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圖騰

2021-01-20 神都李靖

 2006年到2007年初,曾經是中國舉國上下發奮造娃,幹勁沖天的時期,夫妻之間從沒有那樣掐分掐秒含情脈脈。以致於各大國外媒體都被這曠世愛潮驚動,紛紛報導。而原來這只是為了一個目的,在2007年內生出一個六十年中最幸運的金豬寶寶。


我還記得當時身邊國際友人的困惑,「豬,是那麼讓人嚮往的嗎?」;「會教導自己的孩子,自己生命的延續,像豬一樣去過自己的一生嗎?」

是啊為什麼呢?

現代,金豬年這說法已和名稱來源的貞觀之治毫無關係,甚至今年也都隨便叫上金豬了,只要能促進經濟隨便。2006年在中國普遍流傳的是,「金豬寶寶,一輩子不用吃苦。」

這是關鍵了。當然國際友人還是不理解這為什麼就值得整個中國上下歡騰嘿咻嘿咻。但我完全陷入了一種痛苦。

豬的特性,欲望強烈,只要有吃的,不管它多飽,不管這吃的有多差多髒,大多數時候的反應是,首先立即馬上吃下去。食慾性慾蓋天,但它只看得見地上,豬的頸椎是直的,它的欲望它的需求塑造了它,它看不見天,它只需要盯著地上有沒有掉下來的食物。豬對性交對象也沒啥要求,無論在社會主義社會的飼養場還是資本主義社會的飼養場,從種豬取精的設備都是最簡陋的,很多時候只靠一張剪了洞的豬皮就行。

有個漢字「圂」意思是廁所,現代中國南方和北方農村仍然能偶爾見到,豬養在人廁所裡的實例。

豬應該最早就是在我們中華大地被馴化。在我國古代,豬是財富和生育的象徵。

當然全世界的人都有對物質生活的渴望。你沒看過說唱樂裡大金鍊子滿天飛票子和電臀嗎?我覺得要看和其它欲望的比例,對尊嚴的欲望,對運動的欲望,對戀愛的欲望。

吃進嘴裡的才是真正歸你的,買下的房子才是真正歸你的,銀行帳戶上的才是真正歸你的。也許正是這種不確信使得我們的欲望更為強烈。

當然中華民族在全球是屈指可數的勞模。但金豬好像真的是我們不少人的嚮往。你不知道世界上還有慵懶的南美人,南歐人,中東人嗎?中國人比那些國家的勤勞多了。但我們中國人的勤勞來自於對未來的強烈擔憂。華人在世界上的勤勞是為了子孫可以做金豬。不是天性勤勞,倒是天性憂慮,憂慮下一代吃不飽,所以自己咬牙勤勞。那是一種無奈的慣性,人口多底子薄,人民一直在被掠奪,沒有人從心底裡「熱愛勞動」,大多數人的嚮往,正是被金豬的光輝形象代表了,是的,「不勞而獲」,「少勞而獲」。

時代變了,當代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我們不缺資金;又正值網際網路在地球大放異彩,先進人類變得更開化更共享,我們也不缺技術。

我們缺的是個人的獨立。

歐洲的一些年輕人被採訪到什麼是幸福,會真心的提到平凡而自由的生活,因為平凡而腳踏實地自給自足,因為獨立自足而自由。我們的年輕人也都過著不錯的生活,衣著光鮮,高端智慧型手機,美食旅遊。就有外企高管向我驚嘆「中國年輕職員怎麼那麼敢消費,關鍵是他們的工資我一清二楚啊。」我說你沒有去分析中國的消費結構。即使已經工作,本市孩子都賴在父母家裡,不付房租,可能付一些飯錢。這可是其它發達國家年輕人每月支出中的最大頭。在美國一個25歲的年輕人還住在父母家會被人看不起,但在中國那是天經地義,因為那是條最容易最划算的路。當然中國的高房價高租金也加速了這種現象,社會有責任去幫助年輕人獨立,我覺得這才是強國之根本。

