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人類繁衍後代從表面意義來講有兩大需求——身體需求、生活需求。這個是很容易理解的,並且自從人類出現以來,似乎都沒有離開這兩大需求,雖然中間存在一些需求波動,但是根源都是一樣的,不然人類也不會繁衍至現代,並且人口還在持續的增長。
同時針對地球的其他生命體來說,可能存在其中的一種情況,但是人類可能都包含了這兩種,所以我們不就來具體看下,為什麼人一定要繁衍後代,到底是什麼原因。
當然本身來說,人類作為食物鏈的最頂端者,發展至今肯定也是經受了各種挑戰,具有各種需求也是正常的,但是身體需求、生活需求是我們如今直接能夠看到的,這可以說是繁衍後代的主要原因。
身體需求如何理解?
從身體需求的說法來看,我們就可以直接理解為一種「繁衍」了,也就指的是繁殖衍生,使其逐漸增多、增廣,使生物數量逐漸增加或增多。而人類是屬於有性生殖的範疇,有性生殖是指由親本產生的有性生殖細胞(配子),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這樣只要發生了,必然會產生後代,所以這相當於是有意或無意的一種繁衍。
在人類生存以來,這種需求就一直存在,這存在的意義是因為人類身體發展的結構。當然一生都沒有「有性生殖」的人也有,這算是一種特殊情況。例如在生活之中可以看到喜歡同性的情況,但是我們站在大多數的角度來講,都是有需求的。這相當於是人類本身所具有的本能。
只要不是同性,基本都會有「身體上的需求」,這是人類天生自帶的,所以沒有什麼奇怪的,雖然可能會出現身體需求不一定產生後代,但是這個過程已經在實現繁衍後代,只不過是成功與不成功,要還是不要的問題。
生活需求如何理解?
人類繁衍後代生活需求是最大的,從人類出現以來,一直都是以「群居」為主,包括現代人的出現也是一樣的,因為大腦的發達與複雜化可能有利於聚群的社會生活,群居生活十分有利於以協作方式獲取獵物、採集食物和交流信息等。
因而使智人在生存競爭中佔優勢,所以現代人類也是屬於最頂端的物種群體,相對其他物種來說都表現出更加適合「群居」的狀態。
而就是因為「群居」,那麼對人類來說繁衍後代的生活需求就是以「養老」為主,如今在人類的生活之中,無論是你獨自一人,還是一個大的家庭,到人年老的時候,我們都是依靠「後代」來維持生存,直到老去的那一天。
就算是你一個人,也是會儲存一些有利的東西,到老了的時候還是要依靠別人,所以從本質上來說,這兩種狀態都是在依靠人類的後代來獲取生存,所以沒有什麼不一樣。
大家應該明白了吧,生活需求對人類來說是建立在「繁衍後代」的基礎之上,是不可能缺少的,除非沒有後代,基本上就算是自生自滅了。但是這並不符合大多數人的正常狀態,所以繁衍後代生活需求是最為重要的一個。
有些動物只滿足一種需求就行?
確實在部分動物之中,確實有這種情況,例如我們說的老虎,老虎在繁殖後代之後,並不是一直與自己的後代待在一起,老虎通常是單獨行動,屬於獨居的狀態,所以在部分的時候是不會與自己的後代待在一起的,在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遠離。當然這可能跟動物的本性也存在一定的關係,並不是說所有的情況都這樣。
所以我們可以將一部分的動物理解為只有「身體需求」,生活需求稍微低一些,甚至有些物種可能在繁衍後代之後,就永久性地離開了自己的配偶甚至是子女,這種情況也是存在的。
所以人類與動物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可能也是人類穩定食物鏈最頂端的原因之一吧,這就是舉例說明了一個特例。
綜合情況而言,個人理解為什麼人一定要繁衍後代?就是以這兩大需求為主,身體需求、生活需求,並不偏向於任何一種,只不過從繁衍後代之後的價值體現來看,生活需求稍微高一些,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