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上海】6月10日報導
6月6日,2019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為夢啟航」宣傳活動首站在飛馬旅交大科創園圓滿落幕。來自各地的創業者、投資人、高校院所專家教授以及主流媒體等政校企界百餘名嘉賓共聚一堂,一起探討閔行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的未來發展戰略藍圖。
當天,在市民政局、閔行區政府、上海交通大學的指導下,南濱江、飛馬旅聯合共建的上海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南濱江園區在飛馬旅交大科創園正式揭牌。這次合作是政府、高校、企業三方一次全新的嘗試,產業園匯聚「政校企」各方資源優勢,共同打造「高層次人才+前沿科技+創投資本」三位一體的快速產業化平臺和通道,構建「創新創業立體生態」服務體系。
聚焦康復輔具,共探智能康養新藍海據市殘聯統計,2018年全市殘疾人群總數多達54.92萬人,佔全市戶籍人口的3.76%。而60歲以上的老人又佔據整個殘疾人群體的多數,比例高達63.67%。根據市政府出臺的《關於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實施意見》指出:到2020年,全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信息平臺基本建成,湧現一批「上海創造」的知名自主品牌和優勢產業集群。目標就在前方,我們該如何開展落實呢?先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做起,從人才、平臺、試點、成果方面都要創新改革,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積極打造一批知名產業園區、前沿創新平臺、知名品牌、優勢特色產品和新型服務模式。
上海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南濱江園區在今天正式揭牌,在民政局、閔行區政府、交大指導支持、南濱江、飛馬旅等各方主體積極參與,共同建設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希望能夠形成政學產研一體,各方齊心,深度協同,共同為全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企業打造一個產業生態完善、產業鏈條完整的產業園,以期形成產業聚集高地,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希望園區能夠抓住機遇,依託智能產業優勢,集聚康復輔助器具領域的創新創業企業,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康復輔助器具行業出現更新更優的產品,打造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的上海高地,共同創造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美好的明天。」市民政局副局長梅哲說到。
飛馬旅落地閔行,打造閔行科技成果轉化新平臺在上海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整體布局中,閔行的定位是「南部科創中心集聚區」,近年來閔行創建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著力推進位約科技成果轉化的瓶頸和障礙,整合各類資源,努力提升區域科技成果轉化的承載能力,布局科創發展之路。閔行的南濱江地區就是我們打造上海南部科創中心核心區的主要承載區。
閔行區副區長吳斌表示「飛馬旅作為由中國頂級服務業企業家共同發起的創業項目專業管理支持機構,能夠來到閔行是強強聯手。」他希望飛馬旅交大科創園能夠匯聚政校企各方資源,成為科技成果快速產業化的橋梁和通道,推動更多的科技成果到閔行轉化,推動閔行成為並成為上海全球城市規劃中重要的戰略支撐區。
新一代主題產業園區的創新運營之道飛馬旅從2012年開始做創業孵化、創業服務,幾年以來積累了人才、經驗、資源,恰逢其時,來到了南濱江打造智能化康養園區。而飛馬旅交大科創園,作為智能化泛健康產業聚合體,有10000方的智能康養集聚區,同時還會有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硬科技等。
飛馬旅CEO&飛馬資本合伙人錢倩與此同時市民政局、閔行區政府的支持,大零號灣的規劃,再加上閔行區特有的人才基因(兩所985院校、國家千人計劃佔26.2%,上海千人計劃佔21.3%)為飛馬旅交大科創園帶來了「天時、地利、人和 「的優勢。未來飛馬旅要做的事情不止是空間布局的完善,同時致力於做軟體和支持服務體系,在底層設計上有非常深入的思考,在這當中會有不同類型的服務,把產業服務系統化。
在活動現場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梅哲、閔行區副區長吳斌、飛馬旅聯合創始人&飛馬資本創始執行合伙人楊振宇,上海南濱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餘建源、飛馬旅CEO&飛馬資本合伙人錢倩為上海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南濱江園區進行揭牌。
智能康養的未來對於中國來說,智能康養產業目前還處於相對較早的階段,國內有著龐大的潛在需求,但在產品供應上尚存在很大不足,高端產品大多依賴進口,低端市場競爭激烈。智能康養產業在國內的瓶頸是什麼?突破口又在哪?未來的趨勢會怎樣?現場眾多行業專家、投資人談了自己的看法。
上海復旦醫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章濱雲認為大家要把康復的概念往大康復考慮,如慢病管理領域能不能產生規模收入等。楹聯健康基金管理合伙人羅鶄很看好康復器械的發展潛力,主要在醫療機構康復器械、養老機構康復器械、家庭用康復器械三個方面,並表示康復器具市場將迎來春天。
最後,上海交通大學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燕剛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研究員殷衛海教授,六六腦創始人向華東博士、上海涅利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徐晨元共同探討了智能康養的未來,他們認為智能康養未來潛力巨大,但企業極度缺乏,而智能是未來康養產業最核心的元素,智能康養未來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