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版的《〈朝花夕拾〉名著導讀》封面
怎麼讓00後學生遇見豐富而有趣的魯迅,讀懂深刻而犀利的魯迅,重慶市教科院組織全市優秀教研員和一線骨幹教師,研發了《〈朝花夕拾〉名著導讀》,今(13)日上午,在市37中舉行的重慶市「名著閱讀課程化教學研討會」上,老師們以《朝花夕拾》為例,對名著閱讀的文本解讀 、課程規劃與實施、課型呈現進行了深入的研討,給了全市的語文老師一個名著閱讀教學的範式。
重慶市37中研讀觀摩課
重點推薦初中閱讀12本名著
《〈朝花夕拾〉名著導讀》主編,重慶市教科院語文教研員陳家堯說,初中語文「新課標」主張「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好讀書 」,初中階段課外閱讀量要求達到260萬字。去年實施全國「語文統編教材」主張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名著閱讀被提到了前所 未有的高度,成為了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七至九年級語文教材推薦了《朝花夕拾》、《西遊記》、《昆蟲記》等三十六本名著,其中重點推薦了十二本。如何引導學生讀好這些名 著,成為了當前教學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據了解,《〈朝花夕拾〉名著導讀》是首本圍初中生量身定做的名著導讀,它圍繞「消除與經典的隔膜」,設計了導讀、批讀、研讀「三步閱讀法」,為學生自主研讀名著和教師課堂教學名著提供了一個學習教程。另外,該書還附錄了《遇見魯迅》、《名家解讀》、《推薦文章》、《水平測試》,便於知識延展和檢查閱讀效果。
《〈朝花夕拾〉名著導讀》主編,重慶名師,南開中學語文正高級教師顏運靜建議,老師可用4節課來導、引、評、展《朝花夕拾》,學生 可利用半學期的時間來完成閱讀。
名著導讀便於學生更好消化
豐都縣龍口中學初中語文老師張玉錢聽課後很有感觸,她說,很多一線語文老師剛碰到名著導讀進課堂都難免疑惑,拿本名著讓學生直接讀,顯然很多同學閱讀流於形式,沒有效果,「這本導讀書設計得很接地氣,學生和老師都很實用。特別是每篇原文後設計了『精粹積累』,引導學生製作閱讀卡片,『我在思考』又提出了啟發性問題,引導學生探究,這些都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消化名著。」
37中分管初中語文的副校長孫皖蓉表示,這本《〈朝花夕拾〉名著導讀》從學生視角預設難度,便於一線老師開展指導。這學期,學校將組織初一年級的老師進行研讀,隨後將全年級推廣使用。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黃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