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月1日訊(通訊員 劉豐 記者 陳詠)2020年12月30日,年輕女子小錢神色緊張地來到寶應縣公安局開發區派出所報警求助,稱她剛剛接到一個陌生電話,稱其涉嫌醫保詐騙犯罪。對方還準確地報出了她的名字和身份證號碼,小錢覺得有點不對勁,特地趕來向民警核實。民警一聽,立即做出判斷:「你遭遇電信詐騙了。」
騙子的假警官證。
小錢說,上午10時左右,她接到一個陌生手機號碼打來的電話,對方自稱是揚州市邗江區醫保中心工作人員,稱小錢於2020年10月在上海辦理的醫保卡,涉嫌違規騙取醫保理賠金15680元,目前已被警方立案偵查。小錢從未在上海辦理過醫保卡,心中不免疑慮,便在電話中質問對方是不是弄錯了。對方隨即將電話「轉接」給上海市公安局的鄭警官,「鄭警官」要求小錢加他為QQ好友,並在QQ上向小錢發送了一張「警官證」照片。
女子報警。
「鄭警官」要求她在手機瀏覽器輸入一個網址,查看「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強制凍結執行書」。點開網址一看,小錢傻眼了,居然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碼竟絲毫不差地出現在「強制凍結執行書」上,這可如何是好?急於證明自己清白的小錢便按照對方要求,打開了QQ視頻聊天,讓對方教她如何向「安全帳戶」轉錢。可是,在操作過程中,對方始終躲閃攝像頭,小錢不免心生疑慮,思慮再三,還是來派出所向民警求證。
民警立即告知小錢這是電線詐騙,勸說她千萬不要轉帳。見小錢仍有些將信將疑,民警當場回撥了那個陌生號碼,卻無法接通,原來是網絡電話。隨後,民警又告訴小錢,對方提供的「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網站,是假冒的釣魚網站。詐騙犯罪分子利用普通群眾對公檢法辦案流程的不熟悉,以及急於自證清白和懼怕的心理,誘導受害人匯款,實施詐騙。聽完民警的一番解釋,小錢這才恍然大悟。
警方提示,公檢法機關不會採用電話、簡訊、QQ、微信等方式辦案,更不會相互轉接電話。警方不會通過網絡給當事人點對點發布通緝令、拘留證、逮捕證、凍結財產等法律文書。犯罪分子可以通過改號軟體,改成真實公檢法機關的座機號碼。如有疑問,可以直接撥打110確認。公檢法沒有所謂的「安全帳戶」,更不會讓公民轉帳匯款。
警方表示,如果真的犯了事,公檢法肯定抓你「沒商量」,不會先打電話「下通知」,轉帳也不能「保平安」。