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看來,人是「視覺動物」,長得好看的人在戀愛和啪啪都有明顯優勢,然鵝事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幾年前,視頻博主拂菻坊做過一檔節目,請中國女孩和以英國為主的國外女孩分別給幾位亞裔男星打分。
郭德綱老師被認為是個「看起來很快樂的傢伙」:
而餘文樂幾乎跟郭老師五五開,甚至評價還不如郭老師高:
而從下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僅憑這個視頻的主觀結果來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審美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
人類對「好看」的衡量標準可能是模糊、主觀的——你說郭老師不好看,還會有迷弟迷妹跟你急。
而我們定義一個人好看與否,好像也很難用某個單一理論來解釋。
我們口水廠之前寫過,日劇《世界奇妙物語》裡探討過這樣一種可能:
由於美女在生活中享受了很多方便,需要被收取「美人稅」,長得越好看的稅金越高。
女主角(佐佐木希飾)被收取了20%的美人稅
圖片來自日劇《世界奇妙物語》
為了增加稅收,劇中對美女的審美標準放寬,造成了這樣的影響:一方面,美女在婚戀方面的優勢下降,原先的「醜女」反而更吃香;而另一方面,美女為了減負,也開始自願扮醜。
——結果原來的「醜女」搖身一變,成為了社會意義上新的「美女」,在臉型等維度對「美」也產生了新的定義。
美女的標準發生改變 | 圖片來自日劇《世界奇妙物語》
這個可能是文化、社會影響審美的一種極端體現;根據一些記載,唐朝人以豐腴為美,而現代人更多以瘦為美。僅從這種可能看來,人類長相好看與否的衡量標準近乎「玄學」——仿佛是由文化、習俗等後天因素決定的?
不過,人類對好看與否的判斷,雖然有後天的影響,但可能先天就已經具備了。
心理學家 Judith Langlois 的團隊在 1991 年做過一項研究,研究者選取了3-6個月大的嬰兒,向他們展示了不同人的臉部照片,包括白人成年男性和女性、黑人成年女性,以及嬰兒。
研究者發現,在一般人眼中的「好看」,在參與實驗的嬰兒身上可能也同樣適用:在更好看的臉部照片上,他們眼睛停留的時間相對較久,由此認為他們更喜歡看「好看」的臉部照片。
雖然憑「目光停留時間」來衡量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們也有理由認為,人類天生可能就知道怎樣的臉是「好看」的。
一些普遍被認可為「好看」、「具有吸引力的」外表特徵,在一定程度上與「繁衍優勢」對應,可能代表著更優良的基因,和更佳的生理狀況。
那麼從生存、繁衍的角度出發,「好看」的標準是什麼?
來來來,扯個之前在這裡提到過的滇金絲猴。在它們族群中,只有適齡的男青年才擁有交配機會,而衡量的標準,是看交配季節裡男猴的唇色——
適齡的男猴,唇色會變得更紅;更年輕的小夥子,唇色反而會變淡。那麼唇色紅潤的就能走上猴生巔峰,過上幸福生活,而「唇色紅潤」就作為一種生理優勢而存在。
而這種「烈焰紅唇」對人類同樣有效:在人類審美看來,代表著血液循環、血管狀況、營養狀況優良,同樣也代表了更強的生存、繁衍能力。
在扯人類之前,這裡還想扯一扯鴛鴦:下面這張圖裡,男女鴛鴦分別是哪只?
雌性鴛鴦和五顏六色的雄鴛鴦 | Snowyowls - Transferred from zh.wikipedia to Commons.,CC BY-SA 1.0
懂門道的知友會觀察鴛鴦的羽毛顏色,更鮮豔的是雄性的;這已經成為這個小圈子的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同一物種中,雌雄生物除生殖器外的外形特徵,可能呈現或微妙或巨大的差異,進化生物學稱之為性別二態性(Sexual dimorphism)。
那麼對於雌性鴛鴦來說,羽毛顏色越鮮豔的雄性,雄性特徵更為明顯,可能更具有生存優勢。
而以男性人類為例,寬下顎、明顯的鬍鬚等特徵,通常代表著「男人味」——對應更高的雄性激素水平,因此也相應具有更強的攻擊性——這可能更能保證自己配偶與子女的安全。
然鵝,「具有上述特徵的男性更具有生存優勢,因而會有更多人喜歡與其交往」這一觀點,正在受到挑戰。
一個錯誤的示範——龍舌蘭姑娘 | JOJO的奇妙冒險
年來,相貌精緻,具有一定女性化面部特徵(如柔和的輪廓)的男性也是「好看」的,但與繁衍意義上的「好看」有所不同,為什麼?
這可能是因為,由於醫療水平的進步等原因,「明顯的男性特徵」不再是剛需——根據I. Penton Voak 在 2004 的一項研究,醫療條件落後的不發達地區,可能對男性特徵明顯的面容更偏好,而發達地區則相反。
本宣美之前也扯過,2015年的一項研究認為,男性配偶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好基因」、「好資源」和「好爸爸」。
而這類具有一定女性化面部特徵的男性,對應的可能是更強的親代投資意願,也就是「好爸爸」。
——也算是能強行解釋一下?
就像開頭舉的例子,對「好看」的天然追求,可能因社會實際情況而改變。
一個更生動的例子,可能就是非洲衣索比亞的摩爾西族,女性以下唇含盤子為美。
時間倒回到還沒有含盤子的時候,該部族中的女性經常被其他部族的人劫掠;為了保護女性不被擄走,該部族的女人開始被割開下唇、放入盤子醜化。這些沒被擄走的女性反而保證了族群繁衍,久而久之,放盤子也變成了一種「美」。
因此,單從促進基因延續的層面來說,人類對「好看」與否可能天生具有某種「本能」,也確實會對擇偶產生相當的影響;但隨著人類生存條件變化、社會的發展,這類「本能」的效果可能會減弱。
而回到問題本身來看,因果可能是倒置的。與其說「人類更喜歡和長得好看的人交配繁衍」,用「符合人類生存發展進程的,更可能會被認為是好看/美的」來解釋,可能會更為恰當。
所以……如果讓你選,你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帥美若天仙,還是一般般就好?喜歡好看的,點個「在看」讓本宣美 get 到鴨~
reference:
[1]Langlois, J. H., Ritter, J. M., Roggman, L. A., & Vaughn, L. S. (1991). Facial diversity and infant preferences for attractive fac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7(1), 79–84. https://doi.org/10.1037/0012-1649.27.1.79
[2]Penton-Voak, I. S., Jacobson, A., & Trivers, R. (2004). Populational differences in attractiveness judgments of male and female faces: Comparing British and Jamaican sampl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5(6), 355–370. https://doi.org/10.1016/j.evolhumbehav.2004.06.002
[3]陳麗君,江潔,任志洪,袁宏.「陽剛」還是「清秀」更具吸引力? ——對男性面孔二態性不同偏好的元分析.心理科學進展[J].2017
[4]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39317/answer/357298984
[5]https://zhuanlan.zhihu.com/p/3813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