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讓動物的父母和後代繁衍後代,沒有倫理道德嗎?

2020-12-05 星球上的科學

一聽父母與後代繁衍後代,我們腦子中第一反應就是不道德,而且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還是近親繁殖,難道不會有風險嗎?

其實不然,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是回交,由於動物與人類文明社會有著十分大的區別,所以我們一聽到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會有點奇怪的聯想。但事實上,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應用於培育優良品種上。

育種是培育新品種的一種常見方法,也屬於雜交育種。

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

這是孟德爾最著名一個實驗,由於豌豆是自花授粉,就是在花還沒開完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授粉,避免了與其他品種的豌豆雜交授粉,可以保持絕對純種,還有就是豌豆具有形狀容易辨認、繁殖時間短的特點,所以孟德爾選擇了豌豆來進行實驗。

在此實驗中,孟德爾選用了七組不同性狀的豌豆,進行了雜交實驗,我們以一組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為例,首先孟德爾對高莖和矮莖這兩種不同的形狀的豌豆進行了雜交,結果是子一代都是高莖豌豆。

後來又對這些高莖豌豆,進行了第二次種植,讓其進行自交,結果有2/3的豌豆都是高莖,由此孟德爾提出了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內,控制同一個性狀的遺傳因子都是成對存在,不會相互融合,但在繁衍後代時,成對的遺傳因此會發生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當中從而遺傳給下一代)。

而回交就是在子一代親本中,與父本或者母本再次重複進行雜交實驗,由於其一再重複與親本進行雜交,所以被稱回交。

以生物遺傳規律來認識一下回交。假使父本的遺傳基因為AA,母本的為aa,而A的遺傳因子是我們所需要的,要使A越多越好,那麼由孟德爾的遺傳定律可以發現,F(第一代雜交實驗)的結果全部是:Aa。

如果進行第一次回交實驗Aa*AA,那麼F1結果是=1Aa:1AA,再進行第二次回交實驗Aa和AA*AA,而F2結果為3AA:1Aa,再重複進行第三次回交實驗:3AA:1Aa*AA,F3的結果是=AA:7AA:1A。

為什麼要進行回交育種呢?

在育種工作中,利用回交的方法可以加強雜種個體中某一親本的性狀表現;可以用來改良性狀的個別缺點,從而保持其優良性狀,是抗病育種的有效手段;在雜種優勢育種中,可以用於遠緣雜交,克服雜種不育,和分離世代過長等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1號水稻品種的性狀是抗病蟲害,抗倒伏,而2號水稻品種的性狀是不抗病蟲害,高產,理論上如果進行雜交之後的子一代應該是高產,抗倒伏,抗病蟲害,但實際上很有可能是高產,不抗病蟲害,抗倒伏。

而如果我們現在要將1號的水稻品種與子一代進行回交的話,就可以加強下一代的抗病蟲害基因,最終獲得高產,抗倒伏以及抗病蟲害的水稻種子了。

回交是一種近親繁殖,沒有道德倫理嗎?

在人類的世界觀裡,近親繁殖這種行為是要被嚴厲批評的,因為從基因角度來說,近親繁殖出現基因變異的可能性非常大,在生物學中也被稱為純合(對後代生存不利的有害基因相遇與集體)。

也就是說近親繁殖會加重有害基因對子代的危害,不管怎樣後代的健康程度也相對於其他正常交配的人差,像這樣的後代是很難生存下去的,所以儘量避免近親繁殖是生物的本能,特別是那些後代數量稀少,主張優生優育的動物。

但由於植物的回交是沒有所謂的近親繁殖一說,因為大多數植物屬於一年生的,尤其我們使用回交對象一般都是水稻等糧食作物或經濟作物,所以不存在什麼倫理道德。

但如果動物要進行回交的話,會帶來一定的近親繁殖造成的畸形後代的後果,所以在自然界中,動物們並不會主動進行回交,甚至還會避免回交。

比如在非洲的一片大草原上,當獅群中誕生了公獅和雌獅,獅王就會把它們趕走去另一群與其沒有血緣關係的獅群中,避免因為回交出現後代畸形的後果。

但回交不一定是完全不能進行的,適當的對動物進行回交,並且親本要選用沒有基因缺陷的個體,也是能培育出具有優良性狀的動物品種。

比如回交在動物中最普遍的應用就是在寵物育種方面,就像無毛貓,在1966年,有人在一個短毛貓的後代中看到了一個毛髮稀疏的小貓,在自然條件下,這種毛髮稀疏的貓非常容易被淘汰。於是利用回交這種育種方式,作為寵物,無毛貓就可以生存下來。

為什麼不能進行近親繁殖呢?

