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臺大舞臺,做教育首先是出於情懷和信仰,其次才是技術和學術,效益和利益永遠擺在最後一位。公司領導人在上個月舉辦的閉門會議上提出,未來要讓國內的獸醫達到跟國外獸醫一樣的地位,享受同樣的職業成長發展紅利。我們鐸悅教育集團的使命不言而喻:開啟行業教育3.0時代,實施全面素質教育,讓教育配得上未來獸醫的地位。」新瑞鵬集團蔣宏總說。
以下是採訪實錄:
事業的基礎在教育
一直以來,我都具有很強烈的教育情結,本身我現在還有一個體制內的職務,是四川旅遊學院的老師(高級職稱),可能在國內高校只有我開過一門選修課——《寵物和寵物文化》。我用很長時間來看國內寵物的發展和寵物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時也認定,寵物本身是一個社會文明與進步的象徵。所以在高校開了這門32個學時的選修課,每次都能吸引到大概200多個學生。
在我進入寵頤生以前,每年基本上半年和下半年都有一次課程,進入寵頤生以後,沒有時間去做這個事情,我把課停掉了,至今我都認為對我看清楚行業的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2012年我在廈門跟歐洲獸醫學院的創始人Hans聊天,我說我準備做一個社區醫院服務的體系,當時他說了一句非常中肯的話,他說,我知道你有雄心萬丈,但你一定要知道,一切事業的基礎都在教育。
在現實的工作中,教育當然是不同層次的,有一些是培訓,有一些是職業教育,有一些是素質教育,但不管怎麼樣,這對於行業發展,對於每個人自身的進步,都是最有用的方式。所以新瑞鵬集團決定把集團分成四大板塊的時候,其中就有教育板塊,我是對教育充滿了神聖敬仰感。實際上在寵頤生工作的那段時間,我是極力爭取高瓴Tracy總和王榕總能夠給我辦一個培訓中心,而且是很強烈的需求。
當時我們辦成了中國西部最好的培訓中心,培訓中心加上教學動物醫院,有1200多平,配備非常好的設施,每一個來參觀的(包括國外和國內的獸醫)都能感受到培訓中心是充滿情懷,充滿了對獸醫發展的期待。我提出「四個培養」——培養信仰、培養情懷、培養操守、培養技能。在整個過程中間,我還是能感受到因為教育培訓給員工帶來的變化。所以這麼多年來,不管做什麼,我都會把教育看成我們事業的核心組成部分。
接過時代遞過來的接力棒
2019年春節前新瑞鵬集團成立。新瑞鵬的組織構架讓很多人不解:高瓴甩手讓出管理權,將管理全部託付給了老瑞鵬的班底。一時間,人心浮動、輿論譁然——各種的不解。其實,我是早就揣測過寵頤生會有這麼一天,一家公司無運營的成熟模型、無維繫整個體系的文化如何走得遠。所以,整個的大融合,我是持期待的態度,另一方面,我想看一看有著高度智慧的高瓴決策層這麼做決定的理由。最開始,對於彭總,我是老早就認識,不過十幾年來交往並不深。
這次融合的過程中,在3月底惠東舉辦的第一次新集團閉門會上,我見到了一位融合大背景下「蛻變」後的彭永鶴總。會後,我跟很多人講:彭總是一位目標堅定、路線清晰並擁有一支執行堅決徹底的隊伍,這樣的領導人值得期待。6月上旬,彭總第一次到成都的瓴域教學動物醫院和培訓中心調研,堅定地對我說:「教育集團的使命就是要把維特學院這樣的高端培訓機構打造成中國獸醫的聖廟,讓我們的那些大師能夠在聖廟裡傳道授業解惑。」一席話高屋建瓴、撥雲見日,讓我突然明白了高瓴大老闆張磊總為什麼那麼堅定地把幾十億的資產託付給了老瑞鵬。
新瑞鵬集團融合之後,從寵頤生的一個區總轉變到現在擔任鐸悅教育集團的副總裁,責任更大了,擔子更重了,可能以前的一個管理決策,只影響到一個區域的幾百位員工,到現在,教育集團任何的一舉一動,都關乎著成千上萬甚至行業幾十萬名夥伴的未來。新集團核心管理層的務實、擔當和奮鬥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他們對產業前瞻性的戰略高度,也打開了我的視野,我個人的狀態也由最開始的迷茫、彷徨和期待,轉變到現在的清晰、堅定和堅守。感謝集團託付重任,我會接過時代遞過來的接力棒,激流勇進,創造更大的輝煌。
解答時代命題,展現行業擔當
做教育,其實是在為國內寵物醫療行業的發展做奉獻,我能感受到集團打造教育這個板塊的良苦用心。現在我們知道,在教育集團整個的框架裡面,不僅有針對基礎和中級獸醫師培養的美聯五洲,也有針對獸醫專科人才的維特學院,還有針對廣大臨床獸醫的網絡平臺——知躍APP,針對商業教育這塊也建立了灣畔大學,整個布局全面覆蓋了產業所需要的人才。
