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喜歡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那一年,張愛玲第一次與胡蘭成會面,擔心自己年紀小被對方輕看,張愛玲專門作了成熟打扮,這樣的她,讓胡蘭成心動,那天他們聊了五個多小時,自此以後,胡蘭成成了張愛玲公寓的常客,而這句話,則是張愛玲寫給他的情書。
中國最早的情書始於何時?如今已不可考證,但可以知道的是,自從人類有了感情,便有了「情書」,它或許不是單純的信件,是她送給他的一個香囊,或是他送給她的一根髮簪,而當他們拿起筆,寫下獨獨送給她的文字時,「情書」便誕生了。
他自幼習武,走南闖北,沒有讀過什麼書,是一個錚錚鐵漢,然而當妻子離開他,回娘家探親時,想她想到不行的他,卻提筆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情書,就連一代文豪蘇軾,都讚嘆有加,並親自以此為引子,寫下了三首詩,這封情書便是「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說它之前,我們先來說說它背後的愛情故事。
他叫錢鏐,出生於公元852年,杭州臨安人,由於錢家世代以打漁為生,非常貧困,所以錢鏐並沒有讀書的機會,從小幫著家裡幹活,故而練就了結實的體魄,並開始習武,最是擅長射箭,為了改善家庭條件,錢鏐16歲那年就走上了販鹽挑米的路,這在當時可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但因為錢鏐為人正直且具有非凡的組織能力,所以輕鬆當上了遠近聞名的鹽販子,積累了原始資金和人脈,最後竟然一躍成了皇帝,勵志而驚人。
在當上皇帝前,錢鏐娶了鄰家姑娘戴氏為妻,戴氏是個溫柔賢惠的農家女子,把錢鏐一家照顧得非常好,後來錢鏐南徵北戰,她也跟著他一起,生死不離,故而兩人的感情非常深厚,錢鏐很愛她,後來錢鏐當上了吳越開國國君,立刻封戴氏為王妃。
戴氏是個孝順的女子,即使當上了王妃,也每年都回娘家,親自侍奉雙親,錢鏐對妻子的行為非常讚賞,可古時候交通不便,一來一回要花上很多時日,錢鏐又每每捨不得妻子、想念妻子,故而總是給她寫信,催她快回家。
有一年,戴氏又回了娘家,錢鏐則待在杭州處理政事。時值春日,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景色宜人,許多年輕的情侶走在橋上共賞美景,錢鏐本來就思念妻子,這下子更加心酸了,於是立馬拿起筆,要給妻子寫信,可錢鏐肚子裡沒啥墨水,思來想去,終於寫下了9個字——「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意思是:田野阡陌的花兒都開了,你可以一邊賞花,一邊慢慢回來啦。當年戴氏一收到丈夫的情書,便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短短9個字,沒有海誓山盟的華麗辭藻,更沒有沒有肝腸寸斷的急切呼喚,只有丈夫叫妻子不必匆忙,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回來的小小「請求」,平實而樸素,卻讓人讀後唇齒留香,心中溫暖。
一夜之間,吳越王錢鏐寫給愛妻的情書,便流傳開來,人們紛紛被他們的愛情打動,甚至將它編寫成了山歌,命名為《陌上花》,在家鄉民間廣為傳唱。而文豪蘇軾看到以後,更是直接提筆,一口氣寫下三首《陌上花》,其中之一上書: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似昔人非。
遺民幾度垂垂老,遊女長歌緩緩歸。
以「陌上花開」為頭,以「緩緩歸」為尾,可謂匠心獨運,深切表達了自己對錢鏐夫婦愛情的讚美。其實寫下這封情書的時候,錢鏐和夫人已經垂垂老矣,是13個孩子的父母,古往今來,帝王將相,棄糟糠之妻於下堂的人多不可數,然而錢鏐對夫人,卻始終如一,他們的愛情,將會一直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