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波蘭考古學家在埃及的別裡尼察港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墓地,裡面裝滿了猴子的骨架。
據考證,這些約2000年歷史的遺骸,很可能是公元1世紀和2世紀埃及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時,從印度作為家庭寵物進口的恆河猴。同時,研究人員還在同一地區,發現了一種體型較小的猴子——帽狀獼猴的骨骼。
在對這些骨骼進行三維掃描之前,科學家們曾經認為這些骨骼屬於圭農猴家族——這在該地區很常見。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事實並非如此。
「這是一個獨特的發現。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在非洲的考古遺址發現印度猴子。」相關研究人員表示,「或許,2000年前,當埃及被羅馬帝國吞併時,那些住在遙遠的前哨城市貝雷尼斯的富有的羅馬人,想與各種動物共度時光——其中包括這些來自印度的猴子。」
動物考古學家補充說,從印度運送動物到埃及並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穿越印度洋和紅海的旅程需要數周時間,這意味著商人必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為這些寵物保持足夠的食物和水。

迄今為止,考古學家們已經在這個墓地中,發現了16隻靈長類動物的遺骸;另外,還有536隻貓,32隻狗和1隻早逝的獵鷹。研究人員推測,這些動物的死亡,很可能跟它們突然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有關。
相關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動物遺骸有很多都是「嬰兒」,它們應該就出生在從印度來這裡的路上,或者直接就是在貝雷尼斯出生的。「也許是飲食不好,也許是疾病,或者是無法得到很好的照顧。」
令人欣慰的是,似乎這些寵物寶寶的主人,真的非常愛它們。在埋葬它們的時候,主人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擺放得像個「熟睡的嬰兒」——其中一隻的頭,被安放在一個大貝殼裡;另一隻則被披上了可愛的羊毛毯;而第三隻被埋在兩個雙耳瓶旁邊,有趣的是,在它身邊,還有一隻嬌小的小豬和三隻小貓的骨架陪伴著它。在羅馬-埃及時期,貝雷尼斯是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連接埃及與中東和亞洲。在這個遺址中,考古學家們還發現了保存完好的紡織品、乳香、沒藥、椰子、蓮花、黑胡椒和其他進口商品。
相關人員開心地表示:「我們只知道香料、紡織品和其他財富是從印度進口的。沒想到,猴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