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嘉縣公安局破獲一起非法收購、出售400餘只鸚鵡案,涉案鸚鵡多為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其中一隻紫藍金剛鸚鵡售價高達25萬元;抓獲買家賣家共27人,成功斬斷多條網絡上收購、出售珍貴野生動物鸚鵡的渠道。
網上求購鸚鵡供客觀賞
今年3月,民警在走訪烏牛街道片區時,接到群眾舉報,轄區內一農家樂老闆葉某飼養了一隻鸚鵡。
經查,葉某飼養的品種為亞馬遜鸚鵡,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葉某原本就是愛鳥人士,為招攬生意,他便在鳥友群裡發布消息求購一隻亞馬遜鸚鵡。沒多久,就有個中間商跟他聯繫,兩人談妥以2萬元的價格購買鸚鵡,通過網絡交易,以客運方式拿到鸚鵡。
永嘉警方察覺這極有可能是一條大型的「產業鏈」,隨即對該案件進行深挖。沒多久,一條涉嫌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產業鏈」逐步清晰。
一隻鸚鵡牽出大案
經研判分析,永嘉警方很快發現福建的李某是最大的中間商,並在福建廈門將其抓獲。
調查發現,李某在多個網絡社交平臺的野生動物愛好者群內發布相關交易信息,以每隻數千元不等的價格,非法出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通過對中間商李某交易記錄的梳理,警方發現李某通過網路銷售的方式將鸚鵡售往全國。那麼,李某又是哪來的「貨源」?通過深挖,警方發現大多鸚鵡都是從福建廈門一家養殖場「提貨」。永嘉警方再次趕赴福建廈門展開調查,最終發現這個非法出售國家級保護動物的養殖場。
「養殖場是一個廢棄的工廠,裡面有分不同的區塊,有專門孵蛋的,雛鳥養殖的,大的籠子用於成鳥的繁殖。我們在現場查獲了上百隻國家保護動物。」民警表示,查獲的養殖場雖然有《馴養繁殖許可證》,但並沒有《經營許可證》,買賣鸚鵡屬於非法行為。
追回400餘只國家級保護動物
養殖場找到了,但想追回已被出售的鸚鵡,就必須找到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買家。
永嘉警方開始奔赴福建、江西、江蘇、上海等全國各地。截止5月12日,共抓獲買家賣家27人,追回400餘只國家級保護動物,涉案金額高達上百萬。其中,一筆非法出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藍金剛鸚鵡,單只價格高達25萬元,中間商從中獲利兩萬多元。 目前,涉案鸚鵡已被相關機構接收救護。
「因為鸚鵡的壽命較長,且比較好看又好養,很多愛鳥人士會希望自己的愛鳥可以長久的陪伴自己,儘管不傷害,但這也是觸犯法律的行為。」辦案民警告訴記者,根據我國刑法規定,買賣雙方在明知所交易的野生動物系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情況下,仍進行收購、出售,其行為均已涉嫌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
警方提醒,大多數鸚鵡屬於國家級保護動物,只有虎皮鸚鵡、玄鳳鸚鵡、牡丹鸚鵡被列入《54種可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野生動物名單》,私人可以進行交易。其他種類的鸚鵡需要《馴養繁殖許可證》、《經營許可證》等一系列證件,經上報審批才可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