 

但是太難,我們可以麻痺可以逃避,豬會眷戀群居生活,看到周圍的同類讓它們心安,誰都不要去談高級誰都不要去談智慧,熬死那些勇敢獨立的。讓我們擠在一個溫暖的圈裡,誰也不要在鼻子裡插蔥裝象,吃的時候我能忘掉一切。

 

生肖,星座,能決定你的命運嗎?當然不會,試管嬰兒已經越來越多,精子卵子都能冷凍,不做愛大國日本的體外受精人數已經佔到國民人數的1/18, 什麼時候出生在未來只是一個會議結論。以前我相信生物進化的最重要因素是環境,現在我認為生物進化的最重要因素是族群中那幾個自由自信個體的強大意志。

我絕不會因為生肖或星座去斷定一個人,更不會因為生肖或星座去歧視一個人。

 

不要把豬作為圖騰,應該把豬作為一面明鏡。

獨立生活,獨立思考,抬頭看天心懷理想,向社會向世界去要求一個公民一個人的權利和尊嚴儘管艱難坎坷,不輕易逃避,不輕易逃避到虛擬世界中,不輕易逃避到無盡的食慾和物慾中。

 

二十一世紀沒有命中注定,一隻圂中長大的豬也可以衝出柵欄,成為一隻野豬,一隻值得尊敬的野豬。

(完)



