便是作者的自傳,是為自傳說也。初讀紅樓,極容易發生誤解的人物便是賈寶玉。劉姥姥二進榮國府,來到了櫳翠庵,妙玉為客人們奉茶,劉姥姥喝了一口成窯杯裡的老君眉。道婆收茶盞的時候,妙玉忙命:「將那成窯的茶杯別收了,擱在外頭罷。」寶玉便馬上會意是因為劉姥姥用過的緣故,便和妙玉陪笑說道:「那茶杯雖然醃了,白撂了豈不可惜?依我說,不如就給了那貧婆子罷,他賣了也可以度日。你說使得麼?」寶玉的言行看起來似乎順理成章,很簡單,事實卻大可琢磨。
  • 劉姥姥講的雪下抽柴只是故事?這是曹雪芹布的局,馬棚起火寓意深
    劉姥姥講的雪下抽柴只是故事?其實這是曹雪芹布的局,馬棚起火有著很深的寓意。《紅樓夢》裡有兩場大火,第一場把甄士隱家燒了個乾淨,甄家從此一敗再敗,妻離子散。紅學界稱之為「小榮枯」。第二場火就是劉姥姥二進榮府時,正在為賈母等謅雪後抽柴的故事,榮府南院馬棚就著火了,這個火最終被救了下去。讀者可能說了,不過是個偶然事件,而且這個火應該比較小,否則肯定救不下去。
  • 《紅樓夢》英譯品讀(九)
    你們讀過《紅樓夢》沒有?這句話是林黛玉說的。」毛澤東的風趣幽默引來陣陣笑聲和掌聲。  《紅樓夢》第六回,劉姥姥因日子不好過,想到了拐彎子親戚王夫人,便來到榮國府求助,費盡周折,才見到當家管事兒的王熙鳳。王熙鳳是何等人物,劉姥姥尚未開口,她已經猜出來意,便笑道:「且請坐下,聽我告訴你:方才你的意思,我已經知道了。論起親戚來,原該不等上門就有照應才是;但只如今家裡事情太多,太太上了年紀,一時想不到是有的。
  • 《紅樓夢》,講了兩個報恩的故事
    《紅樓夢》,其實講了兩個報恩的故事。第一個,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絳珠仙草,因為得到了赤瑕宮神瑛侍者的灌溉之德,得以修成女體,成為絳珠仙子。「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其五衷便鬱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
  • 劉姥姥念出這四個字,脂硯齋立馬讚嘆不已
    紅樓夢裡的狗兒,名利心雖重,眼巴巴地想得到賈府的錢財,自己卻不敢上門乞討,而是就慫恿著劉姥姥去打秋風,把一老一小的臉皮拿去丟人現眼。正是因為在許多人心底,看不見的骨氣可以不要,但是臉皮卻不能不要啊。老年人固然可以放得下臉面,可終究是去幹那不光彩的事情,心理上總卻也還是硌噔得慌,需要一點心理安慰,需要一點精神勝利法。
  • 《紅樓夢》以賈府興衰為背景,為啥要寫劉姥姥這樣一個鄉村老嫗?
    《紅樓夢》以封建社會中豪門興衰為背景描寫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這樣一部鴻篇巨製為什麼要描寫劉姥姥這樣一個鄉村老嫗呢?其實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紅樓夢》這部小說之所以能夠千古流傳,至今還被奉為經典,是有其特殊之處的。劉姥姥這個人物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她對賈府甚至對整部書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紅樓夢》裡的仙子林妹妹也罵人?她罵人與其他人罵人有何不同?
    作者:玉山林黛玉是世外仙姝,絳珠仙草下世,美得超凡脫俗,纖塵不染;但在傷春悲秋、嘲風弄月之餘,有時也會罵人,竟別有一番情趣,大可玩賞。這裡我說的罵人,就是指真的罵人——使用粗惡字眼的那種;而說寶玉是「呆雁」,說劉姥姥是「母蝗蟲」,說史湘雲是「騷韃子」之類,那是嘲諷,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