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的汗可以防曬,榴槤造福火星太空人,腦洞大開的大自然案例

2021-01-14 文藝生活



河馬的汗液=防曬霜?


河馬是鯨和海豚的遠古表親,會分泌一種混合性化學物質來讓皮膚降溫。這種汗液不僅是一種高效無毒的防曬劑(儘管或許它天然帶有一股味道),還具有抗菌、殺菌和驅蟲的效用。


科學家已經在河馬的汗液裡發現了兩種特殊的顏料,這兩種顏料能把白皙的皮膚降暗一個色度,並且吸收紫外線,同時還能抑制細菌的生長。當然,泳裝美女大都不會喜歡河馬腋窩散發的氣味,所以我們可以抓住這個大好機會,人工合成河馬汗液中的有益成分,讓這種物質更好聞,比如像椰子的味道。



白蟻土堆=空調系統?


東非和澳大利亞西北部的晝夜溫差很大,白天熱得可以烤肉,晚上又溫度極低,但棲息在那兒的白蟻活得很自在。因為它們設計出了最優質的空氣交換系統。這些土堆高達15英尺(約4.57米),中間是煙囪,邊上有一系列小孔,內部有很多通道。空氣不僅在地底下的房間內自由流通,而且通過小孔和內部通道,氣流把涼爽的空氣留在土堆底部。


辛巴威哈拉雷市的東門購物中心和寫字樓,就仿造了白蟻的住宅設計,這個建築群無需空調系統就能把溫度調節得很宜人,5年下來累計節約了高達3500萬美元的電費。



鯨鬚=高效過濾器?


鯨一口能吞一大群小魚(包含含有大量浮遊生物的海水),然後順著像梳子一樣的僵硬鯨鬚把海水擠出去,將濃味魚肉湯留在口腔中。


試一下,張開嘴唇,咬住牙齒,用舌頭把水擠出去,把牙齒當作柵欄圈住肉和蔬菜,留住滿嘴的湯食。好像人類還沒有這項技能吧?但鯨就可以。鯨鬚還可以清潔鯨口中的餘屑,其材質類似於指甲、毛髮及其他哺乳動物的四蹄。19世紀初,市場上有很多鯨鬚製成的產品,像傘骨、釣魚竿、馬車用的鞭柄和彈簧,另外在女士的束腰裝、圈環裙裡也能找到鯨鬚。


現在,南澳大學的科研團隊受到鯨鬚的啟發,開發了一種高效、無須增壓並且能自我清潔的分離技術,叫作鯨鬚過濾器,已經運用到魚類加工、醃肉、養豬場以及其他食品和農業中。



榴槤=登陸火星的充氣房?


很多酒店都禁止食用榴槤,原因就在於其散發出的奇特氣味無法處理。然而榴槤的結構的確非常奇特,當建築師蕾拉·沙伊克萊冥思苦想該如何為登陸火星的太空人設計充氣房時,這種半硬的外皮為她帶來了靈感。


正如她所說,「在榴槤內部,每個榴槤種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單元。那麼,在具有超級結構的充氣房內部,也有一系列單獨的個體和加壓體。連接起來作為一個整體,既能抵禦火星上的惡劣條件,還能在沒有鋼筋的情況下增強硬度。」



啄木鳥=減震器?


我們的頭要是被重重撞一下,就可能會有嚴重頭痛、視網膜脫落、腦損傷等致命後果。然而,啄木鳥擺動著頭部,每秒能在樹上重重地啄22次,每天能啄1.2萬次,每次撞擊的減速力達到重力的1200倍。


啄木鳥為什麼不會腦震蕩呢?它的喙極其堅固且有彈性,頭骨結構有點兒像海綿,可以減弱震動。它的肌肉長得也很適合這種劇烈頭部撞擊運動,非常厚,而且它的脊髓液具有抑振性,眼瞼像安全帶一樣,保護著它的視網膜。


受到啄木鳥的啟示,科學家設計了一些減震器,能夠承受子彈造成的相當於重力6萬倍的衝擊力——這可是當前科技最發達的飛機黑匣子耐衝擊力的60倍。美國國防部和頭盔製造商正在設法把這種技術應用到頭盔以及其他裝置上。



蒼蠅=最安全的飛行器?


