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影像藝術創作中的黑白攝影-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1-01-09 光明數字報

    近日,中國美術館正在舉辦攝影家王福春的攝影作品展「火車上的中國人」。王福春早年畢業於鐵路司機學校,對鐵路有著特殊的感情,他從一臺借來的海鷗相機起步,用40年時間記錄了中國人在火車上旅行的難忘歷史,也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社會的巨大變遷。王福春的作品大多為黑白影像,他說:「黑白色調看上去更有質感,更有歷史感和滄桑感。」回看歷史,黑白攝影曾經是技術受限時代的必然選擇,而在當下,卻越來越成為攝影人藝術創作中的主觀需求。

    在攝影最初發明的半個多世紀裡,幾乎所有的照片都是黑白的。圍繞著黑白攝影,一時間產生了畫意攝影、自然主義攝影、攝影分離派等眾多創作手法及流派。黑白攝影藉助於攝影藝術評論的建立,和眾多藝術家的不懈努力,終於確立了攝影的藝術地位,出現了一系列優秀的攝影作品和理論著作。但是在黑白影像轟轟烈烈大展拳腳的同時,人們也一直沒有放棄對拍攝彩色照片的研究與嘗試。從20世紀伊始盧米埃爾兄弟成功推出彩色幹版技術,到20世紀40年代柯達公司向市場投放艾克塔克羅姆彩色膠捲,彩色攝影得到了真正普及,並在十年裡僅在美國就拍攝了將近兩億張彩色照片。

    但矛盾的是,照片沒有顏色的時候,人們覺得攝影既然作為「真實的再現」,卻不能再現人們眼中熟悉的色彩,總是有些許遺憾,而今一旦獲取彩色照片變得易如反掌之時,一部分藝術家卻又詬病這種影像效果過於真實,少有藝術性可言,還是黑白照片更能表達他們的情感與理念。由此開始,在攝影領域內,選黑白還是拍彩色,以及各自的優缺點、存在意義等相關問題,就如同抓拍和擺拍、客觀與主觀之間的博弈一樣,持續至今。

    攝影作為一種獲取影像的手段,從最初必須通過極為繁瑣的過程來獲得一張黑白照片,到彩色攝影普及,再到今天手機已經成為一部帶有通話功能的照相機,發展時間之短暫,變化差異之巨大,在整個藝術史上也實屬罕見。時至今日,攝影還能不能作為「真實的再現」都已經不再讓人十分放在心上,攝影人反而冷靜下來,更加理智地站在黑白攝影之外重新審視黑白攝影。今天的黑白攝影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雖屬小眾,卻更趨於理性。

    從影像創作角度來講,自從人類發明攝影,摸索著與機械展開對話,一直到數碼攝影革命取得決定性勝利,黑白早已成為數位相機內置的一個可以喚醒某種情感功能的實用工具了。淡化了技術性難度之後的黑白攝影,其創作觀念變得更加直接、強勁。隨著黑白攝影成為更自由、更簡單的藝術創作形式,人們並沒有停止對攝影進行重新認識、理解和定義,而是針對其藝術性和試驗性提出了更高更廣的要求。

    從視覺效果角度來看,黑白攝影有一種神秘感。純淨的黑白影像淳樸、含蓄,飽含想像空間,無限接近事實卻又絕對不是人們眼中的事實,細思之,極為抽象,在視覺表現力上很佔優勢。一些藝術家堅持把黑白攝影作為他們實現自己藝術理念的造型手段,並且在創作過程中提出了一些相當有見地的觀點。攝影家林少忠說:「正是黑白攝影拓展了我們的視覺經驗範圍。」攝影家王福春說:「雖然我的照片是黑白的,但我的內心世界是五彩繽紛的,相信看我照片的人也能體會到那種情感。」如今,雖然黑白影像唾手可得,然而憑藉其歷史地位及審美角度的特殊性,黑白攝影仍然在影像創作領域佔據了一個無法被輕易撼動的位置。

