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最大的意義在於感受不同時空存在的方式,對於內陸人來說,坐飛機、趕火車、乘地鐵過安檢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在我國臺灣,乘坐(捷運)地鐵竟無須過安檢。在我們的認知中,過安檢是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措施,而在我國臺灣、日本、韓國大多數國家都是沒有地鐵安檢的。
不同於臺灣陳舊窄小的街道,臺灣地鐵內部寬敞宏大,從地表到達買票區需要乘坐悠長的電梯,選擇目的地購票後刷卡或者投幣就能乘車,十分便捷。眾多大陸人對這麼便利的交通系統似乎有些不適應,都在疑問為什麼這裡不需要安檢呢?
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鐵都是不設安檢的,就連我國也是近十幾年才實行安檢措施的。這是由於地鐵等大型交通工具,人流量密集,一旦發生恐怖事件,後果不可想像。但是由於實際條件限制,很多地區無法大面積推廣安檢措施。
臺灣人口少,面積小,對於恐怖襲擊事件的管控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另外,一旦設置安監系統,必須要配備等量的工作人員,就拿我國地鐵安檢系統來說,一個人負責安檢,一個人負責檢查行李是否攜帶違禁品,一個人負責疏通人流,一個站點就需要多處二至三名工作人員,昂貴的安檢設備與工作人員的薪酬,無疑會加重政府的經濟負擔。
而且,地鐵人口密度大,擔負著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重任,安檢系統的設置無疑會降低交通效率,造成人群擁堵,不利於工作效率的提高。這一點從北京地鐵可見一斑。
不過,安檢系統的存在還是有必要的,如果不法分子攜帶危險物品上車,地鐵又不能像公交車一樣半路停靠,屆時的損失一定是不可估量的,防患於未然或許正體現了對公民生命權的尊重。(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