當然教育集團這塊,從我自己的理解來講,它從根本上彌補了中國獸醫臨床教育的先天不足。過去我們在看獸醫臨床教育的時候,它一直有幾個短板:首先院校的教育大綱沒有貼近臨床,預防醫學和大動物內容佔了絕大的比重;我們的老師很多不做臨床,他們在做理論研究、做教學、做科研發SCI;我們大多數的院校沒有教學動物醫院,學生學不到臨床技能;最後國家執業獸醫師考試也是突出理論的部分,很少貼合臨床,導致學生「滿腹經綸」但是很少接觸臨床。
臨床是需要一點一滴地積累的,為此,集團規劃了宏大的教育框架體系,確實讓我很感慨。上個月集團提出了開辦300個公開課,面向整個行業的臨床獸醫師,提供免費或者說一點點成本費用的公開課,包括我們內部的培訓課程也是公開的,國外的講師過來也是公開的。這樣的話實際上是為整個行業敞開了培訓學習大門,這個是功德無量的,能夠帶著我們整個行業快速地發展,賦能獸醫素質教育,開啟行業教育的3.0時代(掃盲1.0時代和知識改變命運的教育2.0時代),起到很重要的推動作用。
7月1日下午,我們聯繫到現在為數不多在國外執業並且獲得專科認證在德國工作的喬橋獸醫師(喬橋老師是目前在Anicura公司德國AniCura Kleintierzentrum Heilbronn轉診中心醫院上班,擔任法國維克的德國講師),開了兩個小時的電話會,其中談到最多的是怎麼樣把國外實用的專科臨床技術引進到國內。在這之前,集團董事長彭總在德國見了喬橋,當時就給我發微信,說我們要擁抱這位優秀人才,希望把他引進到集團內。彭總26號、27號跟喬橋聊了以後,我們再跟進這個事情,短短幾天之內,我們跟喬橋達成了非常良好的合作意向,喬橋已經決定10月份來維特學院開始他的講座。
所以我自己這幾個月體會到,教育不是一個沒有情懷的集團它能做得到的,也不是一個小體量單位它能完成的事情,這需要一個非常大體量的連鎖體系才能支撐。今年8月份,在我們教育集團的嘉善基地,會舉辦一場世界級水準的中獸醫年會,年會邀請了國內88所獸醫院校,共同見證國內中獸醫的發展。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會議,讓世界的中獸醫和國內的中獸醫達成良好對接,是把國內的優秀專業人才呈現給世界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讓教育配得上未來獸醫的地位
再一個就是我們的DVM培訓,因為國內的獸醫高校教育跟國外的DVM培訓脫節得非常厲害,我們教育集團副總裁石益兵石總,具備豐富的國際獸醫教育經驗,他在領銜做這個DVM的培養項目,為中國有志於高端學習的獸醫提供一個平臺,跟世界獸醫的培訓體系結合起來,做一個長時間3-5年的計劃,讓它跟世界接軌,這個讓人也非常激動。
我自己從05年06年聯合創辦東西部大會,到10年跟林德貴老師聯合創辦中國小動物臨床獸醫師大會,到13年加入西部寵物醫師大會,作為主要的策劃者和項目負責人,我發現國內小動物獸醫師臨床教育有非常旺盛的需求。05年開始,中國的小動物臨床獸醫師大量地出國學習,到現在每年可能有幾十批次的臨床獸醫到歐美日本乃至韓國學習,這個直接給行業帶來了分科,帶來了新技術的引進,帶來了新設備的引進,帶來了新觀念的引進,這都得益於出國學習。
當然從我們現在的教育框架來講,還是需要有一個系統化進階式的計劃,所以最近我們跟中國獸醫協會小動物醫學分會一起在做一些專科方面的發展計劃,希望通過一點一滴的努力,來實現我們行業通過教育成長的規劃。7月10號到12號在雲南的大理,中國獸醫協會小動物醫學分會將啟動專科發展的計劃,將有大約20個專科會呈現在獸醫的面前,我跟魏仁生總還有尹鐵垣獸醫師,我們一起在組建貓病醫學專業委員會,也希望這個委員會跟集團貓事業部的發展結合起來。
大平臺大舞臺,做教育首先是出於情懷和信仰,其次才是技術和學術,效益和利益永遠擺在最後一位。公司領導人在上個月舉辦的閉門會議上提出,未來要讓國內的獸醫達到跟國外獸醫一樣的地位,享受同樣的職業成長發展紅利。我們鐸悅教育集團的時代使命不言而喻:開啟行業教育3.0時代,實施全面素質教育,讓教育配得上未來獸醫的地位。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