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家長來說,看護孩子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剛學會爬的孩子探索欲強,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如果家長無法做到實時看護,很容易出現意外。
爬行墊和遊戲圍欄這對「黃金組合」,能夠為寶寶營造出一個相對獨立、安全的空間,將寶寶與家裡潛在的「危險物」隔絕開來,起到保護的作用,但是「圍欄」挑不好,很容易變「危欄」。很多幾個月大的寶寶,很容易卡在圍欄的縫隙裡,而他們不能呼叫也不能喘氣,生生窒息而死。圍欄也因此進了許多父母的黑名單。
其實,如果能夠遵循以下的原則來挑選,嬰兒圍欄還是利大於弊的。
選購建議
1.看材質
目前,市面上的兒童遊戲圍欄按材質分,有木質、塑料、布藝以及PU皮革四種,主要以塑料為主。無論什麼材質,都要挑選經過安全成分認證的產品,避免寶寶啃咬到有毒成分。
2.看做工細節
考察其表面是否光滑無毛刺、有無異味、螺絲釘裸露處有無防護措施等。如果有毛刺、彎曲等明顯質量不過關的問題,一定不能夠給孩子使用。
3. 看側板高度
根據國家強制性標準GB 29281-2012 《遊戲圍欄及類似用途童床的安全要求》(下稱《安全要求》)規定,嬰童圍欄高度應大於60cm。實際上市面上很多圍欄做不到這一點,最低點往往低於60cm,產生潛在的危險。
4. 摸圍欄質感
有的圍欄摸著很硬,很容易磕到孩子,有的圍欄則太軟,經過住孩子的撞擊,出現彎曲倒塌,造成危險。應該選擇軟硬適中,不容易被推倒,具有一定防撞防護功能的圍欄。
5. 看加固方式
齒輪型插梢不需要用到夾板就能夠穩固,且可以拼出較多形狀。有的則使用拉鏈固定,安全係數更高。
6.看防滑方式
防滑性好的圍欄不會被寶寶推倒或是隨意滑動,這一點很重要。常見用於圍欄底部防滑的部件有「吸盤」和「矽膠墊條」兩種。吸盤式圍欄抓地力大,但在地墊上防滑能力較差;矽膠墊條式圍欄更適合放在地墊上,當然,爬行墊與圍欄一體式的最好。
7.看孔洞
細小縫隙、夾頭孔洞都是兒童遊戲圍欄中常有的結構缺陷,可能對寶寶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因此在使用前要進行仔細排查。孔洞、踏腳點越少越好。
8.看螺絲釘
越少越好,如果買到螺絲釘較多的圍欄,可以將螺絲儘量往裡擰緊,讓螺釘頭充分陷進孔位之後,用防護貼封住。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寶寶磕碰。
9.看拼接/拆卸的難易度
市面上的遊戲圍欄,主要通過「雙插梢+雙插口」的方式來進行拼接組合。有的圍欄在連接處的設計都偏緊,需要合二到三人之力,拆裝過程較為費力。
10.看易清洗度
圍欄片上有較多凹槽、小洞,嵌入的玩具無法拆卸,排布密集,容易藏汙納垢。
以上就是嬰兒圍欄的選購建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