蒼蠅是一種令人生厭的生物,但所表現出的空氣動力學性能絕對是大自然的傑作。超級慢動作相機顯示,當你試圖拍死蒼蠅時,它們就像在跳標準的芭蕾,剎那間就逃出生天。


蒼蠅長得像罌粟籽的小腦袋,能夠察覺到威脅及其來源方向,還能計算出最佳逃跑路線,通過腳尖的旋轉,跳到安全的地方——所有的動作只需0.1秒。科學家因此稱它們為「可能是地球上最精緻的飛行裝置」。受此啟發,我們可以應用到汽車、飛機或者直升機上,讓它們避免相撞,或者應用到安全帶上,當發生撞車事故時,不論衝撞力來自哪個方向,都能躲開直接的撞擊。



蜜蜂=雷射測距儀?


你見過蜜蜂成群結隊在蜂房飛進飛出嗎?似乎蜜蜂之間從來不會發生碰撞事故。蜜蜂的視角能達到300度,所以幾乎可以說蜜蜂背後都長著眼睛。


某汽車公司參照蜜蜂眼睛的複合曲線結構,開發出了一款雷射測距儀。這種雷射測距儀在察覺到機動車有相撞的危險時,就會仿照蜜蜂敏捷的運動能力,在關鍵的一剎那接管汽車的駕駛系統,將方向盤轉到與撞擊點相反的方向。



蜘蛛絲=受損神經的修復材料?


蜘蛛絲是目前已知的最強韌的天然纖維。它還具有防水和可拉伸的特點,其彈性是尼龍的兩倍。古希臘人使用蜘蛛網包紮傷口,因為蜘蛛絲的表面附著一層防腐劑。


英國牛津大學的一個研發團隊開發出一款纖維產品叫「蛛絲纖維」,具有易吸收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如軟骨修復、骨骼修復和關節修復,還能修復受損的神經,未來還有希望修復骨髓。




蝴蝶翅膀=電子顯示屏?


蝴蝶翅膀上的顏色精彩絕倫,美輪美奐,有些鳥類的羽毛同樣燦爛奪目,比如孔雀,其實這種色彩並不是由於翅膀自身含有某種色素,而是通過一種稜鏡般的形狀和表面水晶般透亮的結構共同作用之後的結果。這種結構把光線分割成不同的色帶,然後反射到人類的眼睛中。


仿生學已經運用這種方法生產出各種顏色的塗料,均無色素,所以也不會褪色,同時還生產出了電子顯示屏。蝴蝶翅膀高頻率的振動源於翅膀的分層結構,這個特點已被應用到長明燈上,即便是長開模式也不會耗盡能源:因為這種顯示屏靠的是周圍的光線,而不是照明,所以能節省90%的電力。



蚊子=無痛針頭?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看到或者感覺到有針要刺入身體,都會有一種不適應的生理反應。全球有20%的人在打針時會昏厥,或者感到眩暈。不管生產商把針頭製作得多細、多尖,我們還是有刺痛感。


相反,蚊子在刺透人的皮膚時,人們基本都沒有知覺。原來,蚊子進化出一種高度鋸齒狀的喙,有點兒像麵包刀,接觸到的神經極其少。接觸面的減少就意味著對方幾乎沒有疼痛感,這一點被日本大阪關西大學的研究員落實到了實踐中。他們通過模仿蚊子的喙,研發出了一種用二氧化矽製作的針頭,非常小,也呈鋸齒狀,直徑只有0.1毫米——人類頭髮的寬度。這種針頭全面商業化之後,就能理想地用於無痛血液監控裝置,為世界上數量日漸增長的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


