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中容易緊張焦慮?心理學家表示是你的內心戲太多

2021-01-08 心靈魔導師九哥哥

什麼是社恐?社恐又叫社交焦慮,它主要表現為在社交的過程中過分關注外界的負面評價,以及表現出退縮和迴避的行為,進而妨礙到了自己對於人生目標的追求。

對於社恐的一大誤解就是社恐等於內向,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內向是一種中性的性格特點,可能大多數內向的人他的社交需求特別少,但是當他社交的時候他是不害怕的。不過社恐不一樣,社恐怕人,他們害怕被人傷害、他們害怕被說笨拙、他們害怕大家的不理睬。有的時候那種害怕特別真實,真實到會有生理反應,比如心跳加速或者手腳發抖。社恐人可能有一個非常豐富的有趣的內心世界,但是遇到社交場合就會擔心害怕唯恐受到傷害。

那麼人是如何變成社恐的?那是因為惡性循環三階段。

惡性循環的第一階段,恐懼。社恐的人總是擔心自己的表現不夠好,進而會出現恐懼心理,越恐懼越緊張,越緊張越恐懼,於是他們就產生了乾脆放棄和逃走的念頭,但是這樣的念頭又讓他們非常的自責內疚,他們會覺得自己難堪大任甚至於會發自內心的看不起自己。

惡性循環的第二階段,羞恥和自責。他們會持續陷入自己不夠好的念頭而無法自拔,於是這種心情壓抑到最後他們就會自暴自棄,他們會把自己包裹起來,讓自己看起來不好接近,他們害怕得到希望只是因為怕最後的失望,於是他們慢慢的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怨念。

惡性循環的第三階段,憤怒和怨恨。他們會開始覺得這個世界對他們不公,他們開始怨天尤人,開始對身邊所有人都都產生了深深的失望。

那麼如何化解社恐?咱們今天講一下化解社恐的第一大核心武器認知療法。

認知療法第一招認知重塑,社恐的一大毛病就是內心戲太多,可能聚會還沒開始,人還沒有來齊,他們就會認定別人不會喜歡他們,那麼這種內心戲在心理學意義上其實是一種認知扭曲,他們犯了高度概括和提前預設的錯誤,我們要做的就是抓住這些認知上面的錯誤。舉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他小時候被全班同學取笑過,那麼就造成了他這種認知上的錯誤,後來我問他你上次被取消是多久以前?他回答十年前,但是之後的十年他從來沒被取笑過,他用了百分之90的力量去防備那極少數的百分之10,卻反而忽略了百分之90都是好人。

認知療法第二招改變錯誤歸因,社恐還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雙標,他們對自己非常的雙標,他們傾向於把自己的成功歸結於外界,把失敗歸結於自己,自己的優點他們無限的忽視,卻把自己的缺點無限的放大,那麼我們就要改變這種錯誤的歸因方式,以更加合理理性的方式看待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優點與缺點。