    攝影當然可以不是黑白,但是那些經典的攝影作品讓你覺得理應如此,由於這個觀念深入骨髓,人們似乎沒有意識到攝影自身已經悄然發生的變化。一些攝影家把黑白作為攝影的替身符號,借其從某些角度反觀攝影,一方面自省,一方面與周邊文化發生關係。在內容上或手法上,他們或模仿曾經的經典,或乾脆拋棄經典,嘗試通過各種手段與攝影的概念相互印證,發掘攝影自身的歷史,重新考量其本質及存在意義。自稱「宋朝的攝影師」的日本攝影家杉本博司,將史學、哲學、美學融入攝影,「並完美結合了東方冥思與西方文化理念,以構圖獨特、精緻的黑白系列作品影響了世人」。在「電影院」系列作品裡,他用照相機拍攝正在播放的電影,曝光時間與電影放映的時間相等。長時間曝光使電影屏幕因曝光過度再次回到虛無,而周圍黑暗的環境卻得益於長時間曝光顯示出極為精緻的細節。杉本博司用黑白攝影浸潤著哲學意味,把握並向觀者展示著時間的持續和流逝。

    彩色攝影是飽含繽紛色彩的造型語言,黑白攝影是經典的、表達獨特藝術思考的視覺化工具,它們之間不存在哪個更好、表現力更強的問題。無論是使用經驗,還是作品所呈現的視覺效果,這兩者都是完全不同的事物。今天的黑白攝影,即使不再是攝影藝術性和技術性的代表,也並不是什麼過時的事物。黑白攝影仍具有自身獨特的語言和能力,發揮著自己的特色,展現著新的可能,依然是解決、分析、闡述藝術問題的方法手段和需要研究探索的課題。

    德國思想家瓦爾特·本雅明認為,「起源」這個詞的意思並不是指一個新鮮事物的誕生,而是指這個新鮮事物從誕生那一刻起,就不斷地進行著修復與重建。今天黑白攝影的藝術創作也是如此,不但要擴大其發展空間,更要從傳統裡汲取養分,著重展現黑白攝影更加個性化的存在。黑白的世界裡決不僅僅只有黑白,只有學會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才會得到一片新的天空。

    (作者:趙欣,系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師)