相關焦點

  • 動物冷知識:河馬的汗能防曬?
    網上曾經火過一套很萌的動物冷知識圖片,今天的主題就和其中的一張有關:河馬用汗來防曬?
  • 動物冷知識:河馬用汗來防曬 袋熊便便是方的
    春暖花開後就要注意防曬了,河馬的汗可以防曬你們知道不?最近,中國網友fall_ark翻譯了國外網站上一些關於動物的冷知識,爆紅網絡,激發了很多人的好奇心。網上熱傳的這幾張動態圖片,展現了很多你聞所未聞的小知識。
  • 西安晚報:河馬流汗可防曬?
    春暖花開後就要注意防曬了,河馬的汗可以防曬你們知道不?最近,網友「fall_ark」翻譯了國外網站上一些關於動物的冷知識,爆紅網絡,激發了很多人的好奇心。比如「河馬用汗來防曬,章魚一般是藍血……」網友稱:太神奇了!
  • 【第8天中獎】河馬汗真的有防曬作用嗎?
    小編一直很好奇,河馬又不像馬,怎麼會叫河馬這個名字,而且不看它的頭部,頸部以下部分長的就像豬一樣一樣的,應該叫「河豬」啊!小編特地上網搜了下,發現曾經古埃及人還真的稱呼他為「河中之豬」,但是後來為什麼沒有沿用小編不得而知。「河馬」一詞的意思是指「河中之馬」,這是希臘人對這種強悍野獸的稱呼。
  • 【我知道】河馬的汗水能用作防曬乳?
    炎炎夏日,人人都會出汗,人人都需要防曬,如果汗液正好具備防曬功能,那麼,對於怕被曬到的俊男靚女來說簡直是夢寐以求的好事!其實,河馬就具備這種能力,它的汗液不僅是最完美的防曬霜,而且還是逆天的紅色,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河馬身上紅紅的不是汗,也不是血,而是防曬霜!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會流「血汗」的動物,不,我說的不是汗血寶馬,而是——河馬。河馬是一種可以在水中和陸地上生存的哺乳動物,它們對溫暖的地方尤為喜愛,而對寒冷的地方厭惡甚至害怕。河馬一般會在水中進行覓食、交配、產仔、哺乳等行為,在離開水一段時間後,表層皮膚會由於缺水而乾裂。不過河馬的皮膚還是很厚的,厚到什麼程度呢?算一下可是足足有5釐米!
  • 河馬的汗竟是紅的,不僅能防蚊蟲,還具有其他令人羨慕的作用
    一般來說,汗液都是呈透明的,但是河馬的汗液卻是紅色的,正因為河馬的汗是紅色的,我們也就將它流出的汗稱為"血汗"。雖然河馬流的汗被稱為"血汗",但是它的汗液並不是與血液混合在一起的,僅僅是有紅紅的顏色而已。我們都知道,流汗是為了將身體中的熱量通過汗液排出體外,但是河馬的汗液卻不是為了散熱排出的,反倒是作為防曬劑而存在著的。
  • 原 創|:河馬的汗水,是最好的防曬霜?
    這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鯨魚和海豚可都是河馬的遠房親戚,雖然後來隨著河馬長的越來越醜,這些親戚也都離開了它,這個時候鯨魚不禁要大吼一聲。看到這裡肯定有很多人想說,既然河馬的汗液這麼牛x,那還買什麼防曬啊,去海邊度假的時候,直接把河馬的汗塗在自己的臉上,身上不就好了,既健康又不怕曬黑。
  • 生命科學 河馬是如何實現防曬的?
    河馬長期生活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之中,身體皮膚表現出較強的防曬能力,這讓科學家十分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河馬能抵禦長時間的陽光暴曬。為了揭示其中的原因,一個來自日本的研究團隊利用吸水紗布擦拭河馬的面部和背部,然後從中提取化學成分,希望藉助對提取物的分析找到答案。
  • 動物防曬VS人類防曬,食物鏈頂端的我們居然敗了?!
    在這樣的高溫下,出門打傘塗防曬是必不可少的。那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這麼高的氣溫,這麼大的太陽,野外的動物需要防曬嗎?我們防曬防的是什麼?炎炎夏日,防曬成為頭等大事。戴帽子、穿防曬服、打遮陽傘、抹防曬霜,還有人將全身裹得嚴嚴實實.....
  • 博士身穿90公斤重「河馬裝」研究河馬(組圖)
