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乃「六畜之首」,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在十二生肖中排在末位。生肖豬在十二地支中對應「亥」,故人們也稱其為「亥豬」。豬的形象是一副圓乎乎、胖墩墩的樣子。在民俗文化中,豬憨態可掬的模樣,深受人們喜愛,人們往往把豬跟富貴、財富、福氣、吉祥等美好名稱聯繫在一起。
俗語說:「豬是家中寶,糞是地裡金。」在生肖文化中,「亥」表示收藏萬物,意味著擁有財富。在古代,豬又有「金豬」、「烏金」的別號。唐代筆記《朝野僉載》說:「洪州有人畜豬以致富,因號豬為烏金。」洪州在今天的江西南昌一帶。「烏金」可能蘊藏兩種含義:一是養豬積造的糞料,對於莊稼來說,可謂「烏金」;二是當地所養的家豬多為黑色,養豬致富視豬如同「烏金」。葉舒憲先生說:「養豬致富之路在我國自古及今都為人稱道,用烏金一名來稱豬,表達了對豬的美好寄託。」
在民俗文化中,年畫或剪紙「肥豬拱門」是人們視豬為財富的典型。「肥豬拱門」又稱「福運使者」「招財進寶」,寓意財源茂盛,幸福吉祥。豬年伊始,健壯的肥豬馱著聚寶盆拱門而入,是何等的喜慶。河北、北京、天津系古燕趙之地,這一帶過春節至今都有在門上、窗上貼剪紙「肥豬拱門」的習俗。因為豬象徵著勤勞致富,模樣又憨態可掬,活潑可愛,民間的儲錢罐大多都是豬的形狀。家居飾品中也常有銅豬擺件,以求財源廣進。
民間有「豬入門,百福臻」「豬進門,百福到」的諺語,豬是富貴、福氣的象徵。古代金榜題名時,通常用朱(紅)筆來題寫名字,而「朱」與「豬」的發音正好相同,故豬又代表著「步步高升」。又因「蹄」與「題」音諧,唐代考進士以吃豬蹄子為吉祥,希望能金榜題名。於是,每當有人趕考,親友們都贈送紅燒豬蹄,預祝趕考人「硃筆題名」(豬筆蹄名)。後來,這種風氣逐漸擴大,人們在新年時互贈火腿,因為火腿是用帶豬蹄的豬腿製作而成的。
在民俗文化中,豬還是吉祥如意的象徵。因此,民間工藝品中常有豬的身影。陝西隴縣有姥姥給外孫送豬枕頭的風俗,認為小孩枕著有豬圖案的枕頭睡得香,吃得香,不易生病招災。一般枕頭上的豬選用的是野豬形象。山東梁山縣有為孩子製作豬頭鞋的傳統,希望孩子能吃能睡,福氣不斷,茁壯成長。陝西寶雞一帶製作的豬形布枕、布玩,製作精細,在豐滿的「身軀」上繡花朵圖案、綴著彩線穗子。貴州黃平和河南濬縣的泥哨(泥咕咕)中有豬哨。陝西鹹陽過春節用麵團捏塑的花饃中也有豬的形象,用於獻貢、祭神。
據文獻記載,古代有取豬名作為人的名字之習俗,以用來祈求吉祥。夏朝寒浞的兒子叫豷,春秋時期有人叫杜溷羅,戰國時期魏國有大力士叫朱亥,秦二世叫胡亥,漢代有人叫陳豨、孟圂、荀彘、劉狗彘,漢武帝小名叫劉彘,魏晉六朝時期有人叫管亥、昌豨、蘇亥、陳豬、孔豚、靳豚、盧豚、傅野豬、薛野豬,唐代有李豬兒,五代時期有人叫崔涿,等等。在今天,這種取豬名的習俗已衍變為取「賤名」而孩子好養大的說法。
婚俗中,民間認為,亥豬與寅虎六合,俗諺:「虎配豬。」屬豬的最宜找個屬虎的對象。陝西一帶有送豬蹄的婚俗。結婚前一天,男方要給女方送四斤豬肉、一對豬蹄,稱「禮吊」,女方須退回豬前蹄。婚後第二天,夫妻帶兩份掛麵及一隻豬後蹄回娘家,後蹄退回,俗稱「蹄蹄來,蹄蹄去」,表示兩親家以後要常來常往。雲南西雙版納的布朗族,在婚禮當天,男女兩家要殺豬請客。另外,除請客外,還要將豬肉切成小塊,用竹竿穿起來分送各家,以示「骨肉之親」之意。
豬年說豬,別有一番情趣。豬年的豬是吉祥物,是為人們帶來福氣的使者。期待在豬年生活更美好!