而除了由外而內的改變之外,還需要由內而外的改變,這就用到了破解社恐的第二大核心武器暴露療法。我們可以把社恐的事情列一個清單,從易到難開始排序,比如說做個自我介紹、打電話給不那麼熟悉的朋友出去玩、當眾發炎等等,然後從最簡單的事情開始做起,比如說開始和人有眼神的交流和接觸,然後一點一點的去加大難度,一點一點去突破極限,那麼我們的心就會越來越堅強,所以化解社恐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直面恐懼的本身。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手勢動作暴露出你的內心與狀態
    我們的手勢其實是反應出我們的內在狀態,據資深心理學家研究,我們無意識的手勢其實是滿含豐富的意義,比如摸下巴是思考,翹大拇指是表示讚賞,用手拍腦袋是恍然大悟,這些看似簡單的手勢在我們言語交流中扮演著溝通重要角色, 現在和大家分享我們常見的幾種手勢動作深層含義,提升我們識人看人能力。
  • 心理學家:內心捨棄3種東西,你會離抑鬱焦慮越來越遠
    文/老K 當今社會,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很焦慮。戴爾·卡耐基曾說過,應對焦慮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活在當下」。 而一個人究竟要怎麼才能活在當下呢?
  • 內心戲那麼多,你倒是說出口啊
    結果,內心戲太多,把生活演成了默劇。 生活的殘酷真相是,我們中的大多數,都不能做一個隨心所欲的成年人。 在戲精時代,無論你有沒有意識到,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在做印象管理。沒有人希望給人留下壞印象。區別只在於,敏感或遲鈍,積極或消極。
  • 夜讀 | 內心戲那麼多,你倒是說出口啊
    也許,你我都曾是這樣的人。在錯綜複雜的關係、困難重重的生活、兩性之間的博弈中,越活越小心,生怕一步錯,步步錯。 結果,內心戲太多,把生活演成了默劇。 生活的殘酷真相是,我們中的大多數,都不能做一個隨心所欲的成年人。 在戲精時代,無論你有沒有意識到,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在做印象管理。沒有人希望給人留下壞印象。區別只在於,敏感或遲鈍,積極或消極。
  • 如何擺脫緊張、焦慮這些負面情緒?心理學家的這些方法,很實用
    02負面情緒的表現與危害在心理學中,負面情緒包含了緊張、焦慮、憤怒、悲傷、沮喪等方面的表現。總的來講,長期處於負面情緒的人們,不僅對心理是一種困擾,對身體也是一種傷害。依舊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負面情緒的來源,大致可以分為三個:一、對他人的要求1、他的工作能力怎麼那麼差,我認為他不應該是這個水平特別是在工作中,我們自身容易對合作夥伴產生一個初始的評判標準,也正是工作能力的要求。當他達到了或超越了你的期許之後,內心一般會認為初始值設定的適中,對方並沒有在工作能力上拖了自身的後腿。
  • 夜思 | 內心戲太多,難怪你活得這麼累
    理由無他,只一條,「我倆都見過家長了,如果分手,別人怎麼看我?」我嘆口氣,今天她這波訴苦,無非是新一輪的吐槽,委屈,和發誓。很快又會拾起一起雞毛,和好如初。「換作是你攤上他,會怎麼選?」「要是朋友知道我倆分開,肯定會笑話…」每一種假設背後,都寫滿了脆弱與無力。一波三折的虐戀,分分合合的怨曲,更像是自導自演自編劇的內心戲。說來慚愧,以前的我,也愛鑽牛角尖。喜歡一個人,心事全靠他猜。少做點怕他不知,多做點又怕打擾。腦中三百六十度託馬斯迴旋著,嘴裡卻憋不出半句好話。
  • 所謂中產,就是內心戲太多了
    大家一方面嘲笑「中產」講究到矯情的生活方式與虛榮勢利,一方面又恨不得人人都過上——看上去衣食無憂、詩與遠方的中產好生活。不止在中國,好萊塢電影黑起中產階級也是興致不減、孜孜不倦,他們甚至發明了一種叫做Mid-Life Crisis(中年危機)的類型片專門用來揶揄中產。如果你覺得大眾對「中產」有多苛刻,那恰恰就是「中產」的內心戲有多足。
  • 高能環境董事長李衛國:內心戲太多
    導致人性貪婪,欲望膚淺,為流俗所挾,人們越來越容易變得浮躁。聰明人,誤入聰明陷阱,處心積慮,只為虛榮與利益。真實不夠,戲份來湊。為了打造自己,內心鑼鼓喧天,做足戲份,極盡誇張與表演之技。聰明人都愛耍小聰明,以此而謀世;智慧者卻只用厚道待人,以此存天真。殊不知,張揚與浮華,從來離經叛道於真理;殊不知,黑暗前進一分,光明將會退後一步。在虛假與現實之間,智慧向來冷眼旁觀卻越過表相直抵真實之本質。
  • 內心戲太多,難怪你活得這麼累|夜讀
    很快又會拾起一起雞毛,和好如初。「換作是你攤上他,會怎麼選?」「要是朋友知道我倆分開,肯定會笑話…」每一種假設背後,都寫滿了脆弱與無力。一波三折的虐戀,分分合合的怨曲,更像是自導自演自編劇的內心戲。說來慚愧,以前的我,也愛鑽牛角尖。
  • 內心戲太多,活著太累
    他們能決定你的人生嗎?該放下就放下,該拿起就拿起,懂得取捨的人才能活得逍遙自在。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有過?演講時,哪怕已經做足了準備,也會緊張到不行。總擔心自己的儀態是否穩妥,發言是否有瑕疵,表現是否夠好。談客戶,打開微信,看著對方的頭像,半天不敢說話。總擔心自己發揮不好,應對不當,給客戶留下不好的印象。