從遺傳學角度來理解一下,生而為人,我們每個人從出生起都會攜帶一定數量的隱性疾病遺傳基因,攜帶狀態為Aa,而正常AA,一般這種基因狀態是表現不出疾病的,但如果基因的攜帶狀態為aa的則會表現出疾病。

而近親結婚,兩方看似正常,如果都是Aa,這樣結合之後就很容易出現aa的疾病者,但非近親結婚,這種遺傳病出現的概率就大為降低了,由此可見近親繁殖的遺傳病病發率有多高。

近親交配繁殖出來的後代往往伴隨著遺傳病的出現,而我們人類一直都在避免近親通婚的做法。但是由於人類與自然界的動植物是不同的,所謂的倫理道德在動植物身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回交在動植物身上並不存在倫理道德問題。

相關焦點

  • 動物的回交是什麼情況?沒有倫理道德問題嗎?
    回交會有倫理道德風險嗎?其實回交分為兩種,一種是動物,一種是植物,先說植物。植物的回交是沒有風險的,首先是因為,一部分植物是一年生植物,當它們產生後代時,它們已經走向了生命的終點,因此子代不會和它直接進行雜交,而是和它性狀相同的品種進行回交。這種是沒有任何倫理道德風險的。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沒有倫理道德約束嗎?科學家:迫於無奈
    人見人愛的喵喵和狗子都是這麼培育出來的狗和狼其實是同一種動物,從生物學分類狗是狼的一個亞種,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人類大約在1.5萬年前就馴化了狗,但狗和狼之間並不存在生殖隔離,而且在所有大小不一的狗和狼之間都可以雜交。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我們為什麼讓動物進行回交
    我們都知道我國是禁止近親結婚的,那是因為近親繁殖的後代,由於雙方有太多相似的遺傳因子,後代獲得相同基因的概率會比較大,這樣遺傳某些隱形遺傳疾病的可能性就增大了。就連動物都會避免近親繁殖,像老虎獅子等動物,成年的雄性也會離開母親和姊妹去更遠的地方。
  • 動物不懂繁衍的意義,卻能不斷生育後代,有誰在操控嗎?
    我們是有思想的,因此我們明白繁衍對於生命的意義,但是自然界的很多生物並不明白這個道理,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人曾經教給它們進行結合的方式,那它們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呢?難道是有人在背後操控嗎?基因無法突變,就意味著在進化過程中會受到很大的限制,直到11年前真核生物出現,生命才出現了個體化差異,但為什麼會進化出兩性仍然是不解的謎題。動物為何繁衍?繁衍的意義究竟在哪裡呢?其實人類認識繁衍也不過是近百年才開始的,當我們的祖先還是人猿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繁衍之路。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呢,這難倒就沒有違背倫理道德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指的是兩個品種通過雜交以後,所產生的子一代與它的任意兩個親本中的一個再次進行雜交的育種方式,以此來加強後代某一特定的基因。我國的雜交水稻尤為出名,在長期的實驗和實踐中已經培育出了適應不同環境的雜交水稻,例如畝產達1200公斤的「超級水稻」和可以在海灘種植的耐鹽鹼的海水稻等等。講到這裡,不禁有人會提出疑問,「回交」有無道德風險?
  • 寵物沒有倫理道德嗎,而且近親繁殖疾病更多,為什麼還選擇回交?
    理論上來看純種犬或者純種貓的遺傳病的概率和其他動物的概率是一致的,但往往在純種貓或者狗繁殖時,基因突然變異出現了某種令公眾喜歡或者驚訝的特徵時,主導者就會實施一系列違反倫理的操作,最終獲得了某個特殊品種的寵物,當然導致的結果就是患遺傳病的概率劇增。
  • 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
    人類對於自己的起源和世界的起源都做了很多的研究,尤其是在生物遺傳方面。古代畢竟在這個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可能會出現近親結婚。那麼對生育的後代就會帶來極大的隱患,家族遺傳病特別容易發生。那麼大家懂什麼是回交嗎?在動物的世界裡面回交有倫理道德嗎?讓我們一起來走近科學的世界裡面看一看。
  • 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
    那麼對生育的後代就會帶來極大的隱患,家族遺傳病特別容易發生。那麼大家懂什麼是回交嗎?在動物的世界裡面回交有倫理道德嗎?讓我們一起來走近科學的世界裡面看一看。在植物的世界裡面,這種方法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植物首先來說不會有感官系統,疼痛不疼痛它們是不知道的。其次在基因方面,這種方法也不會帶來任何的缺陷。
  • 為什麼貓科動物繁衍後代時,叫得撕心裂肺?
    ,如果沒有做過絕育,等貓長大之後就會長出角蛋白。,對疼痛的感知能力很強,因此貓科動物在繁衍過程中會發出撕心裂肺地叫。 貓科的繁衍 大多數貓科動物保持著多夫多妻制度,雄性會為了更好地傳遞自己的基因,會與多數雌性繁衍。而雌性為了提高後代的生存率,也會與多數雄性繁衍。科學家曾經發現過一隻貓生育了5隻小貓,但5隻小貓卻分別來自4位不同的雄性。
  • 動物並不知道繁衍的秘密,天生就會繁衍後代,這是為什麼呢?
