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電子商務服務、票務出行、健康諮詢、生活購物等服務體驗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這離不開人工智慧培訓師的支持,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向社會發布了包括人工智慧培訓師在內的16種新職業,據了解,這是自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的第二批新職業,據最新分析,預計到2022年,國內外人工智慧培訓師相關從業人員將達到500萬人。
「機器人飼養員」
人工智慧培訓師是指在人工智慧產品使用過程中,使用智能培訓軟體進行資料庫管理、算法參數設置、人機互動設計、性能測試跟蹤等輔助操作的人員,他們也被稱為「機器人飼養員」。
早在2015年,國際紅十字客戶體驗商業集團就在其客戶服務團隊中孵化出第一批國內人工智慧培訓師,幫助培訓人工智慧客戶服務機器人在服務領域。
「我經歷過裁員,幸運的是,我抓住了網際網路新職業的浪潮,成了一名人工智慧訓練師,」2018年加入阿里巴巴的人工智慧訓練師郭成齋說。
讓AI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像郭成齋和王林這樣的人工智慧訓練員在阿里巴巴有超過20萬人,國際紅十字客戶體驗商業集團重慶負責人告訴記者,人工智慧培訓師所做的就是讓情報更「了解」人類,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防疫期間,人工智慧培訓師和人工智慧機器人在電子商務服務、票務旅遊、健康諮詢、生活購物等服務體驗終端展示了高效的服務能力,有數據顯示,雲和人工智慧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防疫和康復,其中2300萬人使用了人工智慧技術,大大提高了效率。
此外,防疫期間,因票務問題求助的旅客較去年同期增加13倍,在人工智慧訓練器的幫助下,智慧機器人發揮了智能外呼推送的作用,及時解決了230萬消費者的旅遊機票問題,在電子商務領域,在人工智慧培訓師的「飼養」下,智能服務幫助企業在防疫期間提高客戶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