相關焦點

  • 黑白攝影獨具魅力,攝影發展告訴我們,它不會被彩色攝影取代
    白色給你印象是潔淨、光明、純真、清白、樸素、衛生、恬靜等。灰色是中性色,它的性格為柔和、細緻、平穩、樸素、大方的感覺。黑白灰三種顏色相對比彩色,能輕易達到視覺的舒適。黑白照片單純、樸實、含蓄而有想像空間,在視覺傳播中有獨特優勢。2、單純簡潔攝影自黑白攝影中來,它凝聚了攝影者對光影的嚴格把控。
  • 攝影理論 淺談黑白攝影的魅力
    充分運用黑白攝影的影調,既可以增強畫面的空間感和透視效果,還可以使觀賞者產生強烈的視覺感受,並由此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二、黑白攝影創作的藝術語言攝影的藝術語言是畫面結構的因素,黑與白是對五彩繽紛的世界的高度概括與提煉。在平面造型藝術中,黑與白是最樸素、最單純、最強烈、最有生命力的語言。黑與白相輔而成、相互依賴,離開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復存在。
  • 黑白攝影充滿著魅力!
    二、黑白攝影創作的藝術語言 攝影的藝術語言是畫面結構的因素,黑與白是對五彩繽紛的世界的高度概括與提煉因此,再現和表現之間的差別容易被人忽略,甚至誤解,黑白攝影正是通過尋找與現實的距離,形成視覺差異來表現現實。黑白影像以自己特有的創作方式延伸了攝影藝術的魅力,給了攝影人廣闊的創作空間,使得攝影作品更具藝術氣韻。
  • 2020 L.A.P.攝影獎入圍揭曉 | 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
    「L.A.P.攝影獎」由藝術家、L.A.P.畫廊創始人楊達與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組委會共同發起,聚焦影像藝術,旨在發掘並推廣攝影領域的新生力量及專業人才,致力於為更多青年藝術家提供無差別的平臺。同時,希望通過這一獎項聚集藝術愛好者,為影像藝術的展示與交流提供紐帶。
  • 西部高校的「黑駿馬」-光明日報-光明網
    【首屆「招辦主任光明大直播」】    賀蘭山色青嵯峨,長風蕩雲生翠波。6月23日上午8點,光明日報、光明網首屆「招辦主任光明大直播」走進寧夏大學,在招辦主任羅進德帶領下,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高玉琢、數學統計學院副院長劉國軍、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倪剛、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張波、後勤集團副總經理馬彥峰等與廣大網友實時互動,介紹了寧夏大學學科建設及辦學情況。直播的觀看量達17.7萬,點讚數7.9萬,互動留言量719條。
  • 繁雜的攝影類別中,憑什麼黑白攝影能獨具一格?
    ,科技蓬勃發展,彩色畫面的表達,已經不再束縛攝影藝術,黑白攝影不再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手段,而是一種別具一格的攝影類別。黑白攝影黑白攝影的創作去掉了顏色的色相,改為明度,就變成了黑白攝影?概念是這樣,但並不能體現黑白攝影的意義。
  • 「物象」 中國當代物派影像研究展開幕
    由年代美術館主辦,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上海攝影》學術支持,年代美術館館長羅靜方策展,「物象——中國當代物派影像研究展(第二回)」於2020年12月26日在溫州年代美術館開幕。、張克純8位中國當代影像重要的藝術家參與,展出作品以當代攝影與影像為主要載體,通過記錄表達日常生活、自然風物、歷史命運、社會現象等多元的「物象」,將人們習以為常的視覺瞬間放置於全新的當代藝術語境中,帶領觀眾感受和省察超脫於「物」的情緒和哲思。
  • 引領手機影像創作新趨勢 華為影業再添新作《未來之眼》
    此前,新銳視覺導演彭宥綸亮相華為P30「未來影像之夜」,在這場藝術盛宴上,我們也有幸得見彭宥綸導演用華為P30 Pro拍攝的「未來之眼」大作。目前,彭宥綸導演和演員李若寧共同創作的作品「未來之眼」已經正式發布,震撼的視覺效果以及「貓之眼」與「蟲之耳」等新穎角度引發了攝影圈和藝術圈的集體思考。
  • 了解黑白攝影的方法技巧,拍出高質量的黑白影像!
    最後一個是色溫我們在這裡就不詳細的來說了,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分享過,如果您感興趣,可以到莫涵之前的文章中去看一下,那麼今天我們繼續昨天的話題!同樣的我還是先看看相關的作品。那麼我們今天分享的內容和這些也是有關係的,黑白攝影。那麼我們今天來品味經典的黑白影像。我們在拍攝黑白的影響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遵循,同樣有沒有什麼需要我們拍攝者注意的,我們今天就圍繞這個來分享。
  • 攝影技巧|精簡高級的黑白攝影
    恰巧黑白攝影與之相反,可以說黑白攝影是一種高度象徵和抽象的手法,它將繽紛的色彩簡化為只有光線和陰影構成的單色的影調,將照片做減法,使我們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畫面的光影變幻和內涵上。用最簡單的黑白色彩讓人聚焦內容,以一種平淡而安靜的方式讓人深思內涵,這就是黑白攝影的魅力所在。1按照亞當斯的黑白攝影理論,一張優秀的黑白影像裡。
  • 攝影的黑白與彩色模式比較
    黑白VS彩色對於這個話題,爭論的是比較多的,有的喜歡黑白,有的喜歡彩色,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的認為要根據創作需要來選擇。至於究竟是黑白好還是彩色好,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實事求是的角度出發來認識這些事實上客觀存在的觀點,有必要了解攝影的發展。
