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條件。
如果想要養成好青蝦,池塘面積應該控制好,池塘最好是在1.5畝到五之間最合適,水深在1.2米到1.5米之間。池子底部也要以沙壤土最為合適,還應該在這池塘內設置一個比較大的潛水區域,潛水區域水深為0.4米左右。池塘的面積控制好以後,就應把池塘進行清理消毒了,給池塘做清理消毒工作,也非常關鍵。能及時的為池塘做好消毒工作,才可以降低青蝦在養殖過程中的發病率。在消毒的時候可以用20%的石灰粉積極消毒,這樣的消毒方式非常有效。
在青蝦池塘清理以後可以在水中種植一些水水生物。比如說草花生,蓮子草等等,水生物的面積為總面積的25%到30%最為合適。能多種植一些水生物可以改善水中的生態環境,同時也能提供給青蝦良好的生活環境以及棲息脫殼的地方。在水池的中間可以設置多層是人工蝦巢,這樣也能改善生態環境。
想要讓池塘中的條件更優越,一定要控制好放養密度,一般每畝地可以放養三釐米規格的幼蝦,15千克左右。在放養之前應該先讓幼蝦試水,以免溫差過大會導致幼蝦有應激反應。可以在池塘內設置一塊十平方米左右的紗窗網片,讓池塘的水深度在12釐米左右,然後再把青蝦苗輕輕地放在紗窗網片上慢慢的放入水中,提出來這樣連續三四次就可以了。
放養時間也可以控制好,放養時間不能過早,也不能太晚,應該根據池塘中水溫的條件以及直通中綜合條件來決定放養的時間。一般放養時間可以控制在10月份左右最為合適,親蝦在越冬之前有兩個月左右的生長期,只需三次脫殼就可以長大了,而且在元旦,春節前後就能上市。
期間管理。
在養殖青蝦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投餌餵料,一般投餵的飼料以豆餅為主,米糠麥麩為主,還可以再增加一些動物性的飼料,比如說搗碎的野雜魚,田螺肉等等。投餵飼料的次數和時間都應該和水溫的情況以及青蝦覓食的情況來決定。一般水溫在二十度左右的時候,每天投餵的數量佔全池蝦重量的10%左右,水溫在15度左右的時候,投餵數量為7%左右。隨著水溫逐漸的降低,投餵數量應該相應的減少。
每天都應該同為飼料兩次,上午8點左右一次,下午5點左右一次,每次投餵的時候都應該定時定量定點,而且最好是選擇在水深五十釐米左右的淺灘處投放飼料,要注意每次投放的數量都不能太多,如果投放數量太多的話,很容易汙染水質,也會導致青蝦吃得太多被撐死。在餵飼料的時候,每天下午投餵數量可以多一些,下午投餵的數量佔全天投餵數量的70%,上午佔20%。因為青蝦總會在下午出來覓食。
想要提高蝦苗的成活率,在幼蝦入池七天內應該加強管理,這是要保持水深在一米左右,在幾天以後應逐漸的加深水位,15天左右就可以把水位加深到1.5米左右了。還要保持水中的ph值,可以穩定在7到7.2之間。天氣的溫度較高的時間段應及時的做好換水工作,可以隔十天左右進行換水一次。還要在池子的底部安裝兩臺增氧機,一般在凌晨一點到太陽出來之前開啟增氧機,如果有陰雨天氣,應全天都開啟,這樣才能預防青蝦有浮頭的現象。除此之外,為了預防青霞有疾病發生,應及時的做好消毒工作,可以每隔15天左右潑灑一次生石灰粉,每次每畝地潑灑15千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