也許能創辦一所理想學校

相關焦點

  • 豬圖騰 | 一個被誤讀了千年的意象
    圖騰,古代原始部落的一種懵懂信仰,一種圖騰代表一種難以企及的夢想,或為自然,或為祖先,或為猛獸……成為本氏族的徽章或象徵,凝聚族群團結的力量,鞏固首領領袖的權威,區別種族身份的符號,而圖騰的信仰者,祈求得到圖騰的認同,受到圖騰的保護。
  • 生肖與圖騰——豬
    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於是稱作「亥豬」。    豬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家畜,民間稱其為六畜之首。豬的性格:勤勞質樸、不好爭論、為人勇敢、待人誠實,為人不愛考究深度,追求物質、不善理財,通常吉星高照。在生肖屬相中排在最後,讓豬作十二生肖的壓陣之物,倒也名副其實。我國養豬歷史已經有七、八千年了。
  • 豬圖騰,龍的起源?
    豬圖騰,龍的起源?
  • 「跪拜豬」「狼圖騰」 擬人化背後的期待
    過年七天樂,火了「橘子哥」,瘋了「搖一搖」,還有兩天動物相關的消息闖進了大眾的視野,一個是過年期間上映的電影《狼圖騰》,一個是今天早上的熱門新聞《一頭豬跑到寺院跪拜引圍觀》。  《狼圖騰》改編自姜戎的小說,中國大陸再版150多次,正版發行近500萬冊,連續6年蟬聯文學圖書暢銷榜的前十名,獲得各種獎項幾十餘種,海內外報刊和網絡新媒體對《狼圖騰》的研究論文和論著有上千篇、種。這樣的小說拍成電影,自然是引起了很多小說讀者的追捧。本以為會贏得一片讚許與叫好的電影,卻遭遇了開春滑鐵盧。
  • 古人為什麼會如此崇拜豬甚至將豬作為圖騰呢
    在過去豬不僅是食品和財富,而且豬還具有一定的「神聖」意義。這種關於豬的神聖觀念,一直傳承了幾千年。直到近代,中國的某些民族依然還遵奉豬為「神聖」。比如我國的土家族。那麼古人為什麼會如此崇拜豬甚至將豬作為圖騰呢?我國的有些地區還曾出土用豬牙製作的裝飾品。從東北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到青銅時代的石棺墓文化遺址,都有用豬骨隨葬的現象,其中一處名為土城子的墓葬,有90%的石棺蓋上都散布著豬牙。
  • 古代豬圖騰是龍的起源嗎
    天津博物館徵集的紅山文化玉龍  下圖是紅山文化中兩個很具代表性的龍形象。它們由於長得像豬,如今被統稱為玉豬龍。  陶器上的豬龍形象比玉豬龍更早,下圖陶器出土於內蒙古赤峰敖漢旗,屬於比紅山文化更早的趙寶溝文化時期,距今7200年—6400年,它寫實風格的野豬特徵更明顯。但這種龍與後來的龍風格相似,都是野豬頭加蛇身,而且也是S形。
  • 明星紋身:阮經天的龍圖騰,小嶽嶽的飛豬,都敗給了她的小豬佩奇
    小夥伴們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明星紋身:阮經天的龍圖騰,小嶽嶽的飛豬,都敗給了她的小豬佩奇。在事業的低谷期,阮經天就用紋身來驚醒自己,其中胸前就有一個十分霸氣的紋身,就是龍圖騰。
  • 從圖騰到美食,豬是怎麼「墮落」的?
    豬的基因和人類最相似,甚至可以用來做器官移植。我們大家平時說一個人笨 的時候,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是豬嗎?」。提到豬,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蠢」,第二印象就是「懶」,第三印象是「髒」。你個豬頭、你個懶豬、你看看你的豬窩.......總之,在我們的眼裡,豬就是好吃懶做、不講衛生、吃喝拉撒都在一起的髒娃。豬真的有這麼不堪嗎?
  • 從圖騰到美食,豬是怎麼「墮落」的?
    豬的基因和人類最相似,甚至可以用來做器官移植。提到豬,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蠢」,第二印象就是「懶」,第三印象是「髒」。 你個豬頭、你個懶豬、你看看你的豬窩....... 總之,在我們的眼裡,豬就是好吃懶做、不講衛生、吃喝拉撒都在一起的髒娃。 豬真的有這麼不堪嗎?
  • 明星的動物紋身:鄭愷紋青龍,嶽雲鵬紋小飛豬,都不如他的狼圖騰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明星的動物紋身:鄭愷紋青龍,嶽雲鵬紋小飛豬,都不如他的狼圖騰。紋身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是非常受歡迎的,不僅如此連明星也是很熱愛紋身,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明星的動物紋身吧!
  • 龍圖騰之前還有熊圖騰?鳳凰崇拜源自鴞圖騰?