  • 所謂「中產」,就是內心戲太多了...
    不止在中國,好萊塢電影黑起中產階級也是興致不減、孜孜不倦,他們甚至發明了一種叫做Mid-Life Crisis(中年危機)的類型片專門用來揶揄中產。 如果你覺得大眾對「中產」有多苛刻,那恰恰就是「中產」的內心戲有多足。 當然,中產被黑,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也在自黑。
  • 你那麼在意「收到請回復」可能只是你內心戲太多
    最近被這類文字刷屏之後,正好看到六神磊磊的推文《金庸說的:有種關係叫做你內心戲太多》,我覺得簡直就是對這種人、這類文章的神答覆。所以也就借力打力,順便談談這事兒吧。六神磊磊說:「一般來說,之所以出現這種內心戲太重的情況,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太在乎對方了,因愛生亂;二是太在乎自己了,以自我為中心。」
  • 在平時生活中遇見內心戲太多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寫這個主題的時候小編純屬有感而發;真心遇見不知道他戲有好多?和戲精沒啥區別吧!但是今天小編要寫的是內心戲我也有內心戲啊;每一個比較內向害羞的人都比較在於別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尤其是戀愛中的女朋友內心戲堪稱好萊塢大片操作!
  • 社交焦慮:為什麼你很在意別人的眼光?
    聽得出來,他在人多的地方會有些焦慮。這種焦慮緣於內心的一些負面信念,這些信念可能包括:「別人不喜歡我」,「我不會說話」,「我不會跟人打交道」,「我是一個膽小的人」,"我沒什麼能力「。這些信念隱藏的比較深,不容易察覺。往往體現在自動出現的想法裡頭,有時候,就只是頭腦裡一閃而過的念頭或畫面。例如,」這些人都不懷好意「,」參加同事的生日聚會很尷尬「。
  • 心理學家:經常莫名焦慮的人,大多有這13種習慣
    焦慮似乎已經成為了都市人的「常見病」, 有時一陣莫名的心煩意亂,就會打亂原有的生活節奏。焦慮——是一種處於擴散狀態的不安。如果你只是一小段時間有這種情緒,可能與這些難以察覺的「焦慮源」有關。《生命時報》邀請權威專家,揪出你身邊隱藏的焦慮源,讓你重拾往日的好心情。
  • 心理學家:容易「想太多」怎麼辦,不要慌,首先要避免做這4件事
    容易想太多從心理學上說是一種猜疑心理,通俗點說就是喜歡胡思亂想。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這樣不好,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無法控制自己的大腦。想太多的人反而很少付諸於行動,這是因為他們把心理能量都消耗在「想」上,行動的時候卻力不從心了。
  • 社交恐懼症是什麼?我們該如何科學對待?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你是這樣的人嗎: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怕說出來被人笑話或者反駁;在陌生環境,束手束腳,總擔心自己表現得不夠好;一到重要場合,緊張焦慮到不行,導致發揮失常;為了避免被人發現自己的缺點,索性迴避社交;這些在社交上的焦慮與恐懼,本質上都是:在內心深處對自己的不自信,認為自己不夠好,能力不行,甚至認為別人也覺得自己不好,看低自己,放大別人。
  • 「不是別人不喜歡你,而是你想太多」|敏感人格的六種內心戲
    她說鄭爽是自卑、脆弱加敏感的集合體,而這樣的人格,在親密關係中,具有破壞力。她曾覺得自己不漂亮而去整容,認為自己不夠好而放棄一段戀情,她卑微、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這是每個敏感的人,在戀愛中的通病,也是敏感人格的潛在特質。1.什麼是高敏感人格?在豆瓣9.2分高分日劇《凪的新生活》中的女主小凪,她善於察言觀色,解讀空氣。
  • 怕什麼不成功,你只是內心戲太多!
    很多沒有嘗試、淺嘗輒止的人,往往有一個共同特徵:什麼都不做,內心戲很多!02想找副業,但是不願意花錢花時間學習。你提出一個建議,他們總會有千千萬萬做不到的理由,儘管還沒有任何嘗試。他們中還有一批人,沉溺於研究、評價人家的經歷與經驗。去知乎或者各處網站,看一些切合自己當前情況的問題,比如:如何轉行、如何做到月入過萬......
  • 喜歡一個人特別容易緊張的三大星座,付出的太多!
    喜歡一個人特別容易緊張的三大星座,付出的太多!你是什麼樣的人?你身邊的她或他值得託付一生麼?快來從TA的星座認識真正的TA吧……雙魚座雙魚座性格慢熱而且很內斂。雙魚座對感情也很敏感,要是在兩個人的相處中,對怠慢的摩羯座,雙魚座便不會再對你敞開心扉。總之,在感情中雙魚座是敏感的,雙魚座既能敏感地感受到你的重視,也能敏感地感受到你的冷漠,你如果不重視雙魚座,那麼雙魚座遲早會離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