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年,當傳統工廠為了擺脫生存危機,紛紛舉起轉型「大旗」試水電商渠道時;另一邊越來越多的貿易型賣家也開始向供應鏈端滲透延伸,雙方業務出現相互 「交融」的部分,而後者似乎優勢明顯,發展更快。
「未來跨境電商行業的競爭,一定會回歸到服務和產品層面。」不少行業賣家都深刻意識到這點,而想要獲得產品的優勢,就必須要深度介入到供應鏈端,才能確保產品的質量、更好的控制生產成本。
跨境電商將回歸「本質」之戰——供應鏈
「跨境電商的競爭開始倒推回本質的東西,電商最核心的就是賣產品,產品就要考慮整個供應鏈條。」這是某大賣在一次大會上的發言。
可以說,跨境電商已經從淺水區的紅利期到達部分的深水區,那些背靠優質供應鏈的正規軍將大踏步往深水區打拼。從前端的銷售競爭已經轉移至後端的供應鏈較量,可見供應鏈的改革已經是迫在眉睫。
不難發現,過去的跨境電商所謂的生態圈主要集中在銷售端,但近年來一些處於頂端的中大型賣家們,開始追求信息化、數據化、高效完成採購、產品開發、鋪貨乃至平臺銷售,這一切得依靠價格低、配合度高的靠譜供應商。
但據了解,現階段的跨境電商賣家與工廠的合作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利。
某深圳運營主管告訴雨果網,以往與工廠的合作基本只有一種模式:工廠為賣家推薦一些外單基礎款,賣家可免費自主打版且具備超長的帳期福利,而在後期的實踐過程中他逐漸發現除了帳期優勢,與工廠的這種合作模式真正運用於海外市場深耕是無效的,無法真正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也正因如此,一些具有產品開發經驗和較為充足資金的大賣們開始專注打造自己的供應鏈,有的帶領團隊自營開發產品,與工廠形成高度配合;有些甚至自己買下加工廠,全權把握供應鏈生產及流轉。
可對於那些沒有能力自己擁有工廠的中小賣家,在應對越來越激烈的行業競爭時,該如何將賣家的市場基因與工廠的產品基因高效結合,來突破跨境電商真正的選品困境呢?
2019年3月6日-7日,2019CCEE雨果網跨境電商選品大會打響開年第一槍,相約廣州國際採購中心1F,接觸更多的優質供應鏈資源,線上線下採購一併到位,還有更多免費選品資訊、大賣供應鏈打造經驗分享,就等你來!
(文/雨果網 董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