  • 中國新銳影像藝術作品首次亮相奧克蘭藝博會
    中新社奧克蘭5月6日電 (方華 張婷)歷時5天的奧克蘭藝術博覽會,吸引當地逾萬名市民與觀光客,名為「中國直達:中國新世代的傑出影像藝術」展覽,作為2019年奧克蘭藝博會的學術平行展覽,受到關注。參展作品在主題和創作理念上呈現豐富、多元的面貌,諸如中國網絡文化、鄉村發展、城市變遷,以及未來生物學、後人文主義、亞文化認同、性別和死亡等普世性話題,向紐西蘭公眾提供了展示當代中國、中國當代藝術的全新視角,充分展示當今中國開放、多元的文化立場和與國際藝術界廣泛同步、積極接軌的學術觀點。
  • 為什麼很多人鍾愛黑白攝影?
    即便如此,卻依然有很多人鍾愛200年前就出現的黑白攝影是什麼原因呢?只要找到其原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就抓住了黑白攝影創作的命脈所在。那麼這篇文章,好機友攝影為您總結了這7個原因。1、黑與白營造的極簡視覺效果一旦畫面包含色彩,畫面包含的信息勢必會增多,從而不利於極簡效果的表達。
  • 義大利攝影師5個創作技巧告訴你,黑白攝影,也可以拍出動人效果
    提到黑白攝影,很多同學還比較陌生,因為現在的攝影世界早就是彩色的天下,色彩能夠給照片帶來的千變萬化的效果尚且應接不暇,黑白在我們的印象中往往單調乏味,很少有同學再去注意了。 但是弔詭的是,我們每每談到或者是見到黑白攝影的時候,又會感受到黑白影調帶來的某種優雅的質感和寧靜的節奏。
  • 《未來之眼》拍攝過程揭秘:華為影像科技與藝術創作完成共振
    由此來看,國內首部手機裸機拍攝的科幻大片《未來之眼》開創了國內手機影像創作趨勢的先河。從華為P30 Pro開始,智慧型手機不僅僅是專業攝影師手中的專業攝影工具,也擁有了專業級影視創作的影像能力,並且還將這種創作能力賦予了每個華為P30系列的手機用戶。
  • 一組極簡拍攝,體會黑白攝影的魅力
    本期介紹印尼的一位極簡主義攝影大師, Hengki Koentjoro的攝影作品。 希望看到這樣的作品, 能讓你的心情平靜。Hengki Koentjoro的攝影作品,畫面中的元素雖然不多,卻值得細細品味Hengki Koentjoro希望通過樸素的色彩,引領人們進入一種境界,排除雜念。拍攝黑白風格的照片, 風格以簡約為主, 喜歡探索神秘的自然之美。Hengki Koentjoro說: 「我愛水元素, 對我來說水就是生命, 它是我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
  • 彼得•多依格的繪畫與影像關係初探
    同很多人理解的不同,儘管當代西方藝術界是裝置、行為、多媒體藝術大行其道,但繪畫藝術並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多伊格作為西方當代具象繪畫的代表性畫家之一,他的作品體現了很多當代西方繪畫嶄新的表現手段和方法。這次展覽作品雖然不多,但有幾張代表了多伊格早期經典的風格,為中國藝術家和觀眾近距離觀摩作品細節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展示中國當代水墨藝術
    新華社雪梨3月3日電(記者張碩)《墨變: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當代藝術》展覽開幕式3日下午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美術館舉行,展覽通過35部作品向觀眾展示了當代中國水墨藝術新穎創意的一面。  水墨藝術在西方經常被理解為傳統的國畫書法,但《墨變》展覽對水墨藝術提出了新的見解,探討了一些突破性概念,運用了富有動力且多樣化的視覺表達方式。參展的14名藝術家在創作中分別使用了噴墨列印、攝影、動態影像以及動畫片等多種媒體手段,同時還使用了如可口可樂、茶和原子筆等多種材料,讓人耳目一新。
  • 攝影漫談,攝影藝術的本質與特點,米利《走下樓梯》對繪畫的啟示
    談起攝影藝術的本質和特點,人們很自然地會想到繪畫藝術。繪畫成為人們生活中主要的藝術形式,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成熟後才出現的攝影,攝影與繪畫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係。歷史上攝影作為一門藝術也曾源於繪畫:尼普斯於1826年的攝影嘗試被命名為「日光繪畫」,雷蘭達的攝影作品《人生的兩條道路》以模仿繪畫的創作方法才得以躋身英國的「曼徹斯特藝術珍品展覽」,當代中國的攝影家中有郎靜山的「集錦照相」,陳復禮的「影畫合壁」……以至於著名的香港攝影家簡慶福一語驚人:「繪畫像照相是失敗的,照相像繪畫是成功的然而,攝影以其「瞬間的把握和逼真的紀實美」決定了它與繪畫在本質上的區別
  • 黑白攝影有什麼魅力?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喜歡黑白風格照片?
    攝影,一個愉悅身心,兼具技術和審美的一種藝術。隨著攝影學發展,攝影學最原始的黑白攝影並沒有被摒棄,而是返璞歸真式的被人喜歡。黑白攝影到底有什麼魅力?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又愛上了黑白攝影。當前,越來越多的人們著迷黑白攝影,由於黑白攝影具有獨特的表現力,他們從中尋找自我的個性和風格。黑白攝影的魅力在於單純簡潔,人類的感覺對單純的信息有種天然的愛好,能夠從複雜多變氣象萬千的大自然中分辨出某種有規律的單純的信息,恰巧能激發人們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