    專題:圖片頻道  核心提示:美國科學家布拉迪·巴爾博士為了收集河馬汗液來研發新型防曬乳,日前披上約90公斤重的「河馬裝」,悄悄混入尚比亞的河馬群中,不料偽裝太重身陷沼澤,旁邊又有一河馬虎視耽耽。
  • 河馬居然不會流汗?快戳音頻和視頻!
    今天藍豆講一個關於河馬的故事,下次去動物園的時候,你就可以指著河馬告訴孩子:爸爸來告訴你河馬皮膚上的紅色液體是怎麼回事,它既不是汗也不是血噢!雖然聞起來有點臭臭的,但那可是最完美的防曬霜噢!1、那是河馬的汗嗎?
  • 河馬的汗水,是最好的防曬霜!?
    ▲▲▲如果..離開了防曬,小編的臉就不能要了!只有人類怕曬嗎?當然不是,有一種動物還為了防曬,練就了看家本領!看河馬這憨厚的外表,全身上下黝黑的皮膚,大家可能不禁要問了,這樣還需要防曬?說起河馬,大家知道河馬和(?)是同一個祖先嗎?
  • 你與河馬之間只差這一個神器!
    要知道,河馬本身沒有汗腺,但它獨有的一種皮下腺體可以分泌出黏稠狀的汗液物質。剛分泌出的液體無色透明,但隨著其中的色素分子不斷聚合成更長的分子鏈,液體也從無色變成紅色,直至變成棕褐色。研究人員提取河馬汗液進行研究發現,河馬身上可以分泌出叫做「河馬汗」的粘稠液體,這種液體的結構非常精密,能夠反射陽光,從而保護河馬這種龐大的動物不受陽光的傷害。
  • NASA竟打算讓太空人在太空吃大便?
    (圖片來源:NASA)然而,如果你想離開近地軌道,往火星甚至更遠的地方進發,食物供給就會成為一個問題。通過轉移軌道去往火星的飛行大概需要將近9個月的時間。對於最初登陸火星的太空人,到達火星之後並沒有「宇宙盡頭的餐館」能為他們接風洗塵。在一片荒蕪的世界中,他們要依靠從地球帶來的補給在火星表面生活,還要依靠這些補給完成為期同樣為將近9個月的回程。
  • 阿公的雞每年都會被榴槤砸死,孫子腦洞大開給小雞做特製安全帽!
    榴槤作為水果之王一直備受爭議,可以說是愛者香、厭者臭,想像一下,殼又硬又滿是刺的榴槤,從樹上掉下來,直接打在你身上,那會是怎樣的體驗呢? 反正我想不到!但是,在臺灣的阿公在栽種的榴槤園裡養了一群可愛的小雞,這些小雞每年都會受到災難從天而降的命運,瓜熟莖掉下來的榴槤從樹上掉下來很多,小雞們被傷害甚至被奪去生命,阿公的孫子想改善這種狀況,以免雞群再次受傷,他想給雞帶上「特製頭盔」,這個辦法行得通嗎?
  • 【趣味學習·科普知識】有趣的動物:河馬才是汗血寶馬?
    其實,河馬才是真正的「汗血寶馬」,因為河馬的汗液是紅色的。為什麼我們的汗沒有顏色,而河馬的汗是紅色的呢?原來,河馬的皮膚上有一種特殊的腺體,會分泌紅色的液體,能夠使河馬的皮膚不至於太乾燥,但人們常誤認為河馬流的汗是「血汗」。
  • 用水熊蟲DNA改造太空人基因,長途太空旅行可以防禦致命輻射
    據太空網(Space.com)11月7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認為,利用水熊蟲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對太空人進行基因改造,可以使太空人在長途太空旅行中防禦致命宇宙射線的輻射。據報導,紐約維爾康那大學(Weill Cornell University)的基因科學家、生理學和生物物理學副教授克裡斯·曼森(Chris Mason)認為,如果人類要登陸火星,利用水熊蟲的DNA進行人類基因改造,可以防禦致命輻射。據悉,在太空中,宇宙射線的強度比地球上大700倍。為此,曼森副教授提出了多種基因改造的辦法。
  • 【萌萌噠冷知識】河馬的汗水是天然的防曬油??
    這是來自英國智力競賽節目Panel Game旗下的網站QI向公眾發布了一套營銷動態圖,用萌萌的動物面孔、可愛的表情動作,結合冷到骨子裡的知識
  • 《異種2》講述了三個太空人在火星意外帶回了一個異種DNA後所發生的事情
    故事講述了三個太空人在火星意外帶回了一個異種DNA後所發生的事情。影片開始,米國的一個太空人林衝從火星上帶回了一些土壤樣本,在返航的途中,其中一罐裝有火星土壤的容器自動打開了。裡面的土壤像液體一樣慢慢的往地上流淌,悄無聲息的寄生在了林衝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