    動物們不知道繁衍的秘密,似乎天生就會繁衍後代,究竟是誰在背後決定了這一切?實際上,人類也不知道原因所在,只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到了年紀就應該成家立業生孩子。現如今的人類在生殖上也和動物沒有什麼區別,憑藉的依然是一種原始的欲望。作為一種高等生物,這顯然是不能讓自命不凡的人類滿意。
  • 動物回交不是單純的「近親結婚」,擔心倫理道德問題,純屬想太多
    動物的回交不是只有壞處,它是拯救瀕危動物的一種方法,不能用單純的「近親結婚」看待,倫理道德問題純屬多慮了。獅虎獸也用過回交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生育後代是人這輩子的頭等大事。自詡萬物之靈的人類都這樣,那放在別的動物身上也一樣。生物界存在兩種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前者以動物為主,後者動植物都有。
  • 人類為何一定要繁衍後代,身體需求,生活需求,還是兩者都有?
    這個是很容易理解的,並且自從人類出現以來,似乎都沒有離開這兩大需求,雖然中間存在一些需求波動,但是根源都是一樣的,不然人類也不會繁衍至現代,並且人口還在持續的增長。同時針對地球的其他生命體來說,可能存在其中的一種情況,但是人類可能都包含了這兩種,所以我們不就來具體看下,為什麼人一定要繁衍後代,到底是什麼原因。
  • 無性繁殖多方便省事,為什麼人類不選擇這種方式進行後代繁衍?
    引言:凡是生物都需要通過繁殖來延續種群的生命,而繁殖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兩種。相比起有性生殖來說,無性生殖不需要另一半就能夠自己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十分方便省事,可為什麼人類不選擇這種方式呢?世界上很多本質都可以被分為兩種對立的類別,例如邪惡與正義、光明與黑暗。
  • 長頸鹿交配時間很短,整個過程只有1秒鐘,為什麼還能繁衍後代?
    ,如果沒有這項基本的技能,不要說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連和其他動物競爭的機會都沒有,這項生物最基本的技能就是繁衍後代技能,不管是高級生物人類,還是像低級生物如螞蟻和小草,都必須擁有這些技能,生育技能是生物標配的生存方式。
  • 神話中的神族如何繁衍後代?近親結婚?克隆?人類為神操碎了心!
    文|北暮神話作為古代人民的智慧,有它獨特的內涵,而這些內涵說到底都是人類賦予的。而人類賦予神的東西太多了,就拿神族繁衍來說,就有不少於三種方式。近親結婚中國神話中,伏羲和女媧本是兄妹,後來為了人類的繁榮二人結婚,成為世上第一對夫妻。
  • 回交是怎麼回事,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
    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回交是近親繁殖的一種,我們知道近親繁殖對生物有害,而回交育種會對生物造成嚴重傷害嗎?回交挑戰動物的倫理道德了嗎?  對於動物而言,它們會儘量避免近親繁殖和回交,比如:考拉雖然行動緩慢,但雄性考拉會到較遠的地方建立棲息地,這是因為雌性考拉會對來自遙遠的異性產生好感,從而與其繁衍後代。
  • 猩猩能否與人類繁衍後代?「科學家」以身試法,給出奇怪答案
    猩猩能否與人類繁衍後代?「科學家」以身試法,給出奇怪答案前幾年的《星球崛起》吸引許多人,本來是試驗用的猩猩,突然掌握人類的智商成為高級動物。之後,它不僅領導所有大猩猩逃離了實驗室,還對實驗室的人類進行攻擊。電影看得很過癮,那猩猩能否與人類繁衍後代呢?
  • 動物和植物的回交是怎麼回事,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進行回交?
    而對動物來說,回交是有利有弊。先來說好的一面,動物界中有不少瀕危動物,個體數量低,稍有不慎就有滅絕的風險。如果人類幹預,讓它們進行回交,有希望延續種族。平塔島加拉帕戈斯象龜在上世紀末的時候,只剩下了一隻單獨的個體存活,研究人員稱他為「孤獨的喬治」。為了挽救這一瀕危亞種,研究人員決定實行回交。先讓喬治和別的象龜交配,生下幾個後代,然後再讓它們和喬治回交。
  • 如何看待人類給動物雜交的問題?不涉及到倫理道德問題嗎?
    但實際上不同物種如果往上去追溯都可以找到共同的祖先,例如現代人類都是智人的後代,在600萬年前和黑猩猩有著共同的祖先,這一路上發展而來在「人屬」下也曾經存在過很多的不同的人種,但是只有智人堅持到了今天。生物時刻都在發展和進化著,當然時間長來說非常漫長的,可能經歷幾十萬年甚至上百萬年才可能進化出不同的物種。
  • 動物活著的目標是什麼?研究發現,繁衍後代是它們的目標之一
    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存在於地球的最終目標是什麼?或許有的人會認為,人的存在就是為了創造出價值,創造出財富,成為有能力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的人;還有的人會認為,錢財對人類來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且人類一生都在為後代操勞。因此,有些人會選擇成為丁克族,但他們一生為事業所奉獻出的時間精力也是在為人類的源遠流長,且一直流傳下去的文化做出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稱之為「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