民間風俗
剪紙中的生肖豬文化
「肥豬拱門」剪紙
「肥豬拱門」本意是「送物上門,意外得財」,由此創作的剪紙是河北天津一帶常見的生肖剪紙造型,通常作為重要的節日飾物出現。除常見的紅色剪紙外,最富特色的是天津地區用黑色蠟光紙剪成的「肥豬拱門」式窗花。在豬背上剪出聚寶盆的形狀,貼於窗上,左右各一,具有招財進寶的美意。春節時,更有人家將之貼於大門之上,在某種程度上,甚至代替了傳統的門神,以示福運將至,預兆豐年之喜。
除了黑色蠟光剪紙之外,生肖剪紙中,還有比較特殊的染色剪紙和套色剪紙。大多數生肖剪紙還是會選擇用紅色紙剪出,再襯於白紙上,以產生明朗強烈的對比效果。這種單色生肖剪紙最講究的是造型和裝飾,線面之間粗細疏密以及平行交叉的細微不同,都會形成各種紋飾,產生不同的美感和韻味。各地區的生肖剪紙也因此能夠不斷推陳出新,使人百看不厭,從而能作為一種獨特的題材,在龐大的剪紙藝苑中長盛不衰。
娃娃騎豬紅色剪紙
剪紙中,生肖豬的構圖形式同其他生肖剪紙一樣,豐富多變,異彩紛呈。最常見的是山西平遙一帶流行的「單照」形式。一整幅剪紙上,只有一頭憨態可掬的豬,形象突出,簡潔明快。再就是兩種生肖雙雙入圖,比較典型的有陝甘一帶的「蛇盤兔」剪紙造型。而常與生肖豬搭配的是諧音「吉」的生肖雞,以寓「豬年大吉」之意。再就是將生肖豬作為全家福中的一員,用十二生肖依次排開的全家福來進行剪紙構圖。在與其他生肖形象的對比中,體態渾圓的豬尤其惹人喜愛,陝北剪紙高手白鳳蓮就有相關作品。另外,還有將生肖豬與人物一同構圖的剪紙,其中既包括「孩童戲豬」式的,還包括如今散見於陝北一帶、由原始圖騰崇拜流傳下來的獸首人身屬相剪紙。剪紙上半部分圖案均為持蓮娃娃,下半部分是不同的動物,若為豬,則有豬屬相之意。
總體而言,相比其它生肖較為多變的藝術造型,生肖豬在剪紙中所呈現的形象還是比較固定的。其多為橢圓造型,看上去肥頭肥腦,龐大的身軀之上是扇動的大耳,之下又是略顯笨拙的四蹄,對比鮮明。它們渾圓厚重的體態,總是給人憨態可掬而又和氣寬廣之感。人們在心理上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放鬆,仿佛來年不必太為生活奔波勞苦。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於豬本身富態的身形,會不自覺地給人以招財進寶的希望。另外,其不露鋒芒、敢於承受的和順姿態,又能給許多忙於生計之人帶來些許心靈的寬慰。
有此一說
何謂「金豬年」
在民間故事中,「金豬年」的說法始於唐朝。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幣制,參照西漢五銖標準進行貨幣改制,易銖為寶,唐代開元通寶的鑄制與流通,促使定都長安的唐朝進入長治久安的盛唐時期。因「銖」而現的貞觀盛世年,由於財富之盛被譽為「金銖年」。貞觀之治恰逢丁亥豬年,「金銖年」又被稱為「金豬年」,民間流傳中,丁亥豬年也往往被認為是「金豬年」。
按我國古代的幹支紀年和民間五行學說,「金豬年」又有另外的說法。「幹支紀年」 對應「十二生肖」,「五行」對應五顆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古代天文學家制定了「六十甲子別五行圖」,使每一年對應一顆行星,60年一循環。每60年中,每種生肖都有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以豬年為例,共有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五年。我們所熟知的「辛亥革命」所在年份是1911年,就是「金豬年」。而上一個「金豬年」應該是1971年,再往後推60年,也就是2031年才是新的一個「金豬年」。2019年是己亥土豬年。原來如此
豬為什麼能成為生肖
豬為六畜之一,能當上生肖,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
在天宮排生肖那天,人們遭遇到旱災,糧食顆粒無收,而龍去排生肖,由於龍的行走速度非常之快,並不知道此事。而豬在這天由於自己走得慢,看到人們飢餓得不行,自己讓人們砍下它的四隻腳作為食物,來解除飢餓。所以,這天其它動物都到達天宮,而豬並沒有到,所以天帝沒有安排豬當上生肖。人們解除飢餓時,沒有忘記豬的恩情,得知這一情況,就對天帝說,豬為了人們,捨棄四肢,沒有去爭生肖之位。這事感動著天帝,於是破例讓豬成為了生肖。
當然,關於豬當上生肖的傳說,還有其他版本。但不管怎麼樣,大多都是說,豬之所以能當上生肖,是靠自己努力的結果。
北京日報理論、專刊、副刊聯合製作
來源:北京日報副刊
作者:黃守愚 楊揚
流程便就:王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