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來看純種犬或者純種貓的遺傳病的概率和其他動物的概率是一致的,但往往在純種貓或者狗繁殖時,基因突然變異出現了某種令公眾喜歡或者驚訝的特徵時,主導者就會實施一系列違反倫理的操作,最終獲得了某個特殊品種的寵物,當然導致的結果就是患遺傳病的概率劇增。
基因突變和近親生殖
地球上最早的有性繁殖大概開始於12億年前,它的出現使得後代基因多樣化,演化時候出現的各種變數增加,因此從無性到有性是一個大飛躍。現代絕大多數高等生物都是有性繁殖,但也有極少數可以孤雌生殖,比如科莫多巨蜥,不過也是自體受精,更準確的說,它只是不需要異性,科莫多巨蜥自體受精後只能剩下雄性巨蜥,接下來的事情筆者就不描述了,各位盡情想像吧。
哺乳動物的雌性生殖細胞結合中有兩個過程,第一個是減數分裂,涉及將染色體個數減半,這是生殖隔離的關鍵一環,假如兩個物種結合後的染色體數是奇數,那麼將無法完成這個過程,這個叫做合子後隔離。另一個則是生殖細胞結合,兩個配偶子融合,並且恢復原來的染色體個數,在減數分裂時,每對染色體通常交叉以達到基因重組的目的!
這裡很關鍵,基因重組可以將彌補雙方有缺陷的基因,這就是禁止近親結婚的原因,因為直系親屬基因都遺傳於父母,基因多樣性不足以將後代的缺陷基因遺傳消除到普遍概率以下,因此近親結婚中後代出現遺傳性疾病的概率是很高的。可能有很多朋友會舉例自己身體健康且父母都是表兄妹,因為這在40歲以上的朋友中這樣的案例還是挺多的。其實你應該僥倖,因為你的運氣還不錯。
關於斯芬克斯貓的來歷
1966年寵物貓繁殖專家Riyadh Bawa發現一隻加拿大短毛貓生下了一隻毛髮稀疏的雄性小貓, Riyadh Bawa覺得他發大財的機會來了,接下來的操作可能大家都不忍直視,因為絕對與倫理道德有關!
Riyadh Bawa為了保持這隻雄性小貓的毛髮稀疏的特徵,因此讓它和自己的母親完成了繁殖,生下了完全沒有毛的小貓,這裡就是將雙方同時存在的缺陷基因重組,結果就是將隱性基因完成了顯性表達,所以毛的無毛這個基因將會被徹底展現。
這方式其實叫做回交,但植物育種的回交並不存在倫理問題,因為二代或者三代和一代回交,但植物的一代的範圍是很廣的,比如可以是「父母」,或者「叔叔」,當然也可以是父母和叔叔的「朋友」,所以植物的二代和三代跟父母的「朋友」回交,不存在倫理道德關係。
但這隻無毛的貓不一樣,全球可能都是唯一的,所以在回交對象的選擇上是沒有餘地的,因此人類在利益的驅使下,迫使動物做出了違反倫理的事情,當然這在寵物界非常流行,並且還專門有這樣的機構,將人類特別喜歡的缺陷的品種篩選出來,這就是爆款寵物的育種過程。說到底動物之間也存在倫理道德,但利益驅使人類越過了這道底線。
這隻無毛的貓後來被命名為斯芬克斯貓。它的價格至少也是大幾千,甚至數萬,價格的差異並不是毛多毛少的問題,而是品相是否符合大家對斯芬克斯貓的審美觀。當然各位要注意的是斯芬克斯貓比較容易得皮膚病,而且還有德文捲毛貓肌病:先天肌無力,還有肥厚型心肌病等,請在購買之前考慮再三哦!
另外有一個要注意的是,藍眼白皮的斯芬克斯貓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耳聾的(概率50%以上)!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各家都是無毛的貓,但雜交後剩下的貓卻是有毛的,其實全球除了斯芬克斯(Sphynx)還還有其他幾種無毛的貓,分別是:
頓斯柯伊 Donskoy彼得禿 Peterbald這三種貓之間都沒有生殖隔離,都允許繁殖下一代,但因為這些貓的基因表達不一致,所以100%不可能得到一隻沒有毛的小貓,因為頓斯柯伊和斯芬克斯的外觀非常接近,很多人都以為只是個體外觀上的差異,卻沒有想到這兩個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