    龍與鳳是中華文化中印刻最深的圖騰崇拜,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教授、中國神話學會會長葉舒憲卻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觀點,即龍崇拜源自熊圖騰,鳳凰神話源自鴞崇拜,用一句順口溜歸納,就是「鴞熊變鳳龍」。 國慶長假最後一天,作為上海圖書館「中華創世神話」系列講座之一,葉舒憲以「龍飛鳳舞——中國圖騰神話」為題,結合對出土文物的剖析,為聽眾解析中國圖騰文化的建構為何源自「熊與鴞」。
  • 中華民族龍圖騰是怎樣產生的
    軒轅黃帝雕塑據《新書.制不定》記載:「炎帝者,黃帝同父母第也,各有天下之半。」可見炎.黃部落勢力很大。黃河上遊的黃帝部落以熊為圖騰,下遊的炎帝部落以牛為圖騰。東夷部落自認為是神鳥的後代,南方的三苗部落奉女媧為始祖,便以蛇為圖騰。經過無數次的戰爭,黃帝部落使以熊、貔、貅、虎等野獸為圖騰的氏族歸自己所有,海打敗了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緊接著又打敗炎帝部落,佔領了整個黃河流域,一統中原,成為黃河流域最大的部落聯盟首領。
  • 漢代玉石器中的圖騰文化
    英國著名人類學家詹姆斯·喬治·費雷澤在其著作《金枝》中提出圖騰崇拜的起源:一是先民出於安全考慮把自己的靈魂寄放在某個動物身上,這時圖騰崇拜便產生;二是先民有意識地設計出的一種補充經濟生活的巫術形式,即不同部落負責提供充足的、供經濟消費的某種動物或植物;三是圖騰崇拜受孕論,這是先民進行個人崇拜的表現。玉石乃「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中國玉器以其精湛的技藝,優美的造型著稱於世。
  • 中原圖騰文化的起源,歷史與傳說
    圖騰一詞,是英文otem的音譯,原為南洲第安人語,意思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在原始人類的信仰中,本氏族人的起源.一、什麼是圖騰圖騰自都與某種特定的物種相關,自己的祖先就來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理,這與某種動物或植物發生過親緣關係,於是,圖信仰便與祖先崇拜有了究圖聯繫。
  • 專家:"龍崇拜源於熊圖騰說"證據不充分
    紅山牛河梁女神廟出土過一對玉龍,通常認為這對龍的形象來源於豬,而近年孫守道、郭大順等考古學者卻提出「熊龍」說,他們的理由是,這類龍的頭形、吻部、眼睛形狀,特別是有耳無鬃等主要特徵,並不是豬的特徵,而其短立耳、圓睛卻與熊的一些特徵相似。    與雙熊龍相對應的,牛河梁第十六地點積石冢還出土有雙熊首三孔玉器。
  • 豬年到了,豬和龍有怎麼樣的淵源,為何豬是龍的祖先?
    豬是遠古人最早馴養的家畜中的一種,而且豬的生殖能力又很強。原始社會技術不發達,人類在徵服大自然的過程中,只有靠人力的多寡來衡量生產力,所以對生殖力強的動物就會有一種天然的崇拜和嚮往,甚至後來慢慢把某種動物形象固定下來,形成圖騰,作為崇拜的對象。
  • 龍圖騰文化的千年變遷,文化歷程很複雜,大部分人不知道
    它的形成,是原始華夏大地上各部落圖騰崇拜的集體反映,是悠久的歷史的升華產物。以龍為圖騰可以追溯到最早期的夏商,而龍圖騰的演化過程則伴隨著華夏文明整體演進過程。對於圖騰文化,一方面社會文化的變遷決定了圖騰文化的變化,而另一方面圖騰文化反映出了民族意識形態的深刻變遷。比如西方的羅馬文明其演進過程的三個時期,就出現了圖騰由狼轉變為獨首鷹又轉變為雙首鷹的過程。
  • 揭秘 ▏傳統十二生肖起源與十二獸首生肖圖騰的前世今生
    生肖圖騰是古代華夏部落原始社會人類崇拜十二生肖動物的一種信仰,從而形成人和生肖動物的混合形象(獸首人身)的十二獸首,用來做作氏族的保護神和圖騰標誌。居住在雲貴川三省交界處四川大涼山地區的彝族,至今仍保留了豐富而又歷史淵遠的天文學知識,他們以十二獸紀日,今天是鼠日,明天即牛日,虎日趕虎街(集市),豬日趕豬街。
  • 中國歷史:圖騰的演變
    圖騰崇拜,是原始社會的一種宗教信仰,約與氏族公社同時發生。圖騰系印第安語,意為「他的親族。原始人相信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有著親屬或其他的特殊關係,此物即成為該氏族的圖騰—保護者和象徵等。圖騰照例為全族之禁物,禁殺禁食;且舉行崇拜儀式,以促進圖騰的蓄衍。圖騰信仰曾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在近代某些部落中和民族中仍然流行。
  • 給蝙蝠正個名:蝠圖騰與羊圖騰合體,給中華納福迎祥
    2004年,源起家禽的H5N1流感被俗稱「禽流感」;2009年,源起家豬的甲型H1N1流感被俗稱「豬流感」。可憐的動物們,致人患病就被汙名了。若這類汙名化可大行其道,每種生物都有感染致命病毒的可